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已經成為時下郵市的一句「名言」。今年股市低迷、樓市調控,大量資金湧入郵票市場帶動了多種題材郵票價格上漲。其中,作為郵市風向標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更是在日前創下一版110萬元的「天價」,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了。
哪些郵票具有珍罕性郵票同其他藝術品一樣,遵循「物以稀為貴」的規律,各種條件造成了珍郵存世量的稀少。珍郵各有其形成的原因,它們具有自然的魅力,人人嚮往,但非人人能夠得到,這也正顯示出郵集中珍郵的珍罕度。那麼,什麼郵票才算具有珍罕性呢?
變體郵票成為珍郵是指郵票在印製過程中,由於某種原因,造成郵票在圖案、文字、齒孔、紙質等方面與發行部門公布的資料不同,與原票有明顯差異的郵票。變體郵票可分為小變體和大變體。1945年,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郵票面值形同虛設,全然不適用,郵票被當做廢紙一卷一捲地在郵政窗口處理。重慶有一位名叫鄭介初的中學生也在郵政窗口買了一卷處理的郵票,回家整理時,他的妹妹首先發現,一大張50枚面值2元郵票上的孫中山頭像倒印了,後來才弄清楚,那是1941年發行的紐約版孫中山頭像郵票。鄭介初知道自己無意中購到了珍郵,該怎麼處理呢?圍繞著該變體郵票演繹了一連串精彩的故事,許多報刊都報導過。鄭介初現居住香港,仍愛好集郵。1992年9月30日,他將自己僅剩的一張十方連郵票在香港佳士得公司拍賣,成交價為121萬港元。
加蓋郵票成為珍郵其中大清郵政發行的「紅印花」加蓋票就是其中的一種。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郵票中的「紅學研究」。老一輩集郵家稱清代郵票有「前四寶」,其中就有三種是由於加蓋而造成的「寶」。即「紅印花」加蓋小字「當壹圓」票、「紅印花」倒蓋「當伍圓」票、「紅印花」小字「暫作洋銀貳分」倒蓋兼覆蓋郵票。四寶的另一寶是指「紅印花原票四方連」。而以小字「當壹圓」票最為珍貴。
印樣和樣票成為珍郵1968年9月24日至26日,郵電部印製了一批「文15」《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手跡郵票。準備10月1日發行,後來因故停止發行,收回銷毀。題詞內容是「只要認真做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日本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日本革命的勝利是毫無疑義的。應日本工人學習積極分子訪華代表團各位朋友之命,書贈日本工人朋友們。毛澤東一九六二年九月十八日」。此票只有極少數樣票流出,成為舉世珍品。另外,還有一些樣票是送有關部門備案、備查或供宣傳及饋贈用的樣品。由於其數量很少,「物以稀為貴」,受到集郵愛好者的喜愛。
未正式發行郵票成為珍郵1968年11月25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首先在北京發行,剛一出售,地圖出版社的一位編輯購到郵票以後,憑職業的敏感性,發現票面上地圖的輪廓不準確,於是用電話向上級反映了自己的看法。郵電部採納了他所提出的意見,決定發出緊急通知,停售這套郵票,但還是有一小部分流入社會,成為我國著名的珍郵之一。
本篇搜集了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郵票,看看這些郵票你家有幾張…… 「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已經成為時下郵市的一句「名言」。今年股市低迷、樓市調控,大量資金湧入郵票市場帶動了多種題材郵票價格上漲。其中,作為郵市風向標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更是在日前創下一版110萬元的「天價」,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了。
「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已經成為時下郵市的一句「名言」。今年股市低迷、樓市調控,大量資金湧入郵票市場帶動了多種題材郵票價格上漲。其中,作為郵市風向標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更是在日前創下一版110萬元的「天價」,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了。
當年單張面值僅為8分錢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如今單張的市價已超過8000元,30年內價格上漲了10萬倍。如果說80版猴票單張價格漲幅巨大,那麼,整版的價格可以說漲得瘋狂。
今年5月份舉辦的中國嘉德2010春拍郵品專場中,兩整版80版猴票大受追捧,分別以99.68萬元人民幣和91.8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當時的歷史新高。當時業界認為這個價格已經被高估,因為整版80版猴票在2009年11月拍賣成交價為43.68萬元,近半年時間身價竟然翻番,暴漲近50萬元。
然而,漲瘋了的猴票並沒有就此打住。日前,在香港一場拍賣會上,1980年T46庚申年猴郵票八十枚大全張以126.5萬港元(約合110萬元人民幣)成交,再次刷新整版猴票成交紀錄。這一價格較30年前發行時6.4元的價格漲幅超過17萬倍。
鮮紅的黨旗和金黃色的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誌,中國共產黨成立80多年來,黨旗多次出現在建黨等題材的紀念郵票中,和黨徽一起在方寸之間熠熠生輝,高高飄揚。至2007年,新中國發行的「黨代會」紀念郵票多達10套14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黨的八大召開,當時的郵電部門於同年11月10日發行《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全套3枚同圖異色,圖案為齒輪、棉花、麥穗等環繞下的天安門,面值分別為4分、8分和16分。這是我國第一次發行紀念黨代表會議的郵票。
2002年的11月8日至14日,黨的十六大召開,國家郵政局改變了以往發行紀念郵票的做法,在這屆黨代會召開時發行了一枚《黃河壺口瀑布》特種郵票金箔小型張,以資紀念。圖案表現了氣勢宏偉的壺口瀑布,邊紙右側燙有「與時俱進一往無前」8個楷書金字。
「在"黨代會"主題郵票中,目前市面上最值錢的,要數《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這套1992年發行、面值為20分的郵票,18年中已升值了15倍,現在郵票市值每版(50枚)價值150元。」羅玉其告訴記者,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當時的郵電部門於會議開幕當天發行《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一枚,圖案是黨徽及其投影組成阿拉伯數字「14」的高樓造型,代表黨的「十四大」,面值20分。
「我當時花200元收藏了20版,共計1000枚,當初投入的200元如今已變成了3000元。」羅玉其表示,十四大郵票屬於編年郵票系列,即指1992年至1996年發行,面值只有20分的18套單枚編年郵票。這些郵票有一個特點,就是發行量大,所以十四大郵票發行之初並不為市場看好。
「我家7口人,除了10歲的外孫不是黨員外,其餘都是共產黨員,收藏黨代會郵票,便成了我們全家的共同愛好,當時想的不是為升值而是其紀念意義。」羅玉其說,因為黨的十四大明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確立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在這種厚重的歷史背景下,十四大郵票近年來大幅升值,不斷看漲,現整版郵票十分難得。
「這是《毛主席詩詞》郵票(文7),現在這套紅色經典全套上品信銷票市價已達3萬元,與發行的面值1.1元(110分)相比,升值了27200多倍。」羅玉其告訴記者,自己收藏的《毛主席詩詞》郵票(文7)被列為「新中國珍郵三寶」之一。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套郵票十分珍貴。
《毛主席詩詞》郵票(文7)發行於1967年10月1日,全套14枚,第1枚「毛主席在著作」,圖案為毛主席在1961年7月14日攝於杭州汪莊的照片,其他13枚是毛主席的13首詩詞手跡。這套郵票有幾個特點:一、題材好,開創了「毛主席詩詞」題材郵票之先河,展示了世界偉人、開國領袖、詩人、書法家的風採;二、枚數多,全套14枚,在書法、詩詞、個人作品之類的題材中,是枚數最多的;三、兩種版別、四種規格,較為少見;四、面值低,14枚郵票3種面值(10分、8分、4分),這是當年航空信函、外埠平信、本埠平信3種平常郵資資費。
這套郵票發行於「文革」中,且大量用來寄信,消耗巨大,存世太少,全套更是稀缺之寶,要集全一套品相較好的信銷票,相當困難。
錯版郵票本是操作失誤造成的次品,但是因為收藏界崇尚「物以稀為貴」,反令其身價上漲,被全世界集郵者奉為心愛的寶貝。在新中國郵票歷史上,錯票大幅升值的例子很多,「全國山河一片紅」就被稱為「中國郵票史上最著名錯票」而身價百倍。
香港布約翰郵票拍賣有限公司舉行的2009年秋季郵票拍賣會上,面值僅8分、剛一發行便被叫停回收的「全國山河一片紅」以天價成交。「全國山河一片紅」共有橫豎兩個版本,俗稱「大片紅」與「小片紅」,其中的大幅橫票以368萬港元刷新單枚中國郵票拍賣成交價世界紀錄,而另外6枚豎票共拍得293.25萬港元。
「全國山河一片紅」於1968年11月25日發行,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是「革命委員會」的紅旗匯成的紅色海洋和工農兵群眾熱烈歡呼的場面,上方為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上除臺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上面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
郵票發行不到半天,一位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編輯發現,這枚郵票上中國地圖畫得不準確,沒畫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便通過組織向郵電部反映。郵電部發現問題後,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郵票要全數退回。但已有個別郵局提前售出了這枚郵票,致使有少量郵票流出。
隨著收藏市場的回暖,不少曾被忽略的收藏品種開始受到廈門藏友關注———印花稅票便是其中之一。記者昨日獲悉,一枚「閩變時期」發行的2分印花稅票,竟有藏家叫價10萬元。
據悉,印花稅票是指由稅務部門印製和發售的一種印花稅完稅憑證,通常具有一定的面值,其形式與郵票非常接近,常被集藏人士稱之為「姐妹花」。1991年,國際集郵聯合會作出決定,印花稅票和郵票一樣,可以組集參加郵展,從而開闢了一個新的收藏門類。
「長期以來,由於各種原因,一些集郵者放棄了稅票收藏而專心於郵票,導致我國稅票收集的水平較低。」福建省收藏家協會會員老薑告訴記者,近兩年來,隨著後繼各種特種稅票的相繼面世,以及收藏市場的日漸繁榮,廈門的稅票收藏群體逐年擴張。MSN了解到,不少稅票品種的價格也出現了十倍乃至數百倍的上揚。
據老薑介紹,2009年11月中國嘉德曾拍出一件清代紐約版印花稅票,成交價為4256元,比拍賣前的1000元估價高出3倍;而1949年發行的6枚成套《耕牛圖》(宜昌版)價格在2004年底就高達6000元,目前估價上漲至萬元上方已無疑問。
而據夏商周古玩城資深藏家白建群透露,一種在「閩變時期」發行的2分印花稅票,目前在廈門僅發現3枚,外地幾乎絕跡,因此估價相當高,「當前市場估價可能值五萬元,也可能值十萬元。」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本周末香港一個拍賣會上,將拍賣逾2200項來自多個亞洲國家的珍貴郵票,數量之多堪稱「歷史性」,估計總成交額將超過4500萬港元。當中,一枚1897年清朝紅印花綠色加蓋郵票小字3分新票「綠衣紅娘」,因存世量僅7枚,故極為珍罕,拍賣估價800萬港元。
Interasia Auctions有限公司舉辦的「中國郵票珍品大型拍賣會」,是繼1月舉辦的同類型郵票拍賣會後,再一次的歷史性拍賣會,屆時將拍賣超過2200項珍貴郵票。該公司估計以清朝及中華民國早期珍品為主要拍品,將吸引150至200名內地及海外收藏家,成交額將超過4500萬元。
「綠衣紅娘」是此次拍賣會最大亮點。這枚1897年清朝紅印花綠色加蓋郵票小字3分新票,是中國古董郵票經典珍品,且目前存世量僅7枚,故深受資深收藏家喜愛。Interasia Auctions有限公司董事舒耐特擁有逾30年郵票拍賣經驗,他非常看好「綠衣紅娘」的升值空間。他表示,上次有一枚面值為1分的同款郵票以240萬元被拍走,僅僅6個月後,價格已升至550萬元,幾乎翻了2倍。
除了「綠衣紅娘」,拍品中還包括清代「翡翠姐」橫雙連實寄封、1878年至1885年中國第一套正式發行的郵票「大龍郵票」等,均極具收藏價值。
新中國印製的第一套「軍人貼用」郵票於1953年問世,全套3枚,以八一軍徽為主圖案,印有「軍人貼用」、「中國人民郵政」、「800元」等字樣,底紋分橘紅、紫、藍3種顏色,後來分別被稱為「黃軍郵」、「紫軍郵」和「藍軍郵」。
遺憾的是,這套郵票僅在部隊發行了幾個月,就被叫停。3種郵票都流出一些,其中「藍軍郵」流出量最少,成為「新中國的十大珍郵」之一。
從各郵品拍賣會上看,「黃軍郵」、「紫軍郵」、「藍軍郵」成交良好。據夏商周古玩城郵幣卡專家白建群介紹,目前藍軍郵存世量最小,估計在100枚到150枚之間,一枚藍軍郵曾在拍賣會上拍出80萬元的高價,並一直保持至今。
此外,目前「黃軍郵」全新上品單枚價格為1200多元,相比2008年的600多元漲了近一倍。「紫軍郵」全新上品單枚7000多元。
據美國媒體報導,拍賣商23日說,世界最珍貴郵票之一——由瑞典1855年印刷出廠的錯版3先令郵票已經被成功拍賣。不過,拍賣商沒有透露買家身份及該郵票的價格。預計其身價高達500萬英鎊。
據報導,這張原本應為3先令的「黃色三先令」(Treskilling Yellow)錯版郵票是瑞典1855年印刷的,首次使用是在1857年。正常的3先令郵票應為當時應為綠色,但這張郵票被錯印刷成了黃色,而黃色是當時8先令郵票的顏色。
拍賣商大衛.費得曼(David Feldman)說,買家姓名、身份以及該郵票的最終拍賣價將保密。不過他透露,該枚郵票仍然保持著世界最昂貴郵票的紀錄。
1996年,該枚郵票曾以287.5萬瑞士法郎(合約172.8萬英鎊)的高價被拍賣過一次。有消息指出,該枚郵票估價最高達到了500萬英鎊。
這枚郵票曾險些被丟掉,所幸一名瑞典小男孩拾到,並用它換取了一些零錢。此後,郵票幾經轉手,數名集郵愛好者、德國貴族、比利時大亨都曾是它的擁有者。
「"萬眾一心,抗擊非典"小版張2003年剛開始發行時預訂價為9塊6毛錢,包括8枚單張郵票。2003年5月剛上市時就引起了市場的注意,10月份小版張漲到了27元,11月飛漲至100多元,12月飆升至140元。」郵迷王先生告訴記者,抗非典郵票總共發行了1250萬枚,發行之初有一半贈給了醫務工作者,另一半才流通到了市場上,流通在市場上的小版張就更少了。「金融危機發生前小版張還不到200元。金融危機後,郵票從2008年底升溫,抗非典小版張也踏上了升值的道路,到現在值1200塊錢了。」
江蘇省集郵公司工作人員張先生介紹,「萬眾一心,抗擊非典」小版張沉澱量(保留在收藏者手中的郵票數量)小是該小版張升值的一大原因。「另一原因是郵票題材的特殊性,抗非典郵票是中國郵政1990年以來為突發性重大災害而發行的第三套郵票,具有特殊的紀念價值。」同時,張先生表示,業界一般以1992年為分界線,此前的郵票稱為老郵票,此後的郵票稱為新郵票。「抗非典小版張是新郵票中近幾年升值較大的郵票,而在老郵票中則是1973年發行的"白毛女"表現突出。」據了解,1973年發行的一套白毛女郵票由4枚單張郵票組成,4枚單張郵票中發行量最大的為414.75萬枚,最小的為347.05萬枚。「2007年時,一套白毛女郵票僅為120塊錢,現在值800多塊了。」 (來源:新華財經)
(責任編輯:陳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