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人從眾」的背後,這些很中國!

2020-12-16 人民網

如何評價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周」?有人說得好,「這個假期像過年一樣」。

的確,放眼神州大地,八天時間裡,280家5A級旅遊景區、30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人氣爆棚,6.37億人次的龐大遊客規模忙而不亂,39.52億元的國慶檔電影票房欣欣向榮……特殊背景下的這個長假,既是一段經濟復甦強勁、消費熱度回暖的休閒時光,也是一次優化公共服務、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機。

節日當中,文旅是點亮消費的重要引擎。隨著生活品質的躍升,在今天提到旅遊,不再是簡單的觀光瀏覽,而是追求沉浸式體驗的深度遊、精品遊;告別了單一的旅遊線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鄉村休閒遊、文化遊、古鎮遊等特色旅遊。四川成都的國慶中秋喜樂遊暨洛水風華漢服節、印象嘉陵江·百姓大舞臺等活動,豐富了遊客的選擇;廣西桂林的印象·劉三姐、桂林千古情演出出現爆發性增長……從「有沒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假日市場的產品供給實現了從數量追求向品質提升的轉變。

拉伸觀察的鏡頭就會發現,東中西不同地區的發展梯度,反過來也為遊客提供了差異化的體驗。風格迥異的稟賦,換個角度就是層出不窮的機遇。不管高山草原俊美的自然風光,還是繁華都市雋永的人文景觀,又或者是沿海地區怡人的海闊天空,「人從眾」的井噴需求,都發揮出帶動當地、輻射周邊的「磁場效應」。數據顯示,國慶節、中秋節八天假期期間,遊客平均出遊半徑 213.0 公裡,在目的地的平均遊憩半徑為 14.2 公裡,出遊半徑較勞動節和端午假期增長 56% 以上。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文旅產業衝擊巨大。但,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限量、預約、錯峰」的要求,也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窗口。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5G全覆蓋,「雲展覽」精彩紛呈,古老遺產融入現代生活;在國家博物館,「雲遊覽模式」上線,觀眾宅家也能「雲觀展」「雲學習」……文旅企業紛紛試水「上雲、用數、賦智」,運用大數據、短視頻、直播、虛擬實境等手段,創新文旅消費場景,引導和培育網絡消費、定製消費、智能消費等消費新熱點新模式。數字文旅新業態正在拓展新的天地。

此外,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也是對社會治理的一次考驗,既要紅紅火火,也要安安全全。10月6日,因預計海面風力將增至8級以上,廣西北海一天之內安排潿洲島2萬多名遊客有序撤離;江蘇無錫火車站特意開設一條「無健康碼通道」,為「老人機、手機沒電、無微信、不會操作、無手機等問題」排憂解難;海南積極宣傳文明旅遊理念,在一個個細節中涵養講究衛生、理性消費、杜絕浪費的風氣……各地從精細化治理到智能化管理,再到人性化關懷,不僅築牢了假日的安全基石,也豐富了享受假期的非凡體驗。

如果說旅行的意義是追求「詩和遠方」,那麼如今,「遠方」不再難以涉足,「詩情畫意」更是觸手可及。既注重「悅目「也講究「賞心」,既線下「充能」也數字「賦能」,這個愉快的假期,是「詩和遠方」的抵達,也是美好生活的寫照。

>>相關閱讀:

人民網評:長假檢驗戰疫成效,中國答卷棒棒棒!

人民網評:流動的中國,再次令世人矚目

(責編:仝宗莉、白宇)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天府網評:每一個「V」字都是中國奇蹟與信心
    中國經濟在經歷巨輪失速後,成功上演了「V」字反彈,我們也經歷了一些「V字型」的生活軌跡。在這一個個「V」字的背後,是全國各界不畏艱難的堅持與努力。<br/><br/>  回首這一年,世界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中國卻在成功上演著一個個「V」字反彈,令人感慨無比。
  • 國慶假期7.82億人次出遊 「人從眾」背後是什麼?
    擁擠的人潮中,景區開啟「人從眾」模式,讓人感嘆到底是景區不夠用還是假期不夠用?「打卡式旅遊」登上微博熱搜,也引發人們的深思:旅遊的意義就是為了拍照發朋友圈?黃山迎客松景點附近遊人如織。 當日,樂山大佛景區迎來國慶長假客流高峰,景區內遊人如織。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人從眾」背後是景區不夠還是假期不夠?這個「十一」黃金周,各地景區迎來旅遊高峰,尤其是熱門景區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出現了「人從眾」的狀態。假期景區有多擠?
  • 景區「人從眾」又被吐槽,怎麼破?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評論員 張明芳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多達7.82億人次出遊,花了6497.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擁擠的人潮中,景區開啟「人從眾」模式,讓人感嘆到底是景區不夠用還是假期不夠用?「打卡式旅遊」登上微博熱搜,也引發人們的深思:旅遊的意義就是為了拍照發朋友圈?
  • 黨國英:為何亞洲人容易從眾?
    讀完這本書,特別是書中關於「從眾」等行為的討論,讓我對於當今很多公共話題有了更好的理解。對一個事件,如果有多數人做出錯誤判斷,處於少數的個人也可能放棄自己本來已經做出的正確決定,服從錯誤的判斷,這便是從眾。實驗表明,有所謂集體主義傾向的群體,如亞洲人,容易發生從眾行為,而愛斯基摩人卻不容易發生。深入分析發現,集體主義的從眾行為,其實與農業傳統有關。
  • 人民論壇網評|中國人民砥礪奮進的精神密碼
    中國號航船,在一次次經歷了激流險灘之後,駛入一片更加開闊而光明的海域。「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抗疫鬥爭中,一個個從容逆行、不避災禍的英雄們詮釋了家國天下的大義,他們的無畏無懼、大愛大勇,讓愛國主旋律始終激蕩。
  • 人民論壇網評 | 讀懂「深圳奇蹟」背後的成功密碼
    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  40年來,深圳就像一面鏡子,透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40年來,深圳又似一把標尺,向世界展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承諾擲地有聲。深圳特區40年的巨變,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群眾掀起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大潮,引領計劃體制到市場體制深刻變革壯舉的生動註腳。
  • 7.82億人次出遊 「人從眾」背後是什麼?
    相關閱讀:國慶假期7.82億人次出遊 「人從眾」背後是什麼?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多達7.82億人次出遊,花了6497.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人從眾」背後是景區不夠還是假期不夠?這個「十一」黃金周,各地景區迎來旅遊高峰,尤其是熱門景區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出現了「人從眾」的狀態。假期景區有多擠?
  • 新華網評:穿越三大「空間」 復興中國審美
    11月7日,央視「段子手一哥」朱廣權以「大唐首富」的身份亮相總臺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詼諧幽默間,為觀眾呈現出盛唐織坊的壯觀,也由此開啟了一場中國服飾的錦繡之旅。  在這場「錦繡之美」的尋訪旅途中,我們跟隨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李思思在舞臺上穿越了三大空間:在「歷史空間」裡,體驗到了極致浪漫的盛唐氣象,遍看河北、巴蜀、江南各地的錦繡之美,領略繁榮的貿易和創新的衍變,感受被時光洗禮卻依然熠熠生輝的美;在「匠心空間」裡,通過對話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東華大學副校長陳南梁,進一步了解歷朝歷代關於錦繡的豐富創造,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四代紡織人通過艱苦卓絕的接力
  • 人民網評:「中國奇蹟」,有何邏輯
    可以說,正是這些人間奇蹟,讓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得以「於漏舟之中走向站起來,於瀕臨崩潰邊緣走向富起來,於滾石上山走向強起來」。 如何理解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蹟」?任仲平文章嘗試從歷史大潮辨析內在邏輯,探尋「中國是一切規律的例外」的規律,旗幟鮮明地提出「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這正是中國奇蹟的內在邏輯。」
  • 這幾天,西外人民廣場全是人人從眾眾!趕緊去感受下
    這幾天,西外人民廣場全是人人從眾眾! 開江螃蟹、渠縣果酒、萬源富硒茶、宣漢土臘肉、達川珍珠豆瓣、通川燈影牛肉……國慶長假,達州市優質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在西外人民廣場舉行
  • 從眾的你,是不是就屬於唯唯諾諾的人呢?
    第二種無條件反對學校的決定,在他們看來,學校一開始並沒告訴大家有這樣的變動,現在突然做出這些調整,自己的權益是有損失的。還有第三種,就是對哪種結果都無所謂,反正最後哪種結果支持的人多,自己就跟隨他們的意見就可以了。
  • 大河網評:@所有人,您準備好了嗎?
    大河網評:@所有人,您準備好了嗎?參與互動   大河網評:@所有人,您準備好了嗎?
  • 海外網評:為什麼說中國式民主是全過程民主
    (圖源:新華視點微博)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全過程民主」,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理論發展上的新論述。
  • 五一假期再現「人從眾」!這些不文明行為真的很醜
    於是,今年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的畫風是這樣的:【現場】網紅景區再現「人從眾」如果排列「人從眾」網紅地,故宮、長城、西湖基本每年上榜好幾次。今年4月29日,北京世園會正式開園,成為今年小長假「人從眾」的新晉網紅。另外,莫高窟、中山陵景區、龍門石窟、澳門大三巴等地也是人氣很旺。故宮5月1日,故宮博物院遊人爆滿,據故宮工作人員介紹,預計五一假期每天約8萬人次聚焦故宮,5月1日到4日的門票均已售完。
  • 我們每個人的從眾行為
    你一定經歷過類似這樣的場面:當一場演講結束時,前排的人都起立鼓掌。接著,緊鄰他們後排的觀眾也站起來鼓掌了。現在,起立鼓掌的浪潮影響了後面較冷靜的觀眾,他們也起立給予禮節性的喝彩。可是,你還想坐著(你想這位演講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我的觀點)。
  • 新華網評:擔負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擔當盡責是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有力彰顯。人民政協來自人民,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願望,抓住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做好工作,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政協委員要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及時反映群眾意見和建議,深入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
  • 消費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執著於「購物狂歡」?從眾、求異和攀比
    然而,很多人在購物狂歡之後就開始後悔「買的這些都用不上!」在很多家庭中,伴侶往往戲言:「每逢購物狂歡的時刻,我就想方設法地把密碼鎖死,讓老婆停止敗家。」看似玩笑地調侃,卻道出許多人對於「非理性消費」的憂慮與無奈。要想去做出改變,我們需要去探究「剁手購物」背後的原因,從而去進行改善。
  • 徐州市首屆網評大賽頒獎暨「彭城e評」工作室揭牌儀式舉行
    6月17日下午,在省委網信辦指導下,由市委網信辦主辦、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承辦的徐州市首屆網評大賽圓滿落幕,此次大賽評選出了一批深入徐州改革創新生動實踐、展現徐州人民良好精神風貌的優秀網評作品,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
  • 人民論壇網評 | 從新年賀詞中汲取奮進力量
    最高禮讚:「每個人都了不起」。「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抗擊疫情帶給我們的經驗啟示與精神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自覺擔當,也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揭示真諦:「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過去的這一年,我們與疫情作戰的同時不忘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新華網評:高起點開局 高質量推進
    「開好局 起好步」系列網評之二:  李 介  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並發布公報。翻開公報,有一個詞多次出現,即「高質量」: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方方面面的要求和部署匯總起來,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景愈發清晰,一個「邁上新的大臺階」的中國的輪廓愈發清晰。  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然轉向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