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所犯的2大錯誤:放了一個該殺之人,殺了一個該放之人

2020-12-21 騰訊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豪傑,應運而起。

亂世對普通人來說,是悲慘的,一閉眼或許就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但對於投機者來說,亂世便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而曹操、劉備、孫權都屬於亂世投機者,還是成功了的那種,最起碼這三人都當了皇帝。

或許有人要說了,不對不對,曹操沒有稱帝,但他的兒子曹丕當了皇帝之後,就把曹操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去世之後當了皇帝,那也算當了,畢竟他活著的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又和皇帝有什麼區別呢?

曹操是奸雄,這是後世公認的評價,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曹操那就是一個大反派。

在京劇中,曹操的臉譜顏色也是代表了奸詐多疑和兇詐的白色,可謂是把反面形象牢牢地釘在了文化歷史中,想要更改都難。

而要在東漢末年找出一個正派人物,諸葛亮一定能排在前幾名,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諸葛亮是個相當完美的人物。

他鞠躬盡瘁,他死而後已,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都在想著如何恢復漢室,可是歷史上又怎麼會有十全十美的人呢?

諸葛亮在後世中的口碑再好,他也有缺點,縱然神機妙算,他也有犯錯誤的時候,說到這,或許又要亮粉說了,你個亮黑,就知道黑諸葛亮,對此,飛魚只能說,請看《三國志》記載,《三國演義》就算了。

因為這部演義,帶著濃重的個人色彩——抑曹尊劉,根本不客觀。

細觀諸葛亮的一生,他犯了2大錯誤

說到諸葛亮犯過的錯誤,相信不少朋友便會說「錯用馬謖」,沒錯,公元228年,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正是由於當時堅持重用馬謖,才導致街亭慘敗!致使蜀軍,退無所據,糧草斷絕,最終諸葛亮只有率軍回朝。為了正法令,諸葛亮最終只得斬了馬謖。

孔明先生,除了錯用馬謖之外,他一生還放了一個該殺之人,這個人其實在世人看來也是一個小人!就連吳主孫權都說過這樣的話,「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當然了,要說魏延是小人,或許很多人會為他打抱不平,但楊儀確實是十足的小人,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在去世之前,就已經發現,但並沒有對楊儀進行處置。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在孔明去世之後,楊儀便與魏延火併,最終魏延被馬岱所斬!楊儀此時認為他除掉了叛賊魏延,功勞巨大,回到朝中應該坐上諸葛亮的位置。不過,當楊儀回朝之後,只是得到了一個虛職,「中軍師」。

孔明死後,蔣琬則成為了諸葛亮的接班人,對此楊儀是大大的不滿,而且後來楊儀還對費禕講,「如果此前諸葛丞相去世之時,我便舉兵投降曹魏,今天豈是這種結局?」這話一度讓費禕難堪。分析到這裡,楊儀也確實是該殺,可惜諸葛亮生前,雖然看出其心胸狹小,不成大事,但卻未除掉這個小人,以至於蜀中朝廷動蕩。

諸葛亮生前,除子未處置楊儀這個小人之外,他還殺了一個該放之人!這個人便是名將魏延,說到魏延這絕對是諸葛亮所錯殺之人,倘若魏延不死蜀漢後期何愁無大將可用。根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這話是什麼意思,其實很明顯!這是事後,陳壽所記史實,稱當時魏延根本沒有反叛蜀中,只是想要南還!不過他的確想殺死楊儀。僅僅如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林衝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殺了一個該放之人,放了一個該殺之人!
    上了梁山跟隨了三代梁山之主,卻在梁山沒有自己的一個朋友,最後方臘之後在床上病了半年孤獨慘死。林衝一生為什麼過的如此悲劇呢?我覺得除了性格,他還犯了兩個重大的錯誤。林衝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殺了一個該放之人。此人就是梁山的第一代寨主王倫。當年林衝風雪山神廟後,對官場僅存的美好願景化為泡影,走投無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 林衝一生:殺了不該殺的人,放了不該放的人
    林衝一生:殺了不該殺的人,放了不該放的人一說起打虎英雄,我們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武松,不過在殺了不該殺的人,在林衝剛剛上梁山的時候,其實林衝絕對是特別優秀的,所以才會引來寨主王倫的嫉妒,同時遭到了屢次刁難,林衝感覺來了這裡之後仍然受人欺負,心中特別憤恨,正好碰上了吳用給他使了激將法,搞得林衝一怒直接殺掉了王倫。
  • 武松一生犯了2大錯誤:放走了本該殺的人,殺了本該放的人
    不過,武松並非是一個只有一身蠻力的大漢,其外貌之俊俏,也是梁山泊好漢中能排得上號的。《水滸傳》中,就有專門針對武松外貌的描寫,尤其是那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眸,似黑夜中的繁星一般耀眼。只是,武松有桃花運,但註定與女性沒有緣分,尤其是上面所說的兩位,甚至這兩位,由於與武松相遇,最終還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先說武松與潘金蓮的故事。
  • 林衝臨終才明白,自己放了一個不該放的人,錯殺了一位好漢
    林衝是水滸傳中一個重要的人物,在水滸傳中佔有很大的戲份。林衝本是東京禁軍教頭,但是因為與高衙內有了矛盾,被陷害誤入白虎堂,還一度險些喪命,最終被逼上了梁山。林衝給人的感覺就是逆來順受,缺乏反抗精神。他的一生有很多的遺憾,直到林衝臨終才明白,自己放了一個不該放的人,錯殺了一位好漢。
  • 「奸雄」曹操人生的三不該,不該睡一人,不該放一人,不該殺一人
    三國,是一個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三國當中的「奸雄」曹操,說說曹操一生中最不該的三件事!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處,至死都是效忠漢室,沒背上「謀朝篡位」的罵名。縱觀曹操的一生,可謂是多姿多彩,連品評家許劭也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比起孫權劉備自然是高出不少!曹操一生謹慎,曾經放言:「寧可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可見曹操為達目的能不擇手段!但曹操一生中有三大最不該,一個是最不該睡之人,一個是最不該放之人,一個是最不該殺之人。這三個錯誤直接改變了曹操的一生!
  • 林衝所犯兩個致命錯誤,誤殺了一個恩人,放走了一個仇人
    他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最後在病床上鬱郁而亡。那麼,林衝的一生為何如此的悲慘呢?其實,除了性格上的失敗以外,他還犯過兩個非常重要的錯誤。第一個錯誤就是殺了王倫,王倫是第一代的寨主,當時的林衝在風雪山神廟之後,在官場中早已走投無路,只好上了梁山,但王倫根本不信任林衝,林衝看到自己排擠在外,心中也是非常的不高興,後來在吳用的激將法之下殺了王倫,而晁蓋也順勢做了第二代的梁山之主。
  • 林衝死前回顧一生: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饒了一個不該饒的人
    林衝死前回顧一生: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饒了一個不該饒的人 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林衝是知名度可以和武松媲美的一位好漢,眾人對他的事跡如數家珍:誤入白虎堂、風雪山神廟、逼上梁山,徵田虎,打方臘,與秦明、關勝、董平、呼延灼並列「馬軍五虎將」,為梁山立下無數戰功,最終在杭州六和寺病逝。
  • 林衝臨終才明白,自己放過了一個不該放的小人,錯殺了一位好漢
    《水滸傳》中的故事是北宋末年所發生的,在朝廷的壓迫下,一群好漢聚集在梁山之上準備反叛朝廷。可是結局大家都知道,宋江對朝廷心存念想。在朝廷招安之策發布後,便帶領著梁山好漢投奔朝廷。在死前林衝臨終才明白,自己放過了一個不該放的小人,錯殺了一位好漢。首先林衝不該放的一個小人就是高俅,他落草到梁山上就是因為高俅。
  • 林衝臨終才明白,自己放過了一個不該放的小人,錯殺了一位好漢!
    《水滸傳》中的故事是北宋末年所發生的,在朝廷的壓迫下,一群好漢聚集在梁山之上準備反叛朝廷。可是結局大家都知道,宋江對朝廷心存念想。在朝廷招安之策發布後,便帶領著梁山好漢投奔朝廷。最終成為朝廷手中的槍,梁山好漢死的死,傷的傷,幾乎沒有好下場。
  • 林衝死前回憶一生: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饒了一個不該饒的人
    在這生命的最後一些時日,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有兩件事讓他追悔莫及,繞了一個不該繞的高官,也殺了一條無辜的性命。 從他幹的是事情來看,他的確是個迷失的人,甚至在他的骨子裡,還有一點懦弱。 林衝原本就不是一個叛逆朝廷的人,還想在朝廷中好好幹,雖然宋朝是文臣的天下,但是不管哪個時代都不能缺少保家衛國的人物。而且他對未來充滿了嚮往,不想參與腐朽的官場鬥爭,只想好好過自己的生活。卻被高俅和他的侄子陷害,高俅本就是一個奸詐小人,林衝早就見識過高太尉的陰險。
  • 林衝忘恩負義,殺了不該殺的人
    林衝的老婆被高衙內看上,開始是調戲欺負,後面欲行不軌之事,林衝都忍氣吞聲,以他是功夫,完全能追上翻牆逃走的高衙內,但是他沒有。然而高俅並沒有放過他,發配充軍,並要在路上殺了他。林衝是有那麼點忘恩負義了,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王倫收留了他,他卻因王倫不想收留晁蓋等人殺了他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遇上牧羊人,殺還是放?
    但不久,他們遇上兩名帶著百多隻山羊的阿富汗牧羊人,以及一名十四歲男孩。這三人都沒帶武器。美軍用槍對準他們,要他們坐在地上,接著爭論該如何處置他們。由於四名士兵都沒帶繩索,不能把他們綁起,再另尋藏身之處,加上時間緊迫,只能迅速決定殺掉或者放走他們。問題來了:如果讀者是這四名美軍,會選擇殺掉還是放走三人呢?
  • 不該殺?魏延墓前跪著一個雕像,有人說是諸葛亮這是真的嗎
    如此危機敏感時期,魏延違抗將令被殺可謂眾望所歸,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楊儀、馬岱,更不能怪罪於諸葛亮。假如魏延按照楊儀的調度撤回成都,那麼,楊儀便沒有機會殺他,魏延接替諸葛亮掌兵權繼續北伐何愁不能實施「子午谷奇謀」?挾私怨而費國事,反倒是魏延不對了。
  • 為什麼諸葛亮要殺馬謖?青海出土竹簡,揭開多數人不知的歷史真相
    揮淚斬馬謖這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的一個橋段。特別是在各種戲曲當中,不停地被一些人演繹著。馬謖當初可以說是諸葛亮的親信,要不然在諸葛亮揮軍北伐的時候,不會派他去抵擋魏國的援軍。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才讓諸葛亮狠得下心,殺了這一個自己曾經特別倚重的心腹呢。在1978年的夏天,位於我國青海出土了一批竹簡。經過研究推斷這些是三國時期的物品。而裡面所記載的內容令很多人非常的吃驚。這些珍貴異常的竹簡所記載的,竟然是關於漢代的一些軍規。這些內容在目前為止是第1次出土,非常的具有研究的價值。
  • 諸葛亮最害怕的將軍是誰?第一次交戰被他打敗,第二次就殺了他
    就這樣,張合保住了性命,繼續苟活,終於在後期大放異彩。有些人就是越老越妖!諸葛亮北伐時,魏國和蜀國的名將都死的死,傷的傷,幾乎不能再出現在戰場上。張合對蜀漢,幾乎可以說無敵了。張合與諸葛亮的第一次交戰就讓諸葛亮灰頭土臉。諸葛亮非常生氣,記住了張合這個名字。當年漢中之戰,劉備曾說殺了夏侯淵不算什麼,走掉的張合才是曹魏將領中的魁首。果然如此!後來,諸葛亮針對張合精心謀劃,終於張郃和戴陵被諸葛亮用計圍困。
  • 三國殺這些原畫堪稱完美,可惜畫師犯了致命錯誤?諸葛亮衣服穿反
    三國殺中的原畫出現錯誤也並不稀奇了,往往出現錯誤的原畫質量並不高,每個武將有著如此之多的皮膚玩家們往往只會關注最亮眼的那幾個。但是有些高質量皮膚也會出現錯誤,這些原本完美的原畫因為這些錯誤充滿了遺憾,讓人覺得非常的可惜。本期就來給這些原畫糾錯,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沒有發現!
  • 歷史上最該被殺的3個和尚:辯機和尚排第2,最後一個更可恨
    說到和尚,我們腦中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個腦袋光光,慈眉善目,雙手合十的僧人模樣。而在眾多的影視作品當中,和尚的樣子也是各有不同,比如《活佛濟公》裡的邋遢和尚,還有《白蛇傳》裡的高僧法海,電影《少林寺》中李連杰飾演的武僧覺遠。然而和尚有好也有壞,今天小編就要來給你們講一講,古代歷史中最該被殺的三個和尚。
  • 韓信的失誤導致自己命喪黃泉,只因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
    事實上,韓信原本可以不死的,如果他不殺一個人的話,說不定還有可能跟劉邦分庭抗禮,爭取一線生機。這個人就是鍾離昧,當年項羽手下四位大將之一,與龍且、英布、季布其名,而且是最智勇雙全的一個。當年楚漢相爭,鍾離昧讓劉邦吃了不少的苦頭,所以劉邦對鍾離昧恨之入骨。戰爭結束後,鍾離昧四處逃亡,最後來到了韓信帳下。劉邦聽說後,就逼韓信交出鍾離昧。
  • 林衝臨終回顧一生:饒了一個不該饒的小人,殺了一個不該殺的好漢
    在《水滸傳》中,要說讓人感受最多的,莫過於豹子頭林衝了。作為一名武藝高超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他卻用了一生去體會反抗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時,林衝也是梁山好漢中少數的幾名善終的人,他在臨終前回顧一生,有一個好漢他不該殺,也有一個不該饒恕的小人,遺憾滿身,直讓人嘆息不已。林衝最不該殺的人,莫過於白衣秀士王倫了。
  • 林衝臨終回顧一生:饒了一個不該饒的小人,殺了一個不該殺的好漢
    同時,林衝也是梁山好漢中少數的幾名善終的人,他在臨終前回顧一生,有一個好漢他不該殺,也有一個不該饒恕的小人,遺憾滿身,直讓人嘆息不已。林衝最不該殺的人,莫過於白衣秀士王倫了。但同時,他又是一個心胸狹窄之輩,對於出色的人才經常產生嫉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