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民族特質和民族精神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文明發展史中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價值,這些價值決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時代張力,直到現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價值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也是生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基礎和文化根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存在著唇齒相依和繼承發展與創新的緊密聯繫,對於塑造大學生的價值格局與人格成長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入耳入腦入心,敦化為民風民俗民德,一條重要的途徑,是必須與中華文化的根本相融通。」因而,我們要推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就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重要路徑之一。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好比是「源」和「流」的關係,沒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不可能生發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野中生長出來的,因而要通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來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就需要全面把握二者的聯繫。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繼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五千年來延綿不絕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型塑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文化心理與文化品格的優秀價值、民族品格和文化特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尋找自己過去的價值原點,也是中華民族面向未來的身份標記和鏡映時代的文化底色。在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時代,民族交往已經空前擴展到了世界範圍,進一步激發了民族身份意識和民族文化意識,從某個角度而言,全球化也是文化的全球化,民族發展與國家發展最終也要體現在文化的發展上,因而在這樣一個時代,文化更具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優秀的文化已經成為民族與國家的名片,在世界範圍內的交往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無不重視發掘本國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具有體現民族特質和國家特色,併兼具時代包容性和時代發展特徵的文化,從而增強本國的文化自信並積極輸出本國文化以增強世界影響力。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也需要尋找民族自尊自信的鑰匙,也要彰顯自己的文化特色與文化影響力,增強中國發展的文化自信,這就需要回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養分。
經過近百年來的探索,中國人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而這條道路的選擇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離不開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一致的價值訴求,「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不僅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這種繼承,不僅體現在社會主義的理念與我國古代先賢倡導的『天下大同』、『天下為公』的理念是一致的,更在於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如果不和中國具體國情和文化傳統相結合,那它就不會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就不會有任何生命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隨著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隨著中國發展成就夯實的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黨中央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在紮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價值訴求和回應現代文明發展的時代價值訴求的基礎上形成和提出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現代文明的基礎,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的立足之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根基,只有紮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思想如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和而不同、和為貴、與時俱進、經世致用、重德重教、執政為民、道德修養以及義利觀、榮辱觀、禮義廉恥觀、修身養性、慎獨等思想,便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歷史資源和思想資源。」離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成了無土之木,無源之水,就不可能深入人心,進而成為凝心聚力、固本鑄魂的價值原點。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也是中華文化的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性的支點和時代性的原點,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的最好的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深層的精神內核,是現階段全國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內容的最大公約數的表述,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導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結合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性與現代文明的普遍文明訴求,必將在中國人民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煥發出強大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