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開學點名難倒老師 花名冊堪比康熙字典(圖)

2020-12-20 齊魯網

 

  新生開學點名難倒老師

  新生開學點名難倒老師

  9月3日,一批六七歲的小娃娃將正式從幼兒園的孩子變成一年級小學生。昨天,記者在市實驗小學看到,一年級小學生進校門,對孩子和老師都是一次考驗:學生需要適應正規的課堂、養成良好的習慣,而老師們需要面對的是學生名字中複雜、冷僻的漢字。

  現場>>>

  孩子進校門家長緊張

  正式報到時間還沒有到,為幫助即將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儘快適應學校生活,市實驗小學從昨天開始啟動新生家長培訓。昨天下午2時,家長帶著即將入學的新生來到學校,在階梯教室裡,學生和家長坐在一起,但培訓的第一項內容就是給學生分班,念到名字的學生就要離開父母的身邊,到班裡集合,但在離開之前,老師希望家長能與孩子來一個溫暖的擁抱。記者在現場看到,孩子們都很淡定,但家長們則顯得依依不捨,目光隨著孩子走出很遠,有的家長不斷地起身張望。「畢竟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擔心她會不太適應,會哭,我們家孩子膽兒比較小。」1年級3班楊沫的媽媽說。與家長們的依依不捨不同,見了老師之後,孩子們立馬以老師為絕對的中心,頭也不回地跟著班主任老師走了。

  上課>>>

  第一課先教起立坐下

  記者了解到,新生培訓其實是幫助學生適應校園環境,便於學生開學後能獨立生活。「你們要記住咱們是1年級1班,咱們班就在這個大櫸樹旁邊,以後上學別走錯了。」1年級1班班主任紀婉琦將45名學生按照身高排好隊後帶進班裡,「小腰板挺起來,雙手放在桌子上。」紀老師耐心地糾正每個孩子的姿勢。

  「一年級學知識並不重要,關鍵是要幫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紀老師告訴記者,進學校的第一課要教給孩子一些幼兒園從沒有接觸到的規矩,怎麼坐、怎麼站、書包放在哪裡、文具盒放在哪裡、水壺放在哪裡等等。「這個同學坐得真端正,老師獎你一張小卡片。」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年級老師需要有絕對的耐心,一堂課下來,紀老師的嘴就沒停下過,「孩子容易忘,需要不斷地重複和提醒。」

  一節課的時間是40分鐘,但記者看到,在教室裡坐了大約有20分鐘,紀老師就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了。「這裡是男廁所,這裡是女廁所,大家都記住了嗎?」了解廁所的位置也是新生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

  驚訝>>>

  沒哭沒吵還能坐得住

  分班後,記者與孩子們一起走進教室,在整個培訓的過程中,記者發現45名學生沒有一人哭著找媽媽,沒有一個人坐不住離開座位的,更沒有人大聲喧譁。

  「我叫姜宸晨,今年6歲半了,我喜歡畫畫。」「我叫江秉叡,……」紀老師讓每個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儘管是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同學,但每個孩子的自我介紹都特別流利,有的孩子不僅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年齡,還能介紹自己的愛好以及特長。「你們表現太棒了。」紀老師不停地給學生們發代表鼓勵的小卡片。

  「這一屆學生真的很好,素質特別高。」面對孩子第一堂課的表現,已經教學十幾年的紀老師感覺很吃驚,「每個孩子都特別規矩,都能表達,都知道回答問題之前要舉手。」紀老師說,關鍵是她提的要求每個孩子都能聽懂,並且能夠跟她呼應。「我剛才囑咐學生明天要帶書包、水壺、拼音本,就是想考驗一下你們聽的是不是專心,沒想到全班同學都舉手爭著複述。」紀老師認為,孩子表現一年比一年成熟,首先是家長和幼兒園重視幼小銜接,一些習慣和規矩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已經提前滲透了,另外就是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出去見世面、開闊視野,他們即使在陌生的環境裡也不怯場。「這還沒開始學知識,我估計很多孩子識字、算數都沒問題。」

 

  新生開學點名難倒老師

  拿到花名冊急忙翻字典

  「『叡』是念rui吧?」「『柘』該怎麼念呢?」昨天下午,拿到自己班學生花名冊後,不少老師有些傻眼,因為不少學生的名字該怎麼念都拿不準。「王老師幫我查一下這個字怎麼念,這本字典太小了,根本查不到。」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徐菲告訴記者,每年新生開學念名字的時候都會難倒一批老師,有些學生的名字太生僻了。

  記者看到每個班的花名冊上都有幾個字不認識或者拿不準:耔、叡、柘、薀、昶、烆、甡等等,含生僻字的名字幾乎佔到了每個班學生名字的五分之一。徐菲告訴記者,有些字讀音知道,但通過查字典才知道耔(zi)、叡(rui)、柘(zhe)、昶(chang)、烆(heng)、甡(shen)等字的涵義,其中薀(yun)的意思查了半天沒查到。

  徐菲說,現在每家只有一個孩子,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時都是絞盡腦汁,家長們希望把長輩的良好祝願融到名字裡,甚至會找專門的起名機構給孩子起名字,有家長擔心孩子跟同學重名,會選擇一些生僻的字,這就導致每個孩子的名字都很特別。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家長告訴記者,給兒子起名字之前他也不認識「垚」(yao)字,後來發現這個字是「山高」的意思,就選擇這個有著良好意境的字。

  對於孩子姓名中的生僻字,一名老師表示,現在社會允許個性化發展,家長給孩子起什麼名字無可厚非,但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的是,名字只是一個代號,過分用生僻的字會導致學生在學校裡交流不暢,比如同學都不認識,他們會通過半邊字、起外號等方式來稱呼,可能會導致名字生僻的學生自信心受打擊、被嘲笑等問題。

  馬上開學了該收收心了

  根據市教育局的安排,全市中小學將在下周一正式開學,本周日,中小學生要到學校報到,報到的過程一般只需要一上午的時間,主要內容是交暑假作業、匯報暑假安排以及領取新書等。學生可以繼續回家調整心情,下周一將正式開課。

  每年假期結束、新學期開始的一段時間裡,都會有學生患上「假期症候群」,主要表現是上課無精打採、作業無法按時完成,上課遲到更是常見的事情,有的學生甚至會對上學產生莫名的緊張、焦慮、煩躁、抑鬱等情緒。市實驗小學校長鄧曉紅提醒說,從暑假的無憂無慮過渡到學校的緊張學習氛圍,學生出現一些不適應的表現很正常,這是由於學生還沒有進入角色,針對這種狀況,家長要幫學生及時調整作息習慣,不能再像假期裡一樣,放任學生晚睡晚起,要儘快將生物鐘調整到與上學時一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小學新生花名冊難倒班主任 點名前得先查字典
    開學首日,不少小學一年級的老師遇上了一個有些尷尬的問題:新生名冊上總會出現一兩個生僻字,有的字還在常用的《新華字典》上查不到,小小花名冊考倒了執教多年的老師。  念一個名字 站起兩名學生  「王奕婷……」27日上午,葡萄山小學一年級四班班主任於婷婷老師開始新生第一課點名。「老師,我是。」「老師,我也是。」於老師話音剛落,兩名女生一起站了起來,於老師一看果真有兩個「王奕婷」,不過是同音不同字,一個名字是王奕婷,另一個名字是王怡婷。
  • 頔、葳、芫…… 拿到新生點名冊後,教授默默翻開字典
    原標題:頔、葳、芫…… 拿到新生點名冊後,教授默默翻開字典 頔、葳、芫……這些字你都認識麼?在新學期開課的點名環節,一些生僻字難倒了部分老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杜江教授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幸虧他提前幾天查字典了解了讀音和含義才化解了尷尬。 「我拿到點名冊時,發現有些生僻字是第一次見到。」
  • 中學老師新學期點名 三個字兩個不認識尷尬作罷-生僻字 康熙字典...
    原標題: 中學老師新學期點名 三個字兩個不認識尷尬作罷  開學後,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於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現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後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  眉山多所學校相繼開學,但學生們名字中的生僻字越來越多,好些字連老師都不認識。
  • 新生開學點名 生僻字難住大學教授 你能讀正確嗎?
    9月3日,同學們陸續迎來了「開學第一課」。而在開課的點名環節,一些生僻字難倒了部分老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杜江教授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幸虧他提前幾天查字典了解了讀音和含義才化解了尷尬。提前列印點名冊在不確定的字旁註音我拿到點名冊的時候,發現有些生僻字是第一次見到。」9月3日,開學一天,杜江教授要為該校大三的同學上《現代通信原理》課程。
  • 小學新生花名冊,12個名字有8個不認識,老師叫苦:點名靠查字典
    這些讓老師們都分不清的名字,出現頻率極高的涵、梓、欣、萱、軒等等,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的名字了。如果好多年前的翠花、春花、愛國、愛軍一樣,可能再過二十年,00後的名字,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烙印。如果是這些重名的字眼,都還算是能理解的,畢竟大家的想法可能是一樣的,但是有些家長為了與眾不同,翻著字典個孩子取一些生僻字,這可就難為了老師。一些常用的字還能輕鬆讀出來,這些生僻字就像是遠古的記號,能寫出來都不容易啊!1.
  • 新生名字太生僻 老師點名查字典
    :「一拿到班級花名冊,有兩三個字都不敢開口讀,私底下查了一下字典,還有一個讀錯了。」    尷尬:有的名字漢語字典上也查不到    讓宋飛有點尷尬的新生中,有一個名叫「劭鋆」的孩子(保護孩子,隱去姓氏)。第一字,也許很多人都認識,第二個字你就不一定認得了。    「乍一看,嚇我一跳,這兩個字我都覺得眼生。」憑藉經驗,宋飛將「劭」(讀音shao)字認了出來,但後一個字「鋆」的難度有點大。
  • 老師開學前翻字典 學生名字太生僻面臨點名尷尬
    300個名字40個面生 老師開學前急翻字典  針對學生近年來生僻名字日益增多的趨勢,專家建議家長不要一味求新而忽略了名字的使用功能  剛剛開學,面對新一屆學生,草堂小學執教多年的吳老師卻遭遇了一件頭疼的事———很多學生的名字太生僻
  • 幼兒園花名冊,16個名15個不會念,老師叫苦:點名得靠查字典
    案例: 新學期開始了,幼兒園的齊老師拿到了自己新班級的花名冊。這名冊上有16個名,但其中15個學生的名字裡的字,齊老師都不會念不會讀,這讓齊老師覺得自己十多年的學白上了。 但其他老師卻勸齊老師想開點,畢竟不是還有一個認識的嗎,看著其他老師幸災樂禍的樣子。齊老師無奈極了。
  • 點名前得先查字典標上讀音
    開學首日,不少小學一年級的老師遇上了一個有些尷尬的問題:新生名冊上總會出現一兩個生僻字,有的字還在常用的《新華字典》上查不到,小小花名冊考倒了執教多年的老師。
  • 取名兒有「門道」:《康熙字典》成必備?
    小編前言:    開學後,給學生點名幾乎是每一位老師的必修課,一個班上的學生,他們的名字老師都能認得出嗎?如今的學生們的名字裡,生僻字越來越多,這是很多從教老師的感受。不再是「珍」、「華」、「麗」等字典裡的字,很多家長給娃娃取名字都是藉助《康熙字典》——這可苦了老師們,有時候名字叫不出,認不全,還是挺尷尬的……    給娃娃取名字有「門道」,如今都是靠算命先生嗎?小娃娃名字「不簡單」——這些生僻字你都認識嗎?
  • 新生名字愛用生僻字 老師點名得查字典
    湘潭:新生報到「拼」名字 老師點名查字典  □在小學新生名單中,記者發現有「垚」、「翀」、「奡」、「煜」等生僻字  □老師:這些字容易寫錯,別的同學也記不住,電腦裡都找不到  紅網湘潭站9月11日訊(湘潭晚報見習記者 羅慧)垚(yáo)、晟(shèng)(chéng)、喆(zhé)、奡(ào)、
  • 小學新生開學點名 生僻字難住班主任
    核心提示: 「王子萏、何杲、李心焮、馬甡、王翀……」昨天早上,碑林區一小學一年級4班班主任劉老師反映,點名時被學生名字裡的生僻字給「噎住」了。劉老師無奈提醒家長說,「太過生僻的字,在以後考試、建立學籍檔案等錄入電腦過程中都比較麻煩,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給學生升學埋下隱患。」
  • 幼兒園新生花名冊,16個名15個不會念,老師點名靠查字典……
    又是一年開學季,也是老師們熟悉每一個小朋友名字的日子。最近,小趙老師也收到了學校發下來的自己班的花名冊,隨意瞅了一眼可把趙老師驚呆了,裡面好多孩子的名字都是生僻字,除了個別幾個簡單好記的,趙老師竟然沒幾個能認全。
  • 小學新生名字太生僻 中文教授被難倒
    小學新生名字太生僻 中文教授被難倒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2011-09-09 14:20:35
  • 新生開學,點名冊難倒老師
    今年開學後,不少老師看著班級裡的學生名單,笑稱又要開始學漢字了。多音字 老師讀錯學生會在意鄭謙是濟寧高新區一所小學的老師,他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基本每帶一個班級都會遇到一些名字內有難以確認名字讀法的學生,老師也無法確定應該怎麼念。「拿到學生的花名冊之後,都要翻翻字典。」鄭老師告訴記者,除了要知道字的讀音,還得弄清楚這個字的含義,這是由於不少多音字含義不同發音也不同。
  • ……這些名字怎麼念 老師回家查字典
    開學後,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於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現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後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眉山多所學校相繼開學,但學生們名字中的生僻字越來越多,好些字連老師都不認識。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含生僻字的名字,好些是學生家長請算命先生等取的。
  • 新生姓名頻現冷僻字 為免點名尷尬老師搬《辭海》
    隨著新學期開學,這些字出現在了我市學校的新生名單上,花名冊不時跳出幾個生僻字,令老師頭疼。老師點名前先翻翻字典在市區一所小學的新生花名冊上,冷僻字還真不少,「燚」、「暘」、「灝」……學校的老師表示,這些字他們也不認識,看到新生名單的時候,老師們搬來了字典,有的老師還翻閱《辭海》查找。
  • 開學第一課點名 學生名字中的生僻字難住大學教授 你能讀正確嗎?
    原標題:開學第一課點名 學生名字中的生僻字難住大學教授 你能讀正確嗎?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楊金祝 實習生 劉書銘 頔、葳、芫……這些字你都認識麼?9月3日,同學們陸續迎來了「開學第一課」。
  • 眉山一中學老師新學期點名 三個字兩個不認識尷尬作罷
    開學後,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於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現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後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  眉山多所學校相繼開學,但學生們名字中的生僻字越來越多,好些字連老師都不認識。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含生僻字的名字,好些是學生家長請算命先生等取的。
  • 中學老師新學期點名 三個字兩個不認識尷尬作罷
    眉山一中學老師新學期點名 三個字兩個不認識尷尬作罷  開學後,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於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現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後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