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2020-12-11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清晨的陽光比森第昂 - 隨想輕音樂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

上聯:色難

下聯:容易

「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容易」,見於西漢《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於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陳得失,不可輕易從事。

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可謂對仗極為工巧,堪稱千古奇對!

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色難」難在,為人子女很難有一個謙和的態度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

兒子剛談砸了一樁業務,心情不太好,見母親在自己床上摸索,便生硬的說:媽,你沒事在自己房間好好呆著,別到處亂跑。

母親解釋說:我只是找個報紙,順便在你們床上坐一會。

兒子臉色很臭出門前扔下一句:吃飽沒事幹!

晚上12點,老母親從七樓跳下自殺了。

一位名人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認為,買房子、請保姆、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

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難」難在,為人子女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於是,「色悅」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準,「色悅」要做到5不抱怨:

1、不抱怨父母無能

樹木琅林有高低,人間事事都不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人是萬能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費盡心力把我們養育成人,已很不容易。與其抱怨父母沒能給自己期望的家境和平臺,不如自己付出努力去創造。

2、不抱怨父母囉嗦

兩代人的溝通難免有代溝,父母的喋喋不休是希望用自己的經驗給予你關心和幫助,囑咐我們穿衣、吃飯、平安。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囉嗦你,父母絕不會去囉嗦一個與他們無關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父母抱怨我們,只是不滿足我們現在。當我們做得夠好時,他們渴望我們更好!他們不是為自己,或許他們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許他們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誰講,所以他們渴望我們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也希望我們青出於藍,不要像他們一樣。

4、不抱怨父母遲緩

年紀大了,行動自然不便,永遠不要嫌棄父母行動遲緩,因為我們永遠想像不出我們小時候他們是如何耐心地教我們走路。父母年輕時,可能比我們還意氣風發!是為我們,父母才累彎了腰。

如果有一天,父母已變老,腿腳利索不了,我們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一定要及時。

5、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颳風,我們一生病,他們馬上會放下手頭忙得不可開交的一切,緊趕著給我們去看病,徹夜不眠地愛護我們。

但是,當父母生病了,我們能做到多少?社會上經常會有兒女不贍養老人的新聞,真的印證了「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希望我們都能成為盡責盡心照顧父母,孝順父母的人。

「色悅」,要求我們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敬重地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每天認認真真看著母親的眼睛,跟母親交談幾分鐘,不嫌棄,不抱怨,想對母親發脾氣時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對待父母,她們就會生活得開開心心的。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好臉色不用花錢去買,不用向誰去借,也不用交學費去學,更不需要什麼力氣。

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愛父母,應該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他們感到快樂、幸福。

色難」,要容易,真不容易!

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轉載請標明來源。微博@詩詞夜公子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晚上12點,老母親從七樓跳下自殺了。其實,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這是低層面的「孝」;而高層面的「孝」,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4個字點醒無數人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晚上12點,老母親從七樓跳下自殺了。一位名人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兒子剛談砸了一樁業務,心情不太好,見母親在自己床上摸索,便生硬的說:媽,你沒事在自己房間好好呆著,別到處亂跑。母親解釋說:我只是找個報紙,順便在你們床上坐一會。兒子臉色很臭出門前扔下一句:吃飽沒事幹!晚上12點,老母親從七樓跳下自殺了。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卻點透無數世人
    雖然現在的對聯都是寫在紙上的,但是在古時候,它還叫做楹聯的時候,也會寫在布、竹子、木頭上,一些人也會將有祥兆的對聯直接鐫刻在門口的柱子上,語言精闢、對仗工整而且平仄協調,往往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就能夠表達出非常深刻的含義來。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成為經典,點醒很多世人
    從此之後,對聯文化便流傳在民間,尤其是到了唐宋兩代,對聯文化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很多對聯故事中都記載蘇軾和佛印以及蘇小妹之間的對聯趣事,到了明清兩代,對聯已經成為了文人墨客乃至百姓布衣必不可少的文娛形式。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 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在史上優秀的對聯有無數,但是這幅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對聯,它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字,但是裡面蘊含的可都是道理。對聯也稱作是楹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會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裡面要求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並且字數還有結構相同。
  • 世界上最短的對聯,加起來一共4字,堪稱一字千金,卻點醒無數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悠悠上下五千年,誕生了許許多多特有的文化。比如說唐詩宋詞,還有漢朝時期的古文,都是中國文學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這些文學作品大多只存在於書本之中,和如今人們的生活基本已經脫節了。只有一種文學形式,至今還經常能大街小巷看見,自然就是對聯了。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可惜的是第二年,後蜀就被宋朝滅了,不過他的這一行為卻開啟了寫對聯的先河。
  • 我國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個字卻含義深厚,讀懂卻並不容易
    一般來說,普通的對聯要求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能引發人們深刻的思考,就有機會成為千古絕對。 其實對聯是講究對仗規則的,最主要的就是要平仄協調。比如我國的《易經》講究的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對聯的平聲是陽,而仄聲為陰,陰陽互相搭配,讀起來才能朗朗上口。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通常以仄聲結尾,下聯需要以平聲結尾。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字,卻道盡一生,點醒無數糊塗世人
    而在最為博大精深的漢字裡,對聯又是一個充滿韻味的奇妙文化。 而在杭州靈隱寺中,就有著這麼一副深奧的對聯,它只有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說透了人生的奧秘,點醒了無數糊塗世人。 靈隱寺坐落於杭州西湖不遠處,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是極具內涵的一座佛寺。它佔地87000平方米,有著諸多僧人在此清修,在杭州是有著極高名氣的名勝古蹟,每年都充滿了絡繹不絕的拜訪者。
  • 世界上最短小精悍的對聯,僅有區區4個字,卻足以讓你銘記一輩子
    對聯是中華文化特有的一種藝術瑰寶,實用性很強。果爸最近迷上了學習欣賞對聯,在今天就讀到了世界上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人生哲理,警醒無數世人。我們經常把微笑、理解和容忍給了陌生人,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反而太過真性情,完全沒有考慮親人的感受。人生在世,往往都是這樣:擁有的不好好珍惜,失去了才覺得可貴。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已懸掛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助其走出困境
    這本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基本的聲韻格律,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其實也是對聯中必須符合的基本對仗原理。對聯在古代也稱楹聯,因為其最早是貼在房屋的楹柱上,故而得名。《楹聯叢話》中記載,對聯最早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有一年新春之時,他為了祈福國家興旺人民安康,在宮殿的門上寫下了兩句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靈隱寺裡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道盡人生,點醒眾多世人!
    靈隱寺裡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道盡人生,點醒眾多世人!文/史話史說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並且,靈隱寺內有一副經典對聯,短短14個字便道盡人生,以此曾點醒過眾多世人,幫助人們脫離苦海、遠離憂愁。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它是我國有名的千年古剎之一,坐落在我國的浙江杭州,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悠久的歷史。
  • 史上最短千古絕對,區區4個字,說透儒家思想精髓,點醒世間無數人
    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為對聯越長就越難,其實不然,很多最絕、最妙、最令人驚嘆的千古絕對反而是極短極短的短聯,比如著名的單字聯,上聯只一個「墨」字,下聯是一個「泉」字,「白水」對「黑土」,再合適不過。據說,這則對聯出自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是個家喻戶曉的對聯故事。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便寫盡了一生,點醒了多少世人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便寫盡了一生,點醒了多少世人佛教是唯一一個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好多人將佛教作為自己信仰的宗教。雖然現在有好多中國人信奉其他的宗教,例如,伊斯蘭教,基督教。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點醒許多世人,其中3字是點睛之筆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點醒許多世人,其中3字是點睛之筆文/認知讀史人生很長,在這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會走到無數個可供選擇的岔路口,每當我們做下選擇的時候,前面的風景就會發生改變。其實很少有人會選擇淡泊名利,因為太多的誘惑會讓我們駐足,小編就特別喜歡靈隱寺中的那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點醒許多世人,其中三字是點睛之筆。它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通俗中又蘊藏著風雅,用簡單的話語敘述了人生的哲理。這應該也是大多數人一生的寫照了吧?不可能什麼事都會隨我們的心意,下半聯的「半稱心」更是精彩萬分。什麼是半稱心呢?
  • 靈隱寺內一副對聯,14個字卻道盡人生百態,點醒千萬世人
    靈隱寺內一副對聯,14個字卻道盡人生百態,點醒千萬世人大家好,歡迎大家觀看新一期的球球聊事實。我是你們的好朋友球球,生而為人,就會遇到諸多不順心的事。但是太過一帆風順反倒顯得人生無味。人的一生就要經歷五味成雜,不然怎能稱作人生。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比如範仲淹就寫過《嶽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千古傳唱;比如崔顥寫《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上過學的人都背過。靈隱寺是國內佛教名寺,也是浙江杭州名勝。靈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它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算起來至今已1694年了。北宋時期的靈隱寺就成了天下禪宗聖地,除了吸引佛教徒,也吸引了無數名士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