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死後,他的墓前跪著諸葛亮的石像,這是真的嗎?

2020-12-14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世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下跪石像,那就是秦檜跪嶽飛。秦檜設計害死嶽飛後,人們在嶽飛墓前放置了五個下跪的石人,讓他們對嶽飛懺悔,這些石人就是秦檜及其黨羽。

而事實上,除了這一個著名的下跪石像,傳言中魏延的墓前也有下跪的石像,而這個石像傳說是諸葛亮。這就很讓人詫異了,為何會有這種傳言,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魏延

魏延原本是劉表的手下,因為仰慕劉備的名聲,在劉表去世後,想要引軍投奔劉備,但當時劉備正在被曹操追擊,跑得太快,魏延沒有追上,就只能暫時投靠長沙太守韓玄。赤壁之戰後,劉備派關羽去進攻長沙,魏延救下黃忠,斬殺太守韓玄,向關羽獻城,就這樣,關羽才輕鬆拿下長沙城。

劉備和諸葛亮來到長沙後,關羽向他們引薦魏延,劉備表示很欣賞魏延,然而諸葛亮卻想要殺掉魏延,而他給出的理由是魏延弒主不忠,腦後有反骨,魏延這可是冤大了。

原文: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玄德驚問孔明曰:「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初次見面,諸葛亮就欲斬殺魏延,足見他對魏延的不喜歡。不過還好劉備比較信任魏延,從進攻西川到漢中大戰,劉備都給予了魏延充分的信任和作戰兵權。漢中大勝後,原本大家都認為劉備會讓張飛駐守漢中,畢竟張飛是劉備最信任的人。(此時,關羽已經在駐守荊州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劉備最終選擇了魏延駐守漢中,抵禦曹魏大軍,在一眾名將中,魏延絕對算不上是最有資歷的一位,然而劉備卻讓他做一方諸侯,足見劉備時多麼相信魏延的軍事能力和個人人品。

劉備死後,蜀漢大將凋零,魏延成為了蜀漢軍中極少數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他曾多次協助諸葛亮進行北伐大戰,在此期間,他還提出「子午奇謀」,想要領一支偏師,出其不意進攻曹魏,然而卻被謹慎的諸葛亮否決了。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曹魏強大而蜀漢弱小,如果想要擊敗曹魏,僅靠正面交戰是很難完成的,畢竟曹魏家大業大,輸得起。

如果採取魏延的計策,出奇謀,說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鄧艾走陰平小道一樣,他沒做之前,任誰也想不到,他能從這條路上來到蜀漢腹地,攻下成都,連司馬昭都不敢這麼想!

其實從這裡就能看出,魏延用兵和諸葛亮的不同,諸葛亮追求穩紮穩打,務求必勝,雖然這個思路是挺好的,但是對於蜀漢來說,國力太弱,這樣其實只能延緩被滅的時間而已。除此之外,魏延的性格也比較高傲,和同僚的關係相處得比較差,這一點也讓諸葛亮十分擔心,怕魏延掌權以後,蜀漢文官集團受到打擊。

計殺魏延

諸葛亮去世後,將大權全部交給了楊儀,並命令大軍撤退,魏延斷後。原本楊儀和魏延就互相看不順眼,諸葛亮一死,兩人的矛盾便大爆發了。演義中,魏延不服楊儀撤軍,想要繼續和司馬懿作戰,最後竟然想篡漢自立。最後被馬岱斬殺,原來諸葛亮事前已經交代了馬岱,如果魏延反叛,便出其不意將其斬殺。

而歷史上,魏延卻並非反叛之人,諸葛亮也並沒有準備殺魏延,不然,在他活著的時候其實就可以收走魏延的兵權,沒必要等自己死後再殺魏延,楊儀殺魏延極大可能是兩人之間的個人鬥爭,與諸葛亮無關。

魏延墓

傳言中,魏延墓前有三座石像,其中兩匹是跪坐的馬,指代的是楊儀和馬岱,低頭向魏延懺悔的石像是諸葛亮。這其實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才會有這種傳言的產生。演義中,是諸葛亮設計殺死魏延,所以他會給魏延懺悔道歉,楊儀馬岱甚至下跪。而在真正的歷史上,大家並沒有認為是諸葛亮害死魏延的,相反,諸葛亮正義的化身是被歷朝歷代所崇敬的,所以不會出現諸葛亮給魏延懺悔道歉的石像。

楊儀當政期間,魏延是被定位反叛的罪名,所以他的墓是極其簡陋的。蔣琬上位後,魏延才得以平反,他墓前的兩匹石馬也是之後才立起來的,這兩匹石馬據說至今仍然存在。而向魏延懺悔的文人石像現在則不存在,本文更傾向於相信這是謠言,是大家看完三國演義後對魏延的同情,才會虛構存在一座諸葛亮向魏延懺悔道歉的石像。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按照演義中的說法,由於魏延的理念和諸葛亮不同,且魏延為人高傲和文臣關係不好,諸葛亮怕魏延反叛,所以設計殺害魏延,也正是在這種說法下,才會有魏延墓前諸葛亮向他下跪懺悔的傳言存在。而實際歷史上,諸葛亮並非想要殺魏延,完全是楊儀的個人做法,所以說諸葛亮向魏延下跪的傳言應該不是真的。

相關焦點

  • 魏延一生戰功無數,卻被諸葛亮陷害而死,死後墓前跪著三座石像
    魏延為蜀國貢獻了自己一生,包括自己身死,都是為了蜀國的安定,而魏延死後,他的墓碑前則跪著三座石像。魏延一生都為蜀國興盛繁榮,沒有做過任何反叛的事情,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殺了對蜀國忠心耿耿的魏延呢?主要是還是因為人言可畏,所有人都說魏延有反骨,以後必定會造反,諸葛亮不敢賭,不敢賭魏延以後會不會造反,而是在想如果魏延造反,少主劉禪是否能壓住他。
  • 魏延墓前跪著諸葛亮石像是否屬實?這三個細節告訴你答案
    他曾被劉備任命為漢中太守,制定「重門之策」,在他及繼任者王平手裡,保護漢中數十年未曾丟失。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魏延與長史楊儀矛盾全面爆發,爭鬥失敗,身首異處。 魏延死後,他手下親信冒著殺頭的危險,將其遺體收斂下葬。這時,楊儀當權,魏延親信不敢給其修建陵墓。直到楊儀獲罪而亡,蔣琬執掌蜀漢朝政,認為魏延早期有大功,不能以偏概全,重新為其建墓禮葬。
  • 魏延被諸葛亮設計謀害後,墓前為何會跪著諸葛亮的石像?
    這正是劉備和諸葛亮兩人所演的雙簧戲,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恩威相加,相施,其目的是要魏延好自為之,要忠於劉備和諸葛亮,不要謀反,不要害人害己。 諸葛亮的石像會跪在魏延的墓前,這個是一種猜測,魏延的墓現居於漢中市北門外兩公裡的石馬鄉,會叫這個名,是因為在魏延墓外有兩個下跪的石馬,一個是楊儀,一個是馬岱;
  • 魏延墓前跪著一個雕像,有人說是諸葛亮這是真的嗎
    魏延墓是蔣琬於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修建的。蔣琬可謂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雖然在做了丞相後認為魏延死得冤屈,追念他早期的功勞而給魏延修墓。但是,蔣琬肯定不會在魏延的墓前安放諸葛亮的跪像。所以,這則傳說恐怕是有訛誤。蔣琬不僅不會在魏延墓前安放諸葛亮跪像,也不會讓楊儀、馬岱在魏延墓前下跪。為什麼呢?
  • 魏延墓前跪著3個人,除了諸葛亮,他們兩個也難逃責任
    魏延墓前跪著3個人,除了諸葛亮,他們兩個也難逃責任劉備作為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手下擁有一批或驍勇善戰的武將,或善於權謀的謀士,大家可能知道的比較多的也就是諸葛亮,但是有一個人物在當時也是劉備手下的一員大將,但是和諸葛亮的職務不同
  • 魏延的墓前跪著諸葛亮,孔明受此侮辱,原因何在?
    能夠重用的大將只有年來的趙雲和諸葛亮留下的魏延。但是這兩個人不能挽救蜀國凋零的結局,魏延最後被蜀國殺掉。但是現在魏延的目前跪著兩個石像,其中一個石像你絕對想不到是誰。傳言一個石像代表著諸葛亮,人們非常奇怪,為什麼諸葛亮會跪在魏延的面前?專家猜測,這應該和修建魏延墓的人有關。修墓之人應該是魏延的擁護者,當時諸葛亮不沒有聽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導致北伐失敗。
  • 魏延墓前跪著三個石像,其中一個竟然是一代武侯諸葛亮,為何?
    魏延(不詳-公元234年),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有勇有謀,善於奇兵謀略,跟隨劉備入川,出生入死,屢立戰功,鎮守漢中十餘年,先後被封為牙門將軍、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鎮北將軍、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
  • 魏延墓前跪著3人,一個是楊儀,另一個馬岱,還有一個是諸葛亮?
    公元234年,蜀國大將魏延戰死。不過,他並不是死在了蜀國的死敵魏國手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刀下。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魏延是因為反叛了蜀國,才被蜀將馬岱給出兵殺害的,導致很多讀者都認為魏延此人死不足惜。事實,真的如此嗎?
  • 三國名將魏延墓前,跪著3個石像,其中一個諸葛亮,爭議很大!
    魏延可謂三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他是劉備麾下的重要將領,為蜀漢王朝建立和鞏固立下卓越功勳。但諸葛亮死後,魏延死於蜀漢軍隊內訌,還背上了謀反的罪名,被「夷三族」。魏延死後,他的墓前跪著3個石像,其中的兩個是楊儀和馬岱,這不難理解。但另外一個人卻是諸葛亮,這就讓人非常的不解?
  • 魏延墓前跪著的兩匹石馬是誰?魏延沒有造反,造反的是別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55字,閱讀約3分鐘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諸葛亮死後,魏延被懷疑"謀反",被楊儀、馬岱所殺。真相是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有意把劉備美化為明君的代表,把諸葛亮美化為賢臣的代表。所以,諸葛亮只看了一眼魏延,就知道魏延以後會造反這種事情,太神秘了,不敢相信。但魏延活著的時候,得到的評價比"後腦勺有一根骨頭"更難聽,孫權說他"縱牧人",楊儀以他的勢同水火。這是因為魏延雖然戰事激烈,但他的脾氣並不是特別好,沒有趙雲那麼完美。
  • 魏延墓前為何跪著兩石馬一石像?他並沒有造反,真兇是此人!
    而這一箭也讓魏延名垂千古,成為蜀漢唯一一個傷過曹操的將領。 諸葛亮後來為了完成夙願,勉強六出祁山伐魏,最終病逝五丈原。而其中,魏延一直追隨諸葛亮麾下,沒有半點退縮,也沒有半分變節之跡象。
  • 魏延墓前跪著三人:一位是馬岱,一位是楊儀!最後一位會是誰?
    魏延的墳前跪著三個人,據史學家觀察,有兩個人分別是馬岱,楊儀,但第三個人至今無法確認。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先來看魏延在蜀漢的經歷。魏延剛加入蜀漢的時候,便招來了諸葛亮的敵視。因為諸葛亮觀察到他腦後有反骨,日後定會背叛蜀漢,所以他處處與魏延作對。
  • 魏延墓前跪拜的的雕像世人都說是諸葛亮,為何諸葛亮會跪拜在此呢
    先說說魏延為什麼沒有反叛之心,魏延一生所做的事情,全都是為國為民,沒有任何私心,可以說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國家,但這也引起諸葛亮的忌憚,魏延越彰顯自己的才能,諸葛亮越想除掉魏延,即使知道魏延不會造反,但就怕他造反,如果魏延造反,那麼就真的一發不可收拾。
  • 魏延被諸葛亮設計謀害後,墓前為何會跪著諸葛亮的石像?原來背後藏...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如果不是劉備苦苦求情,這魏延恐怕早就成了刀下亡魂,雖然免於一死,可是「腦後反骨」這一黑鍋卻伴隨了魏延一生。現在從科學角度去看這一件事情,什麼「腦後反骨」完全是無稽之談毫無科學依據。
  • 魏延真的有反骨嗎?還是諸葛亮故意針對而為之呢?
    而提起諸葛亮,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魏延。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才智過人,他判斷魏延有反骨必定是對的。那麼魏延最後反了嗎?有人說他反了,在諸葛亮死後魏延便反了,想要奪權。這一點在小說《三國演義》以及後期的電視劇作品中,都有描述。
  • 魏延真的有「反骨」嗎,為什麼諸葛亮一直防著魏延?竟跟關羽有關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只要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裡面有一位聰明過人,智慧超群,策略極強的諸葛亮。可是,現在有些人卻覺得,諸葛亮並不是那麼的足智多謀,甚至,有人說他「不足以言智」,特別是對待魏延。
  • 諸葛亮留下錦囊妙計斬魏延,是因為魏延真有反心嗎?沒那麼簡單!
    至於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布下法陣欲向天借命,被不知情的魏延闖於帳內急報軍情時將燈吹滅這件事,對諸葛亮來說,這個魏延不僅僅是「克」他這麼簡單,簡直是來催命的。你想,這時的諸葛亮內心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其四:諸葛亮不想給魏延留下任何染指自己身後事和國家大事的機會。
  • 諸葛亮死後,斬殺魏延的馬岱去哪裡了?下場有點悽慘
    眾所周知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之後,大將軍魏延並不想撤軍,他認為自己能夠帶領蜀軍繼續與魏軍作戰,可是長史楊儀並不這樣認為,於是兩人開始了無休止的「扯皮
  • 魏延墓前有三尊石像,其中一尊跪在地上,會是諸葛亮嗎?
    魏延在這個背景下,魏延算得上蜀漢難得的人才,但是,奇怪的是,從始至終,諸葛亮對魏延都是不待見的心態:當初劉備派人攻打長沙郡,魏延主動歸順劉備,諸葛亮卻以魏延不是忠義之輩而主張處決諸葛亮。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延打算走子午谷小路對曹魏奇襲,結果再度遭到諸葛亮否決,這還不算,魏延之死,其實也和諸葛亮有著一定的關係。其實不可否認,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拿得出手的人才,也就只有姜維一個。而姜維能否有效制約魏延還是未知數。
  • 諸葛亮的七星燈到底是什麼?如果沒有魏延幹撓,真的可以續命嗎?
    諸葛亮夜觀天文,發現自己即將死去,於是想禳星之術為自己「續命」, 精通奇門遁甲之術的他使出了獨門絕技——點「七星燈」。點燈之前,諸葛亮對心腹姜維等人說:「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其中的一紀,便是12歲!也就是說,諸葛亮倘若真的能續命,會續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