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失去李連杰的徐克,為甄子丹拍了一部經典,卻只上映12天

2020-12-10 騰訊網

90年代初,徐克、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三部曲,在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功夫片熱潮。

1992年,在拍攝了《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後,李連杰離開徐克,開始獨立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而失去李連杰的徐克,也開始尋找新的打星,作為自己的銀幕合作夥伴。

1993年,趙文卓接替李連杰,成為「黃飛鴻」的出演者。然而,這一年的徐克,又以監製身份,為甄子丹策劃、拍攝了一部功夫經典《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這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僅上映12天便被下架,票房成績只有680多萬港幣,不足700萬。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徐克當年為何要為甄子丹,拍攝這部「黃飛鴻」系列的外傳電影,以及《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票房受挫的原因。

徐克為何要拍攝《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1993年,李連杰離開之後,徐克找到了趙文卓接手「黃飛鴻」系列。然而這一年,他為何又要為甄子丹,策劃這樣一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其實,這一切的答案,都與徐克「電影工作室」的運營狀況有關。

在港片銀幕之上,徐克的製片人頭銜,遠比他的導演身份更為矚目。

80年代中期,電影事業穩步上升的徐克,選擇成立「電影工作室」,從導演轉型製片人。

1986年,徐克以製片人的身份,為吳宇森策劃了《英雄本色》,並擔任了影片的監製。而1987年,徐克又將程小東捧上導演的位置,並為其策劃了《倩女幽魂》。

90年代初,《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作品的誕生,不僅讓程小東、李惠民等人的導演事業走上高峰,同時也讓徐克的製片生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雖然都是電影從業者,但導演與製片人的電影追求,卻是不同的。導演渴望通過過硬的影片質量,證明自己的能力,而製片人則更看重電影的票房成績。

在1993年,徐克的「電影工作室」遇到了一次運營危機,而他的製片之路,也在此時發生了一些顛簸。

1990年,隨著《倩女幽魂3》的上映,「倩女幽魂」系列宣布完結。此時徐克的「電影工作室」,賴以賺錢的大IP也只剩「笑傲江湖」。

為了開拓新的IP市場,徐克在1991年親自下場,執導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開啟了「黃飛鴻」的IP系列。

1993年,《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的上映,為「笑傲江湖」系列落下帷幕。而該片之後,程小東、李惠民也相繼離開了「電影工作室」。

此時,徐克的電影團隊裡,導演只剩下自己一位,電影IP也只有「黃飛鴻」系列一個。更糟心的是,李連杰也要離開「黃飛鴻」系列。

隨著李連杰的離開,徐克的「授業恩師」吳思遠,推薦趙文卓接手「黃飛鴻」的角色,而在《黃飛鴻2》中擔任動作指導的袁和平,也向徐克力薦了自己的弟子甄子丹。

面對這兩位打星人選,1993年的徐克,讓元彬、趙文卓一起,合作拍攝《黃飛鴻4之王者之風》。而袁和平則與甄子丹一起,在徐克的安排下拍攝了一部「黃飛鴻外傳」電影——《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徐克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

一方面,將元彬、袁和平兩位動作指導,推上導演的位置,如果作品表現出色,便將二人拉入「電影工作室」,彌補程小東、李惠民離開後的導演人員缺失問題。

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打造外傳電影「少年黃飛鴻」,開闢新的IP市場。

同時,1993年的徐克也親自上陣,執導、拍攝了奇幻愛情片《青蛇》,希望該片能像《倩女幽魂》一樣,開啟新的IP系列。

讓袁和平「重出江湖」,再度回歸導演的位置;培養元彬轉型導演,接替程小東在「電影工作室」的工作;通過「青蛇」、「少年黃飛鴻」,開闢新的IP市場。徐克的這個安排,可以說是「三管齊下」。

然而,徐克的想法雖然很完美,但這些電影作品的市場表現,卻給他狠狠地澆了一盆冷水。

1993年的票房市場之上,《青蛇》只拿到了940多萬港幣的成績,而《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只上映了12天便被下架,票房成績只有680多萬港幣。

相較之下,元彬執導的這部《黃飛鴻4之王者之風》,還算表現不錯,上映14天拿下了1100多萬的票房。

但是,與之前《黃飛鴻之壯志凌雲》2900多萬的成績,《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3030多萬的票房,《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2700多萬的結果相比,《黃飛鴻4之王者之風》顯得不值一提。而《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的票房,更是慘澹不堪。

那麼,《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的票房成績,為何如此不理想?

緣何《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的票房慘澹

就電影的服、化、道設計,劇情編排,打鬥場景呈現而言。甄子丹的這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的質量,其實並不輸李連杰的「黃飛鴻」三部曲,但是為何該片在香港市場的票房成績如此不理想。

首先,《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在香港的票房成績慘澹,與徐克自身的IP運營有一定關係

1991年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票房大賣後,徐克又在1992年推出了《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隨著這兩部作品的熱映,徐克也把自己在1989年拍攝的一部老電影,掛上「黃飛鴻」的名頭,推上大銀幕。

它就是《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

在這部《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裡,李連杰、元華的打鬥表演雖然也十分出色,但是電影的製作成本差異,導致這部《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無法達到「黃飛鴻」兩部曲的水準與高度。

但是為了蹭上「黃飛鴻」的熱度,徐克把這個與「黃飛鴻」無關的故事,命名為《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打著「外傳電影」的旗號推入院線銀幕。

徐克的這番操作,就如同王晶在《追龍》大火之後,又拍了一部《追龍2:追緝大富豪》一樣,觀眾的反應也可想而知。

1993年,徐克推出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影片打著外傳電影的旗號,男主角也從李連杰變成甄子丹。之前的《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仍然在不少觀眾的心頭迴蕩,此時推出另一部外傳,票房受挫也在所難免。

其次,「黃飛鴻」電影的泛濫,也是《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票房遇冷的一個原因

自《壯志凌雲》、《男兒當自強》的「黃飛鴻」兩部曲上映之後,便開始有不少港片導演,對「黃飛鴻」的故事進行挖掘、創作。

1992年,林正英、錢嘉樂就合作了《黃飛鴻之一代宗師》,譚詠麟也在此時拍攝了《黃飛鴻笑傳》、《黃飛鴻對黃飛鴻》。1993年時的元彪,也出演了《黃飛鴻之鬼腳七》。

而張鑫炎導演,也在1993年拍攝了《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還找來了李連杰的大師兄王群,出演「黃飛鴻」的角色。

這些「黃飛鴻電影」的質量良莠不齊,很快造成了票房市場的衰退。80年代的「殭屍片」,就是因為題材的泛濫走向衰落,90年代的「黃飛鴻電影」亦然。

徐克的運營失誤,加上類型片泛濫的市場亂象,甄子丹的這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最終只以不足700萬港幣的成績收場,這也成為了不少功夫片影迷心中的遺憾。

雖然在票房市場之上表現不佳,但該片過硬的質量,卻獲得了許多功夫片影迷的認可。2001年,好萊塢導演昆汀·塔倫迪諾,將《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引入北美市場。這部被票房洪流淹沒的佳片,也再度於大銀幕上綻放光芒。

時至今日,徐克、袁和平、甄子丹合作的這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依然憑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觀眾。

相關焦點

  • 1993年的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展開了一場「黃飛鴻電影」對決
    「黃飛鴻」的系列IP,在1993年迎來了一次市場高峰。這一年,「黃飛鴻」題材的電影作品層出不窮,徐克、李連杰攜手推出了《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而在前兩部中與李連杰進行合作的元彪、甄子丹,也在此時紛紛上演了自己的「黃飛鴻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在1993年的「黃飛鴻電影」對決。
  •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扎堆上映,李連杰佔六部,林青霞也有四部
    武俠電影一直是最具中國特色的電影類型,上世紀六十年代胡金銓和張徹憑藉《大醉俠》《獨臂刀》開創武俠時代,八九十年代徐克開創新式武俠,並引領了一股武俠電影熱潮。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扎堆上映,票房榜TOP100中武俠電影就佔了20多部,不信一起看看吧!
  • 1993年香港十大武俠電影,周星馳甄子丹各1部,李連杰獨佔5部
    1990年,憑藉一部不世出的《少林寺》紅遍中國的李連杰從美國來到香港,與徐克合作拍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重回事業巔峰。之後,主演了《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和《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直接在香港電影圈引領了一波猛烈的武俠片熱潮;在1993年這年超過50部武俠電影上映,其中李連杰自己就主演了6部,每部都是經典。
  •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方世玉2》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1993年是香港電影最輝煌最巔峰的一年,全年電影產量近300部,達歷史之最。同時,這一年也是香港電影開始失去臺灣市場的第一年,臺灣省年度票房冠軍從港片變成了好萊塢大片。
  • 27年前,王晶的電影創作,引發成龍、甄子丹、李連杰的醉拳大戰
    而甄子丹拳拳到肉的硬派打鬥風格,則讓他在2005年之後的功夫片銀幕中,再攀事業高峰。儘管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在影壇成名的時間不同,但在90年代的港片票房大戰之中,三人卻進行過多番交鋒。1993年,因為王晶創作的一部電影作品,成、李、甄三人還在大銀幕中,上演了一場「醉拳對決」。
  • 1993年,王晶深知拍不過徐克,卻用盡全力顛覆李連杰的「黃飛鴻」
    在當年徐克和李連杰可以說是一對配合特別的好的搭檔。在1991年的時候,徐克為李連杰這個武術明星量身打造了黃飛鴻。黃飛鴻可以說是特別的熱門。不僅是在當年,即便是到了現在,可以說是大家心目中一部特別經典的影視劇作品。
  • 李連杰離開黃飛鴻後,徐克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都很差
    1991年,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等武打巨星聯袂出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正式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清朝年間,佛山武術大師黃飛鴻為了拯救當時的中國,與洋人浴血奮戰、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直到徐克導演找到了李連杰,這才讓黃飛鴻的形象真正地深入人心,創下2967萬港元票房的傲人成績。
  • 「由龍劍」甄子丹 拍武俠還是挑徐克(組圖)
    「由龍劍」甄子丹 拍武俠還是挑徐克(組圖) http://ent.163.com  2005年07月04日 08:26   北京晨報   昨天晚上,七劍中最鋒利的「由龍劍」——甄子丹來到北京,在新世紀影城接受京城媒體的採訪。
  • 甄子丹早期功夫猛片、無影腳不輸李連杰、聯手于榮光大戰任世官
    1993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是由袁和平導演,甄子丹和于榮光主演的經典功夫片,也是甄子丹早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由於徐克李連杰版《黃飛鴻》在香港甚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大賣,一時之間有關黃飛鴻題材的跟風之作蜂擁而至,而這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亦是其中之一。
  • 成龍李連杰,吳京甄子丹!丨百家故事
    1978年,成龍主演一部叫做《蛇形刁手》的電影。那本不是傳統的功夫片,導演袁和平在功夫之外,為電影增添了一層喜劇味道。電影一經上映,成龍更加聲名鵲起,而真正的爆紅還在4個月後,他主演的電影《醉拳》上映了。
  • 2019年有4部甄子丹主演的電影上映,一部跟功夫皇帝李連杰合作!
    雖說近幾年甄子丹屢屢拍攝像《冰封俠:時空行者》這樣的爛片,就在他受到網友的質疑時,在2017年出演了一部黑幫片《追龍》,不僅打消了觀眾的質疑,也向世人證明他主演的電影還是一樣好看,那麼在今年呢就有4部甄子丹的電影上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1.
  • 成龍李連杰,吳京甄子丹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1978年,成龍主演一部叫做《蛇形刁手》的電影。那本不是傳統的功夫片,導演袁和平在功夫之外,為電影增添了一層喜劇味道。電影一經上映,成龍更加聲名鵲起,而真正的爆紅還在4個月後,他主演的電影《醉拳》上映了。「馬路上的人們都開始找我籤名,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朝我耍醉拳的人,我終於品嘗到當明星的滋味。」
  • 徐克袁和平騙了我們27年,黃飛鴻竟是小女孩反串,如今是一名警察
    90年代,徐克、李連杰和袁和平聯手打造了《黃飛鴻》系列,將香港武俠電影推向一個高峰。1993年,李連杰拍自己公司的《方世玉》,和徐克分道揚鑣。徐克一方面用趙文卓接手黃飛鴻,另一方面作為監製,推出新的外傳系列,也就有了袁和平執導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 袁和平、李連杰合作的八部電影,其中一部陣容強大,卻備受爭議
    這八部電影中,有不少是經典之作,其中一部的陣容異常強大,卻在上映後備受爭議。1、《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1991年,徐克、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備受觀眾好評。於是,1992年徐克再度打造了續作《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為了給第二部增加看點,徐克特意邀請了袁和平擔任該片的動作指導,而該片也成了袁和平與李連杰的首次合作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袁和平的推薦之下,「袁家班」的武指甄子丹也參演了《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而片中「黃飛鴻」與「納蘭元述」的布棍大戰,也成為了一段銀幕經典。
  • 徐克等了10年,就是在等李連杰「長大」
    在80年代初,徐克就已經打算把黃飛鴻重新帶回大熒幕了,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演員開拍,成名已久的動作明星們都已老去,作為頂流的七小福形象上又極為不符,甄子丹雖然各方麵條件比較優秀,但入行較晚,更沒有什麼代表作品,自然不入徐克法眼,趙文卓那時候還在家裡玩泥巴。而唯一人選,最適合的人選,也就只有李連杰了。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但是九十年代後期的武打片市場卻越來越不景氣,在1993年拍攝的《倚天屠龍記》,《一刀傾城》等武打作品卻沒有票房大賣,《一刀傾城》是洪金寶斥巨資拍攝的,但是後來票房不理想,導致血本無歸
  •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王晶拍不過徐克,卻贏了其他跟風者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是1993年李連杰和徐克分道揚鑣後自主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片,由王晶執導,也是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首部電影。1、王晶惡搞版《黃飛鴻》,青樓版《將軍令》1993年市場口味逐漸開始拋棄了正統的新武俠,搞笑風格開始廣受歡迎。
  • 謝苗拍《少林寺》,趙文卓拍《黃飛鴻》,李連杰接班人成了遮羞布
    於是報了旁邊的武術班,結果1993年王晶來北京選會武術的小演員,一眼就看中了小小年紀又一副苦大仇深臉的謝苗,一部《新少林五祖》一部《給爸爸的信》讓謝苗成了最火的功夫童星但在最火的時候,謝苗回去讀書了,這一讀書在回到娛樂圈已經是物是人非。就連銀幕老爸李連杰都認了文章作為乾兒子。連續拍了好幾部電影票房口碑都不行。
  • 92年李連杰拍黃飛鴻,要找個能打的出演反派,徐克真找來一個高手
    在一部好的作品當中光有主角是不夠的,需要出現一個能夠和主角勢均力敵的反派,這一點在動作片中尤為重要,反派能夠從側面突顯主角的英勇,還能夠和主角來一段激烈的打鬥戲,刺激觀眾的荷爾蒙,1992年時,李連杰拍攝電影《黃飛鴻》,要找最能打的來演反派,徐克叫來了一個高手。
  • 徐克格局最大的一部《黃飛鴻》:李連杰「罷拍」,成龍獻唱片尾曲
    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在香港賣了2967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8位,徐克成功斬獲金像獎最佳導演,李連杰走在大街上人人喊他「黃師傅」,緊接著徐克趁熱打鐵拍攝了《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這一部徐克把故事的舞臺從佛山市井搬到了廣州,讓黃飛鴻行走在百日維新、白蓮教、革命黨這些歷史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