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問題怎麼解?濟南法官、教授、記者共聚《家事法庭》談了一個...

2020-12-17 澎湃新聞

贍養問題怎麼解?濟南法官、教授、記者共聚《家事法庭》談了一個觀點!

2020-10-24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都說人多力量大,為何很多家庭子女多了,反而養老成了難題?贍養糾紛的根源在哪?真的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嗎?多子女老人該怎麼處理家事問題?由濟南電視臺、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章丘區人民法院聯合拍攝的《家事法庭》,本期探討話題:贍養引發的糾紛案件。

來源:濟南電視臺生活頻道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贍養問題怎麼解?濟南法官、教授、記者共聚《家事法庭》談了一個觀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家事法庭法官辦案首選和為貴
    □法制網記者 張亮 文/圖    起訴前交流中,河南省寧陵縣人民法院家事法庭社工武霞主動示意,讓一直拘謹不安的女方坐到她身邊來。「自從鬧離婚開始,親戚們嫌丟人,都不理我,只有你願意開導我。」小小的舉動拉近了武霞與當事人王某的距離。
  • 群眾身邊的「家事法庭」
    作為西固法院的派出法庭,福利路法庭目前專門審理家事案件。    「基層法庭是家事法庭、鄰權法庭、民事法庭,是基層社會關係的調解器、社會治理的好載體、公平正義的守護神。」福利路法庭副庭長何娟說,近年來,福利路法庭立足預防,堅持正向引領、多元化解、全面調解,努力打造群眾身邊的專業「家事法庭」。
  • 七旬老人陷贍養糾紛 家事法庭公正判決促履行
    七旬老人陷贍養糾紛 家事法庭公正判決促履行 2020-06-25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事法庭「巧斷家務事」
    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誰來辦案?   專挑女法官斷案,堅持「三不選」   布藝沙發、茶几、綠色植物、牆壁字畫,將「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夫婦和而家道興」的家庭哲學娓娓道來……「會客廳」式的布局使得寧陵縣法院家事審判庭處處傳遞著「和」的理念、家的溫馨。   為啥要成立單獨的家事法庭?這個法院與普通的民事法庭有啥不一樣?
  • 河南首個家事法庭專挑女法官 離婚者不能當選
    4月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專門開會研究部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怎樣斷家務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給法官們支招,要積極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 改革家事審判,這兩年,咱河南省成立的第一家「家事法庭」斷了多少家務事,又是咋開庭審案的?
  • 家事法庭變身「情感修復站」
    城郊法院家事審判庭法官陳曉介紹說,城郊法院首先把審判庭定位為「客廳家居型」,採取新穎的圓桌式進行布置,法官與原被告雙方同坐一張圓桌前,桌子上也不再擺放原告、被告的名牌,而是換上帶有身份關係的稱呼,例如丈夫、妻子等名牌,凸顯家庭和諧平等的氛圍,有利於促成和解。  審判地點也不再局限於法庭,可移至田間地頭、樹蔭下等場所,甚至在農戶家裡或漁民船上審理案件。
  • 群眾身邊的「家事法庭」——記蘭州市西固區法院福利路法庭
    蘭州市西固區法院福利路法庭召開黨建會議,安排相關工作。(西固區法院福利路法庭供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尤婷婷 蔡文正 王虎寒冷的冬日裡,蘭州市西固區法院福利路法庭附近一居民小區法治宣傳活動現場卻是一幅暖心景象,法庭工作人員正在給附近的居民宣傳普及家事法律的相關知識。
  • 專斷家務糾紛 昌吉州法院「家事法庭」成立
    天山網訊(記者廖冬雲 通訊員閆雪報導)近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在家事法庭審理了離婚糾紛案件,敲響了家事法庭的第一槌,標誌著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專門審理家事糾紛案件的專業審判庭正式成立。該案經法官耐心細緻的釋法說理後,以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 濟南:大型法治訪談節目《家事法庭》開播
    人民網濟南9月13日電 9月7日,由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章丘區法院與濟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創辦的法治節目《家事法庭》在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開播儀式。濟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峰,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傳濱出席開播儀式並為《家事法庭》節目揭幕。
  • 《家事法庭》今晚九點在章丘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
    《家事法庭》今晚九點在章丘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加大家事審判普法宣傳力度,與濟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創辦了15集法治訪談類節目《家事法庭》。《家事法庭》選取章丘法院審理的因婆媳矛盾、三觀不合、兩地分居、買房署名、閃婚閃離、老年再婚、高考離婚等引發的離婚、探視、撫養、贍養等婚姻家庭糾紛典型案例,既有大眾喜聞樂見的視頻形式,又有法官、學者的專業解讀,讓公眾遇到家事問題知道怎麼看
  • 法官能斷家務事 山東鄒城法院家事法庭有溫情
    11月17日,天空飄著濛濛細雨,瀰漫著微微寒意,而在山東省鄒城市家事糾紛調解中心的家事法庭內卻是一派暖意融融。布藝沙發、茶几、綠色植物、字畫,這裡不是人們印象中法庭的模樣,倒更像是一個家庭「會客廳」。調解員正在「拉家常式」地勸導一位因家庭糾紛鬧上法庭的年輕小夥子。
  • 開州區法院把家事法庭搬到群眾身邊
    據悉,今年92歲陳某芝因贍養問題將對其有贍養義務的6名子女告上法庭,開州法院民一庭(家事審判庭)為了便利老人,經過慎重思考,決定將巡迴法庭搬到人民群眾身邊,於近日在趙家街道周都村巡迴審理了一場贍養糾紛案。周都村的多名群眾旁聽了案件庭審。
  • 巡迴審判 | 開州區法院把家事法庭搬到群眾身邊
    巡迴審判 | 開州區法院把家事法庭搬到群眾身邊 2020-06-14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蘭州:家事法庭流露法治溫情
    新華社蘭州5月30日電(記者朱國聖、王博、劉能靜)乳白色沙發、原木色地板,白色紗簾在窗口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一陣激烈爭論之後,沙發兩頭,兩姐妹紅著眼眶,背對著對方,互不理睬。這一原本應發生在家裡的場景,被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人民法院福利路法庭「搬」到了法院裡。案件的原、被告是苗某和她的兩個女兒,訴訟核心是苗某丈夫過世後留下一套房產的繼承問題。母親認為小女兒沒有盡到贍養義務,不應繼承房產。小女兒自覺滿腹委屈,幾度哽咽,陳述時卻幾次被大女兒的質問打斷。
  • 新疆阿克蘇市:首個「家事法庭」掛牌運行
    本報訊 「我們家的事讓法官操心了,我要撤訴,不離婚了,回家好好過日子。」5月9日,當事人張某拉著妻子李某的手告別法官,走出「家事法庭」。這是阿克蘇市人民法院首個「家事法庭」掛牌後處理的第一樁家庭糾紛案。
  • 媒體看鄒城|《新華網》:法官能斷家務事 山東鄒城法院家事法庭有溫情
    媒體看鄒城11月19日,新華網以《法官能斷家務事 山東鄒城法院家事法庭有溫情》為題,報導鄒城市家事糾紛調解中心依託礦區人民法庭平臺,利用法庭特色調解室、心理諮詢室、家事法庭等基礎硬體設施,創新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方式,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 【案件快報】八旬老人無人贍養 法庭調解維權解憂
    三子常年在外打工,偶爾請假回來照顧幾天便返回工作地,故此老人的生活起居沒能落到實處,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常常以淚洗面,老人在找三個兒子無果的情況下,將三個兒子告到法庭,要求三個兒子履行贍養義務。 案件分配到興鎮法庭後由王法官辦理,考慮到該案系家事糾紛案件,單純的判決執行往往是勝了案子,卻失了親情,老人的贍養問題也得不到及時高效的解決,所以應以調解促和為主,並且處理贍養糾紛也需要緊密結合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
  • 海滄區法院成立家事法庭 法官善斷家務事真情服務促和諧
    一年多來,家事法庭審結的案件不僅無一例發回重審,無一例改判,許多案件的當事人還把家事法庭法官當成了自己的貼心人。「作為家事法庭的法官,『醫生』的定位更加凸顯,他需要治療問題家庭的痛苦。」海滄區法院家事法庭庭長郭靜對記者說,由於家事案件具有強烈的倫理道德色彩和特殊的司法審判規律,審理方式與一般民事糾紛有差異,更需要人文關懷。郭靜回憶起不久前一場特殊的庭審。當事雙方結婚已經7年,丈夫姓林,妻子姓吳。
  • 走進法庭 | 只為那萬家燈火更溫暖璀璨——少年家事審判法庭工作側記
    2019年10月,潢川法院黨組以高度的責任意識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依託開發區人民法庭,在全市率先成立少年家事法庭,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家事案件實行集中受理、專業審判,家事法官不斷創新審判機制,推進和美家庭建設。在少年家事審判庭裡,既能聽到清脆的法槌聲,也能聽到家事法官們細聲慢語的勸解聲,在這裡法官用法治維護公平正義,用耐心呵護著出現裂痕的親情。
  • 法官來斷家務事 寧陵縣人民法院成立首家家事法庭
    家事案件非常特殊,涉及感情、親情等因素,具有較強的倫理性、社會性特點,其間的是非界限不是那麼涇渭分明,很多東西很難從法律上的權利義務層面來衡量。家事糾紛不同於普通民事糾紛,它具有鮮明的血緣、親情特點,所以更需要溫馨的親情氛圍來化解。僅憑一紙判決,無法從根本問題上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