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韓國人也在過「熱鬧端午」,就是畫風有些不太一樣

2020-12-13 山河獵人

節日是指那些日常生活中值得被紀念的日子,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數千年的文化史中總會發生很多的事情,所以也就因而誕生了節日。因此,每一個節日承載的含義都並不相同,但卻讓人覺得深刻。就比如這個盛夏時分中即將到來的節日,就承載著一份中國人的非凡感情。

中國夏天的代表性節日——端午節

這個盛夏中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也被稱為龍舟節,天中節,正陽節等等,是一個在農曆五月初五發生的中國傳統節日,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實你也能發現,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是各自分散在四季當中,成為當季的代表性節日,而端午就是盛夏之中的代表性節日,也讓炎炎夏日中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

端午是怎麼來的呢?事實上的它的演變路線有些曲折。最早的時候端午節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上古先民出於對龍的原始崇拜,所以選擇了「五月五龍升天」的黃道吉日來祭拜龍祖。不過在北方的先民看來,端午則是「惡月惡日」,他們認為這個節日是並不吉祥的,所以嚴禁在這一天出生。但這些風俗,後來又新增了一個含義,那就是紀念屈原,所以端午節活動風俗多種多樣,是數千中國民族的文化沉澱而塑造的,所以人們也會選擇在那天的時候進行划龍舟,包粽子等等習俗,用來慶祝。

韓國也有端午,就是畫風有些不同

不過這個對於中國人十分熟悉的節日,其實在外國也不是沒有人過。因為古代中國強盛而塑造的漢字文化圈,全球也有不少國家也過端午節。就比如韓國這裡其實也有一個「端午節」,並且也同樣入選了世界人類遺產名錄,所以就有很多人疑惑了,為何韓國端午會專門被單獨進行申遺,它和中國端午有什麼不同嗎?事實上,韓國端午和中國端午還真的不太一樣。

在韓國的重午期間,其實也有一個端午的存在,那就是江陵端午祭,它是韓國江源道江陵市所特有的一個巫俗祭祀活動,也是屬於韓國本土孕育的一個節日,在每年農曆4月15號到5月初七,為期20天到1個月,是韓國本土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

不同江陵端午祭和中國端午節有何不同?

不過和我們紀念屈原不同,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的節日內涵和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它實際上是一種祭祀活動,包括送神儀式,迎神遊行,巫祭,官奴假面戲,鄉土民謠競賽等等的節日形式,是韓民族用來慶祝的一個活動。如果要說中國的端午節最重要的是吃粽子,那麼韓國端午節則是需要在當天進行洗頭髮,所以它和我們中國的端午節是沒有啥關係的。也因為這個節日風俗擁有著豐富的韓國風俗,所以韓國的端午節在1967年的時候就被指定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也在2005年11月25號成功申遺,被指定是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同樣的中國的端午節也是中國首個被申遺的節日。這些都表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儘管名字相似,但是文化內涵卻並不一樣,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韓國端午祭呢?歡迎留言評論。

行者無疆,大道無垠,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歡迎品鑑【山河獵人】為你帶來的奇聞異事,該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圖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韓國人也過中秋嗎?原來他們還有這些習俗,看著真熱鬧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來了,可大家知道韓國人也跟著我們過中秋的嗎?很多小夥伴以為韓國人和我們一樣只過端午,但其實他們對於中秋也是非常重視和講究的,甚至比國內還要重視,而且是作為韓國的三大假期之一。通常被稱為"秋夕"或者"感恩節",在這段假期時間內,與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而且比國內春運人流量還大,到處人山人海,因為巨大的人口流動也容易造成全國性的交通擁擠。
  • 韓國人也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韓國端午冷知識!
    端午已至,中國的大街小巷已是粽香四溢。因疫情影響,韓國的江陵端午祭也在「雲端」如火如荼地展開。
  • 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端午節?古今的端午究竟有哪些不同
    在大家還在糾結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時不知怎麼的,鹿鹿竟然開始反思端午節的歷史由來端午、汨羅江畔、粽子、屈原、龍舟……正是由這一個個關鍵詞,組成了鹿鹿對端午的基本認知但端午究竟是什麼,鹿鹿查了資料後還是有些蒙圈尤其是近年來韓國申遺「端午江陵祭」之後中國「端午」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 李子柒的端午粽子視頻遭韓國人舉報下架!理由是「韓國端午不吃粽子」?
    然而一則不太和諧的新聞卻闖了出來。什麼?過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竟輪到別國人來指手畫腳了?有網友搜索李子柒的端午視頻,突然發現她之前在海外平臺發布吃粽子的視頻被韓國網友舉報遭下架。而下架的原因也非常令人氣憤,只因他們認為端午是他們國家專屬的節日!很多網友看到這些評論和舉報理由後都感慨:這些人真不要臉啊!韓國起源論又出現了?
  • 除了端午、泡菜,中醫和漢服也被韓國人「偷」了?
    韓國近些年的「申遺」作為惹惱了不少國內的網友,有些人對此是不屑一顧的,但更多的網友們是非常憤怒的!前不久,網絡上就泡菜的起源發起舌戰,眾說紛紜,不少網友大罵韓網友「竊賊」。韓國泡菜而韓網友更是大言不慚,說這沒有爭議,泡菜就是源自韓國,也是由韓國推廣至全世界的,讓國人清醒一點,有一些來過國內的韓國人更是在網上說「你們的醃白菜哪裡算是泡菜?」
  • 看韓國人過春節 一樣的情感不一樣的味道
    從 2005 年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成功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中國越來越關注作為亞文化圈共同的歲時民俗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韓國的「春節」。(陰曆計時是新羅時代從中國傳到韓國並開始使用)舍爾被認為是韓國固有民俗和中國傳統民俗融合之後形成的一種習俗。史上並無明確記載正月初一從何時開始成為韓國的節日,《高麗史》記載春節是「九大俗節」之一,朝鮮時期春節與寒食(冬至後的第 105 天)、端午、中秋一起被稱作四大節日。舍爾的傳統風俗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存在,到了高麗時期趨於多樣化,並一直沿襲至朝鮮時期。
  • 不想當中國人,綠營分子卻想過端午?
    然而,島內某些綠營分子再度「借題發揮」,拿「亞洲其他國家也過端午節」的理由來詭辯自己不認祖宗也可以放假過端午節,真的是無恥極了。臺灣媒體人黃智賢日前在節目上批評綠營分子,既然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又幹嘛大張旗鼓地要吃粽子、划龍舟過端午節?難道只是因為好吃可口、熱鬧好玩,還是單純因為可以放連假?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 有何不一樣的風俗
    那麼,除了中國外,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也過春節?韓國:白色信封裝壓歲錢在韓國,春節被稱為「舊正」,是韓國人的傳統節日。在1000多年前的新羅時代,韓國人就開始過春節了。但是,1910年至1945年,當日本在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時,老百姓不允許過春節。
  • 韓國人端午節吃什麼?
    端午節到了,韓國人一直爭搶我們的節日,那麼端午節這一天,一直號稱「端午節」是他們的節日,韓國人在家裡吃什麼呢?其實韓國人把端午節叫做「粽子節」,你聽聽,我們富有文化意味的神聖節日讓他們這麼一叫瞬間就變成了「吃貨節」。
  • 除了中國,全世界還有多少國家過端午節?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如今,端午節並非只有中國人在過,受中華文化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不少國家也有自己的端午活動。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在過端午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其實韓國人不叫端午節
    韓國江陵端午祭(강릉 단오제)其實與我國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更多是江陵地區的端午祭更加出名,活動期間將會舉行各種巫法和祭祀典禮,並會舉行跳繩、假面製作等傳統遊戲和體驗活動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農樂表演等。
  • 為何韓國人將端午節申遺?這不是中國的節日?韓國網民卻這樣解釋
    ——為什麼韓國把端午節申請成為自己的文化遺產?我的中國妻子告訴我那是中國的節日。▲為何韓國人將端午節申遺?這不是中國的節日嗎?韓國網民卻這樣解釋外國網民對此的回答也是亮了:(其中韓國網民也進行了解釋)1、我認為韓國人並不是想禁止中國人慶祝中國端午。
  • 不一樣的端午節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由於這二十年多年來常年在外,一直沒在家過過端午節。今年一直在家。得以在家過個端午節。記的以前少時候,每到端午節時特別高興,因為每家每戶都會在端午節前一兩天包粽子,粽子也分幾種,有肉粽,豆棕,棗粽。還有不包陷的糯米粽等。吃起來都很香。
  • 韓國已成功申遺端午15年,我們的端午節,韓國人是怎麼過的?
    在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一時間引發中韓兩國民眾的激烈討論。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當地的韓國人是怎麼度過端午節的呢?端午節的意義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端午節的當天我們要吃粽子,不管是北方的甜粽子,還是南方的鹹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另一方面當天也會有很多的人,前往當年屈原跳江的地方,舉辦划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屈原。而韓國申遺的其實是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並不相同。我們的端午節意義多在於慶祝,而韓國的節日更多的則是為了祭祀。
  • 韓國已成功申遺端午15年,我們的端午節,韓國人是怎麼過的?
    在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一時間引發中韓兩國民眾的激烈討論。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當地的韓國人是怎麼度過端午節的呢?我們的端午節意義多在於慶祝,而韓國的節日更多的則是為了祭祀。而且韓國在端午節吃的食物叫做艾糕,就是艾葉和面在一起做的面點。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古時端午節就已實現了文化輸出,成功跨出國門傳入了如朝鮮、日本等國家,這也才有了後來所謂的「韓國人搶端午節」的事情。當然,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民俗文化,韓國人並沒有「搶走」,但與其在這裡聲討韓國搶「中國節」,不如多了解些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 韓國搶先申請端午節為世界遺產?孫中山是韓國人?實事並不是這樣!
    你也聽過「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的」、「韓國人甚至說屈原是韓國人」之類的說法嗎?該說法聲稱,韓國人拿端午節去申請世界遺產,並且還成功了,起源於中國的「端午節」從此不屬於中國,反而屬於韓國——這不是太令人髮指了嗎?放心,這只是謠言。端午節並沒有「被韓國搶走」。
  • 你還在相信韓國人搶了我們的「端午節」嗎?
    近幾年,關於韓國人「搶了」中國端午節的消息一直甚囂塵上,雖然幾經媒體闢謠,仍然效果不大。事實上,韓國申遺的端午節名字叫「江陵端午祭」,不是「端午節」。早在1967 年,韓國將之納入本國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5年,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八十年代的端午,屬於鄉下孩子獨特記憶,不一樣的熱鬧
    八十年代的端午節,真的很熱鬧,那是孩子眼中獨有的快樂,今天講給你聽。這一習俗,民諺如民歌一樣唱響:端午門掛菖蒲草,熬鍋艾篙洗水澡。小孩子腰間會系上一個裝著菖蒲和陳艾的小布袋,誰家小布袋花紋最好看,這天就會成為孩子頭,領著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玩遊戲。
  • 從古至今原來除了我們過端午節,還有這些國家
    而端午文化更是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會在端午節進行慶祝端午的活動。唐朝時王朝國力昌盛,當時的日本為了學習優秀的中華文化,前前後後向唐朝派出了十幾次遣唐使的使團進行中日文化交流。所以日本受古代中國的影響,自古以來就會有過中國節日的傳統。中國唐宋時期,剛好是日本的平安時代,也是日本古代的最後一個歷史時代。從這以後,中國端午節的習俗開始傳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