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舍·浮世繪】關於日本浮世繪你必須知道的一兩件事兒(下)

2021-02-13 橋舍畫廊BridgeGallery

日本學者縱觀浮世繪發展史,以日本社會進入文化重建的16世紀末為起點,從宏觀上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17世紀(安土桃時代、江戶時代),以人文主義、平民史觀的勃興為主題的早期浮世繪,即風俗畫。

風俗畫

安土桃山時代是日本美術走向本土化的重要時期,逐漸從障屏畫中發展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繪畫樣式,作為時代精神的反映,出現了主題各異、充滿魅力的風俗畫,這是由近代以來新興的市民社會孕育出的新畫種。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是風俗畫盛行的時期,從保存至今的作品來看,當時的內容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在日本繪畫史上,這個時期的作品被通稱為「近世初期風俗畫」,以京都為中心展開。

(圖為歌川國芳浮世繪作品)

二、18世紀(寬文、元祿、享保、寶曆年間),江戶封建社會的完成,浮世繪版畫趨於成熟。作為大和繪樣式傳承的浮世繪表現出平民世界觀的「浮世」思想。

表面的、局部的繁榮與國家整體形勢的不穩定對百姓心理上的影響是巨大的,感嘆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在平民階層廣泛滋生,被稱為「夢之浮世」的思想在民間廣泛蔓延。出現於1630年(寬永七年)間的《歌舞伎草紙繪卷》的《吟閒集》中有詩,大意為:「浮世不過夢一場,何必如此認真,還是將眼前美好的瞬間化作永遠的記憶吧」,反映出持續一個世紀以上的時代思潮。

美人圖

(圖為歌川豐國初代浮世繪作品)

美人畫是浮世繪的最主要題材,浮世繪美人畫可以分為江戶初期與中期之後量大階級。江戶初期以民間風俗為主的美人畫注重表現生命活力,中期之後逐漸趨於類型化,表現出某種色情的媚態。

(圖為歌川國芳浮世繪作品)

如前所述,浮世繪美人畫是以當時政府公許的色情業區——吉原的妓女為原型。也稱「遊女」。德川家康與17世紀初在江戶建立幕府政權之後,實際控制了全日本的軍事、財政與司法大權。幕府歷代世襲將軍駐守江戶,並大量徵召各地武士進駐以隨時待命,導致江戶地區到處充斥著遊手好閒的下層武士,而這些武士幾乎都是單身。此外,隨著新興都市江戶城市建設的急速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武士商人等紛紛聚集,使得男性人口驟增。江戶時代的全國人口約二千五百萬,而江戶地區人口就高達百萬之眾,其中青壯年男性約二十五萬,武士與平民各佔半數,但中青年女性僅有八萬餘人,男女性別比為三比一,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由此導致娼妓泛濫,色情業應運而生。早期吉原的顧客主要是有權勢的貴族和上層武士,營業時間限定於白天。


(圖為歌川國貞浮世繪作品)

1679年(延寶七年)開始不定期出版介紹吉原的書籍《吉原細見》,相當於 今天的導遊手冊,是 江戶時代的暢銷書,持續了出版了一百五十年之久。據1791年(寬政三年)出版的《吉原細見》記載,當時的遊女接近三千人之多,儼然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等級社會。其中最高級別的遊女被稱為「花魁」,也稱太夫。花魁不僅容貌姣好,還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可謂才色兼備的明星,主要服務對象是貴族和高級武士。太夫與其次級別的格子、局女郎被統稱為「上位三等」,她們擅長樂曲、茶道、花道、詩歌、書法及舞蹈等傳統技藝,是浮世繪美人畫的主要原型,最早在1658年(萬治元年)作為刻本插圖出現。由此形成獨特的「吉原文化」。

(圖為歌川國貞浮世繪作品)

鈴木春信筆下的少男少女形象還被淡化了性別特徵,均如夢幻般飄然欲仙,煥發出沁人心脾的溫馨和甜美。也體現出較高的文化品位,畫面上經常配置和歌、漢詩和俳句等,因此鑑賞者也必須具備較好的古典文學修養才能更完整地理解他的作品。他在許多作品中將著名的古代和歌安排在畫面上方,藉助古典文學精神詮釋現世生活。在這些被稱為「歌仙繪」的浮世繪版畫上,詩情畫意兩相呼應,儼然是鈴木春信營造的典雅世界。


(圖為鈴木春信浮世繪作品)

有日本學者指出,鈴木春信筆下的美人造型、用線用意以及略顯傷感的情思等樣式,可能受到我國明代畫家仇英(1502~1552)的影響。只是,鈴木春信作為市井畫工,能否有機會直接接觸到仇英的原作還難以確定。仇英本人也製作過版畫插圖,可能性較大的是,明清版畫普遍受到仇英風格的影響,例如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的《烈女傳》等,鈴木春信有可能在研究明清版畫的過程中接受了仇英的風格。


(圖為鈴木春信浮世繪作品)

江戶時代末期的大眾審美趨勢急速轉向對頹廢、豔情色相的崇尚,菊川英山(1787~1867)的作品雖然沒有直接隨波逐流,但出自他門下的溪齋英泉(1791~1848)以媚態的畫風成為江戶末期的代表性畫師。

(圖為溪齋英泉浮世繪作品)

菊川英山雖然長壽達80高齡,但他的浮世繪作畫期卻很短,主要作品集中出現在19世紀初期的十餘年間。現存最早作品是1806年(文化三年)的《江戶砂子香具屋八景》,最晚的版畫則到1820年(文政三年)為止。菊川英山的浮世繪畫業是從繼承喜多川歌磨的風格開始起步的,從人物形象到題材的選擇,從背景描繪到光影描繪,都受到前輩的巨大影響。但是,他沒有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細微表情作為表現的主要內容,也不追求質感的真實性,而是努力塑造偶像般的穩健品格,人物臉部呈長鵝蛋型,鼻梁也被相應拉長且挺拔,眉毛細長而彎曲,又可見鳥文齋榮之的遺風,典雅的造型受到大眾歡迎。尤其在全身人物立像中首創了「S」型的動態,即頭部傾斜,腹部略微突出的嬌媚姿式,這是江戶末期浮世繪特有的「貓背豬首」造型的起點。菊川英山由此成為連接幕末浮世繪的橋梁人物,《浮世繪類考》中將他讚譽為「浮世繪美人畫中興之祖」。


(圖為菊川英山浮世繪作品)

在歌川國貞的作品中,最具魅力的是他以「五渡亭」為畫號的文化至文政年間(1804~1830)的作品,這一時期他的美人畫最具生活氣息,更加直接地表現日常風景。與前輩喜多川歌磨、鳥文齋榮之等人的典雅風格不同,更加貼近平民審美趣味。


(圖為歌川國貞浮世繪作品)

春畫

露骨描繪色情的春畫與美人畫有著密切聯繫,都是由吉原文化衍生出來的題材,以其通俗而面向下層平民,是浮世繪版畫的主要題材之一。日本學者白倉敬彥指出:「如果說浮世繪是江戶文化的精華,那麼春畫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從木版畫的技術而言也體現了其精髓。因此,若不論及春畫,浮世繪史將無法成立.對畫師的論述也是不完整的。」


(圖為歌川國貞浮世繪作品)

據山岡浚明所著《逸著聞集》記載,日本的春畫由來已久,也被稱為「枕繪」。可以確定最早的春畫出現於公元9世紀初,是平安時代由大和繪始祖巨勢金剛(生卒年不詳)所作的《小柴垣草子》。日本春畫從一開始就在充分表現人物的同時,又細緻乃至誇張地描繪性器官,這種手法一直延續到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版畫。


(圖為歌川國貞浮世繪作品)

相撲繪

相撲被稱為日本「國技」,源自日本神道的宗教儀式,出現於734年(天平六年),也稱「競力」和「爭力」,日本古籍《古事記》和《日本書記》中有最早的相撲紀錄。

相撲也是浮世繪的題材之一,從比賽現場到力士的單人像,以及「權進相撲」等,與役者繪有著共通的表現手法,鳥居派、勝川派和歌川派的畫師們都留下許多精彩的相撲繪。


(圖為歌川國輝浮世繪作品)

 三、19世紀(明和、寬政、文化年間),民族多樣性世界觀的形成,大眾文化進一步勃興,作為樣式的浮世繪版畫進入黃金時代,興起並發展出風景花鳥畫。

四、20世紀(明治、大正、昭和二十餘年間),浮世繪版畫衰退與新版畫興起。

風景畫

浮世繪風景畫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其一主要是早期在美人畫以及狂歌繪本中作為背景的描繪,其二則是江戶時代後期再西洋技法的影響下,以「浮繪」為開端的具有真正意義的風景畫。


(圖為豐原國周浮世繪作品)

文字資料參考於《浮世繪》潘力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浮世繪藝術展將於5月28日,在北京橋舍畫廊舉辦!

歡迎廣大朋友預約、蒞臨!

預約電話:010-59789410

橋舍畫廊(北京)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七星中街F03

橋舍畫廊(深圳)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日

12:00——20:00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創意文化園文昌南街3-6

感謝您對橋舍畫廊的關注!如您喜歡,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關注微信號"橋舍畫廊"或掃描下面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關於浮世繪,你不知道的20件事
    說起日本的藝術,你很可能聽過北齋葛飾的名字,他創作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這大概是日本藝術史上最出名的一幅作品。浮世繪並非高高在上的藝術品,而是大眾文化的描摹者和記錄者。但關於浮世繪你還知道哪些故事呢? 這裡要告訴你關於浮世繪活躍於日本江戶時代的獨特寫實風俗畫的20件事。1.
  • 關於浮世繪,你不知道的20件事
    說起日本的藝術,你很可能聽過北齋葛飾的名字,他創作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這大概是日本藝術史上最出名的一幅作品。浮世繪並非高高在上的藝術品,而是大眾文化的描摹者和記錄者。但關於浮世繪你還知道哪些故事呢? 這裡要告訴你關於浮世繪活躍於日本江戶時代的獨特寫實風俗畫的20件事。1.
  • 浮世繪 · 繪浮世
    唐朝時,中國文化在日本大規模普及,包括唐朝繪畫在內的中國繪畫被稱為「唐繪」,日本繪畫開始模仿和學習唐繪的構圖和筆法。9世紀末到10世紀後半期,隨著日本文化自覺和遣唐使廢止,日本繪畫也從模仿唐繪轉向表現日式美學的和風,大約11世紀形成頗具特色的「大和繪」,以柔和的筆觸、豐富的色彩和溫雅的情調,繪製日本的名勝古蹟和貴族生活,帶有唯美主義的審美情趣。
  • 浮世可繪——日本浮世繪的感官世界
    糊弄誰呢,這不是水果忍者的背景貼圖嘛?此圖為《神奈川沖浪裏圖》作者是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浮世繪大師展在滬開幕 日本浮世繪席捲魔都
    上海熱線訊 9月21日,由上海天協文化有限公司主辦的 「浮世繪大師展」在上海新華中心揭開了序幕,展覽將持續至明年1月6日。 此次展出的166件浮世繪作品,均來自國內學術機構李可染畫院的收藏,由院長李庚先生歷經三十餘年在日本搜集所成,是上千張收藏中的精選部分。
  • 梵谷鍾愛的日本浮世繪
    01|壹浮世繪及起源浮世繪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是表現民間日常生活和情趣的風俗畫,流行了200多年。浮世繪鮮活的表現了當時的民俗風景以及百姓難得一見的花魁美人、歌舞藝伎和春宮誘惑,題材豐富,包羅萬象,是日本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 浮世繪--日本人的表情
    浮世繪可以說是日本人民俗的記錄長卷,反映了當下流行的風俗、普通市民的喜好、趣味和思想。這是時代下產生的特殊藝術,卻也記下了日本工業化進程中,平民崛起成為社會主體後,時代大步向前的衝擊力和那種不管不顧的自信、輕鬆、張揚和狂熱。
  • 一篇文看懂日本浮世繪
    ——淺井了意《浮世物語》,約1665年 提起葛飾北齋,你可能首先會想到《神奈川沖浪裏》。本來,近期湖北省博物館有一場關於葛飾北齋的展覽,「他的畫作豐富地展現出其祖國的人情世態」,非常值得一看。
  • 他山之石:日本浮世繪
    那麼問題就來了:浮世繪到底是日本原創還是泊自中國?為什麼日本花街柳巷走出來的浮世繪走向了西方世界並被廣泛接受,而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繪畫,卻沒有走出去創下自己的名號?  我這篇小文,就試圖跟大家聊一聊個中緣由。而不是著力於網絡上各種關於浮世繪流派的討論。  眾所周知,日本人也承認,日本很多文化都是源於中國唐宋文化,尤其是唐文化。
  • 日本的浮世繪藝術
    在秀麗的景色中,有人物在行動和工作,這表現了日本的風情與日本人民的生活,它有濃鬱的本土氣息,而且具有寫實的深厚基礎。這些大和繪師的技術成就,代代相傳,遂為其後的浮世繪藝術,開導了先路。浮世繪的畫師們,往往自名為大和繪師,這就可知兩者的繼承關係。
  • 莫奈與浮世繪的前世今生
    一家食品店一些繪有日本浮世繪的包裝紙吸引了他。這印刷品真迷人,莫奈馬上買了一張——這次偶遇改變了他的人生,還有西方藝術史。關於他初遇的那件使命運轉折的日本藝術品,傳記作家們眾說不一:是在阿姆斯特丹,或者代夫特,還是贊丹?是在食品店還是瓷器鋪?它是包裝紙還是掛在牆上?
  • 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
    浮世繪的題材極其廣泛,有社會風情、民間傳說、歷史典故以及春宮圖等等,是日本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浮世繪藝術佔據日本畫壇二百六十餘年,是一顆耀眼的明珠,在世界美術史上有著光輝的一頁。日本的浮世繪最初是指代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一直表達著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與中國的春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 日本浮世繪與妖怪
    說起浮世繪,很多人並不陌生,去吃日料的時候,隨處可見浮世繪掛畫。甚至西方的許多藝術家,如莫奈、凡高、高更、畢卡索等,都從浮世繪中汲取過靈感。比如凡高的名作《星夜》中的旋渦圖案就被認為是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 贈票丨提到浮世繪你只知道海浪?
    文丨楊卓琦一提到浮世繪,你想到了什麼?
  • 浮世繪-日本的表情
    絢爛多彩如何成為浮世繪的關鍵詞  指引觀眾進入《夢回江戶》展廳的是一位衣著華美,挑燈於白梅樹下的女子,這是鈴木春信的《夜梅》。邊上陪著巨大的四美人屏風,均出自18世紀末的喜多川歌麿之手。有讀信的女子、吹玻璃管的女子、照鏡子的女子、帶著幼兒的年輕的妻子,款款相迎八方來客。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一種西方顏料拯救了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藝術的瑰寶,它細膩的畫風,豐富的題材,以及對於顏色選擇的考究,不僅增加了日本美術史的「厚度」,對西方美術史也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描繪風景,顏料必須具有大氣、雋永和深邃的特點,以往浮世繪著重於色彩的明快,對於厚重的顏料需求不大,然而在亟需轉型的關口,顏料種類的單調製約了浮世繪的「蛻變」。天無絕人之路,就在葛飾北齋因創作浮世繪風景畫缺少顏料的時候,一種西方的化學顏料傳入了日本,這就是「普魯士藍」。
  • 浮世可繪,被封存的浮世繪紋身
    浮世繪的精髓在於活在當下,這些反映世俗生活風俗畫也反映了當時市井的主流思想。簡簡單單,紛紛擾擾,喧喧鬧鬧造就了一幅又一幅的浮世繪,靈巧生動,那麼淺顯那麼複雜。帶有情色意味的浮世繪「浮世」一詞也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嗚呼,我愛浮世繪,苦海十年為賣身的遊女的繪姿使我涕,憑依竹窗茫然看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喜,賣宵夜面的紙燈寂寞地停留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醉。」
  •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2020-07-30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長野縣松本的日本浮世繪博物館
    長野縣松本市的「日本浮世繪博物館」,匯集了各種浮世繪作品。浮世繪是一種江戶時代盛行於民間的木板刻畫。以明亮的色彩描繪歌舞伎演員、日本各地風景畫等種種人間生活百態。日本首屈一指的「日本浮世繪博物館」,是松本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