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隨著蔣介石「銀彈外交」策略的實施,中原大戰前線局勢開始變得十分複雜,而手握重兵的張學良則成為了雙方爭相拉攏的熱點。
1930年8月,汪精衛聯合閻錫山、馮玉祥在北平召開擴大會議,準備重組民國政府,但是由於張學良並未對此表態,閻錫山心中十分不安,決定暫緩重組進程。
隨後閻錫山和馮玉祥分別派遣賈景德和薛篤弼二人一起前往奉天面見張學良,因此張學良正在葫蘆島度假,二人又轉道葫蘆島。
當時賈景德隨身攜帶了一封閻錫山的親筆信,閻錫山在信中表示蔣介石反覆無常,一旦戰事結束必定會想方設法的吞併東北軍,希望張學良可以共同反蔣。
但是賈景德和薛篤弼二人卻發現,張學良在看完閻錫山的親筆信之後根本沒有任何的表示,反而始終是一副無精打採的神情,二人心知大事不妙。
1930年8月30日,張學良動身返回瀋陽,薛篤弼和賈景德二人也一同出發,但二人抵達瀋陽後卻根本無人接待,就連旅店都需要自己尋找。
從張學良對待己方的態度,常年充當說客使者的薛篤弼和賈景德都清楚,張學良心中必定已經做好了擁護蔣介石的決定。
不過二人並未就此返回,因為在二人的手中還有一份「殺手鐧」,那便是由閻錫山和馮玉祥首肯之後擬定的合作協議。
在那份協議之中,閻錫山和馮玉祥明確表示將北平、天津以及綏遠和察哈爾兩省全部交給張學良統轄,晉軍則撤回石家莊與西北軍共同駐紮於洛陽、鄭州一線。
在閻錫山看來,這份合作協議足以打動張學良,而且由於中東路戰爭時期蔣介石拒不支援的原因,東北軍諸將普遍對於蔣介石十分仇視。
只要張學良能夠保持中立,閻錫山就會通過拉攏張作相等人勸說東北軍加入反蔣聯盟,蔣介石將再無回天之力。
然而第二天薛篤弼和賈景德帶著那份合作協議面見張學良之時,張學良卻依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喜悅,只是很敷衍的應酬了幾句,便將二人交給秘書長王樹瀚接待。
等到薛篤弼和賈景德離開張學良府邸之時,張學良派人向二人表示,日後所有的接待工作均由秘書長王樹瀚負責,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王樹瀚商議。
無法見到張學良本人,也就意味著薛篤弼和賈景德失去了與張學良深談的機會,二人在與王樹瀚接觸過幾次之後就發現,王樹瀚根本不願意提及任何關於合作之事。
好在賈景德在瀋陽城內還有幾個關係不錯的好友,經過一番打探之後,賈景德和薛篤弼得知蔣介石的特使已經攜帶巨款抵達瀋陽,正在和張學良進行秘密交涉。
其實早在賈景德得知此事之前,蔣介石的的特使李石就已經和張學良進行接觸,二人正在商議的正是東北軍的出兵條件。
起初張學良以「金融吃緊、兌現紛來」為由拒絕出兵,而李石則表示南京政府除了已經支付的五百萬元現款之外,同意在借公債一千萬元,用於解決東北的經濟問題。
除此之外蔣介石還承諾,之前所提出的條件一律生效,不僅僅委任張學良為海陸空軍副總司令,還將黃河以北的所有地區交由張學良。
對比蔣介石和閻錫山雙方的條件不難看出,蔣介石的出兵條件遠比閻錫山的更為優渥,張學良自然會對賈景德所拿出的合作協議不屑一顧。
因此即便蔣介石和東北軍之間存在舊怨,但是無論從何種方面考慮,擁護蔣介石所得的好處都遠遠超出了加入反蔣聯盟,張學良也因此執意要率兵出關。
參考資料:《張學良口述歷史》、《中原大戰》等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