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2020-12-18 人民論壇網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思想註解。依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面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映射到日常生產生活實際,形成精神動力、產生思想價值。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基因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容,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我們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這點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承繼關係,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民族傳承基因的精神價值,筆者將其稱之為「文化基因說」。「文化基因說」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的「確認」和「強調」。「確認」建立在對民族文化發展規律的認知基礎上,並由這一認知升華為自覺意識,是對民族文化發展規律的把握和堅守;「強調」則是在對規律認同與尊重的基礎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評判與價值彰顯。

「文化基因說」隱含著兩個前提:其一,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並且作為當今世界僅存、自古不曾斷裂而延續至今的文明體享譽世界。中華文明長盛不衰、延綿不絕,靠的就是先進和優越的文化特質,這一優越特質是中華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內在基礎。其二,第一個前提也本然地成為第二個前提的基礎,那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這一特質,外顯為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徵,即中華文化作為原始創新的內生型文化,其對外來文化超強的吸納、消化能力,使得任何外來文化的植入都無法消弭、解構中華文化獨有的特點。基於這兩個前提,「文化基因說」所強調的文化基因傳承便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規定性是某一事物本質存在的、必須遵循的、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性。具體到「文化基因說」而言,我們也可以用規定性對其內涵和隱含前提予以明確表述,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的「內在規定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實質上講,屬於特殊的價值觀,是在當代中國語境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藍本,為當代中國人提供價值遵循的價值觀。在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規定性」,同時還必須體現現實的「規定性」,前者是具體特點的反映,後者是價值本質的表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超越與升華

「文化基因說」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關係,顯示出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改造和再造中華文化的高超本領。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通過近百年的文化建設,成功地將馬克思主義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融合,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優秀品質被中華文化吸納的進程,也是讓馬克思主義以中國特有的文化形式表達出來的進程。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原有的特性和品質被充分彰顯,與馬克思主義文化融合,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接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卓越品質,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華民族經過幾十年奮鬥歷程而取得的寶貴文化結晶,使得只適應於農耕時代的傳統文化升華為引領中國人民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奮進的優勢文化及價值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超越,是一種質的超越。這種質的超越,源於社會主義優秀文化的本質屬性,表現在文化導向的真理性、科學性、人民性和時代性上,並以此構成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證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實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超越與升華:其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本思想的精髓,又超越了傳統文化對人的生存關懷的局限,把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中「仁禮」「和諧」的思想精髓,又超越了其對家族血緣宗法倫理的桎梏,倡導平等、法治、公正的嶄新社會倫理架構;其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小康」「大同」等對理想社會的企盼,同時又超越了傳統文化中小農封閉思想的局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思想註解。

依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基因說」不單清晰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辯證關係,更指明了以合理轉化和積極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路徑。

首先,要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面貌。第一,概念的合理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積澱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的凝結。第二,時間跨度的精準描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跨時段的接續性和漸變性,從近代早期直至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轉型的過渡時期。第三,認清體系的整體性與特殊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歷經風雨變遷,但在內在價值追求上具有一以貫之的「文化基因」,這就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整體上顯現出某種一致或者趨同的理念、精神。第四,內涵的發掘和梳理。我們不僅要關注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幹的儒家文化,也應該深入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其他豐富內容。

其次,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且予以現代性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動態且充滿生命力的,與時俱進、常變常新一直是其內在優良品質。近現代中國歷史阻滯了傳統文化的發展進程,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被弱化、被稀釋甚至被部分取代,但始終沒有被消滅,而是與當代中國文化依然保持著血肉關係。也正是這種血肉相連的關係,使得它極易被喚醒、被激活。喚醒和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

最後,要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一方面,要積極探索運用新媒體、新媒介有效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立體化、全方位的傳播和宣傳網絡;另一方面,要創新宣傳教育的內容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單薄的書本中「解放」出來,以大眾易於接受的形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以生動、鮮明、有趣的形象展現出來,讓人民自發了解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映射到日常生產生活實際,形成精神動力、產生思想價值。

(作者分別為西安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導;西安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③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青年報》,2014年5月5日。

責編/趙橙涔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方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沃土壤和重要方法。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它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意義。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秋節前夕,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以特有的節慶儀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昂的歌聲傳唱愛國情懷  《保衛黃河》《團結就是力量》《中國軍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山東泰安市寧陽縣「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曲合唱節展演近日拉開帷幕。  一首首精彩的曲目、一陣陣高昂的歌聲,吸引了周邊上千名群眾前來一睹為快。
  • 習近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我們的節日·中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地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掃描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歷史悠久、內涵深厚的中秋佳節,深深寄託著國人的團圓之情。中秋節前夕,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以特有的節慶儀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 寶雞:以周禮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以地域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河北省樂亭縣堅持用優秀的地域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地域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樂亭落地生根,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凝聚起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明確功能定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育基地   樂亭縣堅持把當地優秀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和道德文化作為基地主題,使涵育基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要求相契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推動形成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自覺傳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
  • 優秀傳統文化是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原標題:優秀傳統文化是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編者按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之後又對中國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繫進行了系列論述。
  • 宣傳部長六人談: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從細處著手,健全各項制度法規,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禮儀制度等行為準則,用制度管人束行;推出更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美人物、先進典型和時代楷模,形成禮敬有德之人、重用有德之才的正向機制,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
    堅定的核心價值觀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價值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厚的歷史底蘊、堅實的現實基礎、強大的道義力量為我們堅定核心價值觀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深深地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歷史底蘊的集中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沒有中斷並延續發展至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
  • 論中國優秀宗教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係
    【摘要】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中國優秀宗教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對其構建有一定的涵養作用,外來宗教文化中國化的經驗,可以為當前實現外來文化中國化提供重要的示範作用。
  • 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高校核心價值觀認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民族特質和民族精神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價值,這些價值決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時代張力,直到現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價值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也是生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基礎和文化根基。
  • 以文學經典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韓麗梅 張鵬燕 王瑩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充分認識肩上的責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麼是應該肯定和讚揚的,什麼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
  • 李建華:大學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大機制
    原標題:大學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大機制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是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使命。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基礎主體,這不僅需要社會的大力倡導與實施,更需要大學內部的體制機制創新。大學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建構十大機制。
  • 主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本報訊 近日,貴州籍著名國學學者劉長煥先生做客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道德講堂,應邀為該局第三季度「明禮知恥 崇德向善」主題活動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講座。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心黨員幹部共100餘人聆聽講座。
  • 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7月14日,《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釋義》首發暨分享贈書活動在江蘇書展舉辦,中國屈原學會會長、《中國楚辭學》主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終評專家、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中華研究所所長、《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釋義》的作者方銘教授主講。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土壤與基礎-光明日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文化的世界性與本土性有機結合的產物,其中所有內容與因素都是傳統與現代、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雙向對流、相互滲透與包含的結晶,它同時又是常變統一的開放體系,是流動、變易著的,而在流動、變易之中又有普遍的常道。
  • 從自信維度涵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自信一旦形成,就具有穩定性,表現為主體對這種價值觀始終如一的信奉,即堅定不移的信念、堅忍不拔的鬥志、樂在其中的行動、始終不渝的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必須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  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自信極其重要。
  • 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四個維度
    文化自信:涵養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觀的根本前提文化自信是指作為文化主體對客體通過認知、反思、批判、比較及認同等行為,形成具有穩定性文化認同的心理特徵的過程。文化自信源於文化根基,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根基的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