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山東省舉行工業網際網路專題報告會,圍繞加強山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踐路徑探討。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海爾集團總裁、山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協會會長周雲傑以「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理念和管理模式———海爾集團的探索與實踐」為主題,介紹了海爾集團通過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中小企業創新、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理念和實現路徑。
東營市企業是如何藉助工業網際網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本網記者來到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一探究竟。
走進東營區牛莊鎮,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原來這裡荒草叢生,整個廠區已經荒廢了,尋不到人煙。短短的幾個月過去了,現在雜草清乾淨了,鋪上了翠綠的新草皮,種上了櫻花樹,規劃了新車位,裝上了有設計感的新門頭,水泥房也裝修成了富有現代氣息的辦公場所,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工作,東營區油地融合產業園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
「幾個月之前,這個大門前還是空蕩蕩的,就一個小平房,前頭都是些枯黃的野草,看著一片蕭條。現在就大不一樣了,荒草沒了,企業還用簡單的線條和體塊設計了新門頭,在這樣的大門面前,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抖擻了精神。」油地融合產業園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譚豔傑說,「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屬於盤活閒置資產,是2019年7月東營區重點招商引進的智能製造項目。你看,這是項目內自動化生產線設計圖和消防設計圖紙,現在這兩個部分都完成了,正在進行廠區消防和電力改造,預計5月底生產設備就能到貨,爭取下半年投產。」
別看東營區油地融合產業園內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建設得熱火朝天,當初引入項目,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眾裡尋「他」千百度
在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引進之前,這裡是一家規模較大的木業加工企業,後來無力經營,進入破產流程,這片產區逐漸停止了生產,變成了閒置房,這一閒置就是十多年。「這麼大一塊地,有3萬平方米的閒置廠房,空著真是太可惜了,要是能盤活就好了,既能拉動經濟,又能為油地融合產業園注入新活力。」東營區牛莊鎮黨委書記陳銀鵬說。為此,牛莊鎮積極招商引資,從2017年12月就開始尋找合適的企業項目入駐,但是由於原企業佔地面積廣、規模大,想要一次性盤活十分困難,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經過數番波折、多方聯絡,牛莊鎮了解到,石家莊精誠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拿下德國大眾一級供應商資質後,急需擴大產能。「這個項目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條的全自動化智能精密鑄造產線,對我們園區整個後期,包括我們東營區的精密鑄造,我覺得是轉型升級的一個重大機遇,所以說我們覺得拿下這個項目志在必得。」陳銀鵬說。
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主要從事精密鑄造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精密鑄件、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與銷售,使用鎳、鉻、鉬、錳、矽、合金鋼等金屬生產製造不鏽鋼特種鑄件產品和特殊鋼鑄件產品,主要產品為汽車發動機配件及汽車消聲器、三元催化等排氣系統配件,符合「十強」產業中的新材料產業範圍中的先進鋼鐵材料鑄件小類。
「我們的項目引進臺灣自動化、智能化專業設備和高端專業人才團隊,能實現自主研發精密鑄造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管控軟體,這樣就能改變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完成機器替代人工,降低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將會有效解決目前精鑄行業手工操作多、效率低、質量不穩定等突出問題,提升國內精密鑄造整體行業水平。」山東華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恆說。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2019年4月20日,東營區招商引資工作人員裝著幾大摞厚厚的相關資料,遠赴河北石家莊與精誠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進行對接。「東營區油地融合產業園具有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產業基礎設施完善、土地保障、投資運營成本低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崇商重商的人文環境。園區內未利用土地面積近5000畝,徵收成本較低,有現成的3萬平閒置廠房和齊全的上下遊配套,可快速轉為建設用地用於項目落戶。」陳銀鵬手裡拿著園區平面圖,一條一條的為石家莊精誠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講解著園區的優勢。
東營區油地融合產業園內有兩條主幹路與西四路相連接,毗鄰231省道(西四路)及德大、黃大兩條鐵路線,南距東營南站僅1.5公裡,交通條件良好,是東營區距京滬二線東營站最近的園區。園區北部緊鄰東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部靠近東營區化工產業園區,三大園區在產業形態、發展方向上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構成全區工業經濟增長的三大主戰場。另外,在園區南部已規劃建設牛莊商貿物流園,作為產業園的倉儲物流配套服務區,有很大的空間擴展潛力。「2019年,我們鎮還進一步明確了油地融合產業園精密鑄造和深加工綜合利用的產業集群化方向,啟動了產業園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提升園區6條道路建設,加快創大路、創優路西延,創新路、創興路東延。汙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區投入運營,園區總汙水處理量達2000m3/天。」陳銀鵬說。
對接之後,石家莊精誠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既有心動又有顧慮,場地實際狀況如何、具體有哪些政策……帶著這些問題,公司成立了小隊,來到牛莊鎮進行實地考察和接洽商談。第一輪洽談結束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雙方都很疲憊,公司方回到酒店休息,而東營區招商引資工作人員們的工作卻才剛剛開始。「企業實際的水電費成本怎麼核算?」「企業能享受的優惠政策有哪些?」「這片園區的上下遊配套是什麼樣的?」……整理問題、查閱資料、商討問題、解決問題,為了確保問題「不過夜」,及時給與企業答覆,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的常態。
「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有一次凌晨兩點多,我迷迷糊糊起來上廁所,發現負責人那邊給我發了好幾十條微信,內容是回答我們白天提出的問題,還包含了很多我們沒有想到的細節點,他們全替我們考慮到了。」說起當初的洽談過程李恆感觸頗深,「我們看過江蘇、河南、河北、山東等很多地方,甚至已經在淮安拿到了經營許可。選擇合作方時,我們會考慮區位、交通、政策等很多方面,但最終讓我們選擇落戶到東營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在這十幾次的洽談過程中,他們展現出的真誠、專業和負責,深深打動了我們。」
全心全意服務項目
經過一個月緊張有序的洽談,5月18日,山東華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與東營區牛莊鎮人民政府進行項目投資籤約儀式。正當雙方一拍即合,準備大展拳腳時,省裡嚴控新增鑄造產能的政策出臺了。「本來都談得熱火朝天,信心滿滿,成果豐碩。一看到文件心涼了。」譚豔傑說。眼瞅著這麼優質的項目落不下,譚豔傑十分焦慮,每天四處奔波尋找解決辦法,晚上回到家,也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一閉眼就想到項目的事,急得嘴裡長了一圈燎泡。優質項目引進來,落地速度要提上去,為了讓項目更快更好的落地,東營區成立工作專班研究政策,深入轄區內所有的鑄造產線摸排走訪,最終等量置換出了5000噸產能。
項目落下了,可廠房交接上又卡了殼。這片閒置廠區過去是一家木業加工企業的車間,企業破產後,因為債權關係複雜,很長時間都沒有達成合理解決方案。「華騰作為投資商來說,他最擔心這塊資產不乾淨,有了項目的倒逼,我們就有壓力也有勁頭,大家勁往一塊使,一個人一個部門幹這個事,和一幫人幹這個事,勁頭是不一樣的。」東營市東營區國有資產運營中心主任李新軍說,「我們主動作為,特事特辦,不到兩個月,牛莊鎮廠區的破產清資就圓滿解決,園區還提出了免5年租金、後期以租代購的廠房使用政策。」
「我們的施工進度進展到哪一塊,他們有時候比我們還清楚。然後需要提供什麼材料,人家都給我們整理好清單,比我們自己還上心。」談起來到東營的感受,李恆有說不完的話,「後來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的項目暫停了,甚至無法推進。2019年籤的合同完成一部分建設之後,沒有完成的工程已經暫停進場了。這無形拉長了我們的項目完工周期、項目回款周期,現金流面臨很大的壓力。為了幫助我們復工,牛莊鎮還成立了服務小隊,有什麼難題都能找他們,這樣貼心的服務真是意想不到,選擇東營果然沒錯。」疫情期間,服務隊通過「點對點」精準服務,瞄準企業復工難點、堵點,精準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難題,全面摸清企業復工時間及復工計劃,並建立檔案,做到「一企一檔」全力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和健康發展。同時針對企業復工人員進行逐一摸排,指導企業建立員工每日健康臺帳,實現「一人一檔」。
「圍繞華騰這樣的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和項目,目前,東營區實行全員下沉、專班包靠,突出實在、實幹、實績導向,推動各級幹部沉在企業和基層撲下身子,解決作風不嚴、不實、不細的問題,全力以赴解決落地和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推動各項工作攻堅破局。」東營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第一季度,東營區包括6個省級重點、18個市級重點項目在內的92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實現逆式上揚。
合作共贏助力發展
來到山東華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的展廳,一個個造型多樣的精鑄零件映入眼帘,「這是我們為德國大眾專門打的零件,用來連接汽車排氣口的,你別這個東西小,做起來可費勁了。」李恆告訴記者,「做零件先要做一個模具的蠟殼兒,這其中就包含射蠟、組樹、制殼、脫蠟、燒殼等多個環節,傳統的工藝是由工人在40多度的高溫環境裡進行澆注作業,這對工人技術、體力等都有較高要求,每個人幹活的方式都有差別,這就導致做出來的零件也都有細微的差距。」
「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是由山東華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不鏽鋼及合金鋼精密鑄造及智能化自動生產線生產項目,一旦建成投產,就可以改變傳統人工作業方式。」李恆介紹,項目佔地面積150畝、計劃總投資5億元,分三期建設,建設周期為三年。一期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改造現有廠房1.7萬平方米,新上全自動精鑄生產線1條,主要為德國大眾供應汽車零部件;二期項目投資1.5億元,與日本山行精密鑄造株式會社(豐田供應商)合作,在東營設立合資公司,為豐田、尼桑提供產品,預計2020年12月完成;三期投資2.3億元,依託大眾、日產兩條智能生產線,計劃與長沙中南智能、西門子等科研機構合作,建設智能製造生產研究院,通過人才引進、科技研發,引領精鑄業升級改造,預計2023年10月完成。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產值約3.78億元,稅收約3000萬元/年,提供400個就業崗位。
「通過這麼久的接觸,我們深深感受到華騰機械智能製造項目研發團隊強、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陳銀鵬說。山東華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現在所做的正是通過引進臺灣自動化、智能化專業團隊,自主研發精密鑄造自動化生產線,實現機器換人,在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下,人均月產能約300kg,效率低、質量不穩定,採用自動化生產線可實現人均月產能1t,產能提高3倍而且能替代2/3的工人,降低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
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對於推動全區裝備製造產業升級將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將進一步加快東營區精密鑄造產業的融合壯大,形成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帶動周邊精密鑄造企業提質增效。
「華騰的每一個產品每一道工序都是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達標後才能出廠。零誤差、零缺陷是他們對產品的絕對要求。我們當初就是看中了這個公司的高標準、高要求,只有雙方目標都一致,才能合作共贏,牛莊鎮已經吹響了高質量發展號角。」陳銀鵬自豪地說,「項目落地的成果讓人喜悅,展望未來,更是振奮人心,雖然我們今年的工作任務依然艱巨,但是我們有信心集中力量、搶抓工期,全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推動東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