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作家中,湖南人王躍文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90年代,一部《國畫》橫空出世,一時好評如潮,引起廣泛熱議甚至爭議。隨後他有陸續創造了《西州月》、《大清相國》、《蒼黃》、《漫水》等小說,本本質量過硬。有人說,不談其官場文學的形式,單看敘事方式和文字,王躍文就是一股清流,其文字洗鍊,讀起來有股特別的味道,冷峻、平和、醇厚,深有同感。
在其眾多作品中,《朝夕之間》(又名《西州月》)被作者認為是其寫得特別從容的一本小說,書中主人公關隱達也是他用情至深的人物。書名《朝夕之間》,取之宋代張孝祥的一首《念奴嬌》裡「不知今夕何夕」詞句,全詞意境深邃,想像瑰麗,壯懷飄逸,飄飄有凌雲志氣,有人甚至覺得其豪邁不輸蘇軾《水調歌頭》。全詞摘抄如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我想王躍文必定偏愛這首詞,於是在其作品中將這首詞贈予主人公。
《今夕何夕》故事並不複雜。詩人稟賦的關隱達進入官場,成為市委書記秘書。因其詩人氣質得到同樣具有知識分子情懷的書記青睞,並成為市委書記的女婿。同時憑藉其過人的才情,一路仕途順利。但其嶽父下臺後,權力結構瞬息萬變,他卓爾不群的書生氣質讓他在後續的官場一路坎坷,處處掣肘。作者顯然太鍾愛這個人物,不忍心讓他徹底沉寂,在一系列陰差陽錯的事件推動下,他最後當了市長。但作者和讀者都認為,他這個市長必定當得非常艱難。
小說對官場生態刻畫深幽,人格嬗變悄然而至,宦海沉浮如風雨飄搖,讀來感慨萬千卻又無處言說,充滿醇厚的藝術魅力。
陳忠實說,《白鹿原》是可以用來在墊棺材枕頭的書。《今夕何夕》雖然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仍然是一本可以陪伴多年的書。書中有一段,描寫他從縣委書記的崗位上調離,上任市教委主任的生活,每次讀來,都別有一番韻味,不妨摘錄:
就如同有人所說,百年隨時過,萬事轉頭空,隱也好,達也罷,到頭來皆歸於塵土,落入永恆的寂靜。
所以寧靜,是一種奢侈。何必金剛怒目,但求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