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周禮優秀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王輝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岐山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文化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對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增強文化自信,必須立足「周禮之鄉」資源優勢,堅定不移地實施以「於家為國、克己奉公、一言九鼎、崇仁尚愛、公平正義、遵法守紀、立德修身、和邦合民」八大工程為重點的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深入闡發周禮優秀文化精髓,把講仁義、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等核心思想理念和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把周禮文化煥發的生機和活力轉化為全縣廣大幹部群眾追趕超越的新動力,全面掀起建設實力、品位、幸福岐山的新高潮。  

一、深度挖掘,讓周禮優秀文化「活起來」。

用好文化資源稟賦,加大對周禮優秀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充分發揮周文化研究基地作用,以公祭元聖周公活動為龍頭,舉辦以周易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周文化學術研討會;深度挖掘富有周禮特色的祭祀禮、壽禮、婚禮以及公共場所、傳統節日禮儀禮節規範,策劃集體婚禮和製作西周服飾,挖掘整理周禮樂舞,把樂舞普及於廣場舞之中,使禮樂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同時,深度挖掘饕餮紋、鳳鳥紋等周文化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岐山符號」,並把經典元素和標誌符號納入「六美」鄉村設計建設之中,在鄉村中彰顯周禮優秀文化魅力。在禮樂廣場、周原廣場、鳳鳴湖、岐渭水利風景區及縣城的主幹路段融入31個周文化經典故事和湧現出的先進模範人物事跡,以景觀雕塑、亭廊命名、楹聯、彩繪等方式,讓底蘊深厚周禮優秀文化內涵展現的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讓人們在休閒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教育,更加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設計載體,讓周禮優秀文化「動起來」。

把傳承周禮優秀文化貫穿於社會的各領域,針對不同層面和群體,深入開展「五進、六評、一傳、六儀式」等系列活動,積極推進現代禮儀知識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家庭、好少年、好幹部(好職工)、岐山好人、誠信之星「六評」活動,紮實舉辦道德講堂。啟動「好家風代代傳活動」,組織書法家深入鎮村書寫家訓,讓家風家訓進廳堂駐心堂。組織開展好升國旗、幹部任職宣誓、入黨、入團、入少先隊、成人禮「六儀式」,激發黨員幹部群眾愛黨愛國、愛家愛崗的情懷。同時,不斷健全壯大「紅白理事會」和「鄉賢隊伍」,積極倡導紅事新辦、發展生產,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等新風正氣。進一步深入挖掘地名、姓氏、禮儀、節慶、農耕等文化內涵,組織專人搜集整理西周經典歷史故事,全方位展現鄉村人文根脈和歷史風貌,使人們在「鄉愁」中體會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創新引領,讓周禮優秀文化「亮起來」。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周禮優秀文化轉化為追趕超越的現實生產力。積極實施文化精品計劃,推出具有周禮優秀文化基因、有大眾親和力的一部公益廣告片、一檔專題欄目、一本書、一段微視頻、一臺周禮優秀戲曲、一首歌曲、一支舞蹈、一部周禮故事動漫、一部專題宣傳片。同時,籌拍64集電視連續劇《鳳鳴岐山之周公》,打響周文化品牌。用周禮優秀文化涵養企業精神,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支持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的食品餐飲企業,深度開發岐山臊子麵、擀麵皮、食醋、秦椒、手工掛麵等民俗食品,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快展示場館建設、周文化景區、石鼓博物館、太王陵根祖文化展示區等項目工程的建設力度,充分利用周原遺址、周公廟風景名勝區等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規劃設計考古遊、體驗遊等專題旅遊線路,讓專家學者探究周文化,讓遊客體驗周風秦韻,讓群眾暢享文化盛宴,彰顯地方特色文化內涵,真正把岐山打造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交流互鑑的典範城市。  

(作者系岐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相關焦點

  • 用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寫在《中華傳統文化...
    用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寫在《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出版之際 原標題:
  • 周禮文化的當代意義
    這次公祭活動辦得簡樸而莊重,體現出社會各界對周禮文化傳統的奠基者周公的緬懷和感恩之情。岐山清明節公祭周公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周禮文化進入當代社會的公共文化空間並且適應現代公共文化建設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對周禮文化做出新的認識和評價。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績是「制禮作樂,確定刑名」,周公的「禮」其實就是當時的國家制度和人們的行為規範準則,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法。
  • 楊代梅: 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
    作為傳承人的楊代梅,腦子裡裝著3000多首歌,同時在曲調和韻腳上下功夫,或以社交網絡為載體,或結合刺繡、教學等多種方式,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不僅如此,大家還一同拍攝了MV,就是為了宣傳我們的黃門村,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省級非遺傳承人楊代梅介紹說。
  • 媒體聚焦電視文娛節目駐足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激活文化生命力
    從民族文化中汲取靈感與養分從《中國詩詞大會》到《國家寶藏》再到《衣尚中國》,近年來的優質文化節目無一不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深挖內容,汲取養分。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不僅增添了節目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還從更深層次提高了節目的生命力。
  • 史依弘「海派」京劇激活傳統京劇的當代生命力
    對這種久違的京劇地域門派及其表演風格的好奇心,實際上反映了當代不同觀眾群體對海派京劇之傳統與創新的很大期待。走進上海大劇院觀看京劇《新龍門客棧》的首演,藝術直覺告訴我:這是一部有品格、有品質的戲劇作品,從中可見以史依弘為代表的一批中生代京人的大膽探索和藝術追求,滲透其中的是藝術家們直面海派京劇傳統的嚴肅思考與創新意識。
  • 用班主任文化激活班級管理,彰顯集體生命力
    文化的力量[摘要]本文就目前班級管理缺乏生命力這一現象作了歸因分析,並針對此討論了如何通過班主任自身文化的構建來引領促進班級文化創設,從而激活班級管理,提高管理的效能。[關鍵詞] 班主任文化構建 班級管理 班級生命力新的課改不斷得以推進,時代的步伐從來就不會因任何人而停留。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習所啟動中華周禮文化系列講座活動
    陝西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發源地,孕育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和發揮出深沉厚重的精神文明力量。日前,陝西省禮儀協會發文成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習所,擬開設傳統文化講習課程,並採取室內外禮儀文化交流、禮學教育研討、遊學、論壇等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講習活動,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極大地激發和培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
  • 科技創新助力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激活文化價值
    日前,故宮博物院攜手QQ音樂、騰訊Next Idea,正式啟動全新文創項目——「古畫會唱歌」音樂創新大賽,通過AI人工智慧創新手段豐富優質文化供給,探索通過現代音樂「活化」傳統文化的創新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從高原走向高峰、激活文化價值的一次創新嘗試。
  • 周禮文化的核心內涵
    在3000多年前,姬周族在建立西周政權的過程中,形成了諸多基本規範,以周禮的形式得以廣泛傳承,並逐漸形成周禮文化體系。什麼是周禮文化?周禮文化是一種以「天」為精神信仰,以「德」為價值原則,以「禮、孝、和」為倫理觀念,以「民」為立國之本,以「法」為治國之根,以「和」為社會行動準則的完整而協調的古代文化體系,是中華民族保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周禮文化是一套上行下效的治國之道。
  • 積極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我省是文化大省,歷史底蘊深厚、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建設文化強省、提升河北文化軟實力,要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深入挖掘燕趙文化資源和底蘊,實施一系列文化傳承工程,以時代精神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文化自信與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這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定位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這種自信很大程度上來自歷史、來自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
  • 水印版畫的當代生命力
    水印版畫的當代生命力 2018-08-09 14:19:49 2018年08月09日 14:1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水印版畫的當代生命力
  •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傳承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孕育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深入挖掘根植於中華民族基因中的優秀文化特質,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同中國當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寶雞:以周禮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寶雞岐山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實施「遵法守紀」工程掃描
    寶雞市岐山縣以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而實施的「遵法守紀」工程,如春雨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做守法人、規矩人、勤儉人、廉潔人在該縣已蔚然成風。市委書記錢引安說:「找準周禮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結合點,廣泛開展富有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教育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在全社會形成講禮儀、懂規矩、守紀律的良好氛圍,精心打造精神家園,努力提升周禮文化在全國的美譽度、影響力。」
  • 讓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落地生根
    面對全球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全新挑戰,中華文化要獲得發展,除了要繼承自身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要注重吸收各國優秀文化,並按照時代發展的需要對包蘊中華精神的文化原典進行新的解讀,使之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在吸收融合﹑守正創新中,開拓出中華文化發展的新路。
  • 「我們的節日」彰顯傳統文化生命力
    這是「我們的節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南京行動」之一。從去年冬至開始,到今年元旦、臘八節、春節、元宵節、端午、中秋……我市將在這些節日期間安排千餘場主題活動,慶祝「我們的節日」,傳承千年文脈。  不少人覺得傳統節日的味道比過去淡,儀式感不強,人們也對相關文化缺乏了解。這不是小事。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因此,我們必須「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深刻認識和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 二是要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 在激活歷史文化記憶中增進文化認同
    【摘要】當前,我們正面臨著紛繁複雜的文化圖景,回溯傳統、內求生力,尋找中華文化及其價值觀念的穩定結構和發展機制,成為當下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傳統價值觀念化育為具體行動,就要激活歷史記憶,增進文化認同,藉助歷史故事和歷史知識展開更加生動的傳播,讓公眾在藝術欣賞和文化享受中提升精神氣質。
  • 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基因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容,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