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學化 應試教育拔苗助長的體現

2020-12-13 人民湖北

據《半月談》消息:《搶跑蔓延!幼兒園「退學」頻發,大班成「空班」》——「記者在石家莊市走訪近10家公立幼兒園了解到,中班下半學期結束後,陸續有超過50%的孩子辦理了退園手續,有的幼兒園大班生源流失達2/3。」原因是:「目前市裡公立幼兒園基本能做到不提前教學,但家長希望孩子能提前學習相關知識,往往選擇把孩子送去社會上的『提前班』或私自提前教學的私立幼兒園。」

所謂幼兒園小學化,指的是在幼兒園階段提前教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這種以剝奪孩子的童年快樂和影響身心健康為代價的教學,有悖科學的教育規律,給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埋下了隱患。「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儘管國家教育部門對此現象早已三令五申堅決予以禁止的和糾正,甚至還上升到「追究責任」的高度,但為什麼幼兒園「小學化」的頑疾卻還如此難以根治?甚至連家長都不買帳?

筆者認為幼兒園小學化,是我國應試教育體系的「缺陷性」導致家長「拔苗助長」的危害體現。只有從源頭去尋找原因,才能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現「空巢」,首先折射出的是家長的焦慮 。遏制幼兒園「小學化」的不良現象的蔓延,先要糾正家長的教育理念和盲目攀比的思想。幼兒園教育不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起點」、也不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更不是為了讓家長把孩子作為盲目攀比的工具。學前教育「小學化」是拔苗助長,首先會挫傷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道理並不難懂,但現實是,家長為什麼明知是「坑」也往裡跳?原因還是在於我國應試教育的「多米諾骨牌」的效應所導致:因為,好的小學要考試才能進,上小學後要學習好就必須提前打基礎。「一年級的老師根本不會給孩子講零起點的課程內容,你會就會,不會就掉隊……」「不上學前班,上一年級家長就有得忙了,不會老師將就你!」「什麼時候重點小學考試不挑孩子呢?」很多家長害怕,如果幼兒園時沒壓力,到了小學就會「當頭一棒」,孩子的自信心肯定受打擊;反之,如果幼兒園時辛苦些,起碼水平「隨大流」,孩子到了小學不犯怵。面對這樣的現實,其實,家長的擔心和焦慮也是不無道理。

家長有需求,幼兒園和培訓機構的超前教育就有「土壤」。幼兒園「小學化」,因此就存在著利益鏈競爭的「黑色土壤」,孩子就會成為培訓機構爭奪的的「香餑餑」。

筆者在淘寶上隨意搜索,就看到有大量的店鋪出售多達十幾種學科的幼兒教育書籍,不僅有英語、音樂、數學等學習、教案書籍,甚至還有環保等課程書籍,有的單項課程書籍甚至還多達十多套,價格動輒上百、幾百元。

到底是誰在逼著孩子提前起跑?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固然有家長和不良辦學機構的原因,其實根源還是在我國應試教育的源頭上。要想解除這種家長、幼兒園、辦學機構、管理部門共同面臨的尷尬處境,教育部門的行政管理肯定是必須手段,我們必須點讚,但讓這種違背教育理念的頑疾徹底消除,更重要的還是要國家和全民對我國目前應試教育的缺陷性達成共識,有賴於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逐步改變,並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這樣才能讓「零起點」教學落到實處,讓「幼教小學化」徹底也就失去了市場。不從根本上去改變,「小學化」的教育現象,還會以更加隱蔽的方式進行。

民諺有云:「花兒不開,不要硬掰」。讓孩子有一個金色快樂健康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而不是讓孩子提前搶跑,在煎熬和痛苦中度過一個灰色的童年 。

禁止幼教小學化,不僅需要管住幼兒園、管住小學,更要在唯名校、唯學歷論的教育功利性的制度上來逐步改變。只有從源頭上去改變,剷除滋生幼兒園「小學化」的不良土壤,才能達到讓孩子的身心快樂、健康快樂地成長的教育初心。(張保平)

(責編:周恬、張雋)

相關焦點

  • 如何抑制幼兒園小學化?教育部:將整治拔苗助長的輔導班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學前教育小學化和小學非零起點教學是社會關切問題,在今天(11月28日)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姜瑾回應稱,解決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恐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努力。
  • 幼兒園小學化,現實版的拔苗助長
    然而中國太大了,最高層面的通知精神,遠遠抵不過部分家長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意識,也催促著一部分幼兒園,有意無意地開展小學課程,來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現實版的拔苗助長,天天都在上演。看到這個圖片你做何感想?是小學一年級的作業要求嗎?很遺憾,這只是某一個中班孩子的周末作業,僅僅四歲的孩子,真的能夠理解這些內容嗎?
  • 教育部新規: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學」就是拔苗助長!
    超前教育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說「超前教育」弊端多多;現在一些幼兒園或培訓機構打著「雙語教育」的幌子來招生;殊不知「超前教育」看起來很美。家長就想到了「超前教育」,讓孩子在幼兒園就學習小學的知識,等孩子上了小學後,有了超前教育,就可以領先同齡人。超前教育從短期表面上來看,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同齡人優秀;但從往後的教育成長來看,影響非常大,就類似於「拔苗助長」,好心辦壞事。
  • 拔苗助長中 幼兒園"小學化"待解決
    在不少幼兒園,三四歲兒童英語、語文、奧數樣樣要學,大量玩耍時間被各種作業剝奪了。幼兒園儼然成了準小學。「小學化」源自應試教育「現在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認為孩子多學一點,上小學就會輕鬆些,一些民辦園為了生源需要,一味迎合家長需求,向孩子教授大量知識,實際上助長了『小學化』趨向。」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焱說。
  • 冰城幼兒園「小學化」 專家:成長難壓縮不要「拔苗助長」
    生活報9月2日訊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5項關於幼兒園教學的治理任務,旨在改善幼兒園「小學化」現象。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1%的受訪者表示周圍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嚴重;91.4%的受訪者發現很多幼兒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有「搶跑」的心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家長的育兒焦慮影響下,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孩子在本該快樂的童年經歷了什麼?提前小學化有哪些危害?
  • 防止幼兒園拔苗助長是一個系統工程
    從本質上講,教育活動應該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幼兒園主要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拔苗助長開展教學活動。在美國,「先擁抱孩子,再教授知識」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滄州市此舉順應了孩子身心發展與教育規律,有利於夯實學生學習基礎,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習慣,有利於維護教育起點公平。這對於此前沒有接受過小學知識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是,家長對此未必領情。家長普遍望子成龍心切,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近些年來,應試教育壓力不斷前移,再加上有利益驅動,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被套上了學習「枷鎖」。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拔苗助長
    2009年,一部耗時3年、以北京一家名叫巴學園的幼兒園裡的孩子為拍攝對象的電影《小人國》上映,展現了一種異於傳統幼兒園的教學模式——還孩子以天然的狀態。     在現實中,巴學園曾飽受爭議,「童話畢竟要回歸現實」、「我贊成這種教育理念,卻不會把孩子送到這來」。     什麼才是好的幼兒園教育?家長和幼教專家們都在思考。
  • 幼兒教育現象,幼兒園「小學化」教育體現,對社會及幼兒成長影響
    幼兒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階段,由於我國人口眾多,隨著人們對於教育逐漸的深入認識,許多父母擔心他們的子女的教育。家長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一些父母認為早期教育應作為優先事項,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幼兒「搶跑」是揠苗助長 溫州叫停幼兒園小學化
    這句話成了千千萬萬家長的座右銘,於是在溫州,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開起教孩子珠心算、學寫鉛筆字等等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課程。  昨天,記者獲悉,溫州市教育局近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見》,意見規定,全市各類幼兒園要嚴格規範辦班行為,不得隨意開設超越幼兒教育階段的學科課程,擺脫「小學化」現象,防止「應試教育」消極因素在幼兒園的滲透。
  • 幼兒園「小學化」侵犯了幼兒的遊戲權,必須叫停
    《廣州市幼兒園條例(草案)》日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兩個亮點引人矚目。一是明確每個街鎮轄區至少要設一所公辦幼兒園,二是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兩點一個涉及公辦園的普及,另一個關乎辦學方向,都是家長們頗為關心的議題(7月31日金羊網) 。
  • 「拔苗助長」該停了 教育部:這些課幼兒園不能教
    ­  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幼兒園教育呈現出「小學化」傾向的現象屢禁不止。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包括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等。
  • 「拔苗助長」該歇歇了 教育部:這些課程幼兒園不能教!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題:「拔苗助長」該歇歇了 教育部:這些課程幼兒園不能教!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楊思琪、唐弢  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幼兒園教育呈現出「小學化」傾向的現象屢禁不止。
  • 幼兒園不「拔苗助長」 家長還不樂意
    本刊記者 李沙娜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中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16日,記者走訪部分幼兒園了解到,雖然大部分公辦幼兒園已經很少見「小學化」教育,但大部分私立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都有「小學化」傾向。
  • 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尊重和保護兒童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現象。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家長莫著急搶跑
    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指出,幼兒園「小學化」的根源跟我國教育評價方式相關:「這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跟我們中小學一直到高考,這個縱向的教育評價是直接相關的。而這個縱向教育評價,它主要還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
  • 教育局叫停幼兒園'小學化',棗莊家長別再'拔苗助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棗莊5月9日訊(記者 時尚)暑假馬上來臨,又一批大班畢業孩子離開幼兒園,即將步入小學一年級。在此期間,如何讓孩子們更快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成為眾多家長的關注,不少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幼小銜接班接受小學知識的學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浙江推進幼兒園課改:戶外活動每天2小時,嚴禁「拔苗助長」
    浙江省教育廳日前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2017年~2020年將分四批推進幼兒園課改,幼兒園不得開設超越幼兒身心發展階段的課程,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過度教育。「幼兒園課程存在著區域性差異和園所間差異,部分幼兒園仍有『小學化』傾向或『看管式』、『放羊式』現象,《意見》對解決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有著重要意義。」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12月5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育的危害,上小學後才會爆發
    之前,教育部就發出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裡面明確的表明:提前教孩子認字、計算、英語、數學等等課程,是不允許執行的;小學在招如學生時,要向學校測試,一旦發現會追究園長和老師的責任;
  • 幼兒園小學化拔苗助長 提前消耗孩子興趣
    2009年,一部耗時3年、以北京一家名叫巴學園的幼兒園裡的孩子為拍攝對象的電影《小人國》上映,展現了一種異於傳統幼兒園的教學模式——還孩子以天然的狀態。在現實中,巴學園曾飽受爭議,「童話畢竟要回歸現實」、「我贊成這種教育理念,卻不會把孩子送到這來」。什麼才是好的幼兒園教育?
  • 北京市嚴查幼兒園「小學化」 杜絕「揠苗助長」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生活中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四五歲的小朋友上了幼兒園就開始學習拼音、英語、20以上的加減乘除法等小學知識,回家後還要做很長時間的作業,儼然一個小學生。這種拔苗助長的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大大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會制約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