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鄖陽香菇產業喜添「國」字招牌

2020-12-17 湖北新聞網

十堰鄖陽香菇產業喜添「國」字招牌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1:35 來源:中新網湖北

鄖陽香菇 「雙十二」活動啟動 通訊員供圖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5日電 (姬廷順 曹忠宏)2020年鄖陽香菇 「雙十二」活動近日開啟, 「國家食用菌改良中心香菇菌種良繁基地」 「國家食用菌育種創新基地鄖陽示範基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香菇產業內外貿一體化鄖陽創新示範基地」相繼在十堰市鄖陽食用菌循環經濟產業園揭牌。

  2017年,鄖陽區立足實際,選擇產業鏈條完整、市場前景廣闊、群眾願意接受、增收穩定可靠的香菇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建立健全「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精準扶貧模式,舉全區之力推進香菇產業發展。

  3年來,鄖陽香菇產業不斷升級,實現從傳統香菇栽培發展至工廠化養菌出菇的快速跨越。同時,盤活閒置廠房,規劃建設了鄖陽區食用菌循環經濟產業園,招商引入全產業鏈香菇生產加工企業2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原料林木資源培植、菌種菌棒生產、工廠化養菌、市場交易、產品深加工、國際國內貿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年可實現自動化生產菌種500萬袋、菌棒1500萬棒,可解決2500人就業,帶動附近10000多農戶參與香菇發展,年人均增收20000元。

  活動期間,鄖陽區還舉行了維護香菇出口秩序專題研討會、鄖陽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展了「鄖陽好香菇」網上大聯播活動。(完)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湖北鄖陽:「雙12」聚焦香菇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活動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分會、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政府主辦,鄖陽區香菇產業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十堰市昌欣香菇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五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具體承辦。活動邀請了國內從事香菇產業生產、深加工、流通、進出口貿易以及連鎖超市、連鎖餐飲、火鍋、生鮮、電商等終端銷售渠道的資深人士和優質企業等100餘名代表參加。
  • 「男版李子柒」鄉村鬍子哥現身山野直播 為鄖陽香菇帶貨
    秦楚網訊 文/記者 冰客 特約記者 姬廷順 圖/記者 張建波 報導 :「各位新老網友,我是鄉村鬍子哥,我現在在湖北十堰鄖陽區野外的一個小溪旁,鄖陽香菇真香啊!看看這袋500克優質鄖陽香菇,售價僅為49.8元,歡迎新老網友下單購買……」12月12日下午,在2020年鄖陽香菇「雙十二」系列活動之2020鄖陽香菇大聯播活動中,邀請的抖音扶貧達人鄉村鬍子哥在鄖陽區譚家灣鎮龍泉村外的一條小溪旁,用清泉水為網友現場烹飪煎炒鄖陽香菇,在抖音上精彩展示熱賣,為鄖陽香菇帶貨直播。
  • 「十堰」鄖陽漢江邊也有個赤壁 500年前鄖陽知府改名並作賦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韓玉硯 通訊員 劉建政 報導: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赤壁》,讓位於赤壁市西北部的古戰場赤壁名揚天下。史書記載,餘藎在鄖陽期間「流移新集,政不繁苛,務在安全生息,吏民畏且懷之」。4年後,鄖陽匪叛大致已平,百姓已能安居樂業。此後,餘藎經常通過郊遊詩會等活動提高鄖陽的文明風氣,還在鄖陽巡撫吳道宏的支持下,組織「鄖陽十景」評選活動,武陽神洞、天馬書崖、摘星坡峻、南門晴望、十堰春耕、盛水靈泉、蕭寺留題、龍滾灘聲、春樓雪霽、瀛洲雨意入選。
  • 十堰鄖陽區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 推動香菇產業精準扶貧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世鑫)11月7日,記者從鄖陽區香菇產業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該區結合已建立的覆蓋區、鄉鎮、村三級共計392個視聯網點位,通過視頻遠程視聯網培訓加線下指導的方式,聚焦香菇產業發展,為全區菇農進行技術培訓,為鄖陽區香菇產業助力貧困戶脫貧起到了積極作用。
  • 十堰歷史名人系列報導⑤王世貞:文武兼治主政鄖陽留下佳話
    鄖陽漢江碼頭。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何利 報導:400多年前的明萬曆二年(1574年),鄖陽府迎來了一任新的巡撫,他就是明代中期的文壇領袖王世貞。他在鄖陽文武兼治,為地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 十堰這個退休教師不簡單!撰寫一本書幫你打開鄖陽塵封的歷史
    我們鄖陽(今十堰)人更是明清兩代從全國二十餘省匯聚於此。鄖陽區一中退休老師、鄖陽文化研究學者邢方貴,數十年關注鄖陽人的來源,攀巖涉溝,鄉野調查;翻閱典籍,查核書證,歷盡辛苦撰寫出《鄖縣人自何而來》一書,為我們勾畫出了鄖陽人的遷徙流變及鄖陽區兩百多個姓氏的祖籍、遷演、派語等,具有很大的社會研究價值。本報擇其精要,分期系列刊登,以供研究,兼饗鄉土文化愛好者。
  • 十堰首批10位「歷史名人」是他們-十堰晚報數字報|十堰晚報電子版...
    饒斌同志和二汽籌備小組經過長期勘查最終選定在十堰建設二汽並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批示,二汽開工建設之後,在十堰付出了16年的心血和汗水使得二汽、十堰市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我國汽車工業的主要奠基人和傑出的開拓者,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之父」。
  • 十堰首批「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評選結果揭曉
    組委會辦公室表示,下一步將通過課題化研究闡釋、項目化運作轉化、產業化開發拓展等方式,把十堰「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資源充分融入城市宣傳、融入城市建設、融入文旅產業、融入文化生活,落實落地落細,彰顯十堰城市精神、人文底蘊,提升城市魅力,建設文化強市。十堰首批「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為何是他們?
  • 自貢再添一塊「國」字招牌!
    我市再添一塊「國字號」招牌此次全國共確定了93家老基地和64家新基地,旨在更好地推進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和對外貿易創新發展,推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自貢市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屬新型材料行業,經過考核並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老基地之一。
  • 湖北十堰:一庫好水,澤潤「金」字招牌
    十堰丹江口水庫碧波萬頃。 (資料圖片)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湖北十堰將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起來,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十堰著力念好「山、水、車」三字經,將「武當山、丹江水、汽車城」這三張名片越擦越亮。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保水是硬任務,湖北省十堰市肩負著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使命。作為國家貧困地區,發展是硬驅動,84萬貧困人口摘帽也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十堰的選擇是護好綠水青山,加快綠色產業轉型發展。
  • 2019十堰「十大引領工程」公布!將新建一高鐵兩高速一機場
    記者近日獲悉,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芯兩帶三區」和市委、市政府「一心兩翼三高地」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市發改委近日印發《關於聚焦產業布局實施「四個重大」行動方案的通知
  • 鄖陽漢江邊也有個赤壁 500年前鄖陽知府改名並作賦
    來源:十堰晚報 作者:文、圖/ 韓玉硯 劉建政    鄖陽網訊 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赤壁》,讓位於赤壁市西北部的古戰場赤壁名揚天下。史料記載,這個名字是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鄖陽知府餘藎「感其絕類武昌之赤壁」遂擬名。地理學界研究顯示,鄖陽赤壁或為丹霞地貌。
  • 遍種橄欖樹 鄖陽3萬畝荒山變「金山銀山」
    「一滴油」引出綠色產業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擁有天然的生態環境和水質條件。這裡地處北緯32°,獨特的土壤、氣候等資源優勢讓它擁有「東方地中海」的美譽,是油橄欖的理想生長地。早在上世紀60年代,鄖陽地區就開始種植油橄欖,並用石磨來榨油。但傳統的石磨磨油屬於初級加工產品,品質低、效率低,缺少技術含量,在當地並未形成致富產業。
  • 家譜,揭開十堰4000年移民史
    他們改「佘」為「餘」的原因就是因為「佘」與「蛇」同音,常被人誤認為他們姓毒蛇的蛇,先祖認為蛇是非常毒的一種動物,再者,佘字沒出頭,要想子孫後代有出息,就要出頭,所以就在佘字裡出一頭,改「佘」為「餘」。果不其然,餘氏一門世代為官,到了元朝是最鼎盛時期,在江西長矛一門就出了3個太守(成都、保慶、太定),四代出了5個尚書。
  • 今天整個十堰都在傳這組照片,看到第一張就淚目了
    1998年12月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6年11月被省政府更名為十堰經濟開發區。2012年12月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區先後獲得國家火炬計劃十堰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中國最佳汽車產業示範開發區等招牌。
  • 食用菌產業添新丁 全國第一款香菇飲料在麗水問世
    食用菌產業添新丁 全國第一款香菇飲料在麗水問世 2012年06月13日 09:30:45   浙江在線06月13日訊「喝到嘴裡除了有一種清香外,還有一種淡淡的香菇味,很有原生態的感覺。」為了使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企業把目標對準市面上不曾有的香菇飲料。對此,企業先後委託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出全國第一個香菇飲料的企業標準,委託浙江省農科院研發出全國第一款香菇飲料。  「企業進駐雲和,不僅拉長了食用菌產業的產業鏈,更為重要的是帶動雲和菇農增收。」
  • 十堰評出首批「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
    楚天都市報10月15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高婷婷 唐玉海)中國汽車工業之父饒斌、著名勞工律師施洋,武當文化、漢水文化……10月15日上午,十堰「歷史名人活化工程」和「歷史文化活化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十堰首批「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評選結果。
  • 王世貞與鄖陽三句半
    但凡鄖陽人,多少都會說上幾段。世人多不知三句半的起源。其實早在明朝王世貞任鄖陽巡府時,鄖陽就有了三句半。上了年紀的鄖陽人,大致都聽過這樣一個關於三句半起源的故事。這年京城大旱,承宣布政使司帶頭祈雨,下面不敢待慢,州縣官紛紛親自祈雨抗旱。一縣官築高臺,率領所屬官員及周遭百姓選定十五日這天子時祈雨。
  • 《內心的富貴》——敬仰十堰
    110萬年前的鄖縣猿人遺址,充分證明十堰曾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海拔3100多米的神農架,孕育著中華民族原始博大的農耕文化和中醫藥文化。 現在的十堰市,成立於1969年,下轄茅箭、張灣、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丹江口、武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個區、縣、市,基本涵蓋了老鄖陽的地域。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開設的鄖陽府,是一座美侖美奐的古城。
  • 陳新武在房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
    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一行在五臺鄉廖河村入戶走訪貧困戶近日,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到房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在做大做強現有優勢產業上下功夫,讓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