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可以閱讀張中行先生所著《文言津逮》,絕佳的文言文入門指南。
其中對於如何循序漸進學習古文,張中行先生給出了以下四個原則:
由淺入深(相信自己的感觸,通過閱讀判定深淺);由少而多(先短文而後長文,先選集而後全集);由慢而快;由藉助(教師、註解與辭書)到自力。
對於「讀什麼」,張中行先生給了八條建議(這是一般建議,不排除有特例):
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先今而後古(一般來說近代的作品比古代更好理解);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先記事而後說理;先散體而後辭賦、駢體;散文和詩詞可以交錯選讀,逐漸加深(可以參考張中行先生的另一本著作《詩詞讀寫叢話》,應該是最好的古詩詞入門指南);先一般而後專門(廣泛閱讀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作品);先選本而後全集;先今注而後古注(對於初學者,楊伯峻的《孟子譯註》就好於朱熹的《孟子集注》);先經過整理的而後未經過整理的。
對於「怎樣讀」,張中行先生給了四條建議:
初學要「懂」,要「熟」,二者之中尤其要強調「熟」(先做到精讀熟讀,不能走馬觀花);「精」與「博」要配合得適當;要學習使用工具書;要以理性知識為輔(「理性知識」指的是文言語法知識,包括文言詞彙、文言虛詞用法、文言句法特點、現代漢語與文言文的異同等)。
這些只是提綱挈領的文字,具體的內容,請閱讀《文言津逮》,一本小書,加上附錄只有十一章,但是相信你讀後一定會受益良多。唯一的問題是,張中行先生在這本書中並沒有給出一個詳細而系統的書單。關於書單,可以參考梁啓超所寫的《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這是梁啓超先生當年為北平大學生們所列出的國學入門書籍,並在書單中註明了哪些書需要精讀甚至背誦,哪些書可以泛讀,哪些書可以專門挑某些章節來閱讀,哪些書僅供立志於深入研究語言文化的人閱讀。同時給出了優秀的注本和參考書。在我看來,這一書單是對於不知從何處走進國學世界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指南。《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共列舉了141種書目,如果覺得這個數字還是過於龐大,在最後,梁啓超先生又列出了《最低限度之國學書目》25種:
《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或《通鑑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
方法有了,材料有了,接下來,就靠你自己了!
另外,推薦瞿蛻園先生的《文言淺說》,也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文言入門小書,尤其是最後一章,將十封不同類型的白話文書信改寫成文言文,非常有趣,強烈推薦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