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可以嫉惡如仇嗎

2021-01-08 深山讀書

周秋鵬

嫉惡如仇,對於俗世眾生來講,沒什麼問題。但是對於一個學佛的人而言,可能是一種很深的嗔恨之心,屬於貪嗔痴三毒中的一毒。金剛經有一個典故,講到佛陀在某一世,獨自在一個山洞中打坐,突然來了一個強盜,不僅搶他的物品,還把他殺了。而且這個強盜手段非常殘忍,殺他的時候不是一刀砍死,而是節節肢解,就是把他一點一點分解掉。佛陀在整個被肢解的過程中忍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但他對那個強盜充滿感恩之心。因為那個強盜驗證了他忍受極端痛苦的本領,並讓他不生嗔恨之心。佛陀當時還在修煉的途中,他想到,如果今後自己能夠成佛,一定要先來度化這個強盜,以報答強盜今天帶給他的磨練和體驗。

佛陀在金剛經中講這個典故,肯定不是為了教佛弟子嫉惡如仇的。反過來講,如果一個佛弟子,學了金剛經,還要嫉惡如仇,只能說明天資愚鈍,沒有領悟到佛陀的啟迪。

佛法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並未倡導嫉惡如仇。嫉惡如仇的人,性格中多多少少有點習氣。修習佛法的人心氣平和,愉悅自在,其目標在於自我覺醒,明心見性。他人的言行,實際他人自己會負責的。佛弟子的任務就是管好自己的修行。除非受到師父上人的委派,去從事其它方面的管理事務。

僧團有內部的規矩。佛法僧是一體的,同為三寶。有人說依法不依僧,實為邪見。在僧團內,師父上人就是僧的代表,與佛、法是一體的。弟子反對師父上人,就是詆毀三寶,當逐出僧團。為什麼一個出家人能當上師父上人,背後一定有其原因和天意,佛菩薩選佛法的傳承人,不會搞錯對象的。

嫉惡如仇的人不一定不好。比如一個執法人員,嫉惡如仇就能維護正義,保護弱小。但是佛弟子不是執法人員,分工不同。佛弟子主要就是好好修行,目標是成就佛道,如果對嫉惡如仇感興趣,實際可以改行的。因為佛門四大皆空,視一切如夢幻泡影,為的是讓佛弟子遁入空門,專門研究空無的玄妙之處,不是為了培養嫉惡如仇的人才,也不是維護正義的職能部門。

相關焦點

  • 學佛人可以算命嗎?
    阿彌陀佛 師兄吉祥算命的不敢給修行的人特別是出家人算命,因為這些人的命算不準,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佛教不算命的原因是人可以通過身口意的修煉去除貪嗔痴慢疑殺盜淫惡口兩舌來修十善道,改變原有的先天命局,了凡先生就是一個改天立命的好榜樣。所以對於真正修行的人來說是不準的,學佛人不是不可以算命,而是沒有必要算命。
  • 學佛之人可以吃肉嗎?佛陀:達到大慈悲心並不會阻礙往生
    學佛之人可以食肉嗎?關於這個話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道人看來佛陀講以慈悲為懷,殺生是大忌。但在佛教之中,佛陀可並沒有要求過學佛之人不能食肉,畢竟在佛陀證道之前,也曾受供養者的牛奶粥等時,可見學佛之人並沒有強制的不能食肉的戒律,那麼對於戒葷食素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
  • 想學佛了,您會從身邊的在家學佛人開始了解嗎?
    講到學佛,身邊有些人會挑選專門的佛學院去學習,可能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待學習這件事,學習就要去學校嘛,當然是要挑專業的,這樣比較「但是學佛,有時也是業力使然,會使人覺得自己學的是對的,特別是對方,能講些與自己相應的內容,就以為遇到了善知識,問題是即便去了專業的學校,學了之後,會知道如何辨別與揀擇嗎?學佛首先還是要在經典上下功夫,從未了義經開始,慢慢一部一部讀到了義經,特別是唯識的經典要讀,不是只是看門面,學佛如果依相學,那真是會害人的法身慧命。
  • 何時才是我們學佛最好的時機?現在學佛,晚了嗎?
    對於學佛的人而言,任何時間都是正合適的。不存在早晚的問題。關鍵在於,是否將佛法落實到生命中,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說,我要好好賺錢,等我到老了,有了錢,才能自己給自己養老。有錢真的能防老嗎?現實生活裡,有多少人在年輕時拼命地賺錢,留著錢,到了老了,以為就可以安享晚年了,卻偏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破敗了,過著很苦的日子。那麼,如何才是成就大事業呢?此大事業,即學佛。學佛,做善事利益大眾,修智慧與福德,到了老年,自然可以安養天年。而年輕時有魄力,有體力,有時間,正是培養福報最好的時機。
  • 自我教育,別成為「嫉惡如仇」的法律人
    嫉惡如仇的法律人是危險的。嫉惡如仇用來形容一個正直的人格,絕對是一個褒義詞。但是為什麼執法人員把「嫉惡如仇」帶到工作中就會變得非常危險呢?幾年前,我的一個朋友——一個縣公安局刑警隊的副隊長,被以刑訊逼供罪判刑。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特別正直的人。
  • 學佛後,還可以喝酒吃肉嗎?這個誤區,你要搞清楚
    有一位朋友出於對佛法的好奇,問道我這樣一個問題:「學佛後,還可以喝酒吃肉嗎?」這個問題,在我初接觸佛法時也疑惑過。當時的我對佛教什麼都不懂,但因為一種吸引力,讓我非常的想要了解和學習,但是又害怕學佛後會限制自己的諸多行為。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在我們沒有接觸佛教前,喝酒、吃肉、吸菸等行為,都是人們認為的正常現象。
  • 學佛能不能紋身?可以文六字真言嗎?
    有網友表示自己是一個佛教徒,一衝動在胳膊上文了一個六字真言,看到網上說什麼的都有,想要求證學佛能不能紋身,六字真言可以文嗎?畢竟佛法從恭敬中來,福報從恭敬中來,何必執著於繪於何處呢,置於「心頭」「一念」才是真的學佛。明玄法師如唐·義淨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以為居士可以燃指,而出家眾則不宜。
  • 嫉惡如仇?不懂郭德綱的人才會如此「污衊」!
    說郭德綱「嫉惡如仇,睚眥必報」的人,一定是不懂他的人。「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這是侯三爺對郭德綱的評價,但也絕非正確。「忠與孝」是郭德綱做人的基準,而且也是他對所有徒弟「言傳身教」的東西,坎坷走來郭德綱嘗遍了人間冷暖,三次入京卻沒有換來半瓦立錐之地,身無分文連野狗都成為了攔路惡犬,偌大一個城池,卻沒有一個相知的人,他內心堅守的也就僅剩下「忠於自己的事業,孝與自己的父母」。
  • 佛說:不想賺錢的學佛人,不是合格的學佛人!
    很多人可能會反對,認為這與佛陀知足常樂,淡漠名利的思想相違背。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賺錢與貪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賺錢,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而在創造價值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可以更有能力,去照顧好身邊的親人,幫助到身邊的朋友。
  • 越有本事的人,反而越「嫉惡如仇」,原因有三個
    作者:壹號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嫉惡如仇,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說明這個人對壞人壞事很憎恨,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會勸你別成為這樣的人,要成為一個心胸豁達的人。
  • 信佛和學佛是同一回事嗎?這點一定要認清!很多學佛人都錯了!
    不懂就永遠都不能開悟,就會變得崇拜鬼神,這種學佛方式是非常愚痴,迷信的。有些人是聰明有智慧的,但他非常傲慢,對佛法沒有真正的信仰,就像在我的文章中有許多佛學詆毀者,他們可能見過比我見過的更多的佛經,用過比我更多的智慧。但由於他們不尊重信仰,這樣很危險。龍樹菩薩曾經說過: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為邪空。
  • 輕鬆學佛:學佛就倆字。如果真的明白了,人人都可以成佛
    我們也希望創建這個話題,讓更多的學佛人可以輕鬆上路,更好學佛。今天我們聊一聊應該如何學佛。簡單地說,學佛就倆字:一個是「學」,一個是「佛」。把這兩個字搞清楚,學佛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了。首先我們要了解「佛」這個字。很多人都會說:佛不就是釋迦摩尼嗎?
  • 記住千萬不要勸人來學佛,為什麼?難道佛法不好嗎?
    很多人學佛就一肚子話要講, 恨不得讓全天下人都是知道自己在學佛, 也恨不得讓全天下人都學佛。恨不得把一肚子真理都倒出來讓別人來聽。是不是佛法很好很殊勝呢?那為什麼學佛人也不是很多呢?全世界各類宗教中佛教才排第四,學佛人不過4億!佛法是宇宙大自然之法, 說的是人的生命真諦、業力和因果輪迴,難道不殊勝嗎?佛法當然是殊勝了!
  • 求籤算命能準確預測學佛人的命運嗎?求籤可信嗎?
    求籤算命能準確預測學佛人的命運嗎?求籤可信嗎? 佛教的打卦和民間的求籤是一回事嗎? 祈求上師加持和求神仙保佑一樣嗎? 疑問是覺醒的開始,《慧燈·問道》系列因此而誕生。
  • 學佛人一定不能吃葷嗎?不吃肉就是等於放生嗎?
    對於學佛,世上尚有很多誤解,但大家好像並沒有很認真地去思考,只憑著道聽途說便形成一個片面認識。正如信佛學佛一定要吃素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認為佛弟子是見不得一點葷腥的,否則就是對佛陀的大不敬。可是當真如此嗎?不盡然!不吃肉就是等於放生嗎?錯了!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佛教提倡「不殺生」。而在大家的認知裡,「不殺生」就是「不吃肉」,所謂的「肉」原本就是生命,那麼吃肉,就是違背了佛教不殺生的戒律。
  • 佛教:學佛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看完恍然大悟!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煩惱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尋求心理上的清淨、自在與解脫,而宗教存在的普遍意義就在於使人內心平和,使人得到安心。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會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宿命論,這就大錯特錯了。與其相反,佛教不算命,而倡導人積極改變命運。
  • 皈依才能學佛嗎?不皈依可以自稱為「佛弟子」嗎?
    一定要皈依才能學佛嗎?一定要皈依才有資格稱為「佛弟子」嗎?(一)有少數信眾在佛前自誓皈依,為什麼?這裡指的皈依是初學之人到「出家師父住處」去辦理「皈依儀式」。尤其需要明白,最初皈依的心態及最初親近的善知識(親教師、依止師),足以影響、決定廣大的信眾日後學佛的方向。所以分辨最初「皈依時的心態」及分辨皈依時善知識指引你入佛門的學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 學佛能旺財運嗎?
    02 問:學佛後還能投入精力賺錢嗎?法師答:在家學佛居士,當然可以投入精力賺錢。信佛和賺錢是不衝突的,但是要講誠信,深信因果,不殺生,不違法,合法賺錢生活是可以的。還要把握好時間的分配,不能只顧賺錢而忽視了照顧家人,忽視了自我提升,忽視了學習和修行等。
  • 佛教:這3種人「學佛越久,離佛越遠」,看看有你嗎?
    導語:學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佛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而是多生多劫,不斷修行的結果。很多人剛開始學佛,發了很多願,但時間久了,或是受到了挫折和違緣,自己所發的願就如同虛設。正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西天。」這似乎表示,學佛越久,離佛越遠,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學佛的路,你走對了嗎?
    歷史以來,學佛的人無計其數。每個學佛的人,都希望自己真正能做到證果涅槃,能離苦得樂。但是誰都知道,學佛並非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歷史以降,真正修成的大德高僧,寥寥可數。然而不同的人們,都各自懷揣著心中的夢想,無論是求佛保佑、抑或是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希望去那佛的世界享無量之福,因此對學佛趨之若鶩,甚至是以一生的時光,來追求自己能達到的境界。學佛的確是有一條路,能讓人直達心靈的彼岸。能讓人瞬間開悟,能讓人離苦得樂。然而,若是你學佛的路走得不對,便達不到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