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小留學生赴美?家長說不滿意國內教育理念

2020-12-13 網易教育

這種現象熱度不減主因是中國父母對國內教育的不滿,應該引起教育改革者的反思。

不久前,電視劇《小別離》熱播,又掀起人們對低齡留學的熱議。越來越多即將面對孩子中高考的家長把出國列入孩子教育規劃的備選方案。某留學中介給出數據,去年中學生出國留學佔到所有出國留學的40%,但實際上,家長在做出決策前,還應該有更多考量。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這種現象熱度不減主因是中國父母對國內教育的不滿,應該引起教育改革者的反思。

美國發布的《2015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全球在美的低齡留學生達到14萬人,其中,2015年中國有4萬多低齡留學生在美留學,較前年增加了5000多人,增速快,增幅大。

成功案例

父母將留學計劃「提前」

暑假一過,陳潔在朋友圈曬出女兒身背古箏、拉著行李站在機場的照片,並寫下一句簡單的祝福,「媽媽爸爸願你快樂學習成長」。而在半年前,女兒出國的前一晚,這位母親卻失了眠,同樣是在朋友圈,她寫下這樣一段話,「雖然明知道遠行是正確的,卻難免生出許多牽掛。畢竟你才只有13歲,現在卻要自己去 撐起一片天……」

女兒13歲,陳潔與愛人商量讓她出國讀書。現在回憶起當時做出的這個決定,陳潔覺得「很正確」。有著10年國外生活經歷的陳潔回國後做起外貿生 意,經濟上還算寬裕的她早就有讓孩子出國留學的打算,「當然我和愛人想的是讓她高中畢業以後出國讀大學,我們都曾經在國外讀書,對比之下覺得國外的教育更 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將來也更有競爭力。」

因此,在女兒剛上小學時,陳潔夫婦就很注重對她英語學習的教育,「除了語言上早做準備,我們基本上沒在其他方面要求她。只是根據她自己的興趣愛好,又學習了古箏和繪畫。除此之外,孩子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上課學習。」

直到去年,女兒上了初中,陳潔發現學習成績一直處在班裡前幾名的女兒學習逐漸變得「不輕鬆」。「學校的課業負擔逐漸加重不說,周末還得上一些補 習課。開始我們並不願意,但孩子幾次考試後成績下降,她自己也著急,就加入了『補課』大軍。」之後,陳潔發現女兒的業餘時間也被學校的功課佔滿,沒有時間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連睡覺時間都變少了,她似乎「沒有從前快樂」。

2015年秋天,女兒升入初二,在與朋友交談了解一些國外中學的教育情況,以及和女兒溝通之後,陳潔夫婦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女兒提前出國。

孩子留學半年眼界開闊

「很幸運」,陳潔說,通過朋友聯繫到了美國幾所不錯的學校,加上女兒英語底子一直不錯,很快,就收到了一所心儀學校的回應。在今年春節前,當時還未滿14周歲的女兒就踏上了留學之路。

「不擔心是不可能的」,陳潔給女兒緊鑼密鼓地辦好了留學手續後,自己才有了不舍的情緒,「畢竟年齡小,就算女兒在我們身邊時再懂事兒再獨立,也還是會有擔心。」

但這些顧慮在今年女兒暑假回國後打消了不少,陳潔說,儘管只有半年時間,但女兒的懂事程度比他們想像的要高得多。「她會和我們聊學校,聊在寄宿家庭裡發生的各種事兒,我們能從她的話裡體會到她有自己的想法,有思路。」而對於美國中學的教育方式,陳潔也更加確定自己選擇沒有錯,「女兒回來說有一堂課,叫做『當一天媽媽』,讓這些剛處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們體驗懷孕、哺乳、帶孩子,帶著一個玩具寶寶寸步不離。讓她們體會到當了母親該有什麼樣的責任,需要 怎樣的擔當,是不是她們這個年齡可以接受的。」

因此,暑假過後再開學,陳潔覺得放心許多,「做父母的誰都想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既然她更適應和更喜歡國外的教育,我們尊重她的選擇」。

失敗案例

出國不適應沉默寡言

同樣也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母親周佳就沒有那麼幸運,「折騰了大半年,孩子壓力大,我們也進退兩難。」

周佳的兒子小澤今年16歲,2015年初家裡做出決定,想讓小澤最晚在初中畢業前就到美國讀書。「學習成績中等」、「家裡條件富裕」、「想讓孩子出國見世面」,這是周佳做出這個決定的最初原因。

加上身邊已有將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先例,周佳也給兒子做了留學規劃,「希望他在那邊至少讀完研究生,接下來想不想回國再說。」

為能夠給孩子申請到更好學校,周佳專門從河北到北京選擇了一家中介,甚至暑假前夕專門向學校請假來北京上託福集訓課。去年秋天,小澤拿到了兩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同班同學即將面臨中考時,小澤告別父母踏上留美之路。

但在美國期間,小澤的生活和學習並沒周佳想得那麼順利。「我們當時挑選學校時本以為中國孩子少一些會更好,怕他們私底下總說漢語會影響孩子語言提升,但實際上卻造成了孩子很難交到朋友的局面。」

周佳說,之前並沒發現兒子屬於不喜歡和人交流的類型,「也可能是之前一直在家,比較忽略他這方面的個性,並不是到了美國才變得『話少』。儘管這個性格在家沒顯現出什麼問題,但離開親人後到了美國,這讓兒子很孤獨,也並沒原來想得那麼快樂。」

此外,與寄宿家庭相處不太和諧是另一大問題。周佳說,小澤到了美國不到兩個星期就說不太喜歡寄宿家庭的氛圍,「他說有兩個孩子和他相處並不是特別融洽。」

回國後落下課程進退兩難

因為有留學中介的承諾,如果不適應學校或者寄宿家庭,可重新申請、調換。所以周佳向中介提出幫兒子換一個寄宿家庭,「他們(中介)滿口答應,說會與美國客服聯繫,但過了一個月,始終沒有結果。」

而在這一個月裡,周佳也發現了小澤的變化。「從開始覺得什麼都新鮮變得每天都在抱怨,語言的問題讓課堂上一些內容吸收不了,他說在美國上學比在國內『還累』。」

一邊是孩子的抱怨,一邊是自己的心疼和無奈,在小澤出國還不到3個月後,2016年春節前周佳專門去美國將兒子接回國。

回國後,小澤也不願再回到原學校,加上已經在國內停課快一年,他也沒有辦法應對即將到來的中考。本來還打算讓兒子調整半年以後再去美國繼續讀書的周佳,也在親友們的勸說下冷靜了一下,「不論是出國還是回國,我和兒子都太『任性』」。

目前,小澤進入了北京一所國際學校繼續學習,周佳還是沒有打消讓兒子出國留學的念頭,「但可能要再等他大一些」。

■學者解析

為何低齡留學熱度不減?

不滿國內教育理念

在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低齡留學熱度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延續,而且會愈演愈烈,「歸根結底,這是中國家長不滿國內的教育而做出的決定」。

熊丙奇說,這種現象說明教育改革沒有觸及到問題實質,沒有打破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壁壘。儘管這麼多年來國家一直在倡導減輕學生壓力,但實際上 學生的壓力並沒減小,反而是越來越重。「現在不少家長觀念也在轉變,不希望孩子承受這麼大的壓力,把精力全部放在書本學習上。所以,家長更信任選擇美國的 教育方式和理念。」

此外,國內高等教育的質量不夠高,「大學生選課範圍有限,太多的家長對高等教育質量不滿,想著把孩子送到國外。那麼既然要出去,不如就儘早出去,讓孩子提前有語言環境,適應國外生活。」

國外開放力度加大

除了上述因素,熊丙奇還認為,外部原因和家庭原因也是造成這一現象久久不退熱的原因。

「近些年,不論是美國、加拿大,還是歐洲、澳洲,都在加大招收海外留學生力度。因為有些國家本身生源不足,高中辦學也有難度,因此加大了開放程度,給越來越多的家庭提供了機會。」

家長經濟實力強大

此外,「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在資金方面支持一個孩子出國留學。有調查顯示,有75%以上資產流動資金在130萬元到150萬元的家庭都有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打算。」

為以後方便申大學

記者從中介顧問處了解到,近些年國內高中生申請美國重點大學的難度加大,也是留學越來越低齡化的原因之一。「其實更多家長願意讓孩子在國內讀完 高中,出去上大學。但現在美國的大學對待外籍學生留學申請時,更傾向於錄取那些高中就在美國就讀的孩子。所以,父母們將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就『等不及』地 送出國,也是為了方便接下來申請一個好大學,有些無奈之舉。」

■中介有話說

學費增長 擋不住家長高熱情

北京晨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大的留學中介,了解到近些年低齡留學群體普遍在壯大。

「5年前人們還把高中生定位為『低齡』群體,而實際上現在的低齡更多指的是初中生群體,甚至一些孩子小學還沒畢業,家長就已開始打算了。」顧問馬悅女士告訴記者,「我辦理的孩子中,最小的是12歲,到美國讀的是8年級,相當於我們國內的初一」。

留學費用和出國門檻,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中介顧問介紹,不論是來諮詢還是已在辦理留學手續的家長,多是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家長本身受過 良好的教育,不少還留學過,對於國內外教育有對比了解。在經濟實力能夠滿足的情況下,讓孩子出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太難的抉擇。

「就拿美國為例,近幾年私立學校費用和學生數量都一直在上漲。兩年前基本上每年30多萬元,今年就得超過40萬元。這麼一算,一個家庭想供養一個孩子到國外留學,家庭資產不超過200萬元是很難做到的。」

馬悅說,儘管目前也出現許多貸款的形式來幫助解決資金問題,不過大多家長還是比較冷靜,「很少見到為了孩子出國留學大額度貸款、賣房的」。

此外,美國中學對國內孩子出國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馬悅舉例,「美國的學校錄取中國學生一般要求拿到一個不錯的託福和SSAT(美國中學入學考 試)成績。這裡面,託福成績更為重要。」根據近兩年申請的經歷,馬悅說,「同一所學校,去年對託福成績的要求是70分,今年就有可能是80分。」

留學費用、入學要求逐年增長,隨之而來的中介費用、語言培訓班費用也水漲船高,但家長們送孩子出國的熱情不減反增。

一家已經有20年經營歷史的留學中介工作人員稱,就其一家中介(包括在其他城市的分部)去年共為2萬多人辦理了出國留學,其中中學生佔到了40%。根據今年目前的情況看,這個比例還在增長。

是否適合 孩子意願最重要

某留學中介的小陳自己就有留學美國的經歷,做了四年留學顧問,她坦言,「都是家長來諮詢,很少有帶著孩子一起來的」。但實際上,她認為孩子的意願最重要。

小陳說,像周佳的兒子小澤一樣,去了國外不適應環境的情況並非個例。「十五六歲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和開始有獨立想法的時候,這個時候在不尊重他 們意願的情況下幫他們做出重大決定,肯定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出國的頭三個月,很多孩子還沒找到方向,也沒適應環境,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也有一些家長辦 理長期籤證,在美國租房『陪讀』幾個月,幫孩子度過困難期。」

陳潔也有同感,在她女兒的留學經歷中,她體會出孩子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女兒所在的是一所教會學校,每個星期會有固定幾次課程講授《聖經》, 這對於我女兒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她從小就受過這樣的文化薰陶。但她的中國同學並不都這樣,有些孩子會很反感,把這些當成是負擔,最後甚至對於整個學校氛圍 產生反感」。在陳潔看來,這就是之前家長和孩子沒有溝通好,「我們中國的家長給孩子做主已經形成習慣,忽略了他們自己的想法。」

「還有不少孩子家長懷著一種『逃避考試』的心態」,小陳打趣說,「就像電視劇《小別離》裡面張小宇的爸爸,覺得自己孩子中高考上不了國內名校, 不如國外念書『曲線救國』。我一般遇到這樣的家長,會勸他們認真考慮。國外並不是沒有學習壓力,而是換了一種壓力。家長一旦有了『去美國逃避考試』的心理,那孩子出國了也不會太努力,反而覺得解放了,這不見得好。」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他們每年要花多少錢?家長:一般人別想
    近日,一則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3月18日,英國宣布自20日起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的中小學校將全部關閉,而北愛爾蘭的中小學則從18日開始就已經停課。隨著疫情的發展,不少借宿家庭紛紛表示不願意再接受留學生,而回國的機票已一票難求,我國在英的小留學生們面臨著十分窘迫的境地。由此,不少孩子家長在網上呼籲,請求政府包機將這部分小留學生接送回國,引發了網友的激烈爭論。持贊成意見的網友表示,他們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不能棄之不顧。
  • 留學生談耶魯畢業生當村官:按美教育理念講不奇怪
    「從美國教育理念來講,耶魯村官不奇怪」   重慶小夥秦玥飛耶魯畢業後當村官,在讀者中引發熱議   《耶魯村官》 後續>  報導刊發後,他的故事引發讀者強烈反響,也觸動了不少留學生。昨天,記者隨機採訪了兩位留美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看看他們對此的評價。  他的經歷是未來的財富  重慶晨報:作為一個留學畢業生,你對秦玥飛的選擇如何看?  留學生小劉:我在美國留學四年,現在在一家世界五百強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 僅英國就有1.5萬小留學生,原因何在?網友:一紙國籍勝讀十年書
    最近,隨著英國疫情越來越嚴重,許多華人想回中國,其中就包括上萬名小留學生。英國政府的「甩手掌柜」讓身處英國的1.5萬小留學生陷入了困境。在得知英國政府當「甩手掌柜」後,有166位家長聯名要求中國政府包機接自己孩子回國。此次聯名在網絡上也造成了一陣熱潮,一時之間眾說紛紜。
  • 為何說1.5萬英國小留學生不宜包機回國?
    試想,如果沒有英國所謂的「群體免疫」的奇招,這些被「拋棄」的留學生,尤其是小留學生,會有回到祖國發光發熱的志向嗎?靜夜史不置可否。 一直以來,赴英國留學的高性價比使很多家庭趨之若鶩,英國也成為我國留學生總數排第二的國家,而未成年的小留學生更是高居全球第一。
  • 中國留學生不來,澳教育行業遭重創,部分大學的排名都下降了
    很多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在看到相關廣告以後會跟家長宣傳,很大一部分家長會在澳洲購買房產。目前中國人是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的購買主力軍。 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的留學生對於澳大利亞來講,就是一塊肥肉,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牽動各行各業。
  • 國門關閉之前:166名家長聯合聲明,請求政府派專機接留學生回國
    與此同時,國外一些國家,疫情開始肆虐開來,曾經在武漢封城之時嘲笑中國的那些人,近期笑不起來了。疫情取得全面勝利後,各個省份陸續迎來開學通知。終於等到送家中的小怪獸入學的信號,家長們終於鬆了口氣。與此同時,愁壞了另外一些「小留學生」家長們。這些家長曾經勞民傷財地送未成年孩子出國留學。
  • 清華美女教授「棄國赴美」引發熱議,為什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發展
    清華教授「棄國赴美」引發熱議,為什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發展,原因很真實#清華大學#近日,清華女教授顏寧「棄國赴美由於之前各種關於留學生的新聞報導頗多,而這次顏寧老師的最新成果隸屬於美國,有人便質疑顏寧,是不是忘了本,「棄國赴美」,為外國立功?實際上顏寧老師在國內也有許多卓越的科研成果,我們不能道德綁架,畢竟去哪裡發展研究是她的自由,她卓業的成績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的。
  • 小留學生在美國:成績比國內好 過年的日子最難熬
    中國僑網11月22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洛杉磯時報消息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小留學生遠赴重洋來到美國讀初中、高中。根據《2016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中國赴美低齡留學生的年齡已開始呈現出越來越小的趨勢,赴美留學的大潮已從本科、研究生提前到了中小學階段。2015年赴美中學生數量達到了2013年的1.5倍,中國已成為美國高中留學生第一大來源國。
  • 赴美產子:看起來很美 仍受計劃生育約束
    王希怡:柴靜赴美產女之所以引發這麼多的爭議,關鍵在於她是公眾人物。過去她是一種知性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她去美國生孩子的話,同很多人的期待有落差。所以會引發很多爭議。李明波:想想幾年前姚明在美國產女也引發巨大爭議。但如果既不是權力精英,也不是公眾人物,而是一般民眾,他們赴美生子的爭議就不會有了。
  • 「中銀直播間」首秀在深圳落地 赴美留學專題節目獲點讚無數
    不過,留學是一道流程複雜繁瑣的「工序」,不少家長和學生在消費、理財、保險以及安全意識等方面的理念還有待完善、更新。    面對這些痛點,一向敢為人先的中國銀行再次重拳出擊。最近,中國銀行藉助時下最流行的網絡直播形式,重磅推出了「中銀尊享跨境通直播系列活動」。作為首場秀,6月22日晚八點「擁抱夢想,赴美留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直播節目正式亮相,這也是中國銀行跨境通直播系列活動的全國首場。
  • 川普或制裁在美中國留學生 趙立堅:麥卡錫主義正在回潮?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司坤】29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法新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總統川普說,他今天晚些時候會有一個記者會,有可能對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進行制裁,請問對此有何評論?「美國領導人多次表示,歡迎中國學生赴美留學。」趙立堅在回應中表示,兩國元首3月27日通話時,美國領導人再次表示,美國人民非常尊敬和喜愛中國人民,中國留學生對美國教育事業非常重要,美方將保護好在美中國公民,包括中國留學生。趙立堅反問道:「言猶在耳,美方是不是打算食言而肥?」
  • 海外哪個國家的教育比較強?愛爾蘭教育怎麼樣?
    現在,國內的家長都是「盼子成龍盼女成鳳」,所以自打孩子一出生,家長們就為孩子規劃好了學習路線,但是畢竟國內的升學競爭壓力比較大,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將孩子送出國外進行學習深造。那麼在海外留學國家的選擇上,哪個國家比較強?愛爾蘭的教育實力又怎麼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教育功利思想濃厚,愛國教育不足,國內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近年來,國內的教育水平的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國際教育領域中的地位也變得無足輕重。可以說,中國已經通過教育的強盛,獲得了一定的益處。從小我們就從學校的院牆上看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以說,這句話陪伴我們整個小學、中學階段,他也給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自信心。
  • 小留學生與許可馨存淵源;吃一塹、長一智,愛國第一!品學兼優!
    在國內接受了16年教育:每周要升國旗、唱國歌,還要做國旗下講話,還要學習中國歷史……還有英模人物、民族英雄……留學美國1年。結果:精英家庭出來的留學生,從小到大享受著國內良好的教育環境、教育理念,為何一到國外就變臉?出國1年,突然翻了臉不認人了?竟對自己的同胞如此厭惡,對自己的國家如此仇恨呢?假如許可馨從小出去留學呢?會是什麼樣呢?
  • 中國第一批赴美女留學生,她們的一生都在書寫著傳奇
    船上除了來往兩地的商客,還有清政府教育顧問溫秉忠夫婦帶領的15名年輕留學生。其中,還有四名女學生。清政府教育顧問——溫秉忠她們是胡彬夏、王季茞、曹芳雲和宋慶齡,最大的曹芳雲30歲,最小的王季茞剛剛13歲——她們是中國第一批公派赴美女留學生。
  • 孩子家長:可你家的娃咋是美國國籍!
    而央視一姐董卿也迅速做出了回應:當初讓孩子加入美國國籍是「為了將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只是一種選擇,大家不要過多揣測!董卿言論一出,網友們的評論炸成一鍋,言行不一,太尷尬了!董卿,孩子們心中的偶像!董卿主持中小學生開學前必看的《開學第一課》,董卿一貫用愛國為主題,弘揚中華精神,宣揚愛國之情,從小引導孩子愛國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 中國留學生赴美籤證減少99%?網友:國外月亮不如中國圓了
    眾所周知,過去的很多年,美國一直是中國留學生最想去留學的地方,同時不僅有留學生,還有許多的訪問學者,都是首選美國。但今年情況出現了大逆轉,那就是今年的4-9月這半年,中國留學生赴美籤證同比減少了99%,幾乎沒有什麼人去美國留學了。
  • 教育孩子,家長應有的現代教育理念
    從某種程度上說,家庭教育的好壞就已經決定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庭教育的理念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而素質教育就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21世紀初,素質教育上升到了國家法律層面,成為國家意志,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時代性特徵。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有素質教育理念。孩子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又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
  • 東京政府對4月赴日中國留學生給出籤證審查結果
    據日本《中文導報》微信公眾號消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即將到日本學習的中國留學生造成一定影響。當地時間3月13日,記者從日語學校相關人士處獲悉,東京入國管理局對所有預定2020年4月赴日中國留學生的在留資格批覆已有審查結果。具體為,除與湖北、浙江兩省有關係者外,其餘赴日中國留學生籤證暫不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波及。
  • 對赴美生子家庭來說,高考延期不是事兒?更不耽誤進名校!
    就在千萬高考生緊張備考的時刻,還有一群同齡人早已勝券在握,在準備的可能是高中畢業旅行——他們是赴美生子家庭的孩子。因為國籍不同,學校選學生的試卷亦不同。國內學生參加高考,苦讀12年,只為高考一紙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