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中醫基礎 傳承岐黃文化

2020-12-04 身邊24小時

為了認真落實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國家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醫護理工作的意見》要求,11月24-26日,長沙市中醫護理質量控制中心主辦,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承辦的2020年長沙市傳統文化與中醫護理專題培訓班順利開班,來自長沙地區11所醫院的200餘名護理骨幹參加培訓。

開班儀式上,醫院院長周繼如對各位專家蒞臨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中醫藥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護理人員都能從思想上端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進一步認識到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以實際行動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中醫護理技術發揚光大。

在為時3天的授課環節中,由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政醫管處處長蔡宏坤以《後抗疫時代中醫醫院建設發展思考》為題拉開序幕。他從中醫藥事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中醫藥與中醫醫院面臨發展瓶頸、後疫情時代中醫醫院建設發展思考三個方面深度剖析了後疫情時代醫院建設發展新局面,醫院建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引發學員們的深度思考。醫院副院長吳小寧從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的概念與區別、發展沿革、發展趨勢和未來等方面進行授課,他強調要做好中、西醫護理有機結合,把中醫理論融入現代護理程序當中。

接下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陳燕、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院長羅堯嶽、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長江、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理研究室主任張月娟、寧鄉市中醫醫院副院長嶽志平、瀏陽市中醫醫院護理部主任許瑩、湖南大學副教授熊劍以及長沙市中醫護理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員、醫院護理部主任鄭朝暉,醫院藥學教研室主任鄧曼靜、護理部副主任黃瓊等10餘位專家進行精彩的授課。他們從中西醫護理並重結合發展、護理質量管理、新入職護士規範化培訓、中醫情志治療、中華傳統文化在保持護理人員心理健康中的應用、護理門診辯證思維、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經》《弟子規》、中醫藥知識、中醫護理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生動闡述。

來自長沙市中醫醫院、寧鄉市中醫院、瀏陽市中醫院的老師還分別進行了火龍罐、銅砭刮痧、雷火灸、腕踝針的操作演示,學員們認真觀摩學習。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老師精心準備課件,內容豐富,又聯繫實際,收穫滿滿。

鄭朝暉感謝專家們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導,希望所有的學員認真學習中醫護理理論、操作技術,將傳統文化、中醫理念融入護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優勢,為助推長沙地區中醫機構的護理質量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圖文素材:護理部 易豔輝

編輯、審核:宣傳科

【來源:長沙市中醫醫院一長沙市第八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與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國醫書院籤約!
    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與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國醫書院籤約!,就建設「深圳市中醫藥岐黃學院」、傳承「寒溫溝通、內外統一」的學術思想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以進一步拓寬中醫臨床人才培養路徑,加快推動特色發展。
  • 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國醫書院舉行首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2012年6月,由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路志正中醫藥研究院、江西中醫藥大學共同發起組建了「岐黃國醫書院」,並落戶江西中醫藥大學。日前,岐黃國醫書院舉行首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 江西中醫藥大學岐黃中醫門診部正式開業接診
    在醫教協同深化醫學人才培養、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背景下,為進一步保持和彰顯中醫特色與優勢,使中醫人才能夠有效傳承,2012年開始,學校以岐黃國醫書院為依託,開展了中醫專碩培養與中醫規培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2016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教司確立為改革試點唯一單位,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雙惟」基礎素質與「名醫」成才要素相結合、院校教育與師授傳承相補充的高素質中醫臨床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 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傳承歷史文明 帶動地區發展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後世因此稱中醫學為歧黃之術,岐黃也被視為醫家之祖。慶城縣作為岐黃文化的發祥地,2011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確定為「岐黃文化傳承基地」,2014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國家中醫師承甘肅岐伯基地」。該縣也被授予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
  • 江西岐黃國醫書院首屆研究生畢業 96歲國醫大師南昌見證
    《岐黃誓言》。當天,96歲高齡的首屆「國醫大師」、岐黃國醫書院院長路志正,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席、岐黃國醫書院院長嚴昭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書記、副所長王燕平等嘉賓來到該校出席畢業典禮。
  • 甘肅首個「名中醫傳承基地」揭牌
    6月16日,甘肅省首個名中醫傳承基地—甘肅岐黃國醫館在蘭州揭牌成立。圖為揭牌儀式。 魏建軍 攝甘肅首個「名中醫傳承基地」揭牌:傳承國粹弘揚中醫藥文化中新網蘭州6月17日電 (記者 魏建軍)「從小就看母親給患者做針灸、推拿,對中醫早已耳濡目染。」
  • 慶陽市岐黃文化研究會成立
    岐黃故裡說岐黃髮軔更要有發揚  慶陽市岐黃文化研究會成立  本報慶陽6月19日電(記者先朝陽)今天上午,慶陽市岐黃文化研究會成立。該研究會是經過兩年時間確定歷史事實,理順研究思路,並在慶城縣修建起岐伯大殿,撰寫了一系列學術論文的準備後成立的。下午,研究會舉辦了首次學術交流會。
  • 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在慶城縣開館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慶城訊 (記者 先朝陽) 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近日在中醫鼻祖岐伯故裡——慶城縣舉行。  以《黃帝內經》為標誌的岐黃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 慶陽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開館
    5月16日,慶陽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開館暨國家中醫師承甘肅岐伯基地揭牌儀式在慶城縣舉行。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省長助理、慶陽市委書記夏紅民出席儀式。  王國強對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開館和國家中醫師承甘肅岐伯基地揭牌表示祝賀。他要求,慶陽市要充分運用好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這一平臺,努力把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變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基地、中醫藥師承基地,推進中醫藥事業再上新臺階。要把師承教育作為培養中醫藥特色人才的重要途徑,創新中醫藥人才成長的模式。
  • 岐黃學者 浙江省國醫名師 省名中醫名單公示
    岐黃學者 浙江省國醫名師 省名中醫名單公示 2018年12月14日 21:50:06來源:浙江在線   來自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的最新消息,今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 【認中醫 信中醫 用中醫】展中醫國粹 揚傳統文化——我院深化中醫...
    張汝衛表示,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中醫醫院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人員配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醫院修訂出臺了《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重點專科建設實施方案》《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等有關文件,將中醫藥人才培養列入全院發展規劃,採取有力措施,認真組織實施,通過不拘一格引人才、因材施教育人才、知人善任用人才,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 慶陽慶城縣發展岐黃中醫藥產業初顯成效
    為充分響應和落實省委、省政府在中醫藥產業方面的戰略部署,近兩年來,慶陽市積極挖掘保護、傳承發揚獨特的岐黃文化資源,升級打造「岐黃故裡」文化名片,全面提升岐黃中醫藥文化產業模式。慶陽市衛生計生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岐黃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為全市加快岐黃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任務安排和措施保障。
  • 傳承岐黃之術 譜寫大醫精誠
    自參加工作以來,鄧英姿就立志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大醫精誠」精神。2010年,鄧英姿來到文登區皮膚病醫院,帶頭成立中醫科室。作為中醫科主任,他注重中醫發展特色,以高超的醫術和真摯的服務成為百姓口口相傳的名中醫。
  • 「岐黃文化發祥聖地」
    河南商報訊(記者 王文凱)昨日,《黃帝內經》思想的形成地——新密市,被正式命名為「岐黃文化發祥聖地」。   岐黃文化,又稱岐黃之術,是中醫藥文化的代名詞。岐,指岐伯,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一位名醫,曾任黃帝的醫官。黃,指軒轅黃帝。
  • 切實為培養中醫藥人才夯實基礎
    在上海,有3所中學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的附屬學校,校園有中醫藥文化展館、長廊,並設置了有關讀本、課程、專題講座等,營造了濃厚的中醫藥學習氛圍。可以說,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是普及中醫藥文化、培養潛在中醫藥人才的可行途徑。早在30多年前,山東中醫藥大學就曾開設中醫少年班,選拔14—16歲的優秀初中畢業生就讀。
  • 傳承岐黃薪火 弘揚醫聖精神—第三屆名老中醫傳承大典隆重舉行
    張仲景大藥房、張仲景國醫館「傳承岐黃薪火 弘揚醫聖精神」第三屆名老中醫傳承大典在這裡隆重舉行。楊總指出,師帶徒是中醫的的傳統傳承方式,也是繼承名老中醫衣缽的重要方式,通過師承相傳,使名中醫在臨床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得以傳承,培養更多人才,為更多百姓服務。楊總最後提出希望,希望各位中醫學徒能夠認真學習老師的醫德醫術,早日成為中醫棟梁之才,為中醫發展和張仲景國醫館發展做出貢獻。
  • 「岐黃學者」連方名中醫工作室成立
    「岐黃學者」連方名中醫工作室成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9.03 星期二     本報訊 近日,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生殖健康中心、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
  • 承岐黃仁心 弘杏林文脈——蕭縣中醫學會組織唱誦《中醫藥頌》
    參與活動的中醫界人士在景區內教習《五禽戲》、教唱《中醫頌》,隊員們勤奮學歌曲,吃苦練舞蹈。唱誦現場還吸引了眾多觀眾跟著隊員們一起學習,甚是熱鬧。為充分發揮蕭縣文獻之邦底蘊,講好蕭縣中醫藥故事,弘揚蕭縣中醫藥文化,營造「愛中醫、信中醫、服中藥」的濃厚氛圍,蕭縣中醫學會組織譜寫了以中醫藥為題材的歌曲《中醫藥頌》。
  • 傳承中醫文化:中醫該如何發展?
    《東南商報》「關注甬上中醫文化」系列報導引起了許多業內人士的共鳴。近期,在《東南商報》和寧波市中醫藥學會、寧波市中醫院的組織下,從業多年的老醫藥工作者、中青年中醫師、寧波市衛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為如何保持並傳承寧波市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 99名岐黃學者名單公布
    點擊查看 12月2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通知稱,經推薦部門推薦、網上初選、會議遴選、現場答辯、人選公示等程序,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第一階段遴選出岐黃學者名單,浙江中醫藥大學萬海同等99人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