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不法分子冒充縣領導和鄉鎮領導,以調研、借款為由實施詐騙案件,涉案人數多、範圍廣、金額大,是近年來電信詐騙受害人數最多,損失最大的一種電信詐騙案件。這類詐騙案件以盜用領導頭像,假借領導名義,使用QQ、微信主動添加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以給領導轉帳不方便為由,請其幫忙轉款實施詐騙,而且詐騙屢屢得手。
騙術揭秘
詐騙套路
1、冒充領導主動添加好友
騙子通過不法渠道,盜取群眾手機通訊錄上所有聯繫人的聯繫方式,隨後精準發送信息,騙子對單位組織架構、人員組成、聯絡信息等了如指掌,一番偽裝後,便通過微信或QQ大面積「撒網」添加相關人員為好友;
2、言語隨和拉近距離
騙子用關心企業的口吻,甚至主動提出幫助受害人解決困難,極大降低戒備之心,獲取受害人信任;
3、進入正題,提出轉帳要求
隨後立即提出要求幫忙轉帳匯款的要求,比如親戚借錢、上級領導要求轉帳、朋友急用等等。抓住一般人對領導不敢質疑的心理,有時甚至使用「儘快」「馬上」「立即」這些催促性的詞語,既營造了緊張氣氛,又利用時間差降低受害人核實轉帳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
▲
我看「頭像」和「暱稱」都是他本人,而且能說出我是誰,應該就是領導沒錯了吧?
領導關心企業發展,是對我們的信任,只是借用一下帳戶,應該問題不大。
大部分人都抱著這樣的心理,然後被騙子「乘虛而入」。
一位「領導」也通過微信要求「下屬」進行轉帳
������
事實上兩位「領導」都是騙子!!!
這類冒充領導、熟人的詐騙
已經從之前的電話詐騙一步步升級
跟隨人們生活的步伐
也走了三步遞進的「戰略」
越來越緊跟時代了
第一步:電話詐騙
騙子打電話冒充領導,並稱自己有事錢不夠,急需錢。
第二步:QQ詐騙
緊跟著電話詐騙的步伐,騙子們開始在QQ上行騙了。這種方法比電話好,沒有聲音的要求。
第三步:微信詐騙
當今,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溝通的必備工具,而騙子們也盯上了這塊「肥肉」。升級版QQ冒充領導演變成了高級版微信詐騙了。
警方提示
1、涉及轉帳、匯款等事宜,不要通過QQ或微信等網絡工具聯繫,凡是在QQ和微信中提及轉帳匯款的,不要輕易相信,一定要打電話核實,防止不法分子鑽漏洞。自己的QQ和微信不要暴露太多具體信息,比如職業、住址、姓名等。
2、不要輕易加人為好友,或也不能隨意進其他朋友圈,對電腦定期殺毒、增打補丁,以防不法分子借木馬病毒盜取信息。
3、公司單位應制定詳細的財務審批規章制度,嚴密撥款流程,禁止利用電話、QQ、微信等通訊工具下達撥款指令。同時,加強印章管理。購物印章、U盾必須由專人或多人保管,工作期間隨身攜帶,非工作時間放置保險箱。
4、更不要點擊、下載接受陌生人的文件或連結。一旦確定對方是騙子,請立即撥打110諮詢舉報。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
十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及防騙提醒
01
冒充公檢法詐騙
案例
2018年9月5日,桂林市荔浦縣一單位財務出納吳某被不法分子電話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洗錢」犯罪為由詐騙資金521.7萬元。公安機關已抓獲涉案人員29名,凍結涉案帳戶資金1500餘萬元,扣押黃金66千克、鉑金1千克。
防騙提醒
1
留意來電號碼。此類案件中,大多數來電都是通過改號軟體從境外撥打,來電顯示上會有「+」或「00」等前綴,如出現此類異常,可以基本判定為騙子無疑。
2
公檢法人員絕對不會通過電話、微信通知你核查資金、將錢款轉移到「安全帳戶」,更不會讓你上網瀏覽自己的通緝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將此類材料郵寄到個人手中。凡通過電話、簡訊等要求進行轉帳、匯款、資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詐騙,切記不相信、不轉帳。
3
實在不能辨別真偽,請撥打來電號碼當地的110進行核實(當地區號+110)。
02
代辦信用卡、貸款詐騙
案例
2018年9月,深圳反詐中心組織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刑警大隊在偵辦一起網絡貸款詐騙案件系列案件中,發現不法分子通過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將潛在貸款對象作為侵害目標,以電話營銷貸款和提升各網絡貸款平臺貸款額度為幌子,收取手續費後拉黑受害人。
防騙提醒
目前,有不少銀行把信用卡業務外包給其他公司,所以一些公司提供貸款服務、辦理信用卡並不奇怪,關鍵在於如何分辨真偽。申請辦理任何可透支的金融類卡時,都會受到申請單位的嚴格審查,並核定金融類卡的消費額度。絕對不會是所謂的「工作人員」承諾您多少就是多少。整個申請過程都是免費的,即使涉及交費,也會讓你到單位或銀行辦理,並給予相關收據、收條。切莫被所謂的「高額」「低息」或「無息」誘惑。
03
兼職刷單類詐騙
案例
2018年7月,受害人李某在QQ上收到好友發來的兼職刷單信息,夢想輕鬆致富的她在詢問過刷單事宜後,開始按照對方的指示操作,將自己帳戶內的1萬多元現金分批通過向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轉帳的方式,支付給對方。
防騙提醒
網絡刷單詐騙的實施者準確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在最開始的時候,騙子會以練習刷單業務流程為幌子,刷單成功,購物本金和刷單佣金可以迅速返還。受害者嘗到了甜頭、一旦上鉤後,就需要完成連續任務,數額達到一定規模,騙子又會以各種系統故障、帳戶凍結等理由,誘導其向詐騙帳戶再度匯錢。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騙子「拉黑」後才發覺上當受騙。最為惡劣的是,當詐騙團夥騙取完受害人的現金後,還會誘導受害人通過各大銀行和網絡金融平臺借取小額貸款,進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錢財。
04
冒充熟人領導電話詐騙
案例
在甘肅蘭州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珊珊,睡夢中被電話吵醒,對方聲稱「我是你的領導」,聽聲音很像上司孟主任。儘管口音略有些異樣,但珊珊想到最近孟主任做了牙科手術,可能因此聲音變了,就沒起疑心。第二天早上8點多,快到單位的她再次接到了「變了聲」的「孟主任」的電話。雖然對墊錢這件事有些不樂意,但珊珊平時對孟主任敬畏有加,不敢多問,再加上對方反覆強調留好憑證,可以報銷。珊珊就沒有再懷疑,半小時內先後3次在ATM機上向「孟主任」轉帳3萬元。事後,她一核實,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防騙提醒
1
聽口音,這種詐騙類型具備比較強的地域特徵,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較重,當接到這類口音電話時,要提高警惕
2
問虛實,對方獲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問對方是否是身邊可以看到的人,如對方順口回復,就可確認是騙子無疑。
3
如不能確定對方身份,可詳述具體事件進行確認。如對方稱是單位領導不方便直接問時,可向同事側面了解領導相關情況,謹慎核實。
05
冒充網購客服退款詐騙
案例
2018年6月6日,嘉興市居民黃某報案稱,被不法分子冒充「天天快遞」的客服,以需要撤銷投訴並給予3倍的理賠為誘餌,誘使其點擊釣魚網站的方式被騙19980元。公安機關經過大量工作,搗毀窩點11個,抓獲賴某等福建龍巖籍犯罪嫌疑人40餘名,扣押手機80餘部、手機卡500餘張、銀行卡700餘張、作案電腦20餘臺、現金50萬元,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
防騙提醒
1
當遇到自稱賣家的電話說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時,要親自登錄官方購物網站查詢,或者撥打正規客服,不要輕易點擊所謂店家提供的網址,更不能在這些網頁上填寫相關信息。
2
各類購物平臺的客服人員不會提出用戶提供個人銀行卡信息及轉帳要求。
3
銀行卡號、驗證碼信息一定要保管妥當,不要輕易外洩。
06
QQ微信冒充老闆親友詐騙
案例
廣州白雲的趙女士突然收到微信信息,一個和老闆一模一樣的微信添加好友請求。從當時的聊天記錄來看,在拿到公司流水單的5分鐘之後,對方就發來了一個截圖,要求匯貨款33萬到一個帳號,並流暢回答了趙女士的一系列問題。但是到了中午,真假老闆兩個人同時聯繫趙女士。真老闆吩咐她一件事情,假老闆又跟她在微信說另外一件事。趙女士把事情原委向真老闆和盤託出後,才醒過神來,立刻衝到銀行,但是已經太遲,對方帳戶的錢款已經轉走。
老鄉介紹 " 好工作 "
17 歲少年加入詐騙團夥
17 歲的四川男子範康康 ( 化名 ) 經老鄉介紹,於今年年初從四川來到湖南長沙某寫字樓工作,老鄉事先未告訴他,這份工作是做什麼的,但老鄉向其吹捧,這份工作工作時間短且輕鬆,底薪 3000 元加無上限的提成,收入十分可觀,被誘惑的範康康未曾多想,就跟著老鄉來到了長沙 " 賺大錢 "。
" 我們每個人使用的微信名統一都叫『葉落 飄雪』,頭像都是美女照片,職業是支教老師 ……" 剛開始,範康康並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向人騙錢,上崗後,他才知道這是一份騙人的工作,但因為工資可觀,自己也就沒有離開。
防騙提醒
1
微信、QQ添加好友要謹慎,發現QQ、微信被盜,馬上通知親友、同事,防止冒你之名行騙。
2
財務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財務制度和工作流程處理財務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違規操作。
3
不要在QQ、微信上處理財務事宜,凡是涉及資金轉帳事宜的必須當面或者電話核實。
07
網絡招嫖詐騙
案例
2018年10月14日,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居民徐某報案稱,被不法分子以提供色情服務為名實施詐騙。警方發現1個以海南省儋州籍人為首的招嫖詐騙犯罪團夥,涉及受害人1000餘名,涉案金額160萬元。
防騙提醒
招嫖行為本身違法,詐騙分子以此為藉口行騙更是肆無忌憚,廣大群眾一定要潔身自好。上網看到此類信息時請不要理會,一旦經不住誘惑就很容易掉進詐騙分子的陷阱。
08
投資理財詐騙
案例
重慶市雲陽縣公安局在工作中發現1個以薦股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嫌疑人趙某、張某夫婦成立公司,租用高級寫字樓,在無任何股票經紀資質的情況下,招募沒有證券業務知識的人員,編寫話術模板,以向他人推薦股票收取「信息費」為由實施詐騙。警方鎖定嫌疑人的身份和窩點,隨即組織警力趕赴廣西桂林,與當地警方聯合開展集中抓捕行動,當場抓獲嫌疑人154名,凍結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
防騙提醒
投資有風險,投資理財一定要到正規平臺,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財知識並不靠譜,一旦涉及匯款轉帳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臺上所謂高回報的貴金屬、原油、期貨等投資、「推薦股票」之類的說辭所迷惑。
09
徵婚交友詐騙
案例
哈爾濱居民楊某報案稱,其在婚戀網站上認識一男子,該男子冒充「澳門新葡京娛樂城」網上賭博平臺維護人員,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誘使其在平臺充值,共計被騙93萬元。截至目前,公安機已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防騙提醒
1
網絡交友要謹慎,特別是婚戀網站、社交網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時務必核實信息,防止對方以虛擬身份實施詐騙。不要輕信網上發過來的圖片和視頻。
2
不要隨意轉帳或者匯款,當素未謀面的網友忽然提及財物時,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語衝昏頭腦。
10
機票改籤詐騙
案例
2018年4月12日,浙江瑞安的陳女士在家收到一條飛機出故障被迫取消的簡訊。幾天前,她的確在網上購買了從溫州飛往鄭州的機票。因為簡訊信息和她訂購的機票完全一致,陳女士就放鬆了警惕,按簡訊內容撥打所謂的「客服電話」,之後被詐騙10萬餘元。
防騙提醒
1
收到航班延誤、取消簡訊時,應撥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或向機場工作人員核實。
2
切記退票、退款是不需要輸入密碼和驗證碼的,更不需要先行匯款。
部分照片來源於網絡 僅用於公益傳播
來源:刑事法典、平安中原
原標題:《平安守護 | 「書記」、「局長」、「處長」、「主任」的「詐騙套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