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人到中年,失意之下寫了首詞,末尾一句寫出無數中年人的感慨

2020-10-18 文化點心鋪

    柳永,宋代詞壇著名的「情歌王子」,以擅寫婉約風格的詞作著稱。在宋代,柳永的知名度非常高,是一個超級網紅似的人物,史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可是,在柳永心中,他並不願意人們把他當成一個只會寫「淫詞浪曲」的放浪文人。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家學深厚,才氣不凡,本有一顆強烈的功名致仕之心。然而時運不濟,他連考了多次都未中舉。這對無比驕傲的柳永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恥辱。於是,一怒之下他寫了那首著名的《鶴沖天 黃金榜上》。誰知,他的仕進之路,也由此斷絕了。

    一轉眼,蹉跎歲月,柳永人到中年,卻依然毫無建樹,功名無望。萬般失意之下,柳永寫了一首《少年遊 長安古道馬遲遲》,令人讀之無不動容。其中,末尾一句更是寫出了無數中年人才懂得感慨,道出了多少中年人的失意與落寞。全詞如下: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這首宋詞是人到中年的柳永最經典也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千百年來,令無數人為之感慨不已。對於柳永的詞作,人們往往較多關注他的「慢詞」,其實他的小令也寫得不錯。這首《少年遊》就是描寫古代文人「失志之悲」的名篇,滿滿都是人生的無奈。

    詞的上片一開篇就極有畫面感:蒼涼的古道上,一人一馬踽踽而行,一股羈旅天涯的落寞之感撲面而來。長安古道上本應該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是詞人筆下的寫卻「遲遲」。前面就是繁華的帝都,是多少人嚮往的地方。詞人為何「遲遲」呢?因為人生太多失意。

    在失意之人的眼中,柳樹不再婀娜多情,而是隨風亂舞,那蟬鳴之聲更是令人倍感悽涼。不知不覺,夕陽落山,那歸巢的飛鳥也隱沒在落日之外。秋風吹拂著廣袤的郊原,目之所及之處,一片蕭瑟悽涼的景象。

    一切景語皆情語!詞人飄零落拓,心灰意懶,眼中所見之景自然也毫無生氣。在這樣悽涼的景色裡,遊子羈旅天涯,自然忍不住會想念家鄉。可是前路在哪裡?於是緊接著,詞人在下片開篇寫道「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天上的雲彩尚有歸宿,可是它們去了以後就再也看不到蹤跡了。那麼,此時的我,又該走向哪裡呢?人生何其徬徨,何其迷茫!追憶往事,一切希望和歡樂都一去不復返了。此時,天地之間好像只剩下我一個人。詞讀到這裡,失意之人的落寞早已溢滿字裡行間。

    最後,面對空曠的古道,詩人發出一聲長嘆:「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此時,人到中年,年輕時暢遊歡飲的興致早已沒有了,曾經一起把酒言歡的朋友也寥落無幾了。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年輕時的夢想早已消失了,只剩下「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這首詞,只有人到中年以後,才更懂其中感慨。

    (註: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不得已!子陵詩集:寫出中年人的幽默與感慨,笑中帶淚
    俗話說: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一旦到了中年,身體開始發福,頭髮漸漸脫落,少年的理想也已遙遠無跡,而生活的壓力卻與日俱增。生活變得瑣碎,無奈和傷感更是佔據了心間。但是,隨著歲月增長的不僅僅是年齡,還有閱歷和思考。生命在時光的磨洗中變得圓潤而光潔,生活和責任的重壓,也讓他們更有擔當。
  • 馮唐的人到中年,我的中年人到
    再後來,接觸到他的一部半隨筆半詩歌性質的詩集。原來每個寫詩的人,內心深處都住著幾個人:一個小孩兒、一個女人、一個模糊的自己。前兩天,逛亞馬遜的kindle專區時,無意間看到了關於他的亞馬遜系統推送,於是順手將短篇小說集《安陽》、隨筆集《無所謂》下單了。講真,我只是單純的喜歡馮唐的筆法,簡單卻不失韻味,幹練卻不失綿延。
  • 宋詞三百首9:不覺間人已中年,多少失意吐出一句「不似少年時」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慢,等到再意識到時間的問題的時候,卻已經人到中年。人的一生看似很漫長,其實卻很短暫。比如在宋詞300首當中的這首經典宋詞,就是記錄的一個人到中年,卻一生失意的詞人的感慨。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島 一作:鳥)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 柳永最文雅的宋詞小令,字字書寫中年失意,開頭7個字最是驚豔
    杜牧生活在晚唐時期得不到建功立業的機會尚且可以理解,柳永用「奉旨填詞」調侃自己的生涯,更是無數悲涼。他們後來的人生我們都很熟悉了,不管是杜牧還是柳永,生命的大半數時光都留在了風花雪月的場所,都留給了那些醉生夢死的生活。不過後來兩個人都很失望,對自己逝去青春年華感到惋惜。所以杜牧才能寫出「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這是人生最失意之時所寫的詩詞,卻表達出了最為淡泊超脫的襟懷
    尤其是在古代文人人生失意之時,所有才華和心血都凝聚在詩詞當中,由此凝練而成的詞句,往往帶有詞人特有的文化體驗,有著深刻的文化哲理思考,能夠給今日的我們帶來啟迪,帶來思考,帶來共鳴。比如這首產生於明代的詩詞,本是人生最失意之時所寫的詩詞,卻表達出了最為淡泊超脫的襟懷。且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人到中年的蘇軾在仕途進退兩難,雨後的尷尬寫出對生活的淡泊名利
    在路上的時候遭遇一場雨,頓時發出了人生感慨,寫下了這樣的一首宋詞。表達出了人到中年的他在試圖當中進退兩難的境地。雖然其中不乏雨後的尷尬,但是卻也寫出了對生活的淡泊名利。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 人到中年不由己,餘生落魄怎復起之《臨江仙·夜歸臨皋》
    引文:「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一句詩短短十四字,寫盡了人到中年,身不由己的無奈,這是多少失意的男人最為悲苦的心聲,飽含著辛酸、孤苦和寂寞,中年的力不從心,中年的無人可依。人經歷得越多,路便會越來越狹窄,想放下卻又放不下,這首詞遠沒有蘇子寫橫槊賦詩時的豪氣,多了很多生活氣息,讓我們接觸到了一個豪放之外的真正蘇子。
  • 一句「多情卻被無情惱」寫出了詞人無限的感慨
    這首詞通過寫春日的傷懷,抒寫了詞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有點失落的心情。「花褪殘紅青杏小」,這一句不僅寫出了衰敗,還寫出了新生。殘紅不在,青杏盈頭,這原本寫的是自然界正常的新陳代謝,但是卻讓人感到許多悽涼。望著眼前的春日情景,來抒發傷春的情懷,是古詩詞中比較常見的方法,但是東坡卻從裡面超脫了。
  • 宋詞裡的中年是什麼樣的?從辛棄疾,蔣捷,劉過的詞裡看人到中年
    而現在一提到中年人,不禁讓人與油膩男聯繫在一起。筆者卻不這樣認為,中年人其實是責任與成熟的結合體。這個年紀,上面有老人需要贍養,下面有幼子需要撫養,也沒有了年少輕狂,變得踏實穩重了。那麼古代的中年人是什麼樣呢?讓我們從三首宋詞中,看看那時候人到中年的樣子。「虞美人·聽雨[ 宋 ] 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
  • 劉禹錫這首經典唐詩,寫出歷史興衰的感慨,末尾兩句更是膾炙人口
    他最為後人稱道的作品類別是「詠史詩」,詠史詩以歷史為客體,來抒寫主體的思想情志,並對具體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感悟而作。這首詩懷古傷今,寫曾經的軍事要塞還在,可人世間的事,卻早已物是人非,並引用西晉滅吳的故事,謳歌了國家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又如《蜀先主廟》:詩曰: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悽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 「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說盡中年人的無奈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人到中年,就是一部西遊記!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髮型,唐僧的絮絮叨叨!最重要的是離西天越來越近了。小時候,我們總盼望著長大,可是當我們終於活到小時候期待的年齡,卻發現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花開花落又一秋,歲月蹁躚無奈何。青絲已換滿白頭,往事如煙難回首。越到中年,越能體會歲月給予我們的荒涼。
  • 蘇軾化用白居易的詩,寫出了人生失意時的最強吶喊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以景襯情,寫得惟妙惟肖。「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暮春三月,清泉寺邊的蘭花剛剛萌出嫩芽,就被一場春雨漫過了水邊;溪水邊的松林裡,沙路蜿蜒,雨水把路面洗的沒有一塊泥土,看起來如此地清澈可人。
  • 把人生失意寫得如此詩意的詩人,恐怕也只有寫出這首詩的孟浩然了
    這首唐詩就寫於他40多歲,科舉考試再一次失利之後,把人生的失意轉換成了詩意的人生。 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 人到40歲應該有多少存款?專家給出的標準,揭開無數中年人的壓力
    ,這些40歲的中年人,卻面對著無數的壓力。可兜裡的這些存款,真的能給中年人帶來安全嗎?40歲的中年人面對著三座壓力大山,專家:至少要有這麼多存款才安全第一座大山:數不清的貸款身邊的一位中年老哥曾經這樣對我說:「人到中年,苦啊。
  • 蘇軾這首詞上片寫自己下片寫妻子,最後13字堪稱絕唱,嘆為觀止
    宋詞可以說是我國文學實力上的一座豐碑,無數宋代的文人墨客共同開創了這一藝術形式,並且將它發揚光大。提起宋詞我們永遠繞不開的就是蘇軾,蘇軾作為真正的宋詞集大成者,他的詞幾乎進行了所有嘗試,有婉約詞,也有豪放詞。我們從小從課本中接觸這位大詞人就不少。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鬱鬱寡歡,寫下一首悽美之作,每一句都充滿憂愁
    》,使得是那一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詞寫得很是感人,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浙江金華風景秀麗,可是對於才女來說,根本無心去欣賞,她的內心無比的痛苦,在這首詞中,她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當時內心的感受,還有悲痛之苦,從而令這首詞顯得與眾不同,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讀懂了自然也能夠體會到才女的無奈,還有當時內心的憂愁;所以這首詞寫得很孤獨,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
  • 都說人到中年身不由己,身心疲憊也不敢怠慢,圖什麼?
    都說人到中年身不由己,身心疲憊也不敢怠慢,圖什麼?2018年的結束,標誌著最後一批90後已經全部成年,而最早的一批90後幾乎已經到了中年,不少人都發出了感慨,歲月的流逝總是讓人唏噓。都說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即便是身心疲憊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生活的壓力讓中年人迅速的老去,發福的身體和稀疏的頭髮是他們最明顯的標誌。年輕的時候大家總是充滿著活力,從初中開始身體開始發育,逐漸長高的個子和心理的成長讓一個個少年少女們開始了懵懂的青春。高中的時候大家忙著學習,忙著高考,偶爾偷閒談談戀愛打打球,那時候的青春就是無處揮霍的旺盛精力。
  • 蘇軾這首詞寫得很是從容,又得浮生一日涼,寫出了豁達的人生態度
    蘇軾的一生有過輝煌,但更多的是落魄,尤其是自從發生了「烏臺詩案」後,他的人生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先是被貶到了黃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黃岡,在那裡他過著極為困難的日子,生活上陷入了困境,不過對於蘇軾來說,卻是依舊悠然自得,吃飯成問題那就自己開墾種地,閒時讀一讀聖賢書,偶爾寫一兩首詩
  • 《我是餘歡水》——中年人的不堪大都如此
    因為這一部電視劇寫出了中年人近乎所有的艱辛與不堪。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地剖析,關於《我是餘歡水》中,所展現的成年人的煩惱和艱難有哪些。情場失意——夫妻並無情在電視劇一開始就可以隱約看到,餘歡水與自己的妻子甘虹之間的感情其實並沒有多少。兩個個人之間的唯一的交際其實就是孩子。
  • 蘇東坡:兩首《江城子》,一個中年男人的狂放與柔情!
    北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蘇東坡39歲,因與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失意於密州(今山東諸城市),在這裡,他寫出了不少著名詞作,初步奠定了一代詞宗的地位。其中有兩首《江城子》,一首狂放,一首柔情,展現了這個中年男人豐富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