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的咖啡和茶,你方唱罷我登場,英國人的前任和現任

2020-12-13 大先生說史

引言

「民以食為天」,雖然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文明進程各不相同,但這句話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來說都是真理。「吃」永遠是百姓生存的首要需求。受不同的氣候、地形、文化差異影響,同一個吃食在傳入不同的國家之後,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食用方法。

比如中國的茶葉,在傳入英國之後,英國人很有創意地在裡面添加蜂蜜、砂糖等物。英國的茶文化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在茶成為英國的國飲之前,咖啡才是英國人的首選。浪漫奔放的咖啡文化和含蓄典雅的茶文化在英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兩種迥然不同的飲食文化映射著英國人價值觀的變遷。

一、「熱情奔放」的咖啡和英國人的「嘗試」、「再嘗試」

咖啡起源於非洲東部的衣索比亞,大約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當作要藥飲流傳開來。關於咖啡的傳說也帶有很強的奇幻色彩:一說是衣索比亞中一個叫做凱夫(咖啡)的小鎮裡有一個牧童,有一天他在放羊的時候,注意到羊喜歡吃一種灌木叢上的紅色漿果,他感到很好奇,就採集了一些帶回家裡煮,結果滿屋飄蕩著經久不散的奇異香氣。

另一種說法是有一個阿拉伯人在沙漠中快渴死了,他無意中發現一種鳥在吃下一種果實之後,就會發出婉轉悠揚的叫聲。於是,他就把這種果實煮熟了吃,成功活了下來。這種果實也隨之傳入阿拉伯,人們起名「摩卡」。

在公元十七世紀初,來自威尼斯的義大利商人將「咖啡」這種神秘的中東飲料帶到歐洲,隨即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茶不同的是,英國人並沒有立馬接納了這種「口味獨特」的飲料。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咖啡是一種「類似於豌豆的豆子,磨碎之後加入熱水,在所能忍受的最大熱度時喝掉······嘗起來像煤炭一樣」的東西,相當地不受歡迎和待見。英國人簡直無法理解中東人為什麼會愛喝這種奇怪的東西。

然而,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之下,人們還是在不斷地嘗試。隨後,人們發掘出了咖啡豆具有消腫美白、健胃消食、防止胃下垂等諸多功效。咖啡才漸漸為人們所接受。傳說巴爾扎克在寫《人間喜劇》的時候,喝掉了五萬杯咖啡,簡直就是蘸著咖啡寫出來的。

起初,咖啡作為一種昂貴奢侈的舶來品,並不是每個英國人都能享受的到的。後來經過不懈努力,英國人在爪哇和中南美地區成功培育出了咖啡豆,才擺脫了阿拉伯人的壟斷。咖啡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1650年,一名猶太人在英國建立起第一家咖啡店,受到廣泛歡迎,在隨後的幾十年時間裡,咖啡文化在英國大陸蓬勃發展。到了1700年的時候,光是倫敦就有超過3000座咖啡店。咖啡店成為了英國人重要的社交場所,眾多學者和記者們都喜歡聚集在咖啡館裡思辨。

一位佛羅倫斯的貴族曾對咖啡館有過這樣的描述:「在這裡,你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人等和眾多記者,人們可以聽到新聞或者據說能夠稱得上新聞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來到咖啡館工作,他們認為在咖啡館工作的質量更高,效率更好。尤其是一些政客們,因為「咖啡館裡總是匯聚著最智慧的觀點和廣大群眾的心聲」。然而好景不長,咖啡繁榮的景象並沒有持續多久,一種新的熱飲——茶,流入英國社會,迅速取代了它的位置。

二、「典雅高貴」的茶,一舉成為英國人的心頭好

和咖啡起源地「拉扯不清」的是,世界上公認茶的起源地就是中國。我國關於茶葉最早的記載,是上古時期,神農氏有一次誤食了毒草,他用茶葉熬成汁喝了下去瞬間神清氣爽,化解了毒性。在十七世紀的時候,中國的茶由一群荷蘭商人帶到了英國,隨即掀起飲茶的熱潮。

受《馬可波羅東行見聞錄》的影響,彼時的歐洲人對中國的印象憧憬又敬畏,這種來自於神秘的中國的飲料,在一開始就帶有了高貴的象徵。尤其在宋朝時期,「海上絲綢」興盛之時,眾多造型優美做工精緻的中國瓷器流入外國,好評如潮。

英國上層社會,一度以穿中國服飾,使用中國瓷器,喝中國茶葉為榮。在該時期,英國的茶葉十分昂貴,當時的「每加侖茶葉都要抽取8便士的稅金」,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以私人名義從荷蘭商人那裡費九牛二虎之力,僅求得2磅茶葉贈送給王室。

由此可見,茶葉之珍貴。很多英國貴族們,為了妥善保管好這來之不易的茶葉,也是費盡了心思:他們將茶葉放在由中國傳入的密封良好的容器裡,然後鎖在自己的衣櫃中,鑰匙貼身保管。只有家裡來了客人,或者自己的「茶癮」上來了,他們才會泡製。就連泡茶的時候,也絕對不允許僕人沾手,畢竟誰能抵抗的了茶葉的誘惑呢?

同時英國也是一個著名的禮儀之邦,「紳士風度」是英國的一個重要的標籤。喝茶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是展現修養的絕佳場合。正如英國境內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所言「當鐘聲敲響四下,世上的一切都為茶而停止。」英國的下午茶是其茶文化的主要載體。

下午茶起源於維多利亞時期,因為當時的英國社會,人們吃晚餐的時間普遍在晚上七八點左右,下午很容易餓。貝德芙公爵就讓僕人將整套茶具搬到臥室裡,方便她和朋友們一邊飲茶一邊度過漫長的下午時光,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茶和點心的搭配有著不可言語的美妙滋味。

於是,英國的下午茶文化應運而生。在正式的下午茶場合,男士要穿考究的燕尾服,手裡拿著雨傘,頭上戴著高帽,腰板挺直,風度翩翩。淑女則要穿著大方得體的禮服,戴著白手套,舉止優雅,一顰一笑都飽含貴族風度。主人(往往是女主人)則會挑選家裡最大最好的房間,打掃乾淨,擺上造型典雅的裝飾物,選用恰當合適的音樂,準備最精緻的一整套茶具。

一套傳統的英國茶具整整有15件之多,剛開始的最高規格的茶具往往都是中國的瓷器,但因為其價格太過昂貴,後期英國燒制瓷器的工藝提高,英式茶具慢慢取代了中國的瓷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英國的茶來自於中國,但更受英國人歡迎的是紅茶卻不是綠茶,這和中國的「國情」大不相同。

英國境內是沒有大規模的種植紅茶的莊園的,他們的紅茶產地大都來自印度。英國人對茶的熱愛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著名的戲劇家皮內羅就說:「茶之所在,即是精神所在」;在英國的多部文學作品中,總能看見茶的身影;英國詩人埃德蒙·沃爾特就專門寫了一首讚美茶的詩篇:「花神寵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與秋色,美難與茶比」。

在這首充滿了中國傳統意象的詩中,茶成為了連接兩國文化的橋梁。在筆者看來,英國的茶文化裡,浸泡著英國人對浪漫典雅、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

三、從咖啡到茶,英國「國飲」的改變反映著英國社會的變遷

很多學者研究英國人的國飲為什麼會從「咖啡」變為「茶」。有人認為,是因為咖啡的原產地距離英國更近,運輸方便,後期英國人在爪哇等地成功種植咖啡,極大地打擊了阿拉伯商人的壟斷地位。咖啡的價格更低廉,這是咖啡得以興盛的原因。

但是因為咖啡館不僅僅是一個「餐廳」,它更是一個思想匯聚之地。在英國君主制執政期間,咖啡館的存在讓這些獨裁者們寢食難安,他們多次下令關停咖啡館。另外,茶是受到統治者極力推崇的飲品,英國社會更是一個講究高貴典雅的社會,上行下效,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紛紛模仿貴族們的飲茶風尚。

值得注意的是,茶在促進兩性關係的和諧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出入咖啡館的都是一些男人,在該時期,女人是不被允許進入的。針對這種情況,一位英國人就起草了一份《婦女反對咖啡請願書》,在篇長達6頁的請願書中,充斥著對咖啡館排斥女性的血淚控訴。

相比而言,飲茶的氛圍就顯得和睦而美好。因為茶會的舉辦地點往往是在家裡,女主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這無形中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此外,女性也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角色,她們溫柔細心的品格能夠帶給人溫馨舒適的體驗。

「坐於茶壺旁的女主人,恰如一位女王,高貴典雅,恰如十七世紀的布拉幹薩王朝的凱薩琳一樣,每當她向朋友介紹信香草時,必然會坐在茶桌旁,盡顯飲茶風趣。」

結語

其實在筆者看來,茶更讓英國人喜歡的原因在於「茶」代表的是一種從容的生活態度。英國人十分注重內涵,時刻注意保持氣質,在生活節奏飛快的經驗,每天找一個空閒的時間「慢」下來,享受生活。這樣更符合英國人的價值觀。

當然,無論咖啡還是茶,都是人類文明中的瑰寶。這兩個載體承載了數不勝數的文化內涵,我們在喝一杯茶或者咖啡的時候,更像是在歲月的長河中,舀一杯水細細品嘗,唇齒之間都溢滿了光陰的回味。

參考文獻:

《英國史》

《中國世界茶文化》

《茶葉全書》

《飲食人類學》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習話】你方唱罷我登場
    【每日一習話】你方唱罷我登場 2019-08-25 07:59:00來源:央廣網
  • 你方唱罷我登場,桃核下場楸子上
    七月已過半,桃核著實火了一段時間,你方唱罷我登場,半月有餘,楸子就要走進我們的視野了,很多核農和核商蠢蠢欲動,有經驗的核農自然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品相俱佳的野生楸子 有些核友可能會說,山上野生楸子那麼多,倒不如自己去山上找,小編負責任的告訴你,一般楸子樹二三十米高,光溜溜的核桃樹,沒點猴子般的爬樹本領,還是打消念頭吧,其次,就算您好不容易爬上樹,楸子品相不理想也是讓人很崩潰啊……
  • 你方唱罷我登場!粉了
    你方唱罷我登場!,全鎮40餘名評劇戲迷和文藝愛好者參加。《花為媒》中的「歡笑一堂」一折一個眼神、一個利落的轉身,無不透露著老師們紮實的功底,讓現場的戲迷們過足了戲癮,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寶貴的聽覺和視覺盛宴。
  • 茶、咖啡和巧克力的競賽:英國為什麼沒有「巧克力館」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太陽系的許多理論,威廉·哈維則發現了血液循環的規律,從而推翻了蓋倫的醫學理論。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英國人開始飲用三種含有生物鹼的飲料:茶、咖啡和巧克力。雖然這三種飲料的來源各不相同(茶源自亞洲,咖啡源自非洲,而巧克力源自美洲),進入英國的途徑也各不相同,卻幾乎同時抵達英國(咖啡僅稍早幾年)。
  • 詩說京劇,你方唱罷我登場
    旦淨生行文武丑,你方唱罷我登場。唱罷西皮二黃續,傳承國粹賦華章。豈忘經年聆雅韻,激情醉我意難休。
  • 成品油市場近期演繹「你方唱罷我登場」 後續能否持續上漲呢?
    原標題:成品油市場近期演繹「你方唱罷我登場」 後續能否持續上漲呢?   導語:12月9日,受伊拉克北部兩口油井遭炸彈襲擊影響,國際原油盤中急劇反彈。
  • 宣州賽會——你方唱罷我登場
    宣州境內廣泛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各種類型的賽會,或在集鎮街道、或在寺前廟後、或在鄉野村落,常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一個接力而出,輪流上演,好不鬧騰。但一般每個賽會都具有會期固定,一年一度的特性。每逢會期,除了舉行信仰方面的一些祭祀禮儀活動外,很多賽會還請戲班唱大戲,注重娛樂氛圍,為賽會增加氣場。
  • 英超回歸,貝爾回歸,你方唱罷我登場
    太陽底下也無新鮮事,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了,上菜。郭文景在文章最後說:「我其實懟的不是木心這個人,而是一種文風和宣傳方式。」該文發布後,多位文藝界人士撰文回應。其中,木心學生、畫家陳丹青悍然指責郭文景「貴為教授,作曲精英,音壇前輩,國際名角,而竟不惜自己上網破相,悍然罵街,弟不覺得又虧又土嗎?」
  • 足壇歡樂多:梅西和水爺孩子長這樣?紅魔鐵衛竟出軌林皇前任
    2020-10-20 16:12:00 來源: 泡球吧 舉報   世界足壇風起雲湧,各路球星你方唱罷我登場
  • 你方唱罷我登場 自主硬派越野車走上前臺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試問,誰不想擁有一輛硬派越野車,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馳騁。說起硬派越野車,消費者自然會想到包括陸巡、普拉多、途樂、帕傑羅等在內的明星車型。不過,合資與進口硬派越野車正在進入集體退市倒計時。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它們再度入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英國人很重視下午茶,對英國茶你有什麼了解?
    一、英國的茶文化英國人的早餐和下午茶,無論是色彩和花樣都比英國晚餐豐富。豐盛的早餐必有一壺咖啡或茶,才算是最好的享受。他們會將茶葉與牛奶調製成「英國茶」,其味道非常特殊,既有茶的清香,又有牛奶的可口。英國人認為這是兩種文化的融和。英國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非常流行且有品位。
  • 外國人比較喜歡喝咖啡還是茶?
    有人私信問小約喜不喜歡喝咖啡,如果在咖啡與茶中進行選擇,會選擇哪樣?其實很負責的告訴你,小約會喜歡喝茶,因為喝茶是已經養成了許多年的習慣,不能說習慣喝茶的人就不喜歡喝咖啡,最主要是跟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在我們公司的茶水間,像小約這個年齡的,大多會選擇咖啡,小約算是個例外。
  • 你方唱罷我登場,地方涉房政策接連不斷,為何都是淺嘗輒止
    【原創】你方唱罷我登場,地方涉房政策接連不斷,為何都是淺嘗輒止(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機構統計顯示,2月以來,近70個城市發布了涉及房地產調控的相關政策。雖然借著疫情,各地在涉房政策上動作頻頻、也很熱鬧,今天你幾條,明天他幾點,後天我幾句,反正能拿出的動作都拿出了,能表達的意思也都表達了,有的地方還大有放鬆調控的意味。但是,所有的舉動,都是淺嘗輒止,並未越雷池一步。因為,管理層並沒有表達疫情下可以放鬆樓市調控的意思,相反,央行明確表示,必須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 你好,憂愁:前任和現任對你來說是什麼?來看看雷蒙的看法
    父親雷蒙是一個風流成性的人,身邊的女人很多。於是在這種家庭氣氛的影響下,塞西爾也成為和父親差不多的人。安娜是一個很有氣質的女人,對塞西爾有再造之恩,她是一個設計師,設計的服裝極其好看並且很受歡迎。整個電影圍繞這三個主要的人物展開,講述了女兒塞西爾為了阻止安娜和父親雷蒙在一起而實行的各種方法。
  • 為什麼英國人對茶情有獨鍾而不是喜歡咖啡?背後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為什麼英國人對茶情有獨鍾而不是喜歡咖啡?背後原因你一定想不到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巷,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來講一講英國人為什麼愛喝茶,或許你聽說過這樣一樣說法是世界三大飲料,說的是世界三個主要的飲品,當然肯定不是你喜歡的可樂橙汁什麼的,那些東西都是飲料中的快餐,算不上是什麼厲害的角色。世界三大飲料說的是三種熱飲,茶、咖啡和巧克力。
  • 你方唱罷我登場!快船一步化解湖人三手優勢,但仍存致命短板
    近兩天的走勢來看,NBA自由市場猶如七八月的天空一樣風雲變幻,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昨日還在沾沾自喜,今天突然被反將一軍;昨日還在偃旗息鼓,今天突然一步挪活。 清晰的記得,昨天有不少球迷表示要給湖人總經理佩林卡加大雞腿,前湖人總裁魔術師詹森也對前者大加稱讚,原因為何?
  • 重讀楊周翰先生《十七世紀英國文學》
    先生拿出一本新出不久的文集《十七世紀英國文學》題贈與我,並笑吟吟地解釋說,1981年底送我們畢業離校後,他去復旦開了一期「十七世紀英國文學」課,回來後又給北大的同學重上了一遍,此書就是在這門課講稿的基礎上修訂而成。 說到這本書,先生又一次提及我們念書那會兒他的一句治學口頭禪:講文學史,無非就是「說說唱唱」。「說」就是講歷史,「唱」就是讀作品。
  • 林心如現任和前任是好朋友,網友:不能理解,霍建華心也忒大了吧
    前任林志穎邀請現任霍建華聚會,貴圈果然沒讓人失望。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長大後越來越真切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世界很大,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娛樂圈很小,卻也可以當成整個社會的縮影,所以發生任何狗血劇情都不足為奇。
  • 英國喜歡茶,美國卻不,究竟是什麼動力使美國棄茶而擁抱咖啡呢?
    咖啡和茶都是目前全世界的主流飲品,不論在哪個國家或地區,都能看到咖啡和茶的身影。一種是西方的代表飲品,一種則代表著東方文化。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國對咖啡情有獨鍾呢?這裡講一個美國婦孺皆知的事件——波士頓傾茶事件。在此事件中,北美殖民地反英人士假裝印第安人,將一箱箱中國茶葉扔進了馬薩諾塞灣,用來抗議英國徵收茶稅及授予東印度公司壟斷殖民地茶葉貿易的權利。這在美國看來,這件事情,替他們愛喝咖啡很好的注入了民族追求獨立自主的光榮色彩。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並非事實。
  • 十八拍怒評「看前任不是為了懷念過去,而是讓你珍惜現任」
    然而這不是十八拍想說的重點,一部低成本影片何以成為票房黑馬,一夜躥紅,這少不了部分阿甘式觀眾的貢獻,豈不知你在傻X似的號啕大哭時,片方正笑得癲狂,旁邊的現任正疼得悵惘。於是,一部分既不敢去找前任,也不想失去現任的人便開始給自己蠢動的心找藉口,熬雞湯,終於熬出一鍋稀飯:看前任不是為了懷念過去,而是讓你珍惜現任!十八拍想說:看你和你老婆行房事不是為了無恥猥瑣,而是借鑑經驗!你覺得成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