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書目:《詩經》

2020-12-21 物理的李老師

《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只有標題,沒有內容。《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詩經》內容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記錄了西周到春秋時期的作品,時間跨度約五六百年。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有160首;《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有105首;《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有40首。

《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詩經》中的美句佳詞欣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採葛》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衛風·木瓜》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邶風·靜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詩經·召南·草蟲》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經·陳風·月出》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詩經·小雅·鶴鳴》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詩經·國風·衛風》河水清且漣猗。《詩經·魏風·伐檀》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幹》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月出》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國風·王風·黍離》如月之恆,如日之升。《詩經·小雅·天保》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詩經·邶風·凱風》

相關焦點

  • 讀梁啓超《國學入門》有感
    大家好,今天讀了一篇梁啓超先生介紹國學的文章,文章名為《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梁啓超先生寫這篇文章,是應當時清華周刊的記者之邀,給寫民國清華的學生們看的。但是對於現代的中國人來說,也有不少的借鑑意義。
  • 90年前胡適、梁啓超曾為讀者開出兩份國學書目
    胡適收到信後很高興,很快就擬定了一個書目,並且以《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為題,在當年出版的《東方雜誌》和《讀書雜誌》上發表。胡適說:「我擬這個書目的時候,並不為國學有根柢的人設想,只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點系統的國學知識的人設想。」他還認為:「這雖是一個書目,卻也是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做『歷史的國學研究法』。」
  • 國學入門書目:《明史紀事本末》
    國學入門書目:《宋元明史紀事本末》
  • 幾套「國學」入門書
    總之,提到「國學」,用「博大精深」這個舊詞來描述,是毫不過分的。筆者在此推薦幾本「國學」入門書籍,以期有學習興趣的讀者有所參考。經典的《三字經》說到「入門」,單是蒙學典籍,據說就有1300多部。宋代學者王應麟的《三字經》,自誕生到現在,從中國到海外,一直流傳廣泛,堪稱經典。
  • 國學入門之必讀之書
    春節寒假期間,因自知國學基礎甚弱,故在假期時,餘於《古文觀止》《論語》《孟子》《詩經》、唐詩宋詞及史學名著(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均有所涉略。雖苦於時間之限,只是挑有興趣的篇目一覽,但也覺趣味無窮。
  • 國學入門要讀什麼?胡適、梁啓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接受邀請的他,熱情地給這些學生開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並且說,這些書是給沒有國學基礎的人的入門參考。不過,這個「最低限度」的書目並不簡單。胡適林林總總共列了180多種國學入門書。這個書目刊布後,馬上引起了爭議。
  • 劉夢溪:胡適和梁啓超的「國學書目」
    胡適開的書目,題目是《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刊載在1922年《讀書雜誌》第七期上,是應清華學校胡敦元等四人的要求而開列的。所列書籍共184種,其中工具書14種,思想史92種,文學史78種。此書目刊布後,首先受到《清華周刊》的一位記者的來信質疑,認為胡適所說的國學的範圍太窄,只包括思想史和文學史,而單就思想史和文學史而言,又顯得太深。
  • 博學書院解答:學國學,從哪裡入門?
    毫無疑問,想要學習國學,當然要踏實地沉浸到書海之中。至於如何入門,博學書院建議大家可以從百年前胡適所列出的書目中潛心修煉。而且,通過他當時對此書目的聲明中也可看出是否適合自己——這個書目,是「我」答應清華學校胡君敦元等四個人擬的。他們都是將要往國外留學的少年,很想在短時期中得到國故學的常識。
  • 胡適與梁啓超的「國學書目」之爭(圖)
    發生在1923年的「國學書目」之爭就是這樣。最初大約是清華學校的胡敦元等幾個同學將赴美留學,請胡適擬一個「想在短時期中得著國故學的常識」的書目。(《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序言,見《讀書與治學》)其後,這個書目發表在2月25日出版的《東方雜誌》第20卷第4號上,並被3月4日出版的《讀書雜誌》第7期所轉載。
  • 國學如何入門?
    「一代宗師」錢穆的「入門秘籍」普通人談國學,通常就是《論語》《孟子》等「四書五經」,眼睛只在那幾本國學典籍,或者只是幾本古代的幼兒啟蒙書籍上。而如果想要真正入門國學,首先要了解的,是國學知識體系。介紹國學知識體系的書,還有清朝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章太炎的《國學演講錄》等等,不過相比起來,還是錢穆先生的《國學概論》更容易讀一些。
  • 國學入門,難?國外名著,假?中外選書標準不一樣
    【中國的入門書】後來,找到了胡適的《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胡適介紹:「這個書目是我答應清華學校胡君敦元等四個人擬的。他們都是將要往外國留學的少年。很想在短時期中得著國故學的常識。所以,我擬這個書目的時候,並不為國學有根柢的人設想,只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點系統的國學知識的人設想。這是我要聲明的第一點。」
  • 民國大師國學書單:入門的階梯,一生的根基
    》 1923年胡適應清華學校學生之請,開有《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收錄圖書約190種,後來根據它修訂精簡成《實在的最低限度的書目》。 1923年梁啓超應《清華周刊》記者之約,擬就《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約160種。後來他又為」校課既繁、所治專門」的青年學生精簡此書目,開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 國學入門書單:史、經、子、集
    1923年,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之時,受清華大學的幾名學生邀請,給他們開出了一份《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作為沒有基礎的人一個研究國學的入門參考。胡適林林總總共列了100多本國學入門書,同時還說可以作為中小學圖書館的參考。
  • 鄭連根:學國學貴在堅持,「入門鑰匙」為文言文
    文史學者鄭連根正在講述國學內容  3月23日上周日上午9點,陽光100國學大講堂正式開講,文史學者、作家鄭連根為社區居民帶來傳統文化講座。
  • 送你一份《文言文入門指南》
    關於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可以閱讀張中行先生所著《文言津逮》,絕佳的文言文入門指南。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先今而後古(一般來說近代的作品比古代更好理解);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先記事而後說理;先散體而後辭賦、駢體;散文和詩詞可以交錯選讀,逐漸加深(可以參考張中行先生的另一本著作《詩詞讀寫叢話》,應該是最好的古詩詞入門指南
  • 「國學」是什麼?怎麼學習?
    這是一篇介紹國學入門的文章,小編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學的概念,然後為大介紹一下國學入門必讀的數目。國學是什麼?國學這個概念分為古代國學和現代國學。在中國古代,「國學」這個概念在《周禮》、《漢書》、《晉書》中都有提到。但雖然「國學」這個概念雖然存在,在古代主要是指「國立學校的意思」,比如白鹿洞書院在朱熹之前,就叫做「白鹿洞國學」,又比如明初設中都國子學,後改為國子監。
  • 評:拓寬閱讀視野從掌握書目開始
    他在《思辨錄》中,為青少年開列了《十年誦讀書目》、《十年講貫書目》和《十年涉獵書目》。  由清初三大儒之一的李顒口授的《讀書次第》,為學者開列了一份詳細讀書清單,包括書目34種,參考書目數十種。  龍啟瑞於清道光末年撰《經籍舉要》,為學子開列經史子集4部典籍要目,他選取諸生急需精讀之書,略述其內容得失,指點閱讀方法。
  • 新語|管住嘴,別給中學生開什麼「必讀書目」
    儘管這個新聞標題有點彆扭,要麼「葉翠微校長與陳立群校長推薦閱讀書目」,要麼「杭二中校長與學軍校長推薦閱讀書目」。標題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更是新聞的「眼睛」,而「有眼無珠」者是難「識廬山真面目」的。只是,這些家長們對此無所謂,蓋因當時這兩位校長所領導的學校專出「牛娃」或曰學霸,北大清華每年「一大把」。
  • 馬慶雲「我的年度書單」:從章太炎到李零,國學入門書起點要高點
    繼而再回來讀「國學」書,就可能事半功倍了。我不建議在沒有東西方哲學史基本功的前提下讀「國學」。繼而,為大家推薦幾本國學專著。《章太炎國學講義》章太炎先生是近代中國的風雲人物,關於他的事跡,並非本文重點,不贅述。我之所以把《章太炎國學講義》列為國學專著的推薦書目,最主要原因是我讀書少,也沒讀過幾本國學書。
  • 應清華學生邀請,胡適開出一個「實在最低的國學必讀書目」
    1923年,清華大學的學生邀請胡適開具一份書單,書單的內容為「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於是胡適就開了一個書單——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不過沒過多久,清華大學就回信來了,指出了這個書單的不足之處。信中他們告訴胡適,你的書太多了,8年之內都不可能讀完,如果真的全部讀完了,那他們的國學水平就不是最低限度了——胡適把《元曲選一百種》、《恨海》這類很多人聽都沒聽過書都給列進去了。學霸考98分都要傷心的死去活來,大師的「最低限度國學書目」限度高得令人驚嘆,清華大學的學生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