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自古就是王姓人的主要出處所在。天下王姓出太原還是天下王姓出琅琊?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的起源孰先孰後?在整個王姓中誰的地位最重要?每當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的後裔聚在一起,必定開展這樣的爭論。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誰先誰後?
太原王氏認為自己是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後世多承此說,羅亨信《王氏族譜序》曰:
王之先本姬姓,蓋周靈王太子晉之後。歷漢晉,自北海以下為二十一望族,至唐又定為三望族:曰琅邪,曰太原,日京兆。
魏驥《王氏族譜序》曰:
王氏子孫,於天下最為繁衍。其末皆出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黜為庶人,子孫以王者之後,遂以王為氏,世居太原。
南齊琅邪王儉撰著《姓譜》,置「太原王氏」於琅邪王氏之前,可見太原王氏的影響很早就盛於琅邪王氏。《廣韻》載王氏二十一地望,太原王氏居二十一地望之首。《廣韻》是宋人據隋代韻籍編著的。可見在隋代之前,已有居二十一望之首的說法。太原王氏地望太原郡,始於秦,無怪歷來有太原玉氏顯於秦漢之說了。
但認真考證起來,琅邪王氏的實際始祖,應是西漢昭帝時期的博土諫大夫王吉,王吉《漢書》有傳,為成語「彈冠相慶」的主人公。
太原王氏始祖,祁縣支脈是東漢太尉王允,晉陽支脈是王柔、王澤兄弟,時間都在東漢中葉以後。
太原王與琅琊王誰更顯赫?
祁縣王氏在漢魏時曇花一現,晉陽王氏也只在魏末至東晉末百餘年間聞名,此後雖枝葉眾多,也全屬假冒祖宗而來,遠不能與琅邪王氏自漢至唐、近千年間世系不斷,東晉南朝排名第一相比。
隋唐以前,天下有四大貴姓的說法:東晉南朝有王、謝、袁、蕭,王即指琅邪王氏,排名第一位;北朝有崔、盧、李鄭,還沒有把太原王氏包括在內;隋唐時仍稱四姓,分為二種曰崔、盧、王、謝,王仍指琅邪王氏。
著名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的王,指的也是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在隋唐之前,整體名聲不顯。
王世貞對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有很好的總結:
江左門高,故稱王、謝,其次則顧、陸、朱、張。梁武以次速侯景之叛。淮北則推崔、盧、李、鄭,崔浩宗雖滅而貴不衰。隴西之李居次,唐文息以人主之勢發忿而望不蓋。江左見並於隋,故王、謝小減。琅邪之王初在太原上,而隋唐之際,太原漸貴,至宋益貴,是亦乘除之數也。
隋唐之前,王姓之中以琅琊王氏最為顯赫;隋唐之後,太原王氏逐漸聲勢浩然,到了宋代,後來居上,太原王氏成為王姓之中最為聲威赫然的郡望,如著名學者王夫之就是太原王氏的支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