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愛戀伊,愛戀伊,願今生常相隨」。一曲《女兒情》,恨無雙全法。近觀大唐,遠眺華夏,泛泛塵世,芸芸信徒,不乏懷素之狂,辯機之慧,鑑真之韌,但能稱得起聖僧且毫無爭議的,唯有玄奘。
玄奘,大唐高僧。10歲入寺,11歲受學,12歲剃度,22歲受具足戒,28歲論道大覺寺,30歲立志西行求經,32歲始髮長安,歷經110國,歷程5萬裡,歷時19年,求得佛經657部,回國後潛心譯經19年,成經1335卷,譯文1335萬字(參考資料:郭元興《試論玄奘法師出生西行的年代問題》)。從627年私出玉門,到645年載譽東歸,19年間,抱著「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的決心,沒有金蟬子轉世的背景光環,沒有敕封的「御弟哥哥」加持,沒有西梁女王的多情相候,沒有仙界高徒的鞍前馬後,沒有九環錫杖除魔鎮妖,更沒有錦襴袈裟神器護體。只一人一念一瓶一缽,西風瘦骨,且行且學,千般磨難,佛心如鐵,歷盡何止八十一難,終抵印度那爛陀寺,得拜真經,用5年的悉心研習,名震五印,被印度佛界尊為「大乘天」、「解脫天」,揚名無遮大會。
643年東歸後,玄奘受到唐玄宗親自接見,受命主持大慈恩寺,設立譯經院,翻譯取回的經書,並奉旨著書《大唐西域記》12卷,由弟子辯機執筆。648年,當《瑜伽師地論》翻譯完畢,唐太宗李世民親撰《大唐三藏聖教序》:「...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於是,百川異流,同會於海,萬區分義,總成乎實。豈與湯武校其優劣!堯舜比其聖德者哉!......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真文...」。
19年間,玄奘率其弟子共譯經75部計1335卷,最著名的有《大般若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心經》等。均為佛家重典,其中,最短的經書當屬《心經》,只有260字,眾生具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出此書。
玄奘必然是博學的。但史書文獻以及《全唐詩》(撰於1705年)中均無記載,直到20世紀初,在英籍冒險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盜走敦煌石窟大量的珍貴文獻中,玄奘所做的五首詩,才終被世人得見:
《題西天捨眼塔》
帝釋傾心崇二塔,為憐抬眼滿千生。
不困行苦過人表,豈得光流法界明。
《題尼蓮河七言》
尼蓮河水正東流,曾浴金人體得柔。
自此更誰登彼岸,西看佛樹幾千秋。
《題半偈拾身山》
忽聞八字超詩境,不惜丹軀捨此山。
偈句篇留方石上,樂音時奏半空間。
《題童子寺五言》
西登童子寺,東望晉陽城。
金川千點淥,汾水一條清。
《題中嶽山七言》
孤峰絕頂萬餘嶒,策仗攀蘿漸漸登。
行到月邊天上寺,白雲相伴兩三僧。
泱泱大唐,巍巍盛世,威名遠播,萬邦來朝,可歌可書的人多如繁星,就佛門而論,不管是《大唐西域記》中的三藏,還是《西遊記》中的唐僧,玄奘已經成為一種佛之外的精神信仰,立於史間。玄奘用自己天賦佛性、苛求佛法、終得佛心的一生,詮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人生終極。
664年春,玄奘圓寂於玉華寺肅成院,結束了肉身在世間的傳奇一生,但玄奘佛性的傳奇遠未結束。
664年(唐麟德元年),玄奘葬於長安城東白鹿原。
669年(唐總章二年),移葬長安城南少陵原「大唐護國興教寺」。
705年(唐神龍元年),追諡玄奘為「大遍覺法師」。
988年(宋端拱元年),可政大師千裡背負玄奘頂骨舍利迎歸金陵天禧寺供奉。
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玄奘法師頂骨舍利遷至天禧寺新建三藏塔供奉。
1412年(明永樂十年),在天禧寺原址建造大報恩寺,並在三藏塔前建三藏殿。
1570年(明隆慶四年),吳承恩根據玄奘取經傳說開始匯總撰寫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1856年(清鹹豐六年),玄奘三藏塔墓與大報恩寺毀於戰火。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靈骨出世,一分為三,其一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華山建成磚塔供奉。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靈骨其一由南京佛教界迎請到毗盧寺供奉。
1955年,靈骨分供日本東京增上寺、慈恩寺、奈良藥師寺、臺灣玄奘寺慈恩塔、北京廣濟寺、廣州六榕寺、天津大悲院、成都文殊院。
1956年,天津大悲院舍利奉迎至印度那爛陀寺玄奘學院。
1962年,西安大慈恩寺內建立玄奘紀念館。
1963年,為舉行玄奘圓寂紀念法會,大慈恩寺內頂骨舍利奉迎至南京棲霞寺。
1982年,央視導演楊潔執導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開機。
1994年,《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上映。
1995年,《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上映。
1998年,大陸分贈1顆玄奘頂骨舍利給臺灣新竹玄奘大學供奉。
1999年,動畫片《西遊記》上映。
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從南京靈谷寺迎請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安奉於新建的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覺堂。
2013年,《西遊·降魔篇》上映。
2014年,86版《西遊記》重播3000次。
2015年,3D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
2016年,內地音樂人戴荃原創歌曲《悟空》獲得第16屆音樂風雲榜原創新勢力獎。
2017年,《西遊·伏妖篇》上映。
本文由北鬥天涯原創發表。該文引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第一時間刪除。非營利性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和作者姓名並務必提前告知。盈利性網絡、報刊、廣電等其他媒體如需轉載和引用請先與本人取得聯繫,同意後方可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