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出土了中國最沉的國寶,堪比四根金箍棒,創下史上第一
文/易已巧的隨說人文
中國的歷史其實都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們的一個朝代可能都比現在的某些國家整個歷史時期要長的多,這當然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但是也確實因為歷史時期又多又長,不同的人往往對一些歷史問題都秉持著不同的看法,更有趣的是在歷史與新鮮的碰撞之中也產生了很多好玩的觀念。想要了解歷史,歷史小故事,一些文物還有一些古建築都是很好的途徑,而最直觀的文物不僅僅是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從很大程度上可以展現出過去那個時代人們的一些生活特點。1988年出土了中國最沉的國寶,堪比四根金箍棒,創下史上第一。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我們國家最最沉的寶貝,那就是被保存在山西省的四頭鐵牛。這個四頭鐵牛可不是說這牛有四個腦袋,是真的四隻鐵牛,這四個加起來的重量已經超過120噸了。我們這麼換算一下可能你會更有感覺,120噸相當於24萬斤,你和你本人對比一下,大概就是上萬個你的重量,一頭牛就已經有六萬斤了,至少相當於一千個你吧。
大家應該還記得西遊記裡面對於金箍棒的介紹,那時候說著定海神針的時候就是說有13500斤,那這麼看來也就是差不多一頭鐵牛的重量,那麼這四頭鐵牛加起來可不是四個金箍棒了。一根金箍棒就可以定住海,那這四倍的鐵牛都可以定下乾坤了!
不光是重量驚人,這四頭鐵牛其實是位於古代的一個軍事要扼,這個地點呢在許多朝代都是人們修建橋梁的地方。古時候建座橋可不容易,只能是建浮橋才比較好實施。於是當時的人們就直接想到用這四個鐵牛當橋墩,然後把浮橋架在這四頭牛的身上,這不就輕鬆架起了橋還能結結實實的保證通行嗎。這四頭牛確實保證了很長一段時間這裡兩岸的通行,但是經過時間的衝刷後,橋梁逐漸腐蝕消失了,隨著河流和泥沙的變化鐵牛也逐漸沉底黃河中。
再後來黃河的水量慢慢變少,河川開始露出來了,人們這才又發現了這四頭鐵牛。根據鐵牛身上的一些痕跡還有鐵牛的位置,人們可以推測出鐵牛的橋梁作用,也不得不感嘆古代雖然條件有限但是人們總是能發揮智慧找到一些解決辦法。
由於鐵牛本身的自重太過驚人,打撈也是十分困難,當地的政府和人民是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把鐵牛完整撈出。雖然過了一千年,這鐵牛保存的也還是很完好,水的侵蝕痕跡很弱,表面的損傷也不明顯,可見當時的制鐵工藝已經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