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保護院士名單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本文推送的水資源保護院士名單是與部分與環境水處理相關的院士。

中國工程院:

(1)

王超(1958.07.19- )水資源保護專家。江蘇省濱海縣人。1984年畢業於河海大學農水系。1995年獲河海大學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河海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淺水湖泊綜合治理與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水資源保護與水質改善工程的科技工作,參與全國水功能區劃、太湖水汙染治理、江蘇等省部分城市水環境改善的相關科研與工程建設工作,成果與成效顯著。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等科技獎勵11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6項;發表SCI收錄論文76篇,EI收錄論文88篇,出版著作6部。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中國第六屆發明創業-特等獎」等稱號。

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王浩,1953年8月出生於北京,男,漢族,水文水資源學家,中共黨員。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名譽所長;兼任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長;全球水夥伴(中國)副主席;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創新方法研究會、水資源戰略研究會等國家級學術團體的副理事長或副會長;擔任水利部、環保部、國家林業局等省部級行業主管部門科技委委員。

王浩院士長期從事水文水資源研究,系統創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環理論,並構建了水資源監測與模擬、評價與配置、調度與管理的成套技術體系,整體引領並推動了水文水資源學科的發展;在對天然水循環過程、社會水循環過程、水環境過程、水生態過程和水沙過程耦合機理系統識別的基礎上,創建了水循環多維調控技術體系及水資源量-質-效聯合配置與調度、流域汙染綜合治理、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多項應用技術。上述理論與技術已在水利、環保、林業、國土等部門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力支撐了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等規劃與調度運行,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出版專著36部、發表論文450篇,並獲中國圖書獎1次;主編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3項;獲全球人居環境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省部級特等、一等獎22項,其他科技獎勵10餘項;並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1)

倪晉仁,環境水利專家。北京大學教授。1962年8月生於山西山陰縣,籍貫山西山陰。1982年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學院,1985年和1989年於清華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流域水沙運動理論、水體汙染控制及河流綜合治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適用範圍廣泛的紊動水流中懸移質泥沙垂直分布公式,實現了了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泥沙分布的微觀描述。針對河流氮汙染源控制的難題,發現了具有特殊脫氮功能的系列高效微生物菌株,開發了能夠在單一好氧條件下實現氨氮與硝氮同時脫除的一步法脫氮工藝。提出了流域水沙災害、河流功能性斷流、河流多物質通量等新認識,為河流多功能調控與生態環境功能保護提供了關鍵技術。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2)

夏軍,水文水資源學家,武漢大學教授。1954年9月生於湖北省孝感市,籍貫湖北廣水。197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學院),1981年獲該校陸地水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水文學及水資源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研究。在徑流形成與轉化的時變非線性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系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文非線性系統識別理論與方法,解決了如何求解降雨徑流非線性響應關係的難題;發現了受控於土壤溼度、降雨強度和下墊面多要素組合的時變增益產流規律,揭示了徑流形成與轉化的水文非線性機理;發展了時變增益水文模型與水系統方法,明顯提高了徑流預測的精度,在解決變化環境下徑流模擬與調控的非線性、時空變異與不確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動了水文科學的基礎研究。獲「國際水文科學獎」 Volker獎章、「國際水資源管理傑出貢獻獎」等。曾任國際水資源協會 (IWRA)主席,國際科學院理事會(IAC)水計劃主席。

延伸閱讀:

環境工程領域院士全名單(26人)

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珍惜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
    切實加強水源地水質保護刻不容緩,每個人都應該居安思危,參與進來,行動起來,為水資源保護貢獻一份力量。聽爸爸說,我們安順設立了1300多名河長,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河段,每一個湖泊,每一個水庫,都明確有領導幹部擔任河長,水資源得到了全面保護,流域水質也得到了全面改善,這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
  • 保護環境應該從保護水資源開始
    沒有水生命就會很快死掉,我們人類也一樣,所以我們每個人一定要愛惜水資源,不要輕易去破壞大自然的水源和森林資源。水源和森林資源是互相成就一對組合。一般青山綠水都是一起出現,就像偶像劇中的俊男美女的搭配,相互默契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它們任何一個單獨出現都是不夠完美的。數據顯示全世界的水資源是越來越少。
  • 環保手抄報:保護水資源
    目前,我們擁有的水資源如此之少而珍貴,但我們還沒有認真地對待過它。全球性的汙染,水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管理不當已經造成可利用水資源水量和水質量的大幅度下降。現在,世界上每天約有6000人因得不到水或足夠清潔的水而死亡。
  • 保護水資源——詩詞篇
    2012專題列表 > 「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 > 音頻類 保護水資源來源:  說兩句  分享到: 點擊下載:保護水資源
  • 中科院公布2015年增選院士名單 含12名外籍院士
    導讀: 2015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共61人,分學部按姓氏筆畫為序)數學物理學部(11人)序號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1王貽芳52粒子物理實驗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鄧小剛54空氣動力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3朱詩堯69物理...
  • 合肥井崗鎮保護水資源動真格
    2012年06月05日 09:4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連日來,合肥蜀山區井崗鎮董鋪水庫水資源保護區村莊搬遷指揮部的工作人員,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對該鎮十八崗村的金大郢、新莊、羊場、劉小窪村民組的房屋進行摸底丈量
  • 保護水資源尋中國好水
    本報訊當前中國水資源不但嚴重缺乏,而且汙染嚴重。為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環境與生活》雜誌共同發起「尋找中國好水」系列環保考察行動,通過對全國各地的優質水源地進行科學評估,以倡導全社會更好地保護水資源,同時發現中國真正的好水,探索保護水資源的有效途徑。
  • 2018開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學校名單
    2018開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學校名單高考|銀娜 2018-05-14 15:10:23   全國開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大學一共有11所學校,那麼2018開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的學校分別是哪些學校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水文學及水資源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名單
    水文學及水資源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名單 學科名稱 學校名稱 水文學及水資源 南京大學   四川大學
  • 對策建議:我國水資源安全問題及保護對策
    面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問題,我國水資源安全保護迫在眉睫,應採取經濟、法律、科學技術等手段,在保護水資源質量和供應的同時,防止出現水資源汙染、水資源浪費和水土流失等現象,做到綜合利用、統籌兼顧、全面可持續發展。 我國水資源安全存在的問題 政府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由於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規定,很多大型企業造成水汙染,卻沒有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
  • 小學作文:保護水資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小學作文:保護水資源 2013-07-13 09:4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黃河流域水資源環境演化規律與可再生性維持機理」項目組科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多次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建設提出要求。9月18日上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河南鄭州舉行,主持會議的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我們都把黃河稱為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 2017年中科院院士名單完整版 2017中國新增院士名單
    根據改進完善院士制度方案關於適當增加外籍院士名額的要求,中國科學院今年新增選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蓋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為諾貝爾獎獲得者。新當選外籍院士來自8個國家,波蘭、荷蘭、烏茲別克斯坦3國首次有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堅持外籍院士標準的前提下,重點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候選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國別分布也更趨合理。
  • 我市統籌做好水資源管理保護工作
    我市統籌做好水資源管理保護工作 2020-12-17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河水利委員會舉辦水資源保護知識培訓講座
    本站訊 為適應水利部機構改革後流域水資源保護職能變化,進一步提升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水平,近日,海委組織開展委系統水資源保護知識培訓講座。   講座採取藍信視頻會議形式進行,邀請生態環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和海委水文局業務技術骨幹、專家主講。培訓內容包括海河流域水質現狀、水質監測和考核的技術標準及要求、水汙染及應急處置經驗等。
  • 京都大學-溫州大學「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落戶溫州大學
    溫州網訊 10月17日上午,京都大學-溫州大學「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在溫州大學揭牌成立,標誌著溫州大學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邁上了新臺階。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院士趙進東、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寧一等出席揭牌儀式。
  • 水圈、水函數、空中流域及水資源
    主講人簡介:王光謙,青海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十一、十二屆民盟中央副主席。王光謙院士長期從事水沙科學與江河治理研究工作。在水流泥沙運動基礎理論上,建立了水沙兩相流的動理學模型,得到了泥沙顆粒濃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顆粒運動與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在泥沙學科拓展上,建立了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實現了河道與流域過程的耦合,將泥沙研究從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
  • 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按照中國科學院官網信息整理:中國科學院化學部江桂斌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低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有機汙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機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並確立了不同於傳統紫外光光催化的染料汙染物可見光光催化降解機理,將TiO2光催化從紫外光區拓展到可見光區域。發現了光催化反應過程中氧原子轉移的新途徑,揭示了分子氧在光催化反應中的新作用。
  • 首批16位院士名單
    □李健亞近日,中國國家畫院對外公布了中國國家畫院院士16人名單(按年齡排序):張仃(已去世)、吳冠中(已去世)、黃苗子、王伯敏、黃永玉、潘鶴、歐陽中石、錢紹武、楊之光、詹建俊、沈鵬、方增先、袁運甫、劉文西、邵大箴、靳尚誼。記者從文化部了解到,儘管同樣名為「院士」,但相比兩院院士,中國國家畫院院士的評選是畫院自主行為。
  • 張月波主持召開黃河水資源保護利用與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12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張月波主持召開黃河水資源保護利用與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副市長賈善銀參加會議,會議邀請黃河規劃設計院總會計師尹德文、黃河規劃設計院交通院院長馮仲林、雲河科技副總經理趙麥換、山東黃河河務局水調處副處長孫遠擴一行到會指導。