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有「五險一金」嗎?

2020-12-21 參考消息

臺灣人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但臺灣人也有好東西,那就是有「凱子健保」之稱的「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

為了這個健保,臺灣當局每年都要支出將近人民幣800億,也就是說,這些就是臺灣當局給人民看病的錢。有次我無故昏倒,被送急診,付了300塊錢臺幣(約60元人民幣)的健保費,一個早上就把腦部斷層掃描、腦波掃描及心電圖,能做的檢查都做了,這些大型檢查要是都自費的話,7萬臺幣(約14000元人民幣)是跑不掉的。也就是說,健保幫我交了13000多人民幣的看病錢。

那我每個月要交多少健保費呢?最多不過400元臺幣(約80元人民幣),只是美國健保費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有工作的人,公司也可以替你扣繳的。也有人是因為真的沒錢才欠健保費。那麼,欠費可以看醫生嗎?──可以!我有一個朋友,當時他做了手術住了院,沒錢付給醫院。「健保」給了他一個非常優惠的方案,在有錢的時候持續繳費,只要撐過5年「風雨無阻」的準時繳費,前面欠繳的費用就一筆勾消了。

在臺灣實行「全民健保」之前,已經有各種勞工保險,如勞保、公保、農保、漁保……等等,聽起來似乎是360行盡入保險範圍,但事實上,這隻佔全人口的五分之三,那些沒有工作的老幼婦殘,或是單幹的個體戶,不就沒保障了?於是,1995年「全民健保」終於橫空出世了。只要你有臺灣身份證,每個月交健保費,就可以享受福利。

剛開始的「健保卡」背後有6個格子,去看一次病,就在格子裡蓋一個戳,6個戳蓋完,就換一張新卡,編號則是從A卡到Z卡。一年下來,用到Z卡還不夠用的病號大有人在,也就是一年看了156次。我自己則是一年用不到一張卡,有時想想,真覺得自己太健康,真可惜了。

大家都付一樣的健保費,有人硬是能把健保費付得值回票價,甚至把健保卡的價值提升到了VIP的層次。有些小氣的中老年人士真把健保卡當提藥卡了,一有什麼咳嗽,他也要奔赴醫院看個巨細靡遺,而且還是去大醫院,搞得其他真有重大傷病要來大醫院的,還得排在他們屁股後面。更別提他們拿藥,哪裡像是拿藥?簡直像在收集藥。

這些當然是健保在初期制度還沒有完善的情形下,很多人鑽漏洞,健保也變成政府財政很大的負擔。後來情形有比較改善,但也改善不了多少,因為臺灣老年人口愈來愈多,老人家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這類慢性病最多,而這些病也是最花錢的。

臺灣洗腎人口全球第一,洗腎既貴又麻煩,沒有健保之前,沒錢洗不起的啊。臺灣平均一年有5萬6千多人需要洗腎,健保對這些洗腎人口貢獻良多,一年耗費健保330億元,是一般醫療資源的30倍,甚至有各地華僑特地回到臺灣來洗腎,除了醫療質量、語言隔閡外,完全是看上健保便宜又好用!你說,這樣健保開銷能小嗎?

除了疾病以外,意外傷員當然也在健保給付之列,但是整容就不行。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2005年在大陸從馬上摔下來的時候,回到臺大醫院還是受到貴賓級的照顧,一樣是健保給付。可是你知道嗎?連她這位撈錢天后都欠過健保費,因為健保費實在太便宜,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交了……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大陸,已經很少有人看報紙了。但在臺灣,卻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報紙,當然,比起以前也是少很多了。  那麼,關於臺灣的報紙,你知道多少呢?  首先,臺灣人不「訂」報紙的,都是零售。但臺灣是沒有書報攤的,想零買報紙,就去便利商店。大街小巷滿滿的便利商店,要買報紙太方便了,而且你每天都可以選擇,不用一年都被一家報紙綁死,今天沒啥新聞你就不用買了。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我們為什麼要繳納五險一金?五險一金有交的必要嗎?
    我們為什麼要繳納五險一金?五險一金有交的必要嗎?有個剛入職的新人,問到是否有交五險一金的必要?作為一個專業的社保專家,桔子有必要回答他一下!首先,我們都必須要知道,只要是在正規的公司上班,籤訂了勞動合同,那麼就會給你繳納五險一金,即使是在試用期,我們也是有「五險」的。這不是你想不想要,不是你能決定,也不是公司能決定的事情,是法律規定,強制性執行的。除非你所在的單位不是很正規。再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五險一金有交的必要嗎?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你知道臺灣的廁所浴室和大陸有什麼不同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自己從小就是使用坐式馬桶。想想看,我可是1976出生的啊。我聽說還有一些大陸朋友不習慣坐式馬桶,坐著「大」不出來。我有點無法想像這是什麼感覺,但是,如果說有人覺得坐式馬桶不衛生,感覺別人光著屁股坐過的地方,我還要光著屁股去坐一下,不知道會不會傳染啥。這我倒覺得比較能體會。  臺灣和大陸的廁所還有一個差別,就是廁紙。
  • 你知道臺灣有家「中國電視公司」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有家「中國電視公司」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大陸我是1976年出生的,所以我出生時就有三臺,但還沒有第四臺。  三臺還有一個有趣的劃分,就是:臺視是「臺灣省政府」管的,中視是「中國國民黨」管的,華視是臺灣「國防部」管的。所以如果有任何軍方宣傳的節目,那肯定只會在華視。  之前臺視是黑白的,是中視開創了臺灣彩色電視時代。
  • 有多少人在沒有五險一金的單位工作,他們為什麼不去有五險一金的
    她的選擇困難點在於,交五險一金的企業明明白白的告訴她,底薪是3000元,而那些五險一金不全的企業,則告訴她,好好幹,我們的待遇至少在5000元以上,你如果能力出眾,一個月掙1萬很容易,所以,她就諮詢我這個也不是很著調的學長,她該如何選擇,她希望有五險一金,又希望工資高。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  那麼,臺灣人用微信嗎?  答案是:有,但不多。  臺灣人最早是用whatsapp,接著用LINE,而微信,在臺灣是不叫微信,是叫wechat,它是比較後期才找羅志祥和楊丞琳代言。現在在臺灣的使用率是:LINE第一,whatsapp第二,再來才是wechat。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的這些「怪字」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稱呼對方,只會用「你」這個字,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是用這個字。但是在臺灣,除了用「你」,我們還會用「妳」以及「禰」。前者是針對女性,當然,女性我們也會用「你」。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現在也是冬天,不過大約是17度到20度。不像在北京,-7度。即使是冬天,臺灣的最低氣溫會發生在半夜或凌晨,那也就是八九度,從來不會到零下。當然,臺灣潮溼,溼氣會讓人感覺冷入骨髓。所以臺灣的冬天也需要穿羽絨服。那麼,臺灣會下雪嗎?答案是:會。臺灣雖然地處亞熱帶,平常熱得要死。但臺灣的高山也挺高的。冬天一來了比較大的寒流,幾座高山就變白頭山了。
  • 你知道臺灣有很多客家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很多大陸朋友以為臺灣本省人就是閩南人。其實不對,本省人之中,閩南人是不少,但另外一個族群「客家人」也很多,目前可是有約四百萬的人口啊,都和「外省人」的人數差不多了。再說一個例子你就知道客家人在臺灣的勢力了。在地鐵上,我們會有四種語言的廣播報站名,一是國語、二是英語、三是閩南語、四就是客家話。大陸的客家人我不知道,但臺灣的客家人不出以下幾個關鍵詞:勤儉、固執、不服輸和團結。由客家菜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節儉。
  •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08:21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發現很多大陸朋友分不清某些香港藝人和臺灣藝人
  •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生意經
    中新網1月6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文署名方偉華的文章《大陸人看臺灣 臺灣人的生意經》,作者來自廣東中山市,以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接觸過的形形色色的臺灣人為例,講述自己對於臺灣人「精明」的認知,感嘆臺灣人「生意經」的同時,也表示臺灣人的「精明」有時會給人斤斤計較的感覺,但易使人誤解。
  • 【我在大陸看臺灣】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
    臺灣人的名字和大陸人的名字最大的差別就是:臺灣人的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三個字,這個「絕大部分」高達九成。而大陸人名字則是有七成是兩個字。 例如我吧,我叫王道偉,但我在大陸已經認識了四個王偉。我問其中一個王偉說:你爹媽為什麼不多取一個字?王浩偉,王添偉,王什麼偉的都可以,他說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懶吧。
  • 快被臺灣遺忘的重陽節 還有人過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10月9日是農曆九九重陽節,臺灣其實已經不太有人去過這個節了,但當然大家還是知道這個節的。1974年臺灣當局明訂重陽節為「敬老節」,大家都曉得這個節是九九登高,要敬老,但在臺灣人的心裡,這屬於民俗傳統,不屬於現代生活。政府有可能會應景,倡導一下敬老的重要,可是也不會太大力度,當然更不可能放假。也就是說,重陽節在臺灣是一個快被遺忘的節日。
  • 臺灣人看大陸:電視劇《亮劍》讓我無法自拔
    臺灣人看大陸:電視劇《亮劍》讓我無法自拔     資料圖:澳門一家玩具企業別出心裁推出《亮劍》中李幼斌的形象玩偶,讓人眼前一亮。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06日 16:47: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他寫的歌上千,如果你還記得黃磊有唱過歌的話,你可能有印象黃磊在演《人間四月天》的徐志摩的時候,他出過一張專輯叫《等等等等》。在這個專輯裡,許常德寫的每首歌都根據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改編,包括沈從文的《邊城》、白先勇的《玉卿嫂》。可見寫詞功力真的很強。  其實他之前也和我一樣是編輯,薪水勉強維生。他開始投稿,但常常被退,後來一口氣寫了60多首歌詞。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49:1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