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三峽工程」,這是中國巖畫研究中心主任龔田夫教授對具茨山巨石文化遺存的評價。
具茨山巨石文化遺存散布在具茨山的老山坪、九裡山、崆峒山等六七個地方,分布廣泛有數千處。
。在具茨山主峰風后嶺後山懸崖邊一處凌空伸出的巨石上,還刻鑿著一幅沒有楚河漢界的象棋盤,和當今的象棋盤別無二致。
在老山坪,可以明顯的看出,在茫茫的草叢中突兀的顯示出一塊巨石直面蒼天
具茨山巨石文化遺存按形態和結構可分為支石、疊石、石棚、石圈、線列等,以支石類和疊石類為主,巨石重量不一,一般可達數噸,其形無定式,皆就地取材。
而從巨石文化遺蹟所處的位置和石頭堆積的朝向判斷,極有可能與先民祭祀以及天文等早期人類行為有關。
這些令人震撼的巨石文化遺存,顯然已超出了當時人類的技能,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由巨石疊加構成的洞穴
還有一些在懸崖峭壁間凌空伸出,俯視著蒼茫大地
據考證,具茨山巨石文化遺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
在崆峒山一塊小石更是支撐起了數噸重的巨石
互相疊加起來的巨石,像一位鳳中極目遠眺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