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成立專業機構研究閩南文化
2020-11-23 08:03:59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
感受廈門魅力!「詩意廈門 五育集美」文化旅遊推介走進成都
來自成都、廈門兩地的文旅部門、知名旅行商、旅遊產業機構代表共聚一堂,一起感受廈門、集美的魅力。推介會以「詩意廈門 五育集美」為主題,展現「高顏值、高素質」廈門魅力,全方位展示廈門集美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為更多的成都朋友提供一個了解廈門、走進集美的平臺。
-
廈門:非遺大師進校園傳技藝 傳承閩南文化特色藝術
學校裡,濃鬱的閩南文化不僅體現在建築上,連學校的專業設置都融入了「閩南味兒」——學校在全省首創了閩南文化產業系,培育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人才。 為何一所現代職業學校,要傳承閩南傳統工藝和特色文化?
-
兩岸學子在廈門研學閩南文化
新華社廈門10月2日電(記者付敏)「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2日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總部開營。來自福建及臺灣的學子50人將在為期4天的時間裡研學閩南文化。 根據安排,營員們將通過主題式探究+體驗式學習的方式,探尋可看、可聽、可品、可學、可體驗多面立體的閩南文化。
-
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召開首屆會員大會
研究解讀「千年集美」 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召開首屆會員大會11月22日,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召開首屆會員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廈門市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章程》《廈門市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財務管理辦法》《廈門市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第一屆大會選舉辦法》,並選舉出理事會理事、監事。區領導黃穎、李瑞盛出席會議。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是由集美區社科聯主管、經集美區民政局核准登記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
2019「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完美收官
本年度周末音樂會以「新時代·新青年·新風採」為主題,深入貫徹落實新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創新思想教育方式,讓青年學子在集美獨特的「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與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的薰陶中成長,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培養有志於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彰顯人文集美獨特魅力。
-
廈門集美學村遊玩攻略
更多攻略請訪問廈門旅遊攻略網查看交通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位於廈門集美區,是集美各類學校和文化機構的總稱教育是千秋萬代的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陳嘉庚本著上述宗旨,在1923年創辦離集美學村。現在的集美學村不僅是學習的地方,還是個著名的旅遊觀光地,學村內有歸來園、歸來堂、嘉庚公園等等著名旅遊景點。
-
廈門集美學村-愛國華僑陳嘉庚一手創辦,現為閩南文化景點!
延平樓建於1922年9月,時為集美小學教學樓。抗戰期間,被日軍飛機轟炸倒塌,1953年按原樣修復,現為集美中學教學樓。1992年,為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宿願,在鰲園的北面建設「嘉庚公園」。與鰲園相連,是陳嘉庚建築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傳統園林自由布局的形式。南薰樓建於1956年,時為集美財經學校教學樓,現為集美中學教學樓。
-
閩南文化博物館綜合體落戶廈門馬鑾灣
東南網10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記者日前從廈門市文旅局獲悉,廈門將建閩南文化博物館綜合體,項目建設已初步達成選址在馬鑾灣西濱村的意向。據了解,建設閩南文化博物館是《福建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的規劃項目之一,旨在集中展示閩南文化,讓閩南文化「可看、可聽、可遊、可玩、可食、可體驗」,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馬鑾灣西濱村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較完好,保留有傳統閩南鄉村建築群,能夠較好地呈現閩南建築特色,傳承閩南文化。此外,記者獲悉,廈門正在建設的「閩南戲曲藝術中心」坐落於集美新城嘉庚劇院旁。
-
廈門將建閩南文化博物館綜合體!還有一個藝術中心明年投用
生活在廈門,對閩南文化,你了解多少?廈門將建閩南文化博物館綜合體!未來,閩南文化將變得可看、可聽、可玩。昨天上午,廈門市文旅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葉細緻接聽市長專線,在介紹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相關工作時,透露了這一消息。
-
2020「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舉辦嘉庚讚歌專場
(本組圖/廈門日報記者 黃曉珍 攝)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陳豔 圖/廈門日報記者 黃曉珍)10月31日,2020「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嘉庚讚歌專場在集美青少年宮舉行,集美師生群眾用動人的歌聲舞姿、動情的朗誦歌頌嘉庚先生,弘揚嘉庚精神。近50萬人相聚在雲端,一起觀看了本次音樂會。
-
廈門集美新城的探索與經驗
核心氣質始終與嘉庚精神水乳交融的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成為集美新城的核心氣質和獨特競爭力,反哺了奮鬥的力量,推動著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一波波城鎮化浪潮背後,很多學者開始反思,在充滿激烈競爭的城鎮化巨變中,如何避免「千城一面」的窠臼?
-
集美大學成立電影學院
集美大學成立電影學院著重電影產業、閩南語電影、臺港澳電影、東南亞電影研究集美大學正式成立影視學院,將為廈門乃至全省影視產業輸送高層次專業人才。6月28日,集美大學舉行電影學院授牌儀式。伴隨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獎年份)長期落戶廈門,廈門影視產業迎來大發展的新契機。據了解,在學科建設上,集美大學電影學院將重點發展劇本創作、影視評論等學科方向,為廈門市影視全產業鏈布局輸送專門型人才。
-
廈門將建閩南文化博物館綜合體 初步選址馬鑾灣西濱村
廈門將建閩南文化博物館綜合體。昨天上午,廈門市文旅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葉細緻接聽市長專線,在介紹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相關工作時,透露了這一消息。制定法規推動成立專家委員會非遺傳承人成主力軍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是全國首個保護地方文化的專項法規。葉細緻介紹說,我市已成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
-
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開營
2日下午,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52名來自福州、廈門、泉州的臺籍中學生和大陸中小學生,開啟了一場為期4天3夜的閩南文化研學之旅。10月2日下午,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廈門建發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開營。
-
廈門旅遊只去鼓浪嶼廈門大學,收好這個攻略帶你去集美,極美!
集美第一站,便是搭乘海景地鐵,去看那電影中的如夢場景。集美學村,村即是學校,學校即是一座村莊集美學村地鐵站出站後,便到了最神奇的一所學校。說他是學校,但它其實是一個村莊。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坐落於集美村。它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始傾資創辦,享譽海內外。
-
兩岸中學生廈門泉州研習閩南文化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 (記者 陳成沛 柳瑞鴻)「希望通過這次夏令營活動,可以讓我更加認識和了解閩南文化,了解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來自廈門外國語學校的臺籍學生周苡珊笑著對記者說,她很期待認識一些大陸和臺灣的朋友。
-
海內外專家匯聚廈門研討閩南文化創新性發展
黃昱臻 攝 中新網廈門3月24日電 (記者 楊伏山)來自海內外的200多位專家學者,24日匯聚廈門,參加「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2018學術年會」,探索閩南文化如何在新時代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
廈門不僅有鼓浪嶼,還有同樣精彩的集美,看本地人怎麼玩
隨著地鐵1號線的開通,從廈門島內市中心出發到集美,二十分鐘就到了,安排個大半天時間可以玩個痛快。乘坐地鐵到集美,除了體驗到美得不行的「海上小火車」,還能欣賞到什麼美景呢? 尚忠樓 小貼士:1、 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並不是專指一所學校。2、 與廈門大學不同的是,這裡的遊客非常少。
-
廈門歷史風貌建築再添11位新成員 位於中山路、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
臺海網10月1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日,我市第四批歷史風貌建築經市政府認定公布。新認定的第四批歷史風貌建築共有11棟,其中4棟位於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7棟位於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此前,我市三批歷史風貌建築均位於鼓浪嶼,共439棟。今年內,我市將實現全市六個區歷史風貌建築認定全覆蓋。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