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連根:學國學貴在堅持,「入門鑰匙」為文言文

2020-12-12 濟南時報

作者:黃敏)

  文史學者鄭連根正在講述國學內容

  3月23日上周日上午9點,陽光100國學大講堂正式開講,文史學者、作家鄭連根為社區居民帶來傳統文化講座。他認為,學習國學,應堅持「真學、全面學、深學和活學」,切忌浮躁,貴在堅持。他建議家長親自教孩子學習國學,先從誦讀國學經典入手,在三五年內讓孩子將重要經典背誦下來。「要樹立誦讀經典的信心,不要懷疑,堅持實踐。文言文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鑰匙,建議家長和孩子堅持誦讀文言文。」

推薦書目 建議深學「四書」

  23日,鄭連根為社區居民推薦學習傳統文化的書目。他認為,啟蒙教材可選讀《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國學經典書目為《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四書」是儒家核心經典,推荐居民重點學習;道家經典書目為《老子》《莊子》;佛家經典為《心經》《金剛經》《壇經》《無量壽經》。

  鄭連根介紹,「一經通,百經通」,建議居民學習國學經典時,不要貪多,先吃透一本,再學習其他國學文本,學起來會比較順暢。

學習方法 「真、全、深、活」

  鄭連根認為,學習傳統文化,不能假學、片面學、淺嘗輒止,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應該真學、全面學、深入學習、活學活用。他以「孝」舉例說明如何學習傳統文化。他認為,孝順,不能片面強調孩童為父母洗腳、磕頭等外在形式,「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無孝子」,孝是對生命源頭的感恩,「身體髮膚受自父母,孝之始也」,人首先應珍惜熱愛自己的生命,不要讓父母擔心自己,有孝心更重要。

經驗之談1.家長教子學國學,從誦讀經典入手

  鄭連根建議,若條件允許,社區居民最好親自教孩子學習國學,一方面親子國學水平能同時進步,也能改善親子關係。他認為,學習國學,應先從誦讀入手,不要圖快,而是要長期堅持,每天抽出10到20分鐘的時間,先帶著孩子誦讀一遍,為孩子講解文意,再讓孩子反覆誦讀,達到一定階段,孩子的語感、誦讀速度和理解古文能力會不自覺提升。

2.文言文是入門鑰匙

  鄭連根介紹,學習傳統文化的鑰匙是文言文,長期誦讀文言文能夠培養語感,這是運用教科書中所總結的文辭用法所達不到的效果,建議社區居民多誦讀文言文。「反覆誦讀,培養的是耐心和注意力,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心堅持,要肯在教育上投入時間和精力,而不僅僅是金錢。」 (記者黃敏)

相關焦點

  • 送你一份《文言文入門指南》
    關於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可以閱讀張中行先生所著《文言津逮》,絕佳的文言文入門指南。>初學要「懂」,要「熟」,二者之中尤其要強調「熟」(先做到精讀熟讀,不能走馬觀花);「精」與「博」要配合得適當;要學習使用工具書;要以理性知識為輔(「理性知識」指的是文言語法知識,包括文言詞彙、文言虛詞用法、文言句法特點、現代漢語與文言文的異同等
  • 學習「國學」 弘揚國粹
    近年「國學熱」方興未艾。首先要明確國學的概念。現代意義上國學界定為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 國學如何入門?
    「一代宗師」錢穆的「入門秘籍」普通人談國學,通常就是《論語》《孟子》等「四書五經」,眼睛只在那幾本國學典籍,或者只是幾本古代的幼兒啟蒙書籍上。而如果想要真正入門國學,首先要了解的,是國學知識體系。國學書籍也是有條理的。錢穆先生的《國學概論》,就是幫助大家了解關於國學知識體系的書。學國學,讀這樣的書,很有必要,對所必須接觸的古代典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就像一位將軍需要知道自己手裡有多少士兵和武器。 舉個例子,假如你有幸進了少林寺藏經閣,可以任意取閱少林72項絕技的秘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 知名作家鄭連根瓦庫談禪說佛受好評
    攝影報導:濟南政府網、濟南日報市民記者團  褚福濤       7月30日,新閱讀文化沙龍在瓦庫舉行了一場關於談禪說佛的講座,知名作家、文史學者鄭連根應邀主講,2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
  • 幾套「國學」入門書
    這是一部比較可用的「國學」入門參考書,也可以買到舊書。現代熱愛「國學」的人士,對這四個字更有親近感。因為故老凋零,道術分裂,「國學」似乎無處從師。許多「野生國學家」,頗以「自學成材」遮其羞。錢穆先生的《國學概論》,是為中學生上課而編寫的講義,「為中學生指示大體」。但正如錢先生所說「中學程度,普遍低落」,所以我輩讀來,也並不輕易。
  • 博學書院解答:學國學,從哪裡入門?
    毫無疑問,想要學習國學,當然要踏實地沉浸到書海之中。至於如何入門,博學書院建議大家可以從百年前胡適所列出的書目中潛心修煉。而且,通過他當時對此書目的聲明中也可看出是否適合自己——這個書目,是「我」答應清華學校胡君敦元等四個人擬的。他們都是將要往國外留學的少年,很想在短時期中得到國故學的常識。
  • 初中學好文言文的四大方法及七年級、八年級、九級文言文總複習!
    大家都知道語文教材改版新增不少文言文,某省2019年中考試卷課內外文言文的總分值是32分,可見文言文在語文試題中的地位!初中階段不少同學最害怕學習文言文了,覺得文言文晦澀難懂,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有畏難心理,導致不能很好的學習文言文。其實學好文言文並不難,只要找對了方法!那麼怎麼才能學好文言文呢?小編總結了4個方法,即讀誦、分析、總結歸納和課後練習。
  • 國學應該怎麼學?6大點說清國學應該這樣學
    國學當然,很多人會說,完全看不懂文言文,不知道要說的是什麼。那麼小編這兒建議大家,一可以買文言文和白話文對照的書籍;二可以上網查閱資料;三可以在網上提問等等方式。學習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不斷的堅持著學習,這樣才能掌握好國學知識。或許有快速提升國學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肯定不牢靠的。它常常是挑重點或斷章取義或犧牲根基來強行記憶。這種方法固然短時間內有效,但是時間一長,如果沒有根據給你做基礎,那麼你所學到的東西將一去不復返。
  • 中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3個原則,不是做研究,只是學知識和考試
    於是給孩子從小培養學習國學,照著「中文系」大學生的學習標準來給孩子安排學習文言文。語文的學習,文言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文言文上。中小學的文言文學習更是基礎中的基礎,無需過於深入學習和研究,只是學知識和考試,究竟該怎麼做呢?
  • 國學|大熱的「國學」,孩子要不要學,要怎麼學?
    小學生一二年級就學文言文了!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教學大綱》均提出了背誦古詩詞的要求,並列出了具體篇目。 部編版教材落地之後,要求語文學習需要回歸人文性、加強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學習。
  • 國學入門書單:史、經、子、集
    1923年,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之時,受清華大學的幾名學生邀請,給他們開出了一份《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作為沒有基礎的人一個研究國學的入門參考。胡適林林總總共列了100多本國學入門書,同時還說可以作為中小學圖書館的參考。
  • 今天我們怎樣學國學?——談談國學與國學教育
    國學的定義有數十種,但不外乎三類:一是狹義國學觀,如稱國故之學、考據之學、經史之學、六藝之學、六經之學等;二是中義國學觀,如稱國學為儒、釋、道三家之學或經、史、子、集「四部」之學;三是廣義國學觀,或指有別於「西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指統括中、西等一切學術的國家學術文化。
  • 語文老師總結:文言文六步法學習,讓小學生再也不怕學文言文
    對於小學生而言,文言文學習是與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重難點。難學、怕學、學不好是普遍存在於文言文的學習問題中。家長們更焦慮,常常把文言文學習和國學體驗結合在一起,背唐詩、看古文,卻始終得不到文言文的學習輔導要領。考試的時候,文言文還是失分最多的題型。
  • 為什麼我非要讓娃學國學?家長不妨看看古代孩子有多厲害
    古代孩子有多厲害我今天想說說我為什麼非要給娃學國學,而且我是通過古代孩子的厲害之處,去分析學習國學的好處。其中有三點,我認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有益無害。這種種跡象似乎都在告訴我,趕緊讓孩子學國學吧!兒童時期就要進行國學啟蒙李嘉誠先生感嘆:兒童時期學的《三字經》、《千家詩》、《詩經》、《老子》、《莊子》等,這些知識彌足珍貴,它令我終身受益!
  • 國學入門要讀什麼?胡適、梁啓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國學熱」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問:想要學國學,應該讀什麼書,怎麼讀呢?接受邀請的他,熱情地給這些學生開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並且說,這些書是給沒有國學基礎的人的入門參考。不過,這個「最低限度」的書目並不簡單。胡適林林總總共列了180多種國學入門書。這個書目刊布後,馬上引起了爭議。
  • 不讀國學經典,不背文言文古詩,小學生在每個階段應該閱讀哪些書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我們家長在要求小學生看國學經典的時候,是否能問問自己也看過?或者能做到和孩子一起看?那我們又該如何評判孩子是否需要讀呢?經典文學確實需要讀,但不是在小學階段。於是有家長又會問,既然文言文古詩詞、國學經典不適合在小學階段閱讀和背誦,那麼什麼文學作品才適合小學生閱讀呢?除了經典的兒童文學,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生長規律。
  • 淺談如何學習國學?
    我這篇短文兒,就是為這部分人寫的,只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有志於國學的朋友,互相切磋學習一下。若我的這篇短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那對我來說也是莫大的鼓勵。其實,我個人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不是很精通。說的也都是我自己學習國學的經歷和經驗。我對國學,並沒有什麼高深的見解。所以,我說的這些,也只是為了給想學習國學的人們,一點兒參考意見。
  • 有心讀古籍,卻困於天書般的文言文?這本書帶你攻克文言文難關
    但說實話,對於完全沒有基本功的我來說,一看到滿紙的文言文,就有一種咬文嚼字,卻偏偏咽不下去的尷尬。最後,那堆書我怎麼也讀不下去。所以,在第一眼看到《國學梯級公開課》系列叢書的時候,我大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並慶幸自己終於找到了惡補國學知識的切入口。
  • 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國學經典怎麼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是中國傳統學術和文化的一塊瑰寶。近些年來,「國學熱」的不斷興起,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閱讀中國古代的經典名著。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閱讀古文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帶你來了解一下:怎樣閱讀古文?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國學經典到底怎麼讀?
  • 人生三把鑰匙:貴在拾起,難在放下,贏在堅持
    人生三把鑰匙:貴在拾起,難在放下,贏在堅持。然後,找到最合適的鑰匙,打開它們。生活,從不會永遠讓人一帆風順,明晰了自己的身份,知道了自己的選擇,哪怕經歷了疼痛與傷害,也會再不為往事憂,為現在愁。其實,我們所有的嚮往和堅持,不是為了別人,只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