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閻連科)
捷克通訊社報導,以中國近30年以來社會巨變為背景、創作極具現實諷刺性和荒誕意義的小說而知名的中國作家閻連科獲得了2014年度「卡夫卡文學獎」。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組成了今年的評審團,5月27日揭曉評審結果,將第14屆「卡夫卡獎」授予中國作家閻連科。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卡夫卡獎,也使閻連科成為繼村上春樹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談及獲卡夫卡獎,閻連科在回復記者的簡訊中說,他也是才知道獲獎的消息,「沒什麼感想,該讀書了讀書,該寫作了寫作吧。」
卡夫卡文學獎創立於2001年,為紀念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弗蘭茨·卡夫卡而設,每年評選一次。該獎主要頒給作品具有人文主義關懷的作家,獲獎者不存在國界限制。2006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成為亞洲首位獲得卡夫卡文學獎的作家。據悉,獲獎者能夠前往布拉格老城的市鎮廳獲得由捷克參議院議長和布拉格市長頒發的1萬美元獎金及一座卡夫卡小型銅像。
值得注意的是,卡夫卡文學獎得主曾多次與之後頒發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重疊,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及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均在此列。
在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文學界有很多人都預言閻連科將是下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作家、上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葛紅兵說:「我認為可以是閻連科,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他也是比較善於挖掘人性的,風格和莫言有些相似。他是河南人,河南是中國人的原鄉嘛!從他的作品中,我們更能夠看到中國人對生命和生活的困境和解決的方式。」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弟子羅多弼來華期間,被問到莫言之後他最看好哪個作家能得諾獎,則表示閻連科很有實力。在他眼中,寫出《丁莊夢》的閻連科「最好的作品還沒寫出來」,羅多弼評價閻連科的寫作態度認真,很尊重真實。
歷屆卡夫卡文學獎獲獎作家
◎ 2001年美國小說家菲利普·羅斯
◎ 2002年捷克小說家伊凡·克利瑪
◎ 2003年匈牙利小說家彼得·納達斯
◎ 2004年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 2005年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
◎ 2006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
◎ 2007年法國詩人伊夫·博納富瓦
◎ 2008年捷克小說家阿諾什特·盧斯蒂格
◎ 2009年奧地利先鋒劇作家彼得·漢德克
◎ 2010年劇作家、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韋爾
◎ 2011年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
◎ 2012年捷克女作家和文學理論家達妮埃拉·霍德羅娃
◎ 2013年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
◎ 2014年中國作家閻連科
作家簡介
閻連科,1958年出生於洛陽嵩縣,1978年應徵入伍。197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情感獄》《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風雅頌》《四書》等十部,中、短篇小說集《年月日》《黃金洞》《耙耬天歌》《朝著東南走》等十餘部,散文、言論集十二部;另有《閻連科文集》十六卷。曾先後獲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其他國內外文學獎項20餘次,入圍2013年度英國布克國際獎短名單,並獲得第十二屆馬來西亞「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其作品被譯為日、韓、越、法、英、德、義大利、荷蘭、挪威、西班牙、塞爾維亞等20多種語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現供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教授、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