荷包稱荷囊,是我國古代傳統服飾中隨身佩帶的一種小包。荷即負荷,囊即袋也,就是用來盛放零星細物的小袋。荷包造型多樣,裝飾性強。形狀有圓形(橢圓)、(長)方形、如意形、桃形等等;上面的圖案從花卉鳥獸到人物山水以及文字詩詞應有盡有。
所謂錦囊、香包、香袋、香囊等等,其實都是荷包的變體。荷包體型雖小,卻意味深長。在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當中,荷包幾乎無處不在,有著非常豐富深刻的象徵意義和文化內涵。在《紅樓夢》全書當中,荷包這一小物件出現的次數高達數十次之多,與書中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僅有實用功能,還有深層次的精神內涵,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荷包文化"。
最基本的功能——收納盛放日常小物件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紅樓夢》第19回)中,賈寶玉到貼身丫鬟襲人家中拜訪,襲人自然要拿出"最高禮儀"接待——"向荷包內取出兩個梅花香餅兒來",這裡所說的"香餅"就是一種香料。由此可見荷包可以盛放香料。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痴及局外》(《紅樓夢》第30回)中,王夫人午睡時,賈寶玉偷偷將自己荷包裡的"香雪潤津丹"拿出來給了寶釧。《賈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紅樓夢》第65回)賈璉與尤二姐暗通款曲,荷包成為了賈璉搭訕的媒介:"檳榔的荷包也忘記帶了來,妹妹的檳榔賞我一口吃"。
古人不像現代人有各式各樣的背包、挎包、拎包可以選擇,穿的衣服也大多肥大寬闊,無法盛裝物品。所以形式靈活的荷包就成了收納日常用品的最佳選擇。荷包體型可大可小,從香料、零食、丹藥到零錢、、印章、鼻煙壺等,都可以收納。
並且還有"封口",繩結一拉就可以將包口收縮封住,再往衣襟或腰帶上一掛,萬無一失並且取用方便,十分便捷。而且荷包的使用沒有性別的限制,男人可以用,女人也可以用,老人小孩均可以佩戴。因款式、顏色、形狀的差異並不會顯得突兀。
收納功能的文化延伸——賞賜饋贈的載體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紅樓夢第53回)中,寧國府祭宗祠,賈珍正在張羅安排時,"北府王爺送了對聯荷包來了"。年末送荷包是清朝宮廷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固定禮節,此處荷包是御賜的禮品。清朝時期,每當逢年過節,皇帝都要例行賞賜臣子荷包。
《養古齋叢錄》中記載:歲終賜蒙古親王大荷包一對,各色玉石八寶一分;小荷包四對,貯金銀八寶各一分,又小荷包一個,貯金銀錢四枚金銀錁四枚。除了朝廷賞賜,荷包也可以作為王公貴族、親朋好友之間相互饋贈的禮品。還是這一章回當中,除夕祭祀之後,各房子孫向賈母拜年行禮,禮畢之後"散了壓歲錢並荷包金銀等物";
第8回《賈寶玉奇緣識金鎖 薛寶釵巧合認通靈》當中,賈母十分喜愛秦鍾,便送給他"一個荷包和一包金魁星";第42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餘香》中,劉姥姥從賈府告辭離開,鴛鴦受命贈予她許多物件——老太太不穿的衣裳、面果子、各種珍貴丹藥,還有裝著"筆錠如意"的子的兩個荷包;皇妃元春的端午節賞禮,"每人兩匹紗,兩匹羅,兩個香袋";
第62回《憨湘雲醉眠芍藥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賈寶玉生辰,王熙鳳給他的禮物中就包括"宮制四面扣合堆繡荷包"。賈寶玉在水仙庵當中祭拜跳井枉死的金釧時,所用的兩塊"兩星沉速"沉香、速香也是自隨身攜帶的荷包當中取出的。荷包的此類"客串"出場在《紅樓夢》章回當中還有許多,不再一一列舉。
作為饋贈賞賜的載體,荷包代表了長輩對小輩或者皇家對臣子的祝福與關愛。荷包的形狀和繡樣外觀都可以體現不同的祝福意味。例如,荷花、梅花等紋樣寓意溫婉高潔的品性,可以贈送給女性;仙鶴、松樹等象徵著長壽吉祥,可以饋贈給長輩和老人;大棗、花生、桂圓和蓮子的圖形組合,諧音"早生貴子",可以送給新婚夫妻。只是"表面文章"就可以如此花樣百出。再根據內容物的不同,所代表的具體祝福又包羅萬象,可謂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送禮上佳之選。
一針一線都浸滿愛意的定情信物
《林黛玉誤剪香囊袋》(《紅樓夢》第18回)這一章回當中,荷包可謂是整段風波的"主角兒"。在書中前面的情節當中,大觀園竣工,賈寶玉侃侃而談才華橫溢,賈政心花怒放連連誇讚。少爺得了誇獎,下面的小廝僕役紛紛索要打賞,哄鬧之下甚至把賈寶玉隨身的飾物都搶了去。
林黛玉聽說了之後過來查看,見此情景誤以為自己之前親手做的荷包也被隨便賜給了下人。心下十分氣惱,回房之後仍然氣不過,竟拿起剪刀把正在給賈寶玉做的香囊剪破了。賈寶玉急急趕來解釋阻止,其實林黛玉送給他的荷包他一直貼身佩戴,並未被小廝搶了去。林黛玉自知理虧,"後悔莽撞剪了香袋,低著頭一言不發"。經過這一番折騰吵鬧,卻試出了彼此的一片真心,二人又和好如初。
在傳統封建社會,人們沒有婚戀自由,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荷包作為定情信物,就是強權之下的意識覺醒萌芽。雖然仍然是含蓄而晦澀的表達,但已經反映了古人對於兩情相悅的美好愛情的勇敢追求。尤其是對於年輕女子而言。
古代女子幾乎沒有話語權,相夫教子就是既定的生命軌跡,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然而能夠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既定技能"女紅",為自己的心上人親手繡荷包,將千言萬語和柔情蜜意都通過細細密密的一針一線傳達給對方。可謂既甜蜜又浪漫。
不可言說"上不得臺面"的禮教禁忌
《痴丫頭誤拾繡春囊 懦小姐不問累金鳳》(《紅樓夢》第73回),賈母房中做粗活的丫鬟傻大姐在大觀園中掏蛐蛐兒,偶然拾到一個紋樣精緻的荷包,"卻不認得是個春意兒",不知是"兩個妖精打架"。拿到手上端詳時正巧遇見了邢夫人,又被王善保家的交給了王夫人。這可捅了天大的簍子,賈府中仿佛炸了鍋,甚至引發了抄檢大觀園的風波。
偏巧查出了潘又安寫給司棋的箋帖"再所賜香袋二個,今已查收",本是男未婚女未嫁的傳情達意,卻演變成了家破人亡的殉情慘劇。"家還沒敗落,自家人就自相殘殺起來了",從此賈府開始日薄西山,一步步走向了沒落。小小的春宮圖荷包,卻成了賈府最終分崩離析悲劇衝突的導火索。
此外在《紅樓夢》的其他章節中也有荷包作為曖昧禁忌象徵的描述:賈瑞對王熙鳳居心不良,說話間"由不得又往前湊了一湊,覷著眼看鳳姐帶的荷包",色迷心竅的嘴臉躍然紙上;巧姐生病,賈璉作為家中頂梁柱外出躲避。由於賈璉素來花心,處處留情。他返回家中之後,王熙鳳醋意十足"這半個月難保乾淨,或者有相厚的丟下的東西"——這其中就包括女人的貼身之物"香袋兒"。正因為荷包是貼身佩戴的私密之物,所以在居心不良的人眼中就自帶了一層曖昧的色彩。
封建社會的禮教背景之下,人人談性色變,根本沒有正常的性教育,但凡與此沾邊的都被視為洪水猛獸。其實在民間春宮圖繡春囊是較為常見的,甚至可以說是將要出閣的新娘子或者新婚夫妻性啟蒙的最可靠資源。但是對於賈府這種道貌岸然、自視甚高的皇親國戚,是絕不能接受這種"汙穢下流之物"存在的。人人得而誅之,似乎不踏上一腳就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與高尚。這其實是封建禮教的一種殘酷和悲哀,是時代的一層灰色基調。
結語
現代社會經常有人說"包治百病",指的是擁有奢侈品包包就是人生的大滿足。在古代社會,沒有奢侈品包的概念,卻有無處不在的小小荷包。在《紅樓夢》當中,它不僅見證了金釧兒等人的不幸和不公遭遇,也目睹了賈璉、賈瑞等道貌岸然之人的無恥嘴臉,還親歷了寶玉黛玉的純潔愛情,甚至可以說是引發大觀園最終走上窮途末路的"始作俑者"。
荷包雖小,卻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僅是收納日常物件的必需品,人們更是賦予了它許多的文化附加值。
【參考文獻】
1.《紅樓夢》
2. 《養古齋叢錄》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