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醍醐寺

  今年,觀眾可以在上海博物館看到來自日本醍醐寺的60件文物、古埃及文物、徐州博物館藏金縷玉衣以及清代竹刻大師周顥的竹雕作品。

  一財網 孫行之  

  1月26日,上海博物館公布了今年的展覽計劃,已經確定的5個展覽包括: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以及孫煜峰家族捐贈書畫精品展。觀眾可以在上海博物館看到來自日本醍醐寺的60件文物、古埃及文物、徐州博物館藏金縷玉衣以及清代竹刻大師周顥的竹雕作品。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以及「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均與國外知名博物館合作,前者定於5月11日正式開放,後者則將在9月28日開幕。

  醍醐寺位於日本京都,始建於874年。804年,日本佛教僧侶空海來到長安學習密教,兩年後歸國創立佛教真言宗。醍醐寺就是空海的徒孫聖寶建立的。據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介紹,醍醐寺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收藏主要以平安、鎌倉時代的佛教雕塑和唐卡為主。之前除曾在德國展出一次之外,從未在外國展出。此次在上海的展覽將包括60件雕塑、工藝品、繪畫等文物,其中部分為國寶級文物。另據他介紹,陝西青龍寺為醍醐寺祖寺。也是基於這樣的歷史淵源,這批展品在上博展覽之後,經過部分更換之後,將繼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預計兩次展覽展出的國寶將佔文物總數的一半。

  李仲謀透露,這批展品來到中國殊為不易。「一些木雕對環境十分敏感,只能展出8周或4周。日本中央文化財對國寶級文物出國展出也把控很嚴。」而此次展覽得以舉辦也是有賴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從中協調。

  「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為上博第一個古代文明比較展,也將是迄今為止國內古文明比較展中規模最大的展覽之一。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告訴第一財經:「中國部分,展覽將涉及中國夏、商、周直至漢代這一段歷史時期內的文明;埃及部分,則將展示埃及文明起始時期知道託勒密王朝時期的文明。」此展的展品涉及青銅器、陶器、玉器、雕塑、護身符、建築構件。上海博物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莎草紙文稿收藏館以及徐州博物館將共同參與此次展覽。李仲謀告訴記者,徐州楚王陵出土金縷玉衣也將被借展到上海博物館。這是迄今為止出土最早、做工作為精細的金縷玉衣,長174釐米、寬68釐米,於1994年出土於徐州西漢獅子山漢墓。

  2015年末,上海博物館的吳湖帆大展不僅僅是精品的羅列,它以吳湖帆的鑑賞研究為主要脈絡,勾畫了一代收藏大家立體的生活世界和多元的收藏取向。其策展思路的變革最為直觀的體現,便是展覽說明牌內容上的變化。在李仲謀看來,這也將是上博之後策展方式的側重方面:「所有展覽建立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圍繞著一個問題,將其作深、作透。」2016年的「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也將是一次基於研究課題的展覽。策展人將根據研究課題選擇館藏文物以還原竹刻大師周顥的藝術生涯。

  除了公布展覽計劃之外,楊志剛還談到了上博東館的建設計劃:東館將於2020年開放,選址位於科技館東側,面積將超過本館面積(39000平方米)的兩倍。在展陳體系上,未來的東館將以書畫、工藝品為主,而本館則側重於青銅器和瓷器。此外,現在的上博館舍已使用20年,面臨設備老化的問題。2016年,在不影響展覽的基礎上,上博將啟動階段性整修,以保障文物和觀眾的安全。待到2020年新館建設完畢之後,本館則將進行封閉大修。

  連結

  上海博物館2016年展覽信息

  一、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

  展覽日期:2016年5月11日—7月10日(5月10日周二開幕)

  來展單位:日本真言宗醍醐寺、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

  展覽簡介:本展通過雕刻、工藝、繪畫等六十餘件組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現醍醐寺的歷史及其發展,日本密宗文化藝術以及醍醐寺的風雅。

  二、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

  展覽日期:2016年6月中旬開幕,為期2個月(暫定)

  來展單位:上博館藏、嘉定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

  展覽簡介:周顥(1685-1773),字芷巖,是嘉定竹刻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竹刻藝術史上的轉折點和裡程碑式的人物,影響十分深遠。他同時還精通書畫與篆刻,善詩文,在多個藝術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是專業化文人工藝家的典型。本展覽通過系統陳列周顥的竹刻、木雕、硯雕和書畫作品,輔以其師友之作,來全面展現他的藝術成就,為研究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文人藝術與工藝文化的交流互動提供一個案例。

  三、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

  展覽日期:2016年9月29日—2017年2月19日(9月28日周三開幕)

  來展單位: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莎草紙文稿收藏館、徐州博物館等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特別將來自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紙莎草文稿收藏館的文物精品與華夏瑰寶並列展出,品類涉及青銅器、陶器、玉器、雕塑、護身符、建築構件、珠寶等,旨在從文字、統治形式、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喪葬文化等方面開展多維度、深層次的對話,從而上探中埃文明發展的源流,繼而呈現出兩者不同的演進與變遷。

  四、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

  展覽日期:2016年10月中旬—12月18日(暫定)

  展覽地點:第三展廳

  來展單位:上博館藏

  展覽簡介:上海博物館藏有大量珍貴的明代名人書札,尤其是吳門地區書畫家之手札,既是精美的書法作品,又具豐富的史料價值。本次「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將展出明代王鏊、李應禎、沈周、文徵明、唐寅、吳寬、王寵、陳淳、張靈、王世貞等數十位著名書畫家的精選手札約60件(組)。內容上至政治民生,下至家事兒女,或文章酬唱,或藝苑交遊,以期能夠直接、生動、全面地還原明代吳門一地書畫家的生活環境、藝術創作、審美趣味以及書法風貌。

  五、孫煜峰家族捐贈書畫精品展

  展覽日期:2016年12月中旬—2017年2月26日(暫定)

  來展單位:上博館藏

  展覽簡介:著名愛國收藏家孫煜峰先生(1901-1967),曾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一百七十餘件書畫類藏品。其中宋人《睢陽五老圖》題跋冊、元張雨《行書臺仙閣記》卷、明文徵明《雙柯竹石圖》軸等,均為赫赫名跡,曾受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褒獎。本次展覽旨在集中展示孫煜峰家族捐贈的書畫精品並出版相關圖錄,以彰顯其愛國主義情懷。圖錄將收錄其家族捐贈的約90件書畫作品。展覽擬在圖錄的基礎上,展出40至50件(組)書畫精品。

  (展覽名稱皆為暫定名)

(責編:董子龍、魯婧)

相關焦點

  • 從醍醐寺密宗雕塑到金縷玉衣,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醍醐寺 1月26日,上海博物館公布了今年的展覽計劃,已經確定的5個展覽包括: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以及孫煜峰家族捐贈書畫精品展。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上海博物館的2019年不同凡響!七大展覽將讓觀眾大飽眼福
    去年是上海博物館再一次贏得聲譽的展覽大年。昨天,上海博物館公布了今年的展覽計劃,將推出七大展覽。其中的重頭展覽有明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暫定名)、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藝術精品展(暫定名)、唐招提寺鑑真御影堂文物與藝術展(暫定名)等。
  • 「注意」上海博物館今年展覽計劃調整,部分展覽延期
    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延期至3月29日。
  • 2019十一國慶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有哪些?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十一國慶展覽有哪些?  5、清華藏珍 • 絲繡擷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織繡部分  常設展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9號展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織繡四千六百餘組件,以明清及近代藏品居多,錦緞、紗羅、絲絨、刻絲等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品種應有盡有。
  • 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直播亮點有哪些?
    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直播亮點有哪些?  1、金牌講解員+航天專家」搭檔組合  聽說,導覽直播的講解是「金牌講解員+航天專家」搭檔組合,金牌講解員的「廬山真面目」當天揭曉。而航天專家則是「不想當作家的記者不是好專家」的航天人龐之浩。他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也是《國際太空》雜誌編審、副主編。  兩位講解員將從專業的視角、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您講述,「中國太空第一位『歌者』」——「東方紅一號」,以及中國航天人「昨天、今天與明天」的故事。
  • 線上看展有門道|蘇州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門道
    3月9日,一名觀眾正在收看布達拉宮「雲展覽」網上直播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海南省博物館「雲遊博物館 文化宅生活」全媒體直播現場圖片來自網絡「雲看展」在此次疫情期間風行於網絡。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全國博物館春節期間共上線展覽2000餘項,1300餘家博物館開放在線展覽。在琳琅滿目的「雲展覽」中,哪些「乾貨」最多?
  • 上海博物館、一大會址……上海這八個展覽入選國家文物局百個主題...
    近期,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個推介展覽已公布上海有8個展覽入選上海博物館、一大會址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7館榜上有名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覽參觀方式有哪些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覽參觀方式有哪些?  1、線上參觀數字展館  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數字展館」終於和大家見面啦,打開數字展館,讓您足不出戶如親臨博物館,不僅如此,還可以將展櫃中的文物「點」起來,與文物近距離「接觸」  線上參觀平臺:軍事博物館官方平臺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數字展館線上參觀指南
  • 2020國家博物館春節展覽有哪些?時間+地點
    2020年國家博物館春節期間展覽有哪些?——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9年8月9日開幕  展覽地點:一號中央大廳、西大廳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12/27 - 2020/3/27  展覽地點:北8、北9、北10展廳  》》相關推薦:國家博物館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時間
  • 暑期是孩子長見識的好時機,上海最適合帶娃去的博物館有哪些?
    暑期是帶孩子增長見識的好時機,參觀博物館不失為一個好去處,正好完美避開了室外的高溫。「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源」,走進博物館,趕緊帶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博物館奇妙之旅。全上海105家博物館,適合帶孩子去玩的有哪些呢?
  • 「天文科學與藝術系列展覽」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幕
    「天文科學與藝術系列展覽」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幕 2015-11-18 上海天文臺 【字體:、上海天文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天文科學與藝術系列展覽」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幕,整個系列展覽為期一年。
  • 奧賽博物館的境外展覽
    境外展覽歷來就有,只是以前比較低調,沒有今天這麼多的媒體報導,但博物館館藏一直都有流動。蓋伊·科熱瓦爾(Guy Cogeval)7年前接任館長一職後,我們著眼建館25年之際定下的「新奧賽」目標加強了這個政策。該項目的經費不是來自於國家津貼,而是靠博物館自身的盈利和外界資助。這就需要讓經濟業務重新活起來。
  •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 正是上海近年來努力的方向
    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再度來臨。今、明兩天,滬上126家博物館將免費開放,推出220項各類文化活動,另有五家博物館半價開放。在吸引市民走進來感知文化傳承的同時,滬上博物館打破時空限制,將展覽送至人流密集的商圈,服務更多觀眾;甚至走出上海,為全國各地送上文化和教育資源。
  • 足不出戶看展覽 上海博物館推出「雲看展」
    為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全市的文物博物館單位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工作,暫停開放後的博物館、紀念館紛紛推出網上展覽,繼續為各界公眾提供服務,在家足不出戶看展覽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新選擇。
  • 上海博物館將登《國家寶藏》,2018展覽計劃也請收好
    9大國家級博物館,強強聯手。為觀眾介紹27件傳承千年的國家寶物。觀眾直呼「看不過癮」!這周末《國家寶藏》終於來到了上海博物館!讓苦等許久的上海觀眾們終於盼來了希望。到底哪三件寶物會登上《國寶》的舞臺?並且在2018年,除了10個常設展廳的中國古代文物精品之外,上海博物館還將為大家奉上以下精心策劃的特別展覽: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上海玩樂(lvyouSH)」
  • 靈鼠兆豐年 上海博物館2020年度展覽計劃公布
    人民網上海1月11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海博物館昨天在滬公布2020年度展覽計劃,以「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打頭,上博以八項精心策劃的特展,帶來貫穿鼠年的精彩呈現。18世紀 銅鎏金持鼠黃財神像 上海博物館藏1月14日至2月23日,上海博物館將特別甄選五件與鼠有關的文物,首次採用分散多點式的展覽呈現方式,鼓勵觀眾在探索中發現各個靈鼠的精彩故事。
  • 12月上海各博物館展覽清單來了 好多是免費的
    上海博物館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  時間: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  地點:人民大道201號上海博物館三樓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書法館  費用:免費  本次展覽以上博館藏為主,同時向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海內外15家重要收藏機構商借藏品,遴選董其昌及相關作品共計154件(組)。展覽由「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及「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三個部分組成,旨在呈現藝術性、經典性與學術性的統一,期望於系統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時代的書畫藝術成就與意義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兩大特展延期至2021年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館曾公布過2020年的八大特展展覽計劃。受此次疫情影響,上海博物館與多方溝通協商,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現公布如下:NO.1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時間:2020年4月29日- 6月28日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展覽以旅美華人、賞石收藏家胡可敏女士捐贈上海博物館的文房供石為主要內容,配合陳列館藏清代高鳳翰銘「小方壺」石及與賞石主題相關的若干古代繪畫。
  •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鳴蟲主題展覽—新聞—科學網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鳴蟲主題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