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寧陵縣法院家事法庭調解一起撫養權糾紛案。
□法制網記者 張亮 文/圖
起訴前交流中,河南省寧陵縣人民法院家事法庭社工武霞主動示意,讓一直拘謹不安的女方坐到她身邊來。「自從鬧離婚開始,親戚們嫌丟人,都不理我,只有你願意開導我。」小小的舉動拉近了武霞與當事人王某的距離。
布藝沙發、茶几、綠色植物,牆壁字畫,將「父子和而家不敗,兄弟和而家不分,夫婦和而家道興」的家庭哲學娓娓道來……會客廳式的布局使得寧陵縣法院家事審判庭處處傳遞著和的理念、家的溫馨。
身處溫馨的會客廳,看著結婚時甜蜜的照片,聽著武霞拉家常,王某不由得抹起眼淚說:「他這個人好的時候挺好,就是愛和我計較。」
「面談少則一個小時,多則數個小時,有的還要談幾次。」武霞告訴記者,家事法庭社工主要是傾聽,當事人出現一些極端想法時,引導他們理性看待問題,緩解當事人因家庭矛盾積蓄的不良情緒,結案後則要跟蹤回訪,根據具體情況提供幫助。
王某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後,法官陳蘭芝適時遞給她一套寧陵縣法院訴前夫妻情感測試題。30道題全部為選擇題,每道題分別設置不同分值。測試內容涉及是否有共同愛好、是否經常溝通等夫妻生活中的小事。
寧陵縣法院家事審判庭庭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衛峰說,每個分值階段都有著不同判定。51分到80分,表明夫妻關係較理想,生活中產生的一些摩擦需要經常溝通;80分以上表明夫妻關係很理想,離婚可能是一時衝動的想法。
測試結果出來,王某為67分。陳蘭芝順勢利導,從夫妻感情談到孩子教育、父母期望並對男方進行了批評教育,句句說到王某的心坎裡。據介紹,包括王某在內的很多當事人,經過第一關後,就再也沒來過法院。
「家事糾紛特殊而複雜,人身、財產權益中滲透著情感、倫理,且具有私密性和人身依附性,往往難以舉證和認定,不能簡單地把家事案件等同於其他民事案件。」寧陵縣法院院長王宏偉說,守陵縣法院年均受理民事案件1300餘件,其中涉及婚姻、繼承、贍養撫養的家事糾紛佔38.26%,且有不斷攀升之勢。此類案件進入法院前易引發家族衝突,甚至轉化為刑事案件。
2014年3月,寧陵縣法院在河南率先成立家事法庭,3年來,共裁判家事案件1200餘件,調撤率達到75%以上,服判息訴率90%以上。
誰來辦理家事案?寧陵縣法院的經驗是專挑女法官,堅持「三不選」:沒結婚的不選、離過婚的不選、35歲以下的不選。這些法官必須具有生活閱歷豐富、熟悉鄉情民俗、擅長人際溝通、辦案耐心細緻、審判經驗豐富等特點。
如何辦案?在寧陵縣,如果到家事法庭打官司,起訴前得先和家事法庭社會介入工作室的社工談談心。這裡的社工來自婦聯、民政、檢察、公安、司法等多個部門,還有聘請的社會調解員。
衛峰說:「同樣的家事案件,在家事法庭辦理和在普通法庭辦理,法官辦案理念會有所不同。家事法庭法官拿到案件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以和為貴,而不僅僅是把案件依法審結。」
除了夫妻情感測試,寧陵縣法院家事法庭還設計了離婚成本計算、離婚財產申報表等,探索出家事審判訴訟冷靜期、視頻再教育、甜蜜勾回憶、親情齊規勸、社會同介入、私密重保護、案後必回訪的親情彌合法。
怎樣結案?寧陵縣法院家事法庭把調解作為優先結案方式,引入多元調解,廣泛邀請德高望重的長者、村委會或街道、婦聯、人民調解員、司法局(所)工作人員參與。
家事法庭法官李文鬱感觸頗深地說:「我們相信美好、樸素的感情依舊存在,多替當事人考慮,多做一些努力,結果就可能不一樣。」
王宏偉認為,寧陵縣法院以人民群眾需求為風向標,打造一條集立案、訴訟、解紛到執行的司法為民全程服務鏈,「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在司法改革中有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