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龍遊皮紙40年 萬愛珠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2020-12-21 浙江新聞

製作龍遊皮紙40年 萬愛珠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2012年12月24日 14:50:28

  萬愛珠在製作皮紙的刮洗山椏皮程序

   浙江在線12月24日訊12月21日,文化部網站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498個上榜人員中,龍遊辰港宣紙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愛珠成功入選,成為衢州市國家級非遺項目「龍遊皮紙製作技藝」的傳承代表。

  萬愛珠1972年進入龍遊宣紙廠的前身龍遊沐塵造紙社,跟隨著毛華根、毛元福等老一輩造紙師傅學習皮紙製作。在歷時3年的學習磨鍊中,萬愛珠從熟悉山椏皮、雁皮紙的原料挑選、製作配方開始,先後掌握了原材料製作、各式皮紙的撈制、炸紙、焙紙、檢紙等全套技藝,成為一名技藝精湛的龍遊皮紙製作師傅。其後,她在單位帶出了十多名徒弟,都成為優秀的皮紙師傅。上世紀90年代,萬愛珠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併兼任董事長與廠長,隨著產值的與日俱增,她開始開展皮紙製作技藝的規模化培訓,每年都有十幾名新人被招進廠裡做學徒,到目前能熟練掌握龍遊皮紙製作的工人已達400餘人。

  這些年,萬愛珠生產出了一大批優質產品,如古藝國色皮紙、畫仙紙、山椏皮紙、雁皮紙等等。因為堅持手工製作,價位比同類宣紙貴1/3,所以成為龍遊的一張名片。「我們的紙立體感強、滲透力好,具有拉力,因此老書畫家都願意常年訂購。」萬愛珠告訴記者,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她就經常奔波於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給諸如陸儼少、謝稚柳、沙孟海、郭仲選等書畫名家上門送紙,一直堅持至今。

  儘管生意有過起落,萬愛珠卻一直堅守著皮紙製作。這些年,她建立了龍遊皮紙文化博物館,開展手工造紙技藝交流活動。此前,她已經獲得了工藝美術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榮譽稱號。

  連結:

  龍遊的山椏皮紙、雁皮紙製作技藝獨特,距今有1400年歷史。明萬曆《龍遊縣誌》有「多燒紙,紙勝於別縣」之譽。龍遊皮紙製作技藝於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衢州市目前列入國家級的非遺傳人

  除了剛剛公布的萬愛珠,還有第二批公布的西安高腔傳承人嚴幫鎮與汪家惠,第三批公布的江山婺劇變臉、耍牙的傳承人姜志謙。遺憾的是嚴幫鎮老人已過世。

 

  

來源:衢州新聞網作者:

見習記者 周洋 通訊員 吳建國

編輯:

程麗嫣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萬愛珠 × 龍遊皮紙製作技藝 | 紙上宣情記平生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徐聰琳【技藝小檔案】匠人:萬愛珠,1951年出生於浙江龍遊,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技藝:龍遊皮紙製作技藝製作原料:山椏皮工藝流程:經過打料、撈紙、榨紙、焙紙、檢紙等十幾道工序,其中的洗滌、攤曬還要重複很多次。
  • 國際文化產品博覽交易會 龍遊皮紙成了香餑餑
    ,古色古香製作工具、潔白柔韌的傳統皮紙吸引來一波又一波客商駐足。龍遊皮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萬愛珠帶來參展的十幾箱樣品全部售罄,更有客戶現場相中一款名叫「玉扣紙」的皮紙,面對一千元一刀(一刀為100張)的價格,毫不猶豫當場下單一百刀。
  • 龍遊的「皮紙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此次入選的383個傳統工藝項目涉及紡染織繡、服飾製作、編織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築、金屬加工、剪紙刻繪、陶瓷燒造、文房製作、漆器髹飾、印刷裝裱、食品製作、中藥炮製、器具製作等14個門類。龍遊的皮紙製作技藝憑什麼入選下面,小編就帶你一探究竟!據了解,「皮紙製作技藝」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在龍遊縣境內,生長著一種名為山椏皮的落葉灌木,枝條各分三枝,柔軟可打結,花為黃色,芳香,常簇生於枝頂。
  • 萬愛珠:不是用心,用手做出來的皮紙,怎麼能叫皮紙?
    這是萬愛珠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萬愛珠是龍遊皮紙傳承人,1951年出生於浙江龍遊縣城關鎮。1968年她初中畢業後到羅家公社荷村生產隊。1972年,她進入龍遊沐塵造紙社(龍遊縣宣紙廠前身),開始學習造紙技藝。龍遊沐塵造紙社為龍遊宣紙廠前身,在那裡,萬愛珠遇到了她的師傅毛華根和毛元福。
  • 皮紙傳人萬愛珠: 秉持匠心用心做紙
    龍遊皮紙製作技藝於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造紙是中國聞名於世的四大發明,是社會文明的承載者和傳播者,也是技藝精湛的中國民間工藝。在我縣,剛剛被評為「浙江工匠」的龍遊辰港宣紙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愛珠,從事龍遊皮紙製作四十餘載,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古老的造紙工藝,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秉承手工做紙、用心做紙的理念,推動著傳統造紙術的傳承和發展。        眼前這位正在手工撈紙的老人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皮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萬愛珠。四十多年的皮紙製作經歷,萬愛珠一直堅持一點:手工做紙。
  • 梁平木版年畫有了首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是…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關於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我區徐家輝入選梁平木版年畫項目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至此,我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已有4人。徐家輝是梁平木版年畫第7代傳人,2009年入選梁平木版年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其製作的木版年畫獨具特色,自成一派,以墨線為骨,刻版套印。徐家輝正在雕版。
  • 龍遊皮紙製作技藝
    流傳於浙江龍遊的山椏皮雁皮紙製作技藝獨特,明萬曆《龍遊縣誌》有「多燒紙,紙勝於別縣」之譽,至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  龍遊山椏皮雁皮紙製作有2個流程30多道工序。一是皮料製作流程,主要有砍條、蒸料、剝皮、蒸皮、踏洗、攤晾、制皮坯、撕選、蒸煮、揉洗、擠壓、攤曬、洗滌、打料、選皮、洗滌、晾乾、袋料等工序;二是成品製成流程,有榨料、皮料下槽、劃槽、加汁、攪拌、撈紙、榨紙、焙紙、檢紙、切紙、包裝等工序。製作中需要烍山刀、刮皮刀、鍘刀、蒸鍋、紙簾、簾床、槽角等50餘種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  龍遊山椏皮雁皮紙製作過程全憑手工藝人的肉眼觀察和手感經驗把握。
  • 長沙又添3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長沙晚報訊(記者 黃能)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確定並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長沙市3名傳承人入選,分別是邱少求(瀏陽文廟祭孔音樂)、曹明珠(菊花石雕)和劉坤庭(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加冕」國家級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彥睿)5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恩施玉露」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入選。連結>>楊勝偉與恩施玉露茶的不解之緣恩施玉露:恩施市的三張名片之一,「恩施玉露」已香飄神州,名揚四海,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恩施玉露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雖年逾八旬,但精力充沛,仍在恩施玉露製作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產業發展的路上一路前行。
  • 山西非遺傳承人柳惠武入選2019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12月29日,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結果在京揭曉。我省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柳惠武入選。柳惠武,山西太谷人,自幼師從其父劉子俊學習中藥鑑定、炮製及龜齡集、定坤丹的製作。1970年開始工作,至今從事中藥理論研究與實踐40餘年。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出爐 台州5人上榜
    台州入選了哪五位?他們分別是玉環的龍舞(坎門花龍)的代表性傳承人鮑木順,溫嶺的鼓類(大奏鼓)的代表性傳承人陳德福,仙居的燈彩(仙居花燈)的代表性傳承人王汝蘭,還有台州的中醫正骨療法(章氏骨傷療法)的代表性傳承人章巖友和三門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三門祭冬)的代表性傳承人楊興亞。他們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
  • 「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傳承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單
    「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傳承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單 文化和旅遊部說,經各地申報、專家組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1082人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廣彩國家級傳承人陳文敏:用40年的堅守 傳承百年工藝
    廣彩國家級傳承人陳文敏 陳文敏,是廣彩燒制技藝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在1980年拜師學藝學習廣彩的設計與製作。他是當代廣彩行業老行尊餘培錫的入室弟子,在餘老悉心的教導下,陳文敏用了五年時間,掌握了廣彩從設計到燒制的生產全流程,甫一出手,就已經在行業內暫露頭角。
  • 武山旋鼓舞入選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項目
    原標題:非遺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驗收結果揭曉武山旋鼓舞入選優秀項目,其中我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武山旋鼓舞代表性傳承人代三海記錄成果入選優秀項目。從2015年起,文旅部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此項工作旨在通過採用數字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以求全面、真實、系統記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並進行公共傳播,通過拍攝製作綜述片、口述片、傳承教學片、項目實踐片,濃縮展示展現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一生的藝術精華。
  • 句容茅山1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推薦名單
    日前,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道教音樂(句容茅山道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何春生榜上有名,如果20天公示期滿無異議,他將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62年出生的何春生,是茅山道教音樂唯一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擅長笛子、二胡和笙的演奏,笛子用平均孔,笙用固定音位,二胡用一個把位,能自如吹拉出五個調性,能隨「高功」的聲調從低八度到高八度任意轉換,準確地表達該音樂的特色,在正一道派有一定代表性和影響力。
  • 雲南新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56名
    原標題:雲南新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56名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082人,雲南56人入選晉升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 40位非遺傳承人收穫滿滿
    來源:今晚報 天大布老虎雕塑製作技藝高級研修班結業 40位非遺傳承人收穫滿滿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布老虎製作技藝、雕塑製作技藝)高級研修班」結業儀式暨結業作品展,昨天上午在天津大學舉行
  • 康美藥業副董事長許冬瑾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並公布了最新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國家中藥飲片標準重點研究室主任、中藥飲片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主任、國家中醫藥健康服務(智慧藥房)標準化研究基地研究室主任、康美藥業副董事長、常務副總裁許冬瑾憑藉中藥炮製技藝(人參炮製技藝)入選。
  •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傳承人入選湖南非遺傳承人
    湖南增補16位非遺傳承人文廟祭孔音樂傳承人邱少求入選     瀏陽日報訊(記者沈阿玲)近日,經過推薦、評審和公示,湖南省增補了16名省級非遺傳承人,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傳承人邱少求位列其中。至此,我市省級非遺傳承人已有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