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2020-12-16 讀天下史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對聯參照了駢文與律詩,又吸收了古詩、散曲的優點,玩法多樣,種類繁多。就拿字數作為分類標準的話,對聯可以分為短聯、中聯、長聯,10個字以內的叫短聯,100個字以內的是中聯,而百字以上的,就屬於長聯了。我們今天著重說的就是短聯。

短聯貴在言簡、意精,舉兩個例子:「墨」對「泉」,這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上面的字都是顏色,「黑」與「白」詞義相對;下面是「土」對「水」,土、火都屬於五行,再加上墨水與泉水一個黑濁、一個清澈,字義與字體結構都完美相配,堪稱絕妙。

有時候短短的對聯總能蘊含令人深思的哲理,比如《紅樓夢》中的一副七字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講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被貪慾控制的人,總要等到無路可走了才後悔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另一副更短的對聯,同樣發人深省。

這副對聯就是「容易」對「色難」。乍一看,這副對聯平平無奇,但這裡的「容易」並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簡單」那個意思,要理解它在這裡的含義,就得先了解什麼叫做「色難」。「色難」這個詞出自《論語》,當時孔子的弟子子夏問了老師一個問題:「什麼叫做孝道?」

孔子回答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對父母和顏悅色次是最難的,所謂孝,並不是用好吃好喝供養父母那麼簡單,做兒女的能夠真心實意對待父母,表現在容色上,他就不會輕易對父母大吼大叫、挑眉毛瞪眼睛,不會只做表面文章。

這就是「色難」的意思。「色」可以理解為人的顏氣,也就是顏面之氣,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想法,會透過他臉上的顏氣表現出來,即使他偽裝了自己的言語、行為、表情,擅長察言觀色的人也總額能判斷出這個人說的話、做的事到底屬於真心還是假意。

因此,「容易」就嚴絲合縫地在對句形式與文化意蘊上與「色難」相對了。一個人要矯飾自己言語行為很簡單,卻很難控制內心的真實想法。這裡的「容」可以解讀為容貌,與「顏氣臉色」相對。所以,這副對聯既可以理解為孝順父母不應該停留在表面上,也可以理解為為人處世最難做到一個「真」,外在可以修飾,內裡卻難修煉,真能做到內外一致,非常難得。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在史上優秀的對聯有無數,但是這幅堪稱是史上最短的對聯,它總共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字,但是裡面蘊含的可都是道理。對聯也稱作是楹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會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裡面要求的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並且字數還有結構相同。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成為經典,點醒很多世人
    從此之後,對聯文化便流傳在民間,尤其是到了唐宋兩代,對聯文化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很多對聯故事中都記載蘇軾和佛印以及蘇小妹之間的對聯趣事,到了明清兩代,對聯已經成為了文人墨客乃至百姓布衣必不可少的文娛形式。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可惜的是第二年,後蜀就被宋朝滅了,不過他的這一行為卻開啟了寫對聯的先河。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字,卻道盡一生,點醒無數糊塗世人
    而在最為博大精深的漢字裡,對聯又是一個充滿韻味的奇妙文化。一直到今天,對聯都是我們十分重視的一種文化。而在杭州靈隱寺中,就有著這麼一副深奧的對聯,它只有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說透了人生的奧秘,點醒了無數糊塗世人。 靈隱寺坐落於杭州西湖不遠處,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是極具內涵的一座佛寺。它佔地87000平方米,有著諸多僧人在此清修,在杭州是有著極高名氣的名勝古蹟,每年都充滿了絡繹不絕的拜訪者。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4個字點醒無數人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晚上12點,老母親從七樓跳下自殺了。一位名人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清晨的陽光比森第昂 - 隨想輕音樂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點透無數世人
    世界上有一副最短的對聯,僅僅4個字,卻飽含著人生哲理,點透無數世人。回歸現實,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對我們生活還有更深遠的意義!晚上12點,老母親從七樓跳下自殺了。「色難」難在,為人子女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於是,「色悅」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準
  • 靈隱寺裡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道盡人生,點醒眾多世人!
    靈隱寺裡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道盡人生,點醒眾多世人!文/史話史說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並且,靈隱寺內有一副經典對聯,短短14個字便道盡人生,以此曾點醒過眾多世人,幫助人們脫離苦海、遠離憂愁。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它是我國有名的千年古剎之一,坐落在我國的浙江杭州,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悠久的歷史。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點醒許多世人,其中3字是點睛之筆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點醒許多世人,其中3字是點睛之筆文/認知讀史人生很長,在這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會走到無數個可供選擇的岔路口,每當我們做下選擇的時候,前面的風景就會發生改變。其實很少有人會選擇淡泊名利,因為太多的誘惑會讓我們駐足,小編就特別喜歡靈隱寺中的那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點醒許多世人,其中三字是點睛之筆。它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通俗中又蘊藏著風雅,用簡單的話語敘述了人生的哲理。這應該也是大多數人一生的寫照了吧?不可能什麼事都會隨我們的心意,下半聯的「半稱心」更是精彩萬分。什麼是半稱心呢?
  • 世界上最短的對聯,加起來一共4字,堪稱一字千金,卻點醒無數人
    比如說唐詩宋詞,還有漢朝時期的古文,都是中國文學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這些文學作品大多只存在於書本之中,和如今人們的生活基本已經脫節了。只有一種文學形式,至今還經常能大街小巷看見,自然就是對聯了。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已懸掛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助其走出困境
    這本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基本的聲韻格律,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其實也是對聯中必須符合的基本對仗原理。對聯在古代也稱楹聯,因為其最早是貼在房屋的楹柱上,故而得名。《楹聯叢話》中記載,對聯最早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有一年新春之時,他為了祈福國家興旺人民安康,在宮殿的門上寫下了兩句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簡短14個字,便寫盡了一生,點醒了多少世人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了多少世人文/歷史大基地喜歡有溫度和深度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歷史大基地!小編下面要和大家講述的是有關於靈隱寺中一副對聯的事情,也就是這短短的14個字,把一生寫盡了,從而點醒了多少位世人!在古代的時候,如果有人看破了世間當中的俗事,或者說是厭倦了,便會選擇去出家。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不會再感受到煩惱,多的是一份心靈上的清淨!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便寫盡了一生,點醒了多少世人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個字,便寫盡了一生,點醒了多少世人佛教是唯一一個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好多人將佛教作為自己信仰的宗教。雖然現在有好多中國人信奉其他的宗教,例如,伊斯蘭教,基督教。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北宋時期的靈隱寺就成了天下禪宗聖地,除了吸引佛教徒,也吸引了無數名士遊訪。說到靈隱寺,大部分人都會想起「活佛濟公」。濟公法號「道濟」,出家後來到靈隱寺投奔天台宗高僧慧遠,因為濟公行事瘋癲,不守常規,其他僧眾對他很有意見,紛紛跑到方丈面前投訴。方丈聽完,只是淡淡說了一句:「佛門廣大,豈不容一癲僧。」
  • 靈隱寺內有一副對聯,僅14字,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點醒迷途世人
    若是問到中國的旅遊勝地,絕對有人推薦蘇杭二地,它們一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一個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試問誰不想去風光旖旎的江南福地走走,看遍這裡的山山水水。 既然來到了杭州,那絕對要去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靈隱寺看看,這座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佔地約87000平方米的寺廟,歷經千年風雨,屹立不倒,至今香火鼎盛,受到人們的喜愛。
  •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4字,卻點透無數世人
    文/一度歷史觀V對聯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經典的一種文化,最早出現於五代十國時期,而且是以春聯的形式出現的,自此之後就被民間的學者文人所廣為傳頌,甚至逐漸成為了大家展示自己才華的一件事情。雖然現在的對聯都是寫在紙上的,但是在古時候,它還叫做楹聯的時候,也會寫在布、竹子、木頭上,一些人也會將有祥兆的對聯直接鐫刻在門口的柱子上,語言精闢、對仗工整而且平仄協調,往往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就能夠表達出非常深刻的含義來。
  • 史上最短千古絕對,區區4個字,說透儒家思想精髓,點醒世間無數人
    對於那些難度極大、構思極妙的對聯,我們稱之為千古絕對。比如,五行俱全的「煙鎖池塘柳,燈銷江壩橋」,再比如偏旁一致的「寂寞寒窗空守寡,沙漠淚海漸漲潮」。 有時候,人們會誤以為對聯越長就越難,其實不然,很多最絕、最妙、最令人驚嘆的千古絕對反而是極短極短的短聯,比如著名的單字聯,上聯只一個「墨」字,下聯是一個「泉」字,「白水」對「黑土」,再合適不過。據說,這則對聯出自康熙與乾隆這對爺孫,是個家喻戶曉的對聯故事。
  • 史上最簡對聯,雖有4字,卻點醒無數夢中人
    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表現形式,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對聯文化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到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副最簡對聯,不僅文字少,而且還富含人生哲理。在這幅對聯中,「色」對應「容」,都指人的面部表情;而「難」和「易」則構成了一對反義詞。從結構上來看,可謂極為工整,堪稱千古奇對。不過也就是這樣一副對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頗為深遠。「色難」在這裡指的是為人子女很難有一顆對長輩恭敬地心。
  • 靈隱寺有一幅對聯,只有短短1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國有不少的傳統文化,其中對聯就是之一,它也被稱作是對子或者是楹聯。這種是可以寫在紙上或者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佳句。對聯十分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這樣的藝術形式是中華語言獨有的,也是中華傳統的瑰寶。最早有對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而春聯是最常見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