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爐,是明朝時期的宣德爐孤品,揭開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對它懸而未解的神秘面紗,而今現身於春拍的現場,可謂是當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爐何為精中之極,極中之孤。
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
1,從器型大小而言,現存世宣德爐尺寸8到12釐米的居多,15釐米的少有,大於20釐米的實屬罕見。
2,從宣德爐的色澤而論史籍中有明確記載,佛經紙色為最佳。如有通體滿鎏金並鑲嵌金片不是宣德三年的爐。此爐為清式爐。
3,宣德爐的底款「大明宣德」四字篆體和六字方款「大明宣德爐」為皇家御用款識。流傳至今標準的鑑別方法如下:明爐用銅極少所製作的銅爐以型好為主,款為刀刻款。清爐主要厚重霸氣,款多為鑄款。一句話說明爐重韻,清爐霸氣。
宣德爐,為明朝宣德年間創製的焚香之爐,通常用於陵墓、寺廟及權勢之家燒香,拜佛、祭祖神。
明朝300年間,製作了不可勝數的器物,可稱上乘之作。宣德爐作為其中的一種,可謂前無所師法,後無能為繼,不愧為天地間一精美絕倫的古董,是我國古代工匠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宣德爐的特色:一是原料多,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煉次繁,一般爐料要經四煉,而宣德爐要經十二煉,因此爐質會更加純細,如嬰兒膚。流傳歷史。
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將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內,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因此,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階段。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實在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宣德三年利用這批紅銅開爐共鑄造出三千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這些宣德爐都深藏禁宮之內,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
宣德銅爐款式典雅精美,大多在宮中使用,只有一小部分賞賜給皇親國戚或者有名望的文武大臣及全國著名的各大寺院、宗祠、廟宇。宣德爐本身端麗無儔、渾樣天成的色皮,是令諸家賞玩時擎為天人的主因。昌襄《宣德爐哥注》:宣爐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談淡中發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膚柔膩可掐。宣德爐的色皮,可謂變化萬端光是著斑色便有:葡萄硃砂斑如銅綠色、石青斑、石綠斑、黑漆古斑、,棗紅色、桑椹色、豬肝色、翡翠綠色、茶葉末色、水銀古色、藏經紙色、土古色及鎏金、滲金、灑金等。造成這些不同的色澤,是用各種不同顏色精工料染制出來的。其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塗色與烘烤,才能將色料沁入爐體,有的像使全器貼附一層梨皮,或像包裹一層粟殼,除此以外還有鑲嵌金銀或鑑金滲銀的。鑄工逐件黃時染制,將宣爐本色完全包裹起來,器表便覆蓋一層堅實入裡的「皮色」,最後打上一層白蠟罩護並使其寶色內涵,珠光外現便告完成。即使用利刃去剔它,也不容易利脫皮色,同時銅體本身隱藏在皮色之內,未與空氣或水氣接觸,也就不會有生銅鏽及銅器病的顧慮。
這件大明宣德爐,圓口,平緣,半環耳,扁圓腹,圈足,圓形底座,帶三雲頭形足。銅質精純,金黃赤亮,臘茶之色,精光內含,爐於掌上,墜重若金,以指試彈,聲如玉磬,脆清悠揚。爐形秀雅,雙耳窈窕,耳孔扁圓,耳尖豐碩,膛底稍厚,腹圓垂,足精巧,無處不工,斯爐堪為代表也,皮色呈臘茶,實蘊藏經,寶光溢彩,珠瑩玉潤。銅質金燦似火,黃綠相滲,赤色密潤,為混合精煉銅也,柔綿如絨,細密膩實,包漿細緻瑩潤,令人愛不釋手,極具收藏價值
大明宣德爐鑑定
鑑定條件一:
大明宣德爐都是銅製的,其他材質的都不可能是真的。
鑑定條件二:
宣德爐的顏色不是單一的顏色。
鑑定條件三:
大明宣德爐款式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四種,而且「宣」字點不過橫,「德」字少一橫。
關於宣德爐的歷史記載,現在咱們看到的主要是一些民間的記載,官方的記載幾乎沒有。為什麼出現這個現象呢?這點得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因為(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講,尤其是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盛行。科舉制它注重的是文人的文化方面,尤其是《四書》、《五經》等傳統的儒家經典方面的修養,對科技方面的東西他們一直是視為雕蟲小技,所以對科學技術方面的東西,大多數文人他是不作詳細記載的。那麼在這種背景下,一般在正史中就很難記載有關科學技術方面的事件和這些科學技術相關的一些人,比如說工匠,他們要在這個政府裡頭謀求一個重要的職位不太可能,在很多的情況之下,即使是皇帝比較喜歡他們,他們得寵了給他們授了官,從體制上來說往往也都是不合法的。
有很多事情,我們還沒有研究明白,尤其是大明宣德爐的製造。工藝上非常繁複,後來有很多人仿造宣德爐,怎麼仿造也不像。他光知道原料,不知道詳細具體的工藝,其他東西怎麼處理,每道工藝上又加了哪些。比如說12煉,每次往裡加什麼,它肯定是次序上有區別的。包括咱們現在人仿製古代的很多東西,都是知道它的做法,知道它的原料,但是就是不知道它的程序。
宣德爐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特別是金屬工藝方面,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在明代與景泰藍和明式家具是最突出的三種工藝品,其中以宣德爐顯得尤為珍貴,價值連城。但是有些仿的工藝也非常好,雖然趕不上真正的宣德爐工藝那麼好,但是工藝也不錯,所以也有一定的價值,有的價格還是很昂貴的。
如果你想出手,請諮詢 tt88689896 微信
如果你有疑問,請關注公眾號,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