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欣賞|國風 王風 黍離

2020-12-05 國學新知堂

周公營建洛邑,是謂東都。後來幽王失掉西周,他的兒子平王東遷洛邑,這就是東周。東周時,王權衰落,歷史便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在春秋戰國時代,東周已形同諸侯了。東周洛邑王城的詩,就是王詩。

黍離

彼黍離離(1),彼稷之苗(2)。行邁靡靡(3),中心搖搖(4)。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5)。

悠悠蒼天(6)!此何人哉(7)?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8)。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古代的黍即現代的黃米

【注釋】

(1)高亨:離離,繁茂貌。周振甫:離離,行列貌。

(2)黍、稷(音蜀、記):兩種農作物。周振甫:黍,黍子,草本植物,子實淡黃色,去皮後叫黃米,煮熟後有黏性。稷,高梁。高亨:稷,俗稱穀子,其實稱小米。

(3)高亨:邁,也是行。靡靡,步行遲緩貌。周振甫:靡靡,行步遲緩貌。

(4)高亨:搖搖,心神不定。周振甫:搖搖,心神不安。

(5)高亨:何求,找什麼東西。

(6)高亨:悠悠,遙遠。蒼天,青天。

(7)高亨:此,指把宗廟宮殿變為黍稷之件事,即是使西周王朝滅亡這件事。又解:此,借為訾,指責。訾何人哉,指責什麼人呢?

(8)高亨:噎,食物堵住喉間。周振甫:噎,氣逆不順。這裡似指難過至哽咽。

【譯文】

那黍禾茂盛,那稷苗青青。行走遲遲,心中難安。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傷痛,不了解我的人要說:你這是為哪般?茫茫蒼天,這是什麼人啊?

那黍禾茂盛,那稷穗茁壯。行走緩緩,心中如醉。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傷痛,不了解我的人要說:你這是為哪般?茫茫蒼天,這是什麼人啊?

那黍禾茂盛,那稷實飽滿。行走遲遲,喉中哽咽。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傷痛,不了解我的人要說:你這是為哪般?茫茫蒼天,這是什麼人啊?

【欣賞】

周振甫:《毛詩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西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箋》:「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周,王城也,謂之東周。幽王之亂而宗周滅,平王東遷,政遂微弱,下列於諸侯,其詩不能復雅,而同於國風焉。

高亨:周幽王殘暴無道,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東周初年,有王朝在夫到鎬京來,見到宗廟宮殿均已毀壞,長了莊稼,不勝感慨,因作此詩。

一個人在田邊緩步走動,心中悲傷,越思想,心中就越難過,至於淚眼模糊,喉中哽咽。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受過傷害,這準是想起傷心事了。不了解他的人,看他無緣無故地獨自悲傷,十分驚詫:好好的,咋就哭起來了呢?詩中並未交代時間、地點等信息,僅能知道這是一首抒發憂鬱心情的詩歌,與大夫傷感宗周衰亡並不沒有必然的關聯。

傅斯年先生認為:《黍離》行邁之人悲憤作歌。《毛序》謂「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然詩中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與此情景頗不切合。

【參考文獻】

《詩經譯註》 周振甫 譯註

《詩經今注》 高 亨 注

《詩經》 中華文化講堂 註譯

相關焦點

  •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賞析
    ◆ 賞析關於《黍離》一詩的目標,儘管《詩序》說得了解:「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推翻,徘徊不忍去,而作是詩也。」而且從此詩序於王風之首, 確見其為編詩者之意旨。
  • 《國風·王風·黍離》中的愛情
    詩經中,以戰爭背景下的、寫國家變亂的一首作品,那便是《國風·王風·黍離》。這是東周都城洛邑周邊地區的民歌,是一首有感於家國興亡的詩歌。《黍離》彼黍離離 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 中心搖搖知我者 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 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
  • 國風 王風 黍離
    國風 王風 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
  • 《詩經·國風·王風》十篇總結(解讀)
    時至今日,讀完了《詩經·國風·王風》十篇。《王風》為十五國風第六風。《王風》,為周王朝所統治的京畿之地所收集的民歌。三、總結《王風》詩篇:1、《詩經·國風·王風·黍(shǔ)離》:《詩經黍(shǔ)離》世事滄桑(解讀)雖然沒有滄海桑田之巨,也有戰爭與和平的痕跡。雖不至於天翻地覆,但也有盛世繁華雕梁畫棟與殘垣斷壁的落差。觸景生情,睹今思古,才懂得人生一世,世事難料。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 王風 黍離》賞讀
    【原文】黍離 《詩經王風》 彼黍離離[1],彼稷之苗。行邁靡靡[2],中心搖搖[3]。《風》《雅》《頌》是《詩經》現有編次上的分類,《風》是王畿及各諸侯國的土風歌謠,計有周南、召南、邶、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曹、豳、檜、鄘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是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共一百零五篇(又分《小雅》七十四篇,用於諸侯享宴;《大雅》三十一篇,用於諸侯朝會);《頌》是統治階級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共四十篇(分《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
  • 《詩經·黍離》
    在我沒有讀《詩經》之前,我總是先入為主地將這種「心憂」定義為個人的憂慮,慮的是才華,憂的是知音無覓。但是這份心憂實際憂的是宗周,是禮崩樂壞,藏的是孔聖人的格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詩經·黍離》
    在我沒有讀《詩經》之前,我總是先入為主地將這種「心憂」定義為個人的憂慮,慮的是才華,憂的是知音無覓。最早見於《詩經·王風·黍離》,是王風之首,《詩序》說其為「閔宗周也」,這在後世是有爭議的,尤其是現代學者的推測往往十分大膽,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將其定義為舊家貴族為其破產所做,餘冠英則在《詩經選》中認為是流浪者書寫思鄉之情,綜合所有信息來看,《詩序》的評說應為詩說正統,這與《黍離》被列為《王風
  • 國學入門書目:《詩經》
    《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詩經》中的美句佳詞欣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詩經》品讀:《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黍離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天下的草:立春讀《詩經·黍離》及其與《易》《春秋》《孟子...
    所以,今天分享去年底在無錫古典書院詩經會講中發展出來的一些關於《詩經·王風·黍離》的想法(目前寫了三個部分,今天發出第一個部分),供網友批評參考,尤其供孟子網課的同學們參考。同學們在網課群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問題,希望這篇《黍離》解讀會有幫助。
  • 《詩經·王風·黍離》: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知我者謂我心憂
    這便是源自《詩經·王風·黍離》的詩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給我們的啟示。它充滿了為某一事物憂思而不被理解的意境,體現一種對認同感的執著渴求。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穗/實)。詩經·黍離1.環境認同:今非昔比,但生活要繼續
  • 《詩經·黍離》:貧苦人民對故國的無盡悽愴之情
    《詩經·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其實,詩中除了黍和稷是具體物象之外,都是空靈抽象的情境,抒情主體「我」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基於這一點,欣賞者可根據自己不同的遭際從中尋找到與心靈相契的情感共鳴點。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難覓之憾,世事滄桑之嘆,無不可藉此宣洩。
  • 詩經《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憑弔詩中絕唱也
    今天我們進入到《詩經·王風》的學習中,《王風》是指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的東周王都附近六百裡以內的詩篇,一共十首。彼時王室已卑,與諸侯無異,所以,它的詩位列十五國風之中,又因為其王號並未更替,便不說「周」而說「王」。
  • 《詩經》裡最美的句子,美到靈魂深處!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在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 又見青青黍離,是心憂?亦何求?
    我喜歡這樣的黍離青青的季節,喜歡黍離青青的季節裡,去讀點令人傷感的詩句,然後慢慢品味文人詩「以樂寫哀」,如此「犯賤」的心境!又到黍離青青的季節,走進禾麥將秀的田野,你的影子和詩句在我心裡一起「泛濫成災」!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國風·王風·採葛》賞析
    中國的古詩之源,無不從《詩經》開始。《詩經》是周朝周天子的中央音樂機構,後來稱之為「樂府」派出採詩官搜集歌詞,整理、加工、美化,然後編篡成集。到漢代後孔子地位提高,這個集子的地位也隨之提高,成為五「經」之一,延續下來我們稱之為「詩經」。我們今天來看一首比較有名的作品:《國風·王風·採葛》。
  • 《詩經》裡的愛情「詩」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詩歌305首。——《國風·秦風·蒹葭》——《國風·周南·關雎》——《詩經·王風·黍離》——《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 《詩經》裡的最美句子
    《詩經》最早稱為《詩》或《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詩歌305首。 ——《國風·秦風·蒹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搜集《詩經》裡的最美句子
    《詩經》最早稱為《詩》或《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詩歌305首。——《國風·秦風·蒹葭》——《國風·周南·關雎》——《詩經·王風·黍離》——《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之《黍離》賞析
    之所以選擇這首《黍離》,是因為,被詩中的這幾句話所深深打動;「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非常認同這句話。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所擔憂的是什麼,不了解我的人,問我在找什麼?其實,引申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懂我的人,不言已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