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傑出皇帝,劉邦功勞大,漢武帝善謀略,劉秀品德完美!

2020-12-13 資深人士說文史

漢朝是我國歷史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出現了很多盛世如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之治,光武中興等。湧現出許多有作為雄才大略的皇帝,劉邦,漢武帝,漢文帝,漢景帝,漢宣帝,光武帝等。要說大漢最尚武的皇帝,莫過於兩漢開國皇帝劉邦,劉秀和漢武帝。他們三人誰是最傑出的皇帝呢?本文從人品,治國能力,軍事謀略以及貢獻等幾個方面考慮。

治國能力上,漢武帝,獨尊儒術,把儒家思想立為正統思想對中華文化影響巨大。實行「推恩令」,經濟上採取一系列創新措施,將鹽鐵等資源歸於國家壟斷。劉邦治國能力一般,全靠知人善任,基本上就是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之類。光武帝劉秀雖然在治國策略上沒有大的改動,但勤於國政,立志發展經濟,與民生息創造了「光武中興」。治國能力上漢武帝當屬第一,光武帝第二,劉邦第三。

對外開疆拓土,漢武帝打匈奴收河套,取河西,將北部長城邊界推到大漠。臣服西域三十六國,打通絲綢之路,南並百越,東吞朝鮮,將傳統的中原版圖擴大數倍,為中華民族拓展了生存空間。劉邦和劉秀基本都匈奴沒有大的動作。此項,漢武帝第一。

個人品德方面,劉邦不值一提,為了自己逃命,幾次將兒女推下車。父親被逮捕,要被煮,他厚著臉皮要討碗湯喝。對愛情,更是朝三暮四,堪稱寡婦收割機。功成名就後,誅殺韓信,英布,彭越等功臣,其品德可見一斑。

劉秀對愛情始終如一,雖然迫於形勢迎娶了郭聖通。狀況改變後,還是立年老色衰陰麗華為皇后,這個真是難得可貴。跟隨劉秀打天下的功臣基本都得善終,他分封360多個功臣為列侯,只解兵權,給尊貴地位。跟隨漢武帝功臣,也都得善終,但是其後代幾乎都遭族滅。

漢武帝在愛情方面,見了新人不忘舊情。陳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都被漢武帝真情愛過。之後的巫蠱之亂和殺母立子,賜死衛子夫和鉤弋夫人都是事出有因。漢武帝,雖然向劉邦那樣大肆濫殺功臣。多年後,卻也毫不留情誅殺太子劉據,衛青,李廣家族這些功臣後代。此項,劉秀第一,漢武帝第二,劉邦第三。

在軍事上,劉邦,劉秀既能當將軍,徵戰沙場,衝鋒陷陣,又能當統帥。這方面,劉秀文武雙全更勝一籌。反之,漢武帝就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統帥。軍事上的謀略,漢武帝,劉邦,劉秀都非常出色。劉邦因有「白登之圍」,漢武帝面對最強大的匈奴和開拓西域,劉秀對外戰爭幾乎沒有。可見,軍事謀略上,漢武帝第一,劉邦第二,劉秀第三。

在個人武功上,劉秀昆陽一戰,親自帶兵衝鋒陷陣,僅以三千精兵,擊敗王莽四十多萬雄兵,可見作戰和統帥能力都是非常出眾。在單兵作戰能力上,漢武帝肯定不如劉邦,更不如劉秀。此項,劉秀第一,劉邦第二,漢武帝第三。

對大漢貢獻上,劉邦從流氓地痞式的小亭長,對抗暴秦,敗項羽,統一中原,建立大漢。完成平民到皇帝的逆襲。劉秀是劉氏皇族遠親,再加上劉秀太學士,貴族身份,他具有先天政治優勢。開國創業難度不如劉邦,建立東漢居功至偉。反觀,漢武帝就是一個摘桃子的人,文景之治後給他留了大量的財富供他窮兵黷武。劉邦功勞大,排名第一,劉秀第二,漢武帝第三。

總之,劉邦起點低,善於用人,對手較強,敗多勝少,綜合能力極強。劉徹起點高,對手較強,勝多敗少,偏於獨斷。綜合能力偏高,治國能力偏高,戰略意識和大局觀最強。劉秀起點一般,對手多,較弱,常勝將軍,對局勢把握,時機判斷極準,綜合能力最強。軍事能力強,治國能力一般。

論名氣,漢武帝第一,「秦皇漢武」彪炳千秋。漢武帝毀譽參半,他有犯秦之過,但無秦之果。劉邦缺點多,增加了知名度。劉秀名氣最低,還不如三國劉備名氣大。劉秀為何這麼低調呢?

劉秀的名聲低調,因為西漢的故事比東漢要多,西漢劉邦,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的光芒遠蓋過東漢那些皇帝。劉秀沒啥惹人關注的事,後宮治理很成功,人品好,不殺功臣,道德,能力,品格,功績沒得挑,就是因為太完美了,才失去了關注力。沒有花邊的新聞,是不能產生流量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結,漢武帝謀略最強,劉邦最善用人,劉秀綜合能力最強。編者還是喜歡漢武帝,因為他最中華民族貢獻最大,給大漢屹立千秋的自信。你們都喜歡誰?劉邦,劉秀還是漢武帝?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漢朝24皇帝,只有這8名稱得上明君,劉徹排第4,第一名遠超劉邦
    漢朝24皇帝,只有這8名稱得上明君,劉徹排第4,第一名遠超劉邦漢朝一共400多年的歷史有24個皇帝,包括了明君、昏君、無功無過的皇帝等等,在這24個皇帝中只有8位是謀略過人的明君,就連劉邦也沒有上榜首。
  • 歷史上,漢朝最強軍隊是哪支?劉邦第二,漢宣帝第三,他將星如雲
    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因為漢朝包括西漢、東漢和東漢末期的三國時期,西漢劉邦領導西漢三傑部隊,漢武帝時期帝國雙壁衛青、霍去病部隊,東漢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率領的部隊;東漢末年曹操的精銳部隊,以及參與淝水之戰,赤壁之戰等時期的軍隊戰鬥力都很強;本文縮小範圍只討論西漢時期最強的軍隊是哪支?
  • 劉邦建立漢朝,劉秀建立漢朝,都是漢朝,為何還要分為西漢、東漢
    文/史小二記劉邦建立漢朝,劉秀建立漢朝。而劉秀是劉邦的後代,為何漢朝還有西漢、東漢之分呢?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下面來簡單說上一說。首先,劉邦建立的王朝叫漢,是繼秦後的第二個王朝。公元前202年,劉邦贏取楚漢之爭的最後勝利後,諸侯將相共請漢王為皇帝。劉邦三讓,才於山東定陶汜水稱帝。進而建立大漢王朝。劉邦死後,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因司馬遷緣故,以訛傳訛為高祖。漢朝傳到劉嬰,一共11代12帝,享210年。公元前8年,劉嬰禪讓王莽,王莽建立「新」朝。漢亡!
  • 漢武帝劉徹,和東漢光武帝劉秀,是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嗎?
    西漢有位漢武帝劉徹,東漢有位漢光武帝劉秀。劉徹在南越、西南夷、朝鮮半島、北方匈奴和西域各個方向開疆拓土,劉秀則是在王莽篡漢後,挺身而出又為漢朝續命了200來年。二人都是中國歷史上頗有名聲的一代英主。劉徹即位後成為漢朝繼高祖、惠帝、文帝、景帝之後的第五位皇帝,諡號孝武,所以稱為漢武帝。漢武帝在位期間,儘管開疆拓土成就了一番偉業,但其晚年窮兵黷武,造成百姓極大負擔,也為人所詬病。文景之治積攢下的國力,幾乎在他手裡消耗殆盡,後來的幾任西漢皇帝,幾乎都在填補他留下的巨額虧空。
  •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都叫武帝,可劉秀卻不是劉徹後代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兩人,同樣都是漢朝特別優秀的皇帝,可是在後世眼中,漢武帝的名氣明顯大於光武帝。兩人都有著武帝的稱號,並且都是漢朝的劉姓皇帝,於是很多人就比較好奇了,漢武帝和光武帝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劉秀是不是漢武帝的後代啊?確實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研究一番的。
  • 光武帝劉秀,為何能在歷史中脫穎而出,被稱為完美皇帝?
    導語:光武帝劉秀,為何能在歷史中脫穎而出,被稱為完美皇帝?/文:丁香戲說歷史縱觀整個古代歷史,王朝更替比較頻繁,皇帝之間的更替更是頻繁,中國歷史中一共有著四百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後世對他們的評價都不一樣,有誇獎其政績功德,有評判他昏庸暴政。
  • 白手起家卻能當上皇帝,劉邦、劉秀、劉備三人憑的是什麼呢?
    劉邦、劉秀、劉備三人,都是一代帝王,都與漢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漢高祖劉邦為漢朝(又稱西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為後漢(又稱東漢)開國皇帝;漢昭烈皇帝劉備則是季漢(又稱蜀漢)的開國皇帝。真是三個老劉一齣戲,三位傳奇人物刻畫了傳奇的一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劉邦與劉秀:完美演繹了大漢王朝的陰陽之道!
    劉邦和劉秀分別是西漢和東漢的開國之君,同時劉秀還是劉邦的九世孫。如果說劉邦是整個大漢王朝的締造者,那麼劉秀則是匡復者。儘管漢朝從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光武大帝劉秀也是推崇儒家教化。但筆者認為,在漢朝皇帝骨子裡,尤其是劉邦和劉秀兩位開國之君的骨子裡還是流淌著道家的血液。儒家只是他們作為統治者教化人心的工具,而他們作為皇帝本身,還是深諳道家精髓的。
  • 漢武帝不像劉邦那樣殺功臣?看看漢武帝時期功臣的結局就明白了
    縱觀中國古代帝王,善待功臣的皇帝並不多。比如秦始皇從來不殺開國功臣,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也沒人能對他功高震主。還比如漢光武帝劉秀,文武雙全,是馬上天子,連毛主席都稱讚他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他也從不殺功臣。
  • 劉邦作為大漢的開國皇帝,身在將雲之下,歷史評價為何不如劉秀?
    而對於光武帝劉秀的評價,曹志陽洋洋灑灑地寫了很多崇拜之詞,在光武帝的眼裡是一個完美的人,英明神武,劉邦不知道比他強多少倍,而且光武帝的人才還不如劉備的手下,光武帝能夠成功,是他真的有實力。如果只有一個人說劉秀比不過劉邦,就太個人主義了,當時三國還有一個大咖,諸葛亮曾經也寫過一篇《論輕吳》,要知道當時的曹魏政權和蜀漢是對立的,但是諸葛亮的言論雖然跟曹植不一樣,但是也是傾向於劉秀的!?
  • 劉邦、劉秀、劉備,三人皆是英雄,都是皇帝,誰最厲害?
    三人各有千秋,各有論述,因為三人都姓劉,所以大家經常把三人放在一起比,至於誰最厲害,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劉邦,漢朝開國皇帝!草根出身,個人聽說書觀點是,小混混地痞流氓!後來做了個小吏!但是劉邦有一點,不是君子,但是善使計謀,這和他創建漢朝有很大關係! 劉秀呢,創立東漢!
  • 劉邦之後漢朝出現了二十多個皇帝,出現的順序是怎樣的?
    兩漢共有20餘位皇帝,分別是西漢的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廢帝海昏侯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衎、孺子嬰;東漢的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
  • 衛青功勞巨大,死後卻被漢武帝滅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提到漢朝,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誰呢,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劉邦了,畢竟人家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嘛。不過在今天我們並不打算說劉邦這個人,我們要說的,是漢朝歷史上另一個特別著名的皇帝,他在位的時期,漢朝解除了整個國家最大的敵人,那就是匈奴。
  • 我想知道,劉備,劉邦,劉禪,劉秀,劉徹,他們都是什麼關係?
    劉邦、劉徹、劉秀、劉備、劉禪皆是漢帝,劉邦是西漢開國皇帝,為漢高祖;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為漢武帝;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漢光武帝;劉備是蜀漢開國皇帝,為漢昭烈帝;劉禪為蜀漢末帝,為漢懷帝。漢光武帝劉秀。劉秀,雖名為皇族後裔,但受推恩令的影響,到他這一代,已經是淪落為平民百姓。王莽篡漢後,劉秀與其兄劉縯起兵反莽,建舂陵軍。而後,劉秀在耿弇、馬援,及鄧禹、岑彭、馮異等雲臺二十八將的輔佐下,經過十五年的戎馬徵戰,最終再次一統中國,恢復了漢朝對於天下的統治,延續漢朝國祚。
  • 劉秀建立東漢後,是如何對待西漢宗室的?
    1、漢武帝的弄巧成拙其實,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說,西漢王朝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王朝,因為此時的中華文明已經有了二千年的積累,這兩千年的積累同時也是兩千年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讓劉邦不得不慎重對待劉家天下的治理問題。
  • 勾踐的後代在漢朝建立神秘王國,劉邦允許,漢武帝:必須滅掉!
    事實證明,無諸的選擇是對的,楚漢之爭時期,無諸的勢力主要在項羽的背後,他利用小股勢力不斷騷擾項羽,給項羽的大後方造成很大困擾,為劉邦的正面戰場贏得了很多戰機。垓下之圍後,劉邦勝出,後來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履行了當時的承諾,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也成為漢朝為數不多的異姓王之一。
  • 平民劉秀當皇帝時,為什麼要沿用「漢」為國號,而不是自立門戶?
    而在「新朝」中後期,當時的社會各階層也已經有了重建漢朝的期望。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劉氏宗室的皇帝紛紛冒了出來,雖然其中大部分是冒牌貨。比如有人冒充是漢武帝的曾孫,有人冒充是漢成帝的兒子。這也充分表明,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軍事力量之間的對比是決定勝負的一個方面,但還不是全部。而文化這種軟實力,往往能起到克敵制勝的作用。
  • 漢朝歷代皇帝都有哪些?分別在位多少年?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與「東漢」兩個歷史時期,合稱兩漢。   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   其間曾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9年-23年)。
  • 中國歷史上最狂妄的皇帝:獨尊劉邦,蔑視劉秀,對曹操嗤之以鼻!
    石勒,後趙開國皇帝,羯族,今山西人,是個有名的勵志人物,奴隸出身,最終打下一方天地,登基稱帝,勢力遍及天下12州,是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單憑「奴隸皇帝」這個金字招牌,石勒「梟雄本色」含金量十足。話說劉邦為發跡以前,遊手好閒,經常為其父所斥責,說其和哥哥比起來差遠了。劉邦當皇帝以後,特意問其老父親,我和哥哥比起來怎麼樣。差一點把這中國第一太上皇當場噎死,地痞嘴臉可見可見一斑。活說著石勒也是白手起家,稱帝以後,和劉邦同出一轍。
  • 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都隻言片語般略過?
    光武帝劉秀歷史書中很少被提及,描寫他的作品也比較少,很大原因是因為東漢夾在了幾乎中國最出名的兩個時代中間。東漢前面的西漢是封建時代的兩大高峰之一,秦末亂局、楚漢相爭,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非常精彩,而且劉邦是第一個布衣出身的皇帝,這就很有說頭。同樣後面的漢武帝也是一個故事比較多的皇帝。東漢後面的三國因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影響而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