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2020-12-17 中國文明網

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自覺傳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緊圍繞人這一價值主體,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重點做好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工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全社會自覺遵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特別是其中蘊含的豐富深厚的道德理念,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提供了精神歸依和心靈居所,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傳統道德理念密切關聯、一脈相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與傳統文化中「國家一統」的理想追求、「天下為公」的政治信仰、「民惟邦本」的為民情懷、「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處世智慧相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借鑑了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允執厥中」的思維方式和「隆禮重法」的治國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則是對傳統文化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實踐理性、「言而有信」的誠信觀念、「仁者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傳承和弘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結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態。包括仁義、忠恕、孝悌、人本、誠信、中和、廉恥、質樸、勤儉、寬厚等在內的中華傳統美德,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熠熠生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自覺堅持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深入闡發其時代價值,使之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目標相統一,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取向相協調,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準則相適應,為全面深化改革尋求最大公約數,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凝聚一切正能量,為共築同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拓不竭動力源。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必須立足於人的價值主體地位

  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恩格斯對此作了深刻闡發:「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各個人的意志……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的」。人是社會的主體、歷史的主體,也是價值觀的主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包含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取向和公民價值準則三個層面,但其實踐主體是公民個人,實踐基礎是公民個人的價值準則。中華傳統文化歷來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問題、人的德行問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在個人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等方面形成了許多啟人心智、潤人心田、催人奮進的道德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人的價值主體地位,自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要講清楚作為區別於世界萬物和其他生命而獨立存在的人在人倫之始應秉持什麼樣的道德準則、價值規約,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原價值。人在獲得生命、成之為「人」的那一刻起,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對父母秉持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是一個人道德品行的本初根基,直接決定著其善惡是非的道德評價,在很大程度甚至從根本上影響著他將來與他人交往、走向社會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要講清楚人應該怎樣與他人交往、在與他人相處時應遵循什麼樣的價值準則,即人與人的處世之道。人與人交往的價值準則,是人走出家庭、步入社會,在與其他社會成員交往中恪守的思想態度和行為規範。不同的價值準則,決定著不同的為人處世態度,構建和形成性質不同、親疏有別、品位各異、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要講清楚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人應該以什麼樣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認識和處理與社會的關係,即人與社會的價值關係。人的活動創造了社會,而社會又影響著人、創造著人,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發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只有每個人潔身自好、推己及人、與人為善,進而融入集體、奉獻公眾,社會才能團結和睦、風清氣正;只有社會團結和睦、風清氣正,每個人才會受其規範引領、薰陶影響,不斷提升道德素養和人生境界,從而在良性互動中實現人與社會的圓滿和諧。

  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為切入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孝道、誠信、仁愛是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層面最基本的價值範疇,歷經兩千多年的社會發展、文化變遷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感召力。我們要深入挖掘和自覺傳承這些道德理念,積極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承孝道文化,夯實為人之本。孝道文化的基本價值倫理以及由此生發的熱愛祖國、與人為善等優秀品格,與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傳承孝道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對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照單全收,而是有選擇地進行「揚棄」。既要堅守養親、敬親、尊老、愛老等傳統孝道的精義,又要摒棄「光宗耀祖」「埋兒奉母」之類的愚孝,把傳統孝道與時代特徵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內容。譬如,把孝敬父母的傳統孝道引申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大孝」,把立身立功轉化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建功立業的不懈追求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孝道文化的內涵更具鮮活的生命力和濃鬱的時代感,外延更具靈活的適應性和廣袤的包容性,真正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道德源泉。

  傳承誠信精神,引領處世之道。誠信是我國傳統倫理的基本概念,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和人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也是溝通人際關係、促進人與人聯繫交往、把社會成員組織起來的基石和紐帶。傳承誠信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將誠信道德貫穿於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以及文化建設和道德風尚等各個方面,使誠信成為人與人交往的基本道德規範,成為衡量一個人道德品格高下、思想情操優劣的重要價值標準,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經營之道,成為各級政府和公務人員的執政理念與職業操守。

  傳承仁愛理念,促進社會和諧。仁愛思想以「愛人」「成己成人」為前提與目的,以培養愛心實現自身心理和諧,以相互敬愛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愛護民眾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以愛惜萬物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思想的合理內核,可以指引我們走出工業文明和技術理性畸形發展所導致的人的「物化」「異化」和「單向度」困境。傳承仁愛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區分不同的價值主體、針對不同的價值目標,形成不同的價值規範和價值要求。對廣大社會成員來講,倡導仁愛理念,就是要引導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理解,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氛圍。對黨和政府及各級社會管理者來講,倡導仁愛理念,就是要親民愛民為民富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不斷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仁愛理念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使社會充滿人文關懷,使全體人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作者系中共山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顏世元)

相關焦點

  •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這為我們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立足新時代持續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覽座談會召開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覽座談會召開 2020-12-02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習近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座談會在瀋陽召開
    12月2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座談會在遼寧瀋陽召開。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關強出席會議並講話,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行政部門,2020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項目、部分歷屆獲推介項目單位負責同志100餘人參加會議。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主持會議。
  • 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方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沃土壤和重要方法。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它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意義。
  • 宣傳部長六人談: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根於中華文化這一片深厚沃土,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深厚的精神資源。   價值觀是傳統文化精神的延續,沒有離開傳統的現代。
  • 文物局發布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個重點推介項目 80個推介項目國家文物局發布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近日,經組織專家評審,國家文物局公布了2019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以下簡稱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推介項目100
  •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要虛心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和做法,加大保護民族優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護好傳統優秀文化中的各種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資源和文化遺產。 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融社會主義的價值特性與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性於一體。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 唐大柏攝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弘揚包括孝文化合理價值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 閩南師範大學:立足傳統文化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以「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項目主題,發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深耕厚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力求通過教育引導、示範引領、文化薰陶、實踐養成等途徑,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和外化,培育大學生的人格修養、家國情懷,構建既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又與時俱進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
  • 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專家研討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科院主辦的「老莊思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術研討會,2日在安徽省亳州舉行。
  •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做到「知、信、行、成」
    今年2月17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又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
  • 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基因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容,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 遼博兩項展覽入選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
    來源:遼寧省博物館 日前,國家文物局公布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100項,其中重點推介展覽20項。由遼寧省博物館申報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文·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展」獲得國家文物局推介,「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入選20項重點推介項目。
  • 錢遜: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今年是孔子誕辰的2565周年,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詮釋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內涵與意義,在孔子誕辰來臨之際,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委託搜狐網舉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行:孔子誕辰網絡文化活動」(http://book.sohu.com/s2014/wdkz/),並對國學大師錢穆之子, 清華大學教授,現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錢遜等多位儒家學者進行了專訪
  •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水源頭」
    這「24個字」,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她是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現實土壤中確立起來的,傳承我國五千多年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借鑑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積極成果與價值共識。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秋節前夕,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以特有的節慶儀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秋是意蘊豐富的中國傳統節日,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們要用創新的形式讓中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江蘇靖江市文明辦主任王濤說,演誦活動用語言的力量展現了中華優秀品德。
  •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
    事實表明,以法律政策承載價值理念和道德要求,核心價值觀建設才有可靠支撐。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增強全社會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歸屬感和自覺踐行力。
  • 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7月14日,《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釋義》首發暨分享贈書活動在江蘇書展舉辦,中國屈原學會會長、《中國楚辭學》主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終評專家、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中華研究所所長、《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釋義》的作者方銘教授主講。
  • 陳宗榮:宗教界如何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它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中央提出的長遠戰略舉措,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