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本次任務的採用的是雙船雙潛,為「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保駕護航。所謂雙船,指的是為「奮鬥者號」保駕護航的雙母船,分別為「探索一號」支持船和「探索二號」保障船。雙潛指的則是雙潛水器,一個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另一個是專門給我們的主角在萬裡洋底打光、拍照的御用攝影師:「滄海號」。
「奮鬥者號」整體流線造型好像是一條大頭魚,外觀的塗裝很是靚麗,肚子塗裝成了綠色。為什麼塗為綠色,這裡面可是大有講究。這是因為綠光在海水當中衰減比較小,有利於在深海,捕捉到奮鬥者好的身影。而它的頭頂噴塗為了橘色,非常的醒目,這也是為了便於上浮到水面的時候,能夠被母船快速地發現。
「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是國際上首次可以同時搭載三名潛航員和科學家,同時下潛的潛水器,它具備覆蓋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業能力。這種能力,得益於它那顆強大的中國心臟,在多個關鍵技術和重要材料領域,擁有國產化的核心。
此次下潛地點位於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是全球海洋的最深處(全球海洋平均深度4000多米,而這裡則達到了11034米)。馬裡亞納海溝形成的原因是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塊巖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衝插入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後逐漸熔化而消失,便在板塊交界處形成了一條很深的海溝。
說到這裡,很多人好奇:奮鬥者號下潛有什麼難度嗎?花費巨大的科研經費進行萬米深淵探測僅僅是個「面子工程」嗎?有沒有實用價值呢?小編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次下潛的難度非常大,意義也非常重大!
第一,萬米深淵載人下潛的技術難度非常大,其他的不說,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只是萬米水壓這一條就對潛水器的構造提出了極高要求,更別說還要在這個壓力下進行畫面回傳、機械臂操控、巖石取樣等科研活動了。世界上掌握萬米深淵載人下潛探測任務的國家目前也就美國(2012年卡梅隆一人獨自下潛到10898米,幾乎摸到馬裡亞納海溝的最底部)和中國達到過,這是對咱們自身科技力量的集中展示。
第二,萬米下潛最具實用價值的用途是進行深海礦產資源勘查和開採,如今陸地礦產儲量日益減少,海底的油氣、熱液、斑巖銅/金/鉬礦等資源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進行礦產取樣分析、開採技術驗證則是未來海底礦產開發的必要條件。
第三,萬米深淵下潛的科研意義重大,因為馬裡亞納海溝這樣的俯衝帶,作為地球板塊構造最重要的特徵過程,對海溝進行研究可以對認識地球深部構造和板塊活動起到重大作用。此外,海溝中獲取的樣品對於研究海底生命也大有裨益。
10000米的海底究竟是什麼樣子?
海底龍宮是否存在?
海底究竟有沒有遠古生命?
從古至今,人類對深海未知世界的探索遠未窮盡。也許未來某一天,這些謎題將一一得到解答,向世界上勇猛精進的探索者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