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龍遊皮紙40年 萬愛珠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2012年12月24日 14:50:28
萬愛珠在製作皮紙的刮洗山椏皮程序
浙江在線12月24日訊12月21日,文化部網站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498個上榜人員中,龍遊辰港宣紙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愛珠成功入選,成為衢州市國家級非遺項目「龍遊皮紙製作技藝」的傳承代表。
萬愛珠1972年進入龍遊宣紙廠的前身龍遊沐塵造紙社,跟隨著毛華根、毛元福等老一輩造紙師傅學習皮紙製作。在歷時3年的學習磨鍊中,萬愛珠從熟悉山椏皮、雁皮紙的原料挑選、製作配方開始,先後掌握了原材料製作、各式皮紙的撈制、炸紙、焙紙、檢紙等全套技藝,成為一名技藝精湛的龍遊皮紙製作師傅。其後,她在單位帶出了十多名徒弟,都成為優秀的皮紙師傅。上世紀90年代,萬愛珠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併兼任董事長與廠長,隨著產值的與日俱增,她開始開展皮紙製作技藝的規模化培訓,每年都有十幾名新人被招進廠裡做學徒,到目前能熟練掌握龍遊皮紙製作的工人已達400餘人。
這些年,萬愛珠生產出了一大批優質產品,如古藝國色皮紙、畫仙紙、山椏皮紙、雁皮紙等等。因為堅持手工製作,價位比同類宣紙貴1/3,所以成為龍遊的一張名片。「我們的紙立體感強、滲透力好,具有拉力,因此老書畫家都願意常年訂購。」萬愛珠告訴記者,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她就經常奔波於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給諸如陸儼少、謝稚柳、沙孟海、郭仲選等書畫名家上門送紙,一直堅持至今。
儘管生意有過起落,萬愛珠卻一直堅守著皮紙製作。這些年,她建立了龍遊皮紙文化博物館,開展手工造紙技藝交流活動。此前,她已經獲得了工藝美術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榮譽稱號。
連結:
龍遊的山椏皮紙、雁皮紙製作技藝獨特,距今有1400年歷史。明萬曆《龍遊縣誌》有「多燒紙,紙勝於別縣」之譽。龍遊皮紙製作技藝於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衢州市目前列入國家級的非遺傳人
除了剛剛公布的萬愛珠,還有第二批公布的西安高腔傳承人嚴幫鎮與汪家惠,第三批公布的江山婺劇變臉、耍牙的傳承人姜志謙。遺憾的是嚴幫鎮老人已過世。
見習記者 周洋 通訊員 吳建國
編輯:程麗嫣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