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世錦賽於北京時間7月15日,結束了3米板和10米臺的四項雙人決賽,中國跳水隊的8名選手,毫無懸念的為中國隊鎖定了四塊金牌,幫助中國隊拿到了四張東京奧運會的參賽門票。輕鬆奪冠的背後,隱藏著許許多多外界看不到的艱苦磨練,揭開幕後的許多真相,國人被數度感動。
中國跳水隊是中國體育界的夢之隊,是奧運會的奪金大戶,為中國隊奪得了40塊金牌,達到了奧運會金牌總數的17.6%。在剛剛結束的大運會的決賽中,中國隊總共奪得了22塊金牌,排在日本和俄羅斯之後的第三名,跳水一個大項就貢獻了11塊金牌,實力可見一斑,中國跳水隊被稱為中國體育的壓艙石。
泳聯世錦賽一共設置了13個跳水比賽項目,其中只有8項會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包括3米板和10米臺的單人和雙人。光州世錦賽的四個雙人比賽項目已經全部結束,張家齊/盧為奪得了女雙10米臺的冠軍,曹緣/陳艾森在男雙10米臺的決賽中40分大勝,男雙3米板的冠軍由曹緣/謝思埸獲得,施廷懋/王涵成功登頂女雙3米板冠軍。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這8位世界冠軍付出的努力,外界很難知道。
奧運冠軍施廷懋在2018年,出現了記憶模糊,在訓練中數次拍在了水面上。陳艾森在裡約奧運會之後,狀態和實力明顯下滑,完全找不到比賽感覺,差一點被淘汰,實力恢復的過程更是艱辛,實力下降很容易,重回巔峰拼命也不一定可以,這就是競技體育的殘酷性。
中國跳水隊參加世界大賽,不能像男足和男籃一樣,鍛鍊隊伍,出戰的目的就是為了奪冠,成為世界冠軍,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王宗源參加決賽甚至都不知道,手腳該放在哪裡。盧為更是懵圈的狀態,發揮完全靠下意識的平時積累。
曹緣身兼三項,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訓練上,犧牲了自己的所有時間,累得已經麻木了。王涵在28歲的時候,收穫了第一塊奧運項目的世界冠軍,身體累積的傷病,要堅持到東京奧運會,過程該有多辛苦,想一想都覺得很痛苦。世界冠軍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挑戰自我,戰勝傷病。
試問埋怨人生不平的人,到底為成功付出過什麼,只知道抱怨的人生,並不完美。中國跳水隊告訴世人,沒有付出,不會有收穫,成功之後,還需要再堅持,對嗎!從體育競技中體味人生,依然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