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術生的高考戰場已經進行到了關鍵時刻,闖過美術聯考的槍林彈雨,扛過美術校考的刀光劍影,還要面對六月高考的狂風暴雨,美術生的高考之路註定不簡單。
藝考政策的全面調整,給美術生帶了普遍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大量校考院校的取消,「一考定終身」的概念再度在美術圈瘋傳,讓美術生陷入了無學可上的恐慌之中。藝考政策的調整對美術高考的影響確實不小,但並沒有網傳的那樣誇張,美術生沒有必要因此驚慌失措。
美術生首先要正視藝考政策,了解和熟悉其中美術相關的調整,明白政策如此調整的目的。除教育部批准的「30+18」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院校之外,取消其餘高校向全國統一組織校考的資格,不是為了對美術生趕盡殺絕,而是為了提高美術生的效率,不用再進行不必要的奔波,用美術統考成績就可以報考相應的院校。而為了避免「一考定終生」,教育部保留了「30+18」所高水平藝術類院校的校考,給美術生提供了進階的空間,依舊可以想心儀的美院進發。
教育部大規模地取消校考,目的除了減輕學生負擔,剔除不必要的考試之外,更多的是為學生騰出時間複習文化,這是近幾年來一直在強調的,要提高藝術生的文化素質要求,不再一味地要求專業,而是要將專業和文化一手抓。因為這項政策,各大高校的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在錄取的時候,都提高了文化分的佔比,迫使美術生必須平衡好專業和文化。
平衡就意味著不能出現過多的傾斜,但事實上,一邊倒的現象比較嚴重,有的學生專業能力和成績相當突出,但是文化分卻只能在及格線上徘徊;而有的學生文化分能上四五百,但專業能力連畫線都要依靠尺子。出現這兩種極端現象,主要還是因為思想沒有調整過來,或者是矯枉過正。
藝術類本科線本身就低於普通文理的本科線,而美術生在分數要求降低的情況下,還不能夠到線,問題還是出在態度上。錯誤地認為只要專業分數夠高,就能夠掩蓋文化分的不足,而忘記了應有的底線,最終導致有學不能上的結果。美術專業能力薄弱,主要源自於學習時間的有限,很多學生到高三的時候才選擇美術,從零開始短短四五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夠,這也是復讀生比應屆生更容易考上原因。
高中生學習和思考能力都有了顯著地提高,擁有自我的判斷能力,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如何高考要早作打算。要選擇美術這條路,就應該抓緊時間學習,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尤其是把握好高一高二的寒暑假,能多學一點專業知識和能力就多學一點。高三集訓的時候,以專業衝刺為主,但也不能忽視文化,要給自己定好明確的目標,做到「專業文化兩不誤」,這樣美術生得到不再是過線拿合格證,而是獲得錄取通知書。
美術生平衡專業和文化,要在態度上認真對待,在思想上充分重視,在行動上積極進取,在方法上勇於突破。
2020美術高考動態,美術生校考如何報名才合適?
2020藝考改革,美術生不要上了大學才後悔
浙江美術生遭三連擊,慘的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