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福州(四):漫話「東南佛國」

2020-11-18 紅色閩浙贛故事

福州,現有佛教寺廟400多座。這些寺廟中,湧泉寺、西禪寺、林陽寺、地藏寺、萬福寺、雪峰寺6座,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是中國世界紀錄協會評出的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最多的城市,有「東南佛國」之譽。


據《福州市志》記載,福州建佛教寺院始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當時有侯官的藥山寺、靈塔寺和懷安的紹因寺3所寺院。這三座寺廟,現已蕩然無存。

開元寺


福州現存最古老(也是福建最古老)的寺院,是建於梁太清三年(549年)的福州開元寺。開元寺曾是福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寺院,其範圍東起現井大路,西至現尚賓路,南達三牧坊,北抵現龍山巷,約佔當時城區面積的十分之一。 會昌年間,唐武宗李炎滅佛,規定天下佛寺,一州只準保留一寺,當時開元寺在福州規模最大,得以保存。開元寺在歷史上數度遭受火災,清末時大殿亦焚毀,現所存寺宇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

萬佛寺


福州佔地面積最大的佛教寺院,是位於福州旗山的萬佛寺,佔地131 0畝,據說也是全國佔地規模最大的寺院。萬佛寺原為旗山石松寺,始建於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999年,經政府批准重建石松寺。建成後,因藏萬尊白瓷佛,更名為旗山萬佛寺。

湧泉寺


福州城西面是旗山,東面是鼓山,有「旗鼓相當」之說。鼓山湧泉寺是全國重點寺廟,為閩剎之冠。湧泉寺始建於783年,初名華嚴寺。唐武宗滅佛時,華嚴寺被毀。908年,閩王王審知修建新寺"國師館"。宋朝時,宋真宗賜額"湧泉禪院"。1407年改稱湧泉寺。湧泉寺依山偎谷,檻廊相連,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寺外石壁上,密布著名人摩崖題刻,題句最集中的靈源洞至聽水齋沿途,布滿宋元明清題詠300多處,有相傳朱熹所書的「壽」字,高達4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石刻。

西禪寺


福州西郊怡山之簏,也有座全國重點寺廟西禪寺。西禪寺原為南北朝時期王霸仙人修道的場地,到了唐代鹹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古剎大門坊柱上鐫刻一副楹聯:"荔樹四朝傳宋代,鐘聲千古響唐音。"舊時寺內荔林成片,歷史上每年寺僧舉行荔枝會,吟詩作畫,「怡山談荔」成為佳話,至今法堂前尚餘一棵宋代的荔枝樹。

林陽寺


西禪寺以「談荔」流芳,林陽寺則以賞梅出名。林陽寺位於北峰之巔,為後唐長興二年(931年)所建,原名林洋院。現存寺院為清光緒間(1875-1908)募資重建,稱林陽寺。林陽寺殿堂雄偉壯觀,佛像莊嚴肅穆。寺院建築群坐北朝南,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上林木蔥鬱,古樹參天。林陽寺近些年成為「網紅」的打卡地,蓋因寺院栽種了千餘株梅花,寒冬季節,紅梅、白梅競相綻放,古梅配古剎,妝點著這座梵音嫋嫋的千年古剎。

雪峰寺


梅需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福州屬亞熱帶氣候,很少下雪,但距福州城77公裡的閩侯縣有山曰雪峰山,山上有全國名剎雪峰寺。雪峰寺為唐鹹通十一年(870)所建,現存殿宇多為光緒年間重修。雪峰寺有「南方第一剎」之稱,是佛教禪宗五家宗派中雲門宗、法眼宗的發源地。寺內主要建築是山門、法堂、大雄寶殿、齋堂。大雄寶殿內有來自緬甸的三世如來玉佛。

萬福寺

福清縣漁溪鎮黃檗山,也有名寺萬福寺。萬福寺創建於唐貞元五年(公元789)。明朝時期多次修建,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皇帝御賜"萬福禪寺"匾額。1928年,寺被山洪衝毀。福建省佛教協會成立了修建委員會,對萬福寺進行了修復。1983年,萬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地藏寺


福州眾多佛教寺院中,還有一座專供女尼修行研讀的地藏寺,位於福州金雞山麓,在佛教界素有盛名。地藏寺建於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當時叫作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寧元年(公元894年)重修。五代時期稱金雞山報恩寺,寺內建有地藏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後因遭火災,寺宇燒毀。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在報恩寺地藏殿遺址建新寺,取名地藏寺。清末以來雖多次擴建,但基本上保持原貌。抗戰前夕,重新整修,成為福建女眾叢林。

此外,福州還有華林寺、金山寺、北禪寺、靈石寺等眾多的名寺古剎。蓋因福州福地,周邊群山疊嶂,為僧侶們清靜修行提供了淨土道場,加之古代交通不便,使這些寺院倖免於戰火,從而成全了這個「東南佛國」。

相關焦點

  • 緣入東南佛國·西湖禪境(一):妙得玉理
    ,以「保境安民」、「信佛順天」為國策,憑藉雄厚的財力,在杭州境內興建150多座寺院和數十座塔幢,吳越國地處中國東南,以錢塘為中心,建國七十餘年間佛教盛行,寶剎眾多,故有「東南佛國」之稱。杭州作為都城,佛教十分繁盛,因此原本指代吳越國的「東南佛國」,也可代指杭州。 現在杭州西湖的大部分寺字、塔幢、石刻等,都是那時候創建或擴建的,深山古寺,香火氤氳,千年不絕。
  • 張良緣入「東南佛國·西湖禪境」(之十):佛牙寶塔·三潭印月
    宋時的杭州是著名的東南佛國,西湖景觀受佛教的影響極深,潘閬有詩言「長憶錢塘,臨水傍山三百寺」,蘇軾在湖中建這三座小石塔也受了佛教的影響所作「東南佛國·西湖十景」套牌之《佛牙寶塔·三潭印月》,取材和田白玉籽料,玉質油潤細膩,牌型方正,四倭角,施加精湛入裡的雕工和精緻典雅的設計,一面雕就石塔分列,亭臺在側,柳綠花明,皎月當空蕩,投印湖面,蕩漾于波光之間,此情此景,令人讚嘆。另一面題詩詞「千潭一月豈須三,色色空空象總含。
  • 張良緣入「東南佛國·西湖禪境」(之一):探春結緣·蘇堤春曉
    可以說,蘇軾嗜禪的程度與他嗜詩的程度是一樣的,蘇東坡重佛,深諳佛教典籍,故其揮毫染墨時,常廣引佛典,將禪門的妙悟機鋒注入詩文,也正是蘇軾的佛學禪思,恣意點化,將西湖的山水靈秀與智慧一一描摹而出,「蘇堤春曉」便是東南佛國·西湖十詠美景之首絕。
  • 張良緣入「東南佛國·西湖禪境」(之三):望月聽禪·平湖秋月
    四時月好最宜秋,月到中秋分外明。 望西湖,長天秋水一色,秋霽月明,人間此景難得。 平湖秋月,是「湖光秋月兩相和」的美景,於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臨外湖。在唐時,這裡原有一座望湖亭,明代又增龍王祠。張良所作「東南佛國·西湖十景」套牌之《望月聽禪·平湖秋月》,取材和田白玉籽料,玉質油潤細膩,牌型方正,四倭角,施加精湛入裡的雕工和精緻典雅的設計,一面雕就清秋月夜,良辰美景,詩情畫意。秋夜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桂子飄香,水月相溶,眼前美景只在此刻可得。
  • 福州!福州!有福之洲(全集之一)
    福州這座位於華夏東南沿海之濱的美麗城市後學者雖不敢對歷史成因妄加揣測,但國之重器遺珍能世代傳承於三坊七巷世家就充分說明閩人重書家傳身教,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及深深熱愛這塊疆土絕非停留在口炮上,五十件歷代珍寶(弧品)傳承曝光公示於世界告訴世人福州乃有福之州,雖地處東亞大陸華夏之疆東南最未端,但並非市井俗夫&34;所茍同的南蠻文化貧脊蠻荒不毛之地。
  • 張良緣入「東南佛國·西湖禪境」(之二):因蓮系佛·曲院風荷
    ▲清 董邦達 《曲院風荷》 佛教寺院被稱為「蓮舍」「蓮境」和「蓮花界」,佛國土地被稱為素有「東南佛國」之稱的杭州,有最為動情的蓮花盛境,又當屬西湖十景之曲院風荷,妙色無比,乾隆皇帝大加讚賞「宋時曲院此時風,荷豈分疏等燦紅。」
  • 2019「東南佛國,杭州」託缽行腳慈善福慧行活動圓滿舉行
    市屬各大寺院、杭州佛學院以及各區、縣(市)佛教寺院法師,護法居士等參加了此次慈善福慧行活動。「東南佛國,杭州」託缽行腳慈善福慧行活動旨在繼承佛教優良傳統,發揚佛教慈悲濟世精神,打造「以信仰為支撐,以促進社會發展為目標」的杭州佛教慈善品牌,樹立杭州佛教樂善好施的良好形象。
  • 福建第一大寺廟,被稱泉州「佛國之源」,「哼哈二將」卻被戲謔
    文/用筆尖書寫旅行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福建是一個充滿許多可能的地方,或許你的印象中是福州,泉州,廈門等等這些知名的發達城市,但卻忽略了福建的歷史底蘊,對於歷史最好的展現便是寺廟。尤其是有著「佛國」稱號的泉州。
  • 中華禪宗五山之第二山、東南佛國:天童寺
    天童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25公裡的太白山麓,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禪宗五大名剎之一,號稱「東南佛國」。全寺佔地面積7.64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88萬餘平方米。有殿、堂、樓、閣、軒、寮、居30餘個計999間。
  • 東南佛國阿育王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而我們說的今天說的就是阿育王寺,阿育王寺位於寧波鄞州區,始建於晉,名於南朝,興於唐宋,元明清亦為佛教聖地,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阿育王寺不收門票,更有免費贈香,還有十元一份的齋飯,管飽的哦!這裡佛法濃厚,環境清雅,更有林深鳥語!帶著一個虔誠的心,一副悠閒的皮囊,來感受阿育王寺的美吧!
  • 東南佛國:五代十國時期的佛造像
    有「東南佛國」美稱的吳越之地,杭州雷鋒塔、金華萬佛塔、湖州飛英塔、蘇州虎丘雲巖寺塔等佛寺林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描繪這一時期佛教發展的盛況。 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下這一時期的典型佛造像吧。
  • 此城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是中國最「佛系」的城市
    地處中國東南的這座城市,在「佛系」的節日裡,滿城瘋狂:盂蘭盆節、地藏誕、臘八節,只要是與佛相關的日子,這裡的人們就會傾巢出動,以襄盛舉。反觀其他的佛教文化中心城市,不論是北京、西安、洛陽、上海,還是南京,都弗如遠甚。對比之下,杭州,無愧「東南佛國」之名!
  • 東南墨韻畫展在福州三坊七巷開幕
    東南墨韻畫展在福州三坊七巷開幕  人民網 餘杉芳攝 人民網福州8月2日電 (餘杉芳)日前,「助力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東南墨韻畫展」在福州市三坊七巷普霖書院開展
  • 吳越時期的杭州為什麼被稱為「東南佛國」?
    吳越國的開創者錢鏐,雖然出身平民,憑藉武力割據東南,但他深知書對治國安邦的重要性,所以建立政權之後,很注意禮賢下士, 廣開言路,對那些有文化,有見識的文人學者給予優厚的待遇,在治國理政上展示了文武兼備的遠見卓識。
  • 「東南第一剎」——福州旗山萬佛寺
    自古以來,福州名寺就有「西旗東鼓,旗鼓相當」之說。這裡所說的「西旗」,指的就是旗山萬佛寺。石松古殿旗山萬佛寺,原名石松寺,始建於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初名靈鳳寺。紹興十年(1140)寺僧天石於寺旁種植龍爪松長成,易名為石松寺。
  • 福州與琉球國的歷史淵源:曾有四位福州人任冊封使
    其實,衝繩與中國的關係遠不止於這些,特別是與福建福州的關係。  衝繩,古稱琉球國,建立於1429年,早期的琉球人有一部分就是福建地區「移民」。明清兩朝琉球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每次朝貢都從福州港上岸,如今還能在福州南公園找到當時為接待使節特設的琉球館。  此外,明清兩朝還有四位福州人出任冊封使,出使琉球對新任國王進行冊封。
  • 融創東南區域集團總裁王鵬:深耕福州,以己之力為福州帶來美好生活
    2019年9月,在豐收的季節,已有7000多年歷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迎來歷史新篇章。  融創在福州開啟全新時刻  沿著綿延千裡的海岸線,福州依偎著東海延伸出萬餘公頃。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福州這座國際性現代化港口城市正蓬勃發展。
  • 福州周邊地震影響歷史
    福州周邊地震影響歷史 2012-08-01    來源:地震局    字號:大 中 小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北段,是該區地震活動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
  • 【復興紀】杭州歷史上的佛國:天竺三寺
    原標題:【復興紀】杭州歷史上的佛國:天竺三寺 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時稱「天竺三寺」(通稱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剎。 杭州上、中、下三天竺的「法喜寺」、「法淨寺」、「法鏡寺」,均為清乾隆命名並親題寺額。天竺三寺歷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觀相同,興衰與共,歷史上被譽為「天竺佛國」。
  • 【漫話監獄七】原來是他
    【漫話監獄七】原來是他 2021-01-13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