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以周禮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2020-12-06 中國文明網

  三千年前,發祥於寶雞的周禮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和基石,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三千年後,與周禮文化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今時代的價值圭臬,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道德品質和精神氣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市委書記錢引安就深化「中國禮儀文化之鄉」創建活動在岐山縣調研時指出,周禮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取向、行為道德規範等方面一脈相承,要找準周禮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結合點,挖掘內涵,創新載體,凝聚力量,精心打造精神家園,提升文化軟實力,助推經濟大發展。

  今年以來,寶雞市大力傳承弘揚周禮文化,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深受周禮沐浴和薰陶的寶雞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全社會形成講禮儀、懂規矩、守紀律的良好氛圍。

  挖掘周禮的精神內涵

  詩經有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周人在寶雞發跡,周禮在寶雞起源,這是歷史給寶雞最絢爛、最珍貴的文化饋贈。孔子對周禮倍加推崇,他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意思是:「周禮是在借鑑夏、商二代制度基礎上建立的,豐富而完備!我遵從周禮。」周禮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曙光,照耀中華大地長達三千年之久。

  近年來,周禮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範,其文化內涵引發了國內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和探討。國學大師文懷沙闡釋道:「周人滅商後,周公制禮作樂開啟周代文化之盛。所謂禮樂教化,就是禮主外以導其志、樂主內以和其性。『周崇文德』的精神內涵,經儒家的大力提倡成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發掘周禮文化的精神內涵,就能把準民族心理的歷史脈絡,從而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

  今年以來,寶雞市委、市政府多次就傳承弘揚周禮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召開研討會,與會的社會各界人士認為,周禮文化蘊含著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內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文化基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沿著周禮文化的「河流」,溯源而上,尋根問底,充分發揮其對培育家國情懷、建設和諧社會、激勵求真向善、倡導建功立業等方面的文化引領功能,從而產生思想共鳴和文化共識。

  周禮文化如春風化雨,一方面強調培育人內在的精神秩序,另一方面注重建立人外在的行為規範。而發掘周禮文化的精神內涵,則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探索周禮的時代價值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整個國家剛剛經歷了戰火洗禮,制度混亂、民心不穩,整個社會亟須一個可以遵循和依靠的道德規範和法治標準。所以周公吸取了商人亡國的教訓和周人興邦的經驗,認為要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從培養民眾良好的思想道德入手,於是而制禮作樂,建立了一套上行下效的治國之道。周禮文化一方面要求統治者明德尚禮、廉潔守法,另一方面要求國人尊禮儀、重道義、守規矩、講誠信、知廉恥、崇孝道,穩固西周基業數百年,影響中華文明數千年。「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雖然是一個古老的邦國,但因為有變革維新的精神,因而得以不斷發展前進。對待周禮文化,也要探索其時代價值,用新的視 角去審視,用新的觀點去解讀,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清泉活水。

  錢引安指出,探索周禮的時代價值,就是要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找準周禮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合點。周禮文化中,求真務實作風和改革創新精神,有助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的建設;周禮文化中,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勇於擔當的精神,有助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的構建;周禮文化中,憂樂天下的愛國情懷和仁愛友善的美德訴求,有助於「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品德的形成。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今天我們倡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皆可從周禮文化中尋其根脈、獲其佐證、得其精髓、受其滋養。探索周禮文化的時代價值,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自我、增強自信,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創新周禮的傳承載體

  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而繼承傳統文化,則離不開有形、有效、有力的載體。創新周禮的傳承載體,擴大宣傳面,提高普及度,才能更好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錢引安曾強調,要努力提升周禮文化在全國的美譽度、影響力,要抓住周禮文化的精華亮點,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旨要義,在人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等日常宣教中傳播引導,用具體道德行為規範,在全社會形成講禮儀、懂規矩、守紀律的良好氛圍,精心打造精神家園。在弘揚周禮文化方面,全市各縣區、各部門紛紛創新傳承周禮文化的方式,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設計、搭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載體。去年4月,岐山縣成功創建「中國禮儀文化之鄉」,並建立「中國周禮文化研究基地」,通過開展以「於家為國」「克己奉公」「一言九鼎」「崇仁尚愛」「公平正義」「遵法守紀」「立德修身」「和邦合民」為核心的「八大工程」, 進一步彰顯周禮文化的時代價值。寶雞市教育局結合實際,在全市中小學廣泛開展「德潤寶雞·書香陳倉」中小學德育行動、「國學經典進校園」、「中國夢·愛國情·成才志」中華經典誦讀等活動,組織編寫《美麗寶雞》等地方教材,支持中小學開發周秦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廣泛開展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傳承和弘揚周禮文化。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傳承弘揚周禮文化,而寶雞作為周禮文化的發祥地,更應洗舊為新、與時俱進,讓周禮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光彩、成風化人。(寶雞日報 記者 祝嘉)

相關焦點

  • 以地域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河北省樂亭縣堅持用優秀的地域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地域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樂亭落地生根,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凝聚起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明確功能定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育基地   樂亭縣堅持把當地優秀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和道德文化作為基地主題,使涵育基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要求相契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推動形成全社會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 周禮綻放光彩寶雞岐山文化傳承促鄉村振興
    寶雞市岐山縣京當鎮小強村展出的「孔子論孝」雕塑 攝影 陳鏘寶雞市岐山縣青化鎮焦六村的周禮文化園 供圖 岐山縣委宣傳部小強村曾被稱為「仁義村」,地處周原核心區域,是岐山東北鄉著名的古村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樸的文化。
  • 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方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沃土壤和重要方法。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它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意義。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秋節前夕,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以特有的節慶儀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昂的歌聲傳唱愛國情懷  《保衛黃河》《團結就是力量》《中國軍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山東泰安市寧陽縣「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曲合唱節展演近日拉開帷幕。  一首首精彩的曲目、一陣陣高昂的歌聲,吸引了周邊上千名群眾前來一睹為快。
  • 習近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李建華:大學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大機制
    原標題:大學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大機制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是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使命。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基礎主體,這不僅需要社會的大力倡導與實施,更需要大學內部的體制機制創新。大學生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建構十大機制。
  • 我們的節日·中秋|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地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掃描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歷史悠久、內涵深厚的中秋佳節,深深寄託著國人的團圓之情。中秋節前夕,全國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以特有的節慶儀式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激活周禮優秀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王輝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岐山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文化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對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寶雞岐山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實施「遵法守紀」工程掃描
    寶雞市岐山縣以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而實施的「遵法守紀」工程,如春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做守法人、規矩人、勤儉人、廉潔人在該縣已蔚然成風。市委書記錢引安說:「找準周禮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結合點,廣泛開展富有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教育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在全社會形成講禮儀、懂規矩、守紀律的良好氛圍,精心打造精神家園,努力提升周禮文化在全國的美譽度、影響力。」
  • 從自信維度涵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自信一旦形成,就具有穩定性,表現為主體對這種價值觀始終如一的信奉,即堅定不移的信念、堅忍不拔的鬥志、樂在其中的行動、始終不渝的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必須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  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自信極其重要。
  • 以文學經典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學經典凝聚了古往今來思想文化的結晶,思考和表達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其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已經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特別是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浸潤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學經典蘊含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文學經典以其詩性和情感性決定了它在核心價值觀培育方面的獨特優勢。文學經典閱讀與其他途徑一樣,是承載著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渠道,而且是更生動的渠道。
  • 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 蔣璟萍: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陝西] 寶雞:國學公益課現身周禮之鄉
    [陝西] 寶雞:國學公益課現身周禮之鄉 發表時間:2013-03-28   來源:>寶雞文明網   隨著寶雞市岐山縣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會舉辦的「公益國學經典背誦班」 3月 25日在縣城新華書店順利開班,國學公益課現身周禮之鄉一時被傳為佳話
  • 周禮文化的核心內涵
    在3000多年前,姬周族在建立西周政權的過程中,形成了諸多基本規範,以周禮的形式得以廣泛傳承,並逐漸形成周禮文化體系。什麼是周禮文化?周禮文化是一種以「天」為精神信仰,以「德」為價值原則,以「禮、孝、和」為倫理觀念,以「民」為立國之本,以「法」為治國之根,以「和」為社會行動準則的完整而協調的古代文化體系,是中華民族保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周禮文化是一套上行下效的治國之道。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
    堅定的核心價值觀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價值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厚的歷史底蘊、堅實的現實基礎、強大的道義力量為我們堅定核心價值觀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底蘊任何一種價值觀都不可能憑空產生,總是有其特定的歷史底色和精神脈絡。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論中國優秀宗教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係
    【摘要】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中國優秀宗教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對其構建有一定的涵養作用,外來宗教文化中國化的經驗,可以為當前實現外來文化中國化提供重要的示範作用。
  • 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7月14日,《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釋義》首發暨分享贈書活動在江蘇書展舉辦,中國屈原學會會長、《中國楚辭學》主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終評專家、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中華研究所所長、《鑑古知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古典釋義》的作者方銘教授主講。
  • 以核心價值觀引領民俗文化傳承創新
    現代社會同樣需要藉助傳統民俗文化的內在功能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進步,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先進民俗文化發展,既是民俗文化自身適應社會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應有之義。
  • 周禮文化的當代意義
    這次公祭活動辦得簡樸而莊重,體現出社會各界對周禮文化傳統的奠基者周公的緬懷和感恩之情。岐山清明節公祭周公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周禮文化進入當代社會的公共文化空間並且適應現代公共文化建設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對周禮文化做出新的認識和評價。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績是「制禮作樂,確定刑名」,周公的「禮」其實就是當時的國家制度和人們的行為規範準則,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