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子遊戲巨頭,創造了遊戲史上許多經典的遊戲IP,也是如今三大主機平臺之一。近年來隨著中國遊戲玩家的規模壯大,中文遊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許多遊戲推出中文版後收穫大量好評和銷售額後,幾乎每一個遊戲廠商都開始在自己的遊戲中添加中文翻譯。然而任天堂卻遲遲沒有動手。
自從2017年首發到現在,已經有上千款遊戲登錄NS平臺,但是相比於美版的遊戲商店,香港任天堂的e-shop就顯得寒酸得多,擁有中文的遊戲只有100個左右。而且NS上線之初就支持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荷蘭語、葡萄牙語、俄語和日語九種系統語言,卻一直沒有支持中文。有人猜測是否是因為系統不支持的緣故,但是第三方遊戲可以正常加入中文,系統沒有理由不能支持中文顯示。
要說對任天堂遊戲中文化的訴求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規模最大的一次就是2014年8月的Pokémon 遊戲中文化請願。
這一請願立刻獲得了大量玩家的支持,上百名玩家參與了請願書的文本編寫,翻譯和排版設計等工作。請願書從盜版和破解的歷史問題出發,討論了政策與渠道的變化以及中文化的成本,希望能夠促成 Pokémon 遊戲中文化的早日實現。
在請願中,許多玩家曬出了自己的3DS遊戲機和正版遊戲卡帶卡盒,還有許多大神們專門繪製同人畫作和製作視頻來應援請願。
即使如此聲勢浩大,任天堂方面卻除了幾次公開表示會仔細探討中文化的可能性以外,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隨後上線的《精靈寶可夢—歐米伽紅寶石/阿爾法藍寶石》(紅寶石和藍寶石的重製版)也都沒有支持中文。直到一年半以後的《精靈寶可夢—太陽/月亮》中才終於正式宣布新增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
任天堂究竟為什麼對中文抱有如此幾乎像是敵意的態度?其實任天堂早在20世紀末就開始了進軍中國的道路。2002年底,任天堂與美籍華裔顏維群在蘇州成立了子公司神遊科技,在大陸發行任天堂的家用遊戲機。
彼時遊戲機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合法的身份,同期上市的PS2還在以"電腦娛樂系統"為名。而此時的神遊科技毫不避諱"遊戲"二字,將"解開95%的人視遊戲為洪水猛獸這個數學問題"認作自己的使命。即使放到今天,這也是許多玩家的願景。
然而,任天堂的道路充滿了坎坷。PS2國行3個月不到就折戟沉沙,微軟中國XBOX亞洲研究院2年裁撤,任天堂也在盜版和水貨的風波中面領著重重挑戰。由於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漢化遊戲在發售後無一例外地在第一時間遭到了破解並被公開發布,直接影響到了正版遊戲在國內的銷量。而日方對神遊的信任也在逐漸下降,甚至自主開發了4年的升級版卡帶NC卡項目最終也隨著創始人顏維群的離開而宣告破產。
投資千萬,血本無歸;項目破產,人才流失。那段時候的中國幾乎可以說是讓任天堂傷透了心。即使在顏維群走後任天堂接手的神遊科技,銷售的DSi和3DS業績慘澹到幾乎可以用暴死來形容。
時間終究抹去了當年的傷痛,任天堂再次重視起了中國的市場。當年喊著"出中文就買"的玩家們,現在還記得自己說過的話嗎?而現在,你們還願意為任天堂這份姍姍來遲的重視而買單嗎?
儘管許多人說著"遊戲有中文就足夠了,系統有沒有中文已經不影響使用了。"我還是衷心地希望任天堂的這次努力不會白費,也祝願NS能夠更上一層樓,不負次時代遊戲主機的名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